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投资论文

证券投资风险规避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09-30 共2878字
  证券投资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的艺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总体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不完善。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证券投资风险规避的基本原则与策略”的证券投资论文,共大家参考。
  
证券投资风险规避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原标题:浅论证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原则
  
  摘要:证券投资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的艺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总体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不完善。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证券投资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特殊的策略技巧,但还是存在一些规律可以把握,如果投资人运用得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
  
  关键词:证券投资;市场波动;交易心理;风险规避
  
  一、证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和识别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市场的因素的风险。例如,战争、经济衰退、特大自然灾害等。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证券投资市场大幅波动,给大量的投资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这种系统性的风险,投资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波及范围很广,非专业投资者一般不具备识别和预防这种系统性风险的能力。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也是系统风险的产物。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主要是投资者选中的投资标的本身发生的变化,对其证券价值的影响。这种风险与投资者的个人投资偏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风险规避主要是研究如何降低发生风险的方法,具体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偶然事件风险等的风险防范。例如,公司的工人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重要的销售合同,诉讼失败或宣告发现新矿藏,取得一个重要合同等。
  
  二、证券投资风险规避的基本原则
  
  (一)回避风险
  
  投资者不可能具备研究透彻所有投资项目的能力,在对一些不能识别风险到底如何的证券时,要注意坚持回避风险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上,投资者可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即不投资那些不熟悉的领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回避风险,当然,这样做,也很可能会错过一些受益非常高的投资机会。
  
  (二)降低人为情绪干扰
  
  在证券投资领域,人经常会受到情绪的干扰,反映在股票市场最为明显。就我国的股票市场,典型的“追涨杀跌”就是投资者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这种短视的情绪交易,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投资者犯错的几率,致使很多短线投资者受到严重的损失。
  
  (三)对冲风险
  
  对冲风险是证券投资风险规避的重要原则,在允许的范围内,证券投资者可以通过卖空,进行风险对冲,而一旦市场下跌时,可以凭借对冲的头寸,锁定收益。
  
  三、规避风险的策略
  
  (一)建立相对稳定的框架和一定的容错机制
  
  稳定框架的形成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信息,最后形成数据及数据关系,这其中过程并不简单。投资者在规避风险方面,必须要充分挖掘数据,不断的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去摸索,分类、聚类,运用各类数学工具加工,然后试图找到变量之间的各层关系。当然,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步,投资者还需要从经济、金融的角度,对这些关系进行逻辑的验证,避免出现所谓的伪相关,或者说找到合适的模型支撑,毕竟解释和逻辑是市场重视的部分,更蕴含着收益率的边际变化、投资者对待单一投资品成本和收益相对关系以及大类资产相对投资价值的反映。例如,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关系,市场估值与利率的关系,这些东西到底用何种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它们?假设条件如何?长期关系是否稳定?短期又受到什么样的变量扰动?通过稳定的框架,以及数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预防风险,并在证券市场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
  
  (二)设计合理的情景分析法
  
  投资者使用合理的情景分析法,可以使得分析变得加清晰,不至于拿捏不准未来变量变化方向而陷于纠结。更进一步,投资者还可以深入研究变量的变量,即分析什么因素影响了模型的输入变量。由于稳定的框架存在,很多时候投资者停留在模型的输入变量上已经足矣,但如果能进一步研究变量的变量,把地基打深,也未尝不是好事。这会使得投资者判断的情景更为丰富,同时判断的时点更加提前。随着时间一步步前行,变量的变化会收敛,而未来市场变化的场景会一步步清晰。大多数时候,政策等外部变量的变化能改变短期市场的波幅和方向,因此,对于这种变化,更加需要一个合适的情景,进行周密系统的分析。
  
  (三)提升技术防控手段,设计科学的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别非常大,有的只针对价格下跌设置交易限制,有的设计相当复杂,熔断机制会随着实践效果而修改,美国在1988年10月引入该制度,并在过去27年对波动幅度的计算方法上做了4次修改。中国实行的涨跌停制度在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后到1996年12月16日分别进行了7次波动幅度变化,随后才固定在10%.中国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5%和7%的熔断机制。造成市场极度恐慌,1月8日暂停实施。
  
  市场未必完全有效,当价格不能够完全反映企业基本面信息而仅仅由短期流动性需求推动时,这种外来冲击会因为缺乏交易对手而带来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而设计良好的交易暂停制度给予投资者的不仅仅是避免恐慌的冷静期,更是给予愿意提供流动性的交易对手准备交易的时间,从而减轻交易风险和稳定市场。当投资者提交交易和交易完成之间出现大幅改变价格的重要信息时,由于市场缺乏有效风险分担工具去防止避险交易者受损,涨跌停安排可以部分起到风险分担的作用去保护他们,同时不利于投机交易者。许多散户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当他们普遍追逐价格趋势时会导致价格偏离价值,即使机构投资者也会因为制度安排而表现出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而涨跌停限制可以减少这种市场失效的发生。随着金融市场计算机交易的普及,一些投资策略会在证券价格下跌时触发卖出指令,如果没有熔断机制,则可能发生滚雪球式的市场崩盘,而这正是在美国“黑色星期一”和闪电崩盘日所发生的情形。
  
  (四)使用有效的困境投资策略
  
  困境投资策略,就是在证券标的企业陷入巨大危机时,投资者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入其证券,从而待公司形势好转时获利。19世纪中期的英国铁路建设泡沫破灭后许多公司包括英格兰银行陷入困境,他们的股票价格跌到原价的1/10,最早的一批困境投资者由此诞生。19世纪中后期,同样的铁路业暴涨暴跌在美国发生,只不过困境证券的主体由股票换成了债券。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公用事业和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业都见证了困境证券的出现和大获其利的投资者。20世纪80年代高收益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一个副产品是许多公司到90年代陷入困境。2000年以来,多次破产重组的航空和汽车公司带来了困境投资的新机会。在欧洲,高收益债券市场直到欧元区的诞生才发展起来,由于破产程序上的区别,困境投资没有美国那么活跃,而亚洲和新兴市场反而因为经济高增长而充满机会。
  
  四、结束语
  
  总之,证券投资本身存在一定的高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把控风险,甚至利用风险,进而改变未来的投资收益状况,都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宇。行为金融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4(15)
  [2]周际。我国证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原则[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7)
  [3]王立民,王琼,李霜。投资者风险偏好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5(27)
  [4]赵亚琪。欧洲基于资产证券化原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5(11)
相关标签:证券投资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