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水利工程硕士论文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杜老师
发布于:2019-02-27 共5572字

  第 4 章 通过某农村饮水工程分析我省政策落地反馈情况

  4.1 概述。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后,江西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农村自来水工程概念,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促进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45]

  我省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大力推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为确保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工程)有序实施,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财政厅、省委农工部、卫生计生委、环保厅、住建厅联合组织各地按照城乡统筹的方式开展了县级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本章节以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工程)为例,从规划设计角度,通过工程实施背景、项目实施目标任务、工程实施的必要性、指导思想与原则、具体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落地反馈情况,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与建议。

  4.2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基础。

  4.2.1 规划背景。

  2005 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规划内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2005 年至 2012 年,通过“一延二改三建”的模式,延伸城市自来水管网,改造扩容乡镇自来水厂,新建农村水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早期建设的规模小、标准低的工程问题凸显。一是“三低”,即:建设标准低、供水保证率低、水质合格率低。因规模小,投资少,我省绝大多数已建小型单村供水工程无完备的水处理和消毒设施,水质合格率低。多数工程采用打大口井作为水源,基本上属于浅层地下水,水源保证率低,在干旱年份水量常常不足,导致因旱缺水。多数单村水厂设施简陋,工艺流程不全,卫生条件和外观形象差,水源地点较分散,水源保护难度大,供水安全性差。大多数工程只解决了“用水方便”,做不到“饮水安全”,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根本性问题。二是“两高”现象,即:由于建设标准低,造成已建工程出现问题机率高、报废率高。小型单村工程因规模小,导致落实专职管理人员难,更无法组建专业管理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低,基本上是拼设备,一旦设备损坏则供水瘫痪,工程难以长效运行,使用寿命短,投资浪费严重,陷入了“建设-报废-再建设-再报废”的怪圈。

  从农饮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工程三个阶段的实践经验看,原来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群众需求,不能彻底解决城乡供水问题,急需转变理念、创新机制、改进措施,按照推进农村自来水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4.2.2 现状供水情况。

  截止 2010 年底,进贤县人口约 80 万人,有集中供水工程 18 处,总设计规模13.43 万吨/天,受益人口 36.47 万人。全县设计供水规模 1000 吨/天以上的工程 14处,规模最大的为高桥水厂,设计供水规模 6 万吨/天;设计供水规模 1000 吨/天以下的工程 4 处,规模最小的为七里水厂,设计供水规模 400 吨/天。进贤 2010 年供水覆盖 36.47 万人,供水普及率为 44.5%,普及率较低。已建水厂除高桥水厂供水工程外,其他供水工程大多以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建设,部分早期建设的供水工程,其建设标准低于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管网漏损严重,供水保障程度和水源保护程度低。进贤县仍有 18.74 万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主要反映在细菌、大肠杆菌、浑浊度及铁锰超标等水质不达标现象,部分乡镇少数村庄的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

  (一)城区供水现状。

  进贤县城区由高桥水厂供水,水厂管理模式为个人承包管理。高桥水厂坐落在张公镇,占地 60 亩,距离县城约 8 公里。设计日供水能力为 6 万吨/天,实际供水能力为 4.5 万吨/天,2012 年日均供水量 3 万吨/天。水厂采用原水加压-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加压送水的方式制水配水,出厂水质较好。水厂输水管道长 2 公里,为铸铁管;配水管道 135 公里,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管、铸铁管、PVC 管和 PE 管,部分管道漏损严重,根据实地调研,漏损率超过 30%。高桥水厂以青岚湖为水源,水源水质符合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标准。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基础

  (二)乡镇供水现状。

  进贤县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较多,目前已经建成的水厂有 17 座,覆盖 14 个乡镇,设计供水总规模 74300 吨/天,实际供水总规模 31870 吨/天,供水人口 18.47 万。千吨万人以上的水厂 13 座,其中最大的为李渡水厂,设计规模 1.25 万吨/天。进贤县现有乡镇供水工程管理模式多样,乡镇政府管理、个人承包和私人合股等多种管理模式并存。进贤县分散式供水工程(水井)99775 处,大多水井干旱年份水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且部分大口井、压水井内无防渗层内壁,无井盖、井台,周围无排水沟,极易受到污染。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

  近年来,随着进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推进,部分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这对社会稳定、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全县仍有饮水不安全人口 18.74 万,占总人口的 22.9%,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1. 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部分地区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加快加重了村镇水环境恶化,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同时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污染不仅造成许多农民的饮水困难,同时也给已建工程的水源保护带来很大难度。

  2. 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

  进贤县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南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稀缺,部分乡镇没有建设供水工程,用水方便程度较低;部分乡镇受重金属污染,水质没有保证。北部水资源相对充裕,但人口居住分散,没有建设供水工程的乡镇用水方便程度较低。进贤县城目前由高桥水厂供水,为单水源单水厂供水模式,供水保证率需要提高。

  3. 建设及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进贤县已建的农村饮水工程中,大多水厂管理水平不高,效益差,不能良性发展。农饮工程由于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散,审批的资金量少,导致水厂和管网的建设布局与设计不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各乡、镇建设的小型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够,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工程质量难以把关,加之工程点多、分散、线路布设不合理、管道的埋设未达到要求,特别是农户投劳的工程,工程形象差,质量不尽如人意,致使供水管道破损、渗漏严重,大大降低了饮水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的发挥。

  4.2.3 规划目标与任务。

  (一)规划目标。

  力争到 2020 年,基本完成全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供水体系,为全县 82.3 万人供自来水,其中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 18.74 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 93.4%,总体供水保证率 95%。供水水量、水质、水压等指标和参数达到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有力保障农村自来水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自来水工程建设及建后管理,要加强监督,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安全、长效运行。

  (二)规划任务。

  通过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摸清规划范围内的人口(包括农饮不安全人口)分布、水资源状况、自来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城乡“三化”统筹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将进贤县划分为两个供水区,共有六个水厂,其中新建三座,改扩建三座。

  4.2.4 规划标准与原则。

  (一)设计标准。

  农村自来水工程设计标准依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范》(CJJ123-2008)等有关规定确定。

  (1)主要指标设计标准。

  集中式供水工程类型划分:依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确定,见下表 4.2.4-1:

 

  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供水压力: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 5-10 米,两层建筑物为 10-12 米;两层以上建筑物每增高一层增加 3.5-4 米;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水源保证率: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保证率,设计取 95%。

  (2)防洪和抗震标准。

  防洪设计应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1994)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I~III 型供水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应按 20~30a 一遇洪水进行设计。主要构(建)筑物等级为 3 级;IV、V 型供水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应按 20~10a 一遇洪水进行设计。主要构(建)筑物等级为 4 级。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1993)的有关规定。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要从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等实际要求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原则。

  规划须与国家和地区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划与发展战略相协调,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既要注重宏观、政策上的引导,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又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须根据城乡“三化”统筹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农村人口分布、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时俱进,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确定农村自来水工程覆盖县(市)、乡(镇)、村的供水区范围,推行“一县(市)一网、一乡(镇)一网、多乡(镇)一网”等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同时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供定需,合理确定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规模,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步实施,为实现农村自来水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3)政府引导、“五化”建管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新思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及自动化控制、现代化信息管理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发展水平和普及率。

  (4)节约、保护水土资源原则。

  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应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与水质监测,有效保护供水水源,同时加大节水力度,逐步降低自来水管网漏损率,在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工程建设规划布局要注意保护耕地,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占用耕地。

  (5)长效管理、良性发展原则。

  按照国家和我省颁布的水管体制改革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制定农村自来水管理办法,落实建设与管护主体,建管并重,切实加强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建立长效的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4.2.5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实施的必要性。

  (1)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是供水规模化发展的方向,是工程长效运行的基础。

  进贤县的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常驻人口增幅大,城镇化率提高迅速,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直线上升,现有的供水工程不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过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工程在供水对象上向社会多元化发展,在规模上向集中化,网络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实现工程良性运营。

  (2)城乡一体化供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并且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到2020 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46]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过去农村饮水和乡镇供水处于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农村在用水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保证率等方面保证率不高,存在城乡供水差别,城市则存在难以取到优质水源的问题,推进农村自来水,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有利于水源和供水区的两个统筹,农村的水源可以引入城市,城市水厂可以管网延伸向农村供水,将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

  (3)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有利于优质水源的集约利用和合理配置。

  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推行,使供水水源地保护方面达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标准,并建立完善的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使优质水源得以充分利用,降低了建设管理成本,保证了供水质量。

  (4)农村自来水工程有利于保障工程建设标准、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

  农村自来水工程按照现行的自来水建设标准建设,在用水保证率、水质和水量上都更有保障,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确保居民的生活健康。

  (5)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有利于企业化管理和吸引社会资金。

  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规模化和标准化,方便企业化管理,有利于减少运行管理人员,降低自来水工程的单位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

  农村自来水工程是改善农民生存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居民饮水的水量、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实施农村自来水工程,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自来水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为主的事业,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47]

  推行城乡一体化供水是农村供水新形势、新要求、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民生水利、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以人为本、实行统一规划制度的需要,是整合优化供水资源、资金整合平台的需要,是农村供水基础设施长期运行、长效管理服务的需要,是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障供水安全的需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