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纳兰词中的儒释道文化现象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作者:王娟娟
发布于:2021-11-01 共377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关于纳兰性德的论文(优秀范文6篇)
【第3篇】研究纳兰性德渌水亭和西园位置
【第4篇】浅析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第5篇】 纳兰词中的儒释道文化现象
【第6篇】浅谈纳兰性德词作中的满洲特色

  关于纳兰性德的论文第五篇:纳兰词中的儒释道文化现象

  摘要:纳兰性德是清代着名的“天才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称赞他是“北宋以来第一人”,对他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真”非常推崇。可以说,纳兰对爱情的美好描述让古今无数女子对他心生痴迷,特别是那句“一生一代一双人”的感叹更是广为流传。后世对于纳兰性德词作研究的论文颇多,但是,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甚少。文章以纳兰性德的主题词为例,对他词作中的儒释道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吸引更多的读者理解和继承纳兰精神。

  关键词:纳兰性德;儒释道思想;边塞词;友情词;爱情词;

  纳兰性德出身显贵,品性高洁,文武皆为上品,是一位难得的性情中人。他早年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期望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出生入死。可以说,纳兰性德内心深处一直都有一个“英雄梦”。但是,由于政治和身体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只能伴随皇帝左右留守后方。官场的尔虞我诈让他开始厌恶入世生活,从而向往道家无为的处世之道。这也是他儒家思想向道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相比于在官场上取得的成功,他更渴望找到一位知心恋人陪伴左右。因此,他将自己的满腹情感都注入到词作之中。[1]这也是纳兰儒道思想的矛盾所在,家族的荣耀束缚着他的身体,却阻碍不了他当一位“精神隐士”。据史书记载,纳兰性德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的家族身处政治旋涡之中,以及女子的身份束缚让这位贵族妇人的内心备受煎熬。她只能通过佛家思想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可以说,纳兰性德对佛学思想的快速接受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因此,当纳兰在仕途和婚姻中受到打击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从佛家思想中寻求力量,从而实现精神的淡然超脱。

  一、纳兰性德词作中的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忧患意识———以边塞词为例

  纳兰性德拥有得天独厚的家族优势,这让他在仕途上免走了很多弯路。比如:一入官场便成了康熙皇帝的近身侍卫。可以说,初入官场的纳兰也曾豪情满怀。据文献记载,《渌水亭杂识》中大量描述了纳兰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纳兰所推崇的为君者和为臣者的处世之道,[2]他的那些政治建议绝不是一个不屑于官场之人所述。纳兰绝不仅仅是他词作中描述的那样无心仕途,恰恰相反,纳兰因为身处政权的中心,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仕途反而更加热血。如《王仲宣从军》云:

  中原嗟丧乱,志士奋从军。所从智勇宰,仗钺渡漳滨。龙旗飞壁垒,豹尾肃勾陈……箪壶夹道路,筐篚馈玄纁。文皮裹干戚,奏凯邺城闉。功名垂钟鼎,丹青图麒麟。

  这首词写的是纳兰对战争的看法,他渴望成为名流千古的将才,一句“功名垂钟鼎,丹青图麒麟”直抒纳兰的豪情壮志。纳兰本就是满族人,这是一个从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他们精于骑射,为人豪放。可以说,在那个朝代,纳兰渴望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场所便是战场,因此,他说“中原嗟丧乱,志士奋从军。”笔者认为,战争更能激起纳兰内心深处的草原豪情,满汉文化在纳兰身上相得益彰,也体现出了他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又如《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这首词上片描述了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可谓是一派战地风光,如“北风吹断马嘶声”。下片纳兰站在宇宙的视角对战争发出“古今幽恨几时平!”的感叹。世事无常,你我只不过是这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一粟。纳兰词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将自己放在宇宙的长河之中来看,他的词作颇有哲学意味。可以说,纳兰面对战争产生的这种忧患意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纳兰性德词作中道家隐逸避世的思想———以友情词为例

  纳兰性德这一生结交的好友有很多,比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张纯修等人。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友人大都年长于纳兰,有的甚至是大他二十多岁,可谓是忘年之交了。但是,这些好友中并无什么权贵,他们大都是些不落俗之人,颇有义气和风骨。纳兰交友也从不问出身,只看重对方的才华和秉性。从纳兰和好友的词作往来中我们可以感受和看到他隐逸避世的思想。如《金缕曲·寄梁汾》云: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人岂得,长无谓。

  这首词是纳兰与顾贞观初相识时所作。纳兰本人一直认为自己是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比如:身为宰相之子却不能以身报国,身负才名却也不能专一。上天给了他权贵和才气,他却不能无所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股悲凉充斥在他的心田。但是,面对友人的官场失意,他却说你不会一直如此失意的,为友人宽心和打气,由此可以看出纳兰对友人的“真”。虽然身处权贵之中,但是他并未沾染官场那些俗气,一言一行皆随心,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3]结尾处,纳兰发出“人岂得,长无谓”的感叹,既然世事如此,那么我们也不必反抗。可以说,纳兰对命运一直都持有一种接受的态度,对宿命的认可让他整个人都蒙上一层悲意。如《金缕曲·未得长无谓》云: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这首词是纳兰写给友人顾贞观的,顾贞观此人在仕途上一直处于失意的状态,不受朝廷重用。纳兰在上片词中发出“未得长无谓”的感叹,他认为身为男儿就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位意气风发的男儿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他在实现抱负后扬长而去,甚是英勇潇洒。然而,下片他却书写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他言道自己只想沉溺在温柔乡里,国之大事总有人去做,以此来安慰友人,也用来安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自己。由此可见,纳兰隐逸避世的思想,他想逃离官场,抛却枷锁,做一个乡间闲散人,享受田园生活。[4]纳兰内心的悲苦就在于明明身怀抱负却因为出生只能做康熙皇帝的近身侍卫,明明身有才气却因为家族束缚只能将作词作为抒发自己苦闷和悲情的渠道,正是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纳兰开始产生消极避世的心理。

1.png

  三、纳兰性德词作中释家淡然超脱的思想———以爱情词为例

  纳兰是当朝权相之子,自小便才华非凡,从举人到进士他并未费太多心神,不久便被选为康熙皇帝的近身侍卫。因为同龄又具才干,纳兰颇受康熙皇帝赏识,相比普通人而言,他在仕途上受的挫折也很少。但是,在爱情上这位才子却接连受挫,初恋表妹被迫入宫为妃、结发之妻卢氏难产而亡、佳人沈菀不被家族认可。纳兰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情痴。世事无常,几经情殇,纳兰只能从佛家思想中寻求片刻安慰。可以说,几番别离让这位才子深受打击,只能将自己的情意寄托在词作之中。因此,佛学思想在他的爱情词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如《梦江南·昏鸦尽》云: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这首词是纳兰和表妹分离之后的情感表达,青梅和竹马俩人因为身份的束缚被迫分离,一人在宫墙外,一人在宫墙内。可以说,纳兰将自己失恋者的形象塑造得很是悲切,一句“心字已成灰”更是道出了他的心酸。昨天还是互相暗恋的情人,今天你却成了他人的妃子。纳兰词中的禅意也在于此,世事无常,心伤成灰,我们能做的寥寥无几,词人的困窘和无奈也表现得淋漓尽致。[5]儒家思想中的家国天下刻在纳兰的骨子里,让他不能毫不顾忌地为爱抛弃家族。笔者认为,这时,佛家思想在纳兰心中已经开始觉醒。

  又如《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云: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结发妻子卢氏的去世对纳兰的打击非常大。因此,他试图从佛家的来世之幻中寻求解脱。这首词写的是纳兰本想亲手为妻子作画以解相思之苦,然而伤心的他连笔都未能拿起就陷入甜蜜的婚姻回忆之中。午夜梦回,纳兰沉浸在与妻子卢氏的美好回忆中不可自拔,却被比翼鸟惊醒,然后独自一人伤心不已到天明。佛家求的是来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今生苦行、来世享福。纳兰与妻子许下来世的诺言,求来世他们能够做一对神仙眷侣。[6]这既是对妻子亡故的一种寄托,也是他性情中对爱情痴念的幻想。此时,纳兰对佛家思想的认识已经更近一步。

  纳兰性德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佳作。可以说,清代词人中他是最受瞩目的那一位,他摒弃了前人对词作的诸多学术束缚,将自己的真实性情注入词作之中。这正是纳兰性德的魅力所在,将自己的每一种情都用白描的手法为世人读出来。与此同时,由于身处在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之中,他词作中的儒释道文化思想也极为突出。儒释道思想贯穿在纳兰的各类主题词作之中,只是侧重略有不同。正是这三家思想的文化交融才成就了纳兰勤勉认真、淡泊名利、重情重义的美好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世斌.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词学思想研究[J.江淮论坛,2005(2):171-172.

  [2]孙赫然也曾裘马颇轻狂一--浅析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中的入世思想[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4):1-3.

  [3]王哲从红尘仕子到精神隐士---对纳兰性 德思想及其词作的马斯洛式解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61-67.

  [4]孙艳红,李昊纳兰词中的儒释道文化现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57.

  [5]安奇贤论佛家思想和纳兰词的生命空幻意识[J]普洱学院学报2019(2)-:62-65.

  [6]刘萱纳兰性德的佛学思想与其词作的关系[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4:15-20.


作者单位: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原文出处:王娟娟.纳兰性德词作中的儒释道思想[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01):46-4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