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1 共2805字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绩效评价问题是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对企业绩效进行客观评价,能够有效衡量企业经营成果以及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信息。

  进入 21 世纪以来,旅游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带动诸多相关产业发展,更提高了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赢得了“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三大核心产业之一,与住宿业、餐饮业、旅游景区联系紧密,发挥着关联带动作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目前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太乐观。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行社业已从最初的寡头垄断阶段过渡到现在的垄断竞争阶段[1],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 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2011 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 23690 家,同比增长 3.89%;2010 年全国旅行社总资产 666.14亿元,同比增长 13.68%,其中,负债 443.18 亿元,同比增长 28.09;所有者权益 222.96 亿元,同比减少 7.09%;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 277262 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 170872 人。与其发展规模相比,旅行社行业的绩效却令人堪忧,已连续 14 年利润率在 2%以下[2],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利行业”。另外旅行社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旅行社的数量与旅游业发展地域分布不均衡,行业结构不够合理,公司经营规模小,经营能力普遍比较差,缺少在行业和国际旅游市场上有影响力的旅行社企业品牌等。

  综上所述,旅行社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宏观喜,微观忧”的局面:在宏观层面上,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旅行社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实缴税金等指标年年增长,旅行社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微观层面上,众多旅行社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产品雷同、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能力差”是学界和业界对中国旅行社业的一致评价。当前,我国旅行社正在向国际市场进军,在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旅行社面临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此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因而对旅行社经营和管理提出的要求更高,对旅行社绩效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建立一套通用的旅行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然而目前关于旅行社绩效的研究不多,并且有着概念界定不清、数据获取困难或者很大程度受主观因素影响等弊端,导致已有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难以普遍适用。此外,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同,旅行社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必然存在差异,而目前该类研究十分匮乏。随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不断健全,财务数据越来越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并且财务数据拥有客观、连续以及容易获取等优点,利用财务绩效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及经营前景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鉴于此,本文试图建立普遍适用的衡量旅行社财务绩效的指标体系,计算我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行社的财务绩效,并对我国旅行社财务绩效变化及省际差异进行分析。

  1.2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四个:

  第一、建立一套通用的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分析 2007 至 2011 年全国旅行社整体财务绩效的变化。

  第三、分析 2007 至 2011 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行社财务绩效的变化。

  第四、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对旅行社行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建议。

  1.3 研究意义

  旅行社绩效相关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十分匮乏,仅有的一些定量研究也都集中于旅游上市公司。而我国有数以万计规模各异的旅行社,不同省份旅行社业的经营环境也千差万别。为对我国旅行社财务绩效及省区差异进行评价而构建一套能普遍适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全国及各省市旅行社的财务绩效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丰富了旅行社绩效综合评价理论研究。另外,本文尝试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对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旅行社财务绩效进行研究并比较省区差异,打破了现有研究对象局限于旅行社企业个体的局面。最后,本文采用 2007 至 2011 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旅行社绩效在时间维度的变化。

  (2)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对 2007 至 2011 年旅行社业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各省绩效进行了排序,分析了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能够为全国旅行社对加快我国旅行社的行业发展、行业规划、经营资源优化和财务控制等方面提供一定指导,并且对旅行社业的区域平衡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次,本文所建立的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综合绩效评价方法通用性强、数据可获取性强,能够作为旅行社企业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运用于实际经营管理中。

  1.4 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静态到动态的研究思路,以全国各省旅行社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财务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对我国旅行社整体绩效以及变化进行评价,同时对各省份旅行社的财务绩效进行排名比较,并根据 5 年综合绩效变化将我国各省划分为不同类型,对其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在对文献进行梳理和相关理论进行归纳的基础之上,对现行的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的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以及定性分析,筛选财务指标构建我国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比较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确定选用因子分析法对旅行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 2007 年至 2011 年旅行社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到 5 年我国整体旅行社财务绩效综合得分以及除港澳台及西藏以外的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行社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采用趋势分析法对我国旅行社 5 年来绩效整体变化进行分析,并且对对除港澳台及西藏以外的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分类分析。

  最后,对因子分析和分类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对研究结论进行阐述。另外,根据研究结果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5 研究方法

  文章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在整个研究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之间相互贯穿、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法:围绕企业绩效评价和旅游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借助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获取文献资料,还查阅相关书籍杂志,最后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重点分析旅行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从而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以支撑后续的实证研究。

  (2)实证研究法:依据建立的旅行社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行社财务绩效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旅行社财务绩效的排名以及区域差异,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3)数理统计分析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因子分析、趋势分析和分类分析方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