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国内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及智慧旅游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8 共5981字

  2 国内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及智慧旅游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

  2.1.1 国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

  近年来,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自助游、背包客旅游者对其兴趣浓厚,由于在概念表述上有一定的差异,国外主要在乡村旅游和民族旅游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由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属于民族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因此在研究国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时可以借鉴国外民族旅游、乡村旅游研究中关于民族旅游体验性问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第一,关于民族旅游中的体验性问题,Yiping Li(2000)以加拿大一个遗产公园为例,通过对旅游开发企业、政府机构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部落族群进行调查,发现民族旅游是一种体验异文化的旅游,通过亲自参与民族活动,旅游者能获得一种真实亲切的体验。①另外Christopher S Thompson(2004)认为乡村旅游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问题,它不仅仅可以改善当地经济,更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可以使当地居民意识到乡村生活的意义。②
  
  第二,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学者 Richard Sharpley(2002)认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有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缺乏财政支持的问题、对经营者的职业培训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等问题。③也有学者研究了乡村旅游的有利影响,如 Martin Oppermann(1996)在研究德国南部的乡村旅游发展时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改变了当地传统观念,更丰富了居民的休闲生活体验。④
  
  第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比较多,学者Robey Callakan(1998)认为当地旅游组织有义务向旅游者宣传乡村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有义务对当地居民进行旅游发展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通过如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使民族同一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⑤也有学者探讨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商品化问题,当地居民参与问题,社会关系变化等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异文化的进入使得本地的乡村文化受到冲击,甚至被削弱,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旅游文化体验、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2 国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

  综观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从 2003 年开始呈现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旅游界研究的热点。研究文献多为理论加案例的研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的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开发、社区参与、市场化、产权、文化和其他领域,其中发展和开发方面的文献占主体。由于研究论文数量庞大,此综述将只重点梳理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文化保护、社区参与及利益分配等与本文研究的有关方面的文献。在本文中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引用学者罗永常 2003 年在《贵州民族研究》上发表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中的定义: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

  ①第一,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面。金颖若(2002)指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开展得比较早,且卓有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产品不完善的问题。②罗永常(2003)、杨昌儒等(2004)分别从民族文化角度、旅游体验产品设计的角度、社区参与角度、旅游规划的角度、基础设施建设角度、价值观和传统社会结构崩溃的角度、地方性的破坏角度、管理角度、利益分配和民族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民族村寨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除了理论性的研究之外,还有许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案例研究,陈志永等(2007)以贵州镇山村为例,对村民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指出民族村寨旅游业衰落的原因,包括旅游产品缺乏民族特色,内容重复雷同,方式单一,旅游体验内容与主题形象不一致,参与性不强,景区设施设备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③王君等(2011)、侯柠等(2012)分别从旅游体验的视角、人类学的视角对台江反排村、西江苗寨等村寨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原生态文化表演过于商业化,传统民居样式的破坏,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等。

  第二,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研究。以下学者的观点较具有代表性,保继刚等(2002)认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①何景明(2010)通过对西江苗寨的调查研究发现,旅游并非造成当地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东道主有融入全球化的自我决定权,当旅游市场形成后,应规制政府与民争利,并及时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让位于社区主导。②
  
  第三,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大多从文化原真性问题、文化创新问题、新农村建设对文化保护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仇学琴(2008)通过对云南玉溪大沐浴村的调查发现,开发乡村旅游对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对少数民族社区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创新发展,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③
  
  第四,关于利益相关者及产权问题的研究。利益分配问题是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是旅游业界学者也是经济界专家学者们经常探讨的热点。朱华(2006)、李凡等(2007)探讨了古村落旅游地及乡村旅游地开发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利益主体协调合作的问题。王汝辉(2009)分析研究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掌握在不同利益相关者手中时,各相关利益者相互之间不信任、侵权等现象与问题,及其背后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这些研究对本研究中关于少数民族村寨开展智慧旅游时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2.2 国内外智慧旅游研究综述

  近年来,旅游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智慧旅游,这是在网络化、散客化的旅游发展趋势下提出来的一个新的命题。目前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仅在《旅游学刊》2012 年旅游公共服务与目的地建设论坛、旅游产业融合与信息化技术论坛中有较集中的相关文献,中国旅游报中也有一些与智慧旅游有关的文章,另外再结合目前各国出台的关于智慧旅游的相关政策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归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