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休闲制约与休闲体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11 共776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关于宠物主的休闲体验优化研究
【第2部分】宠物主休闲活动参与对策绪论
【第3部分】 休闲制约与休闲体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4部分】宠物主休闲制约与体验优化理论分析
【第5部分】宠物主休闲制约与休闲体验:实证分析
【第6部分】宠物主休闲体脸优化研究
【第7部分】促进宠物主休闲体验的策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宠物主

  目前学术界对于宠物主尚无明确的定义,多以“宠物饲养者”、“宠物豢养者”的称谓出现。追溯宠物的定义,主要有:《保护宠物的欧洲公约》(1987)规定:宠物是个人出于娱乐或者陪伴的目的,被人类在某类场所,特别是在家庭拥有或者意图被拥有的任何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对于宠物的描述为:宠物动物,也称陪伴动物或者伴伯动物,是指出于个人娱乐或者陪伴目的而被人们在某类场所特别是在家庭拥有或者意图被拥有的任何驯化动物,包括猫、犬、鹤辖等。

  鉴于此,本文将宠物主定义为:不是出于经济目的饲养伴侣动物,在日常照料和与其互动中,从宠物身上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与精神慰藉的人。宠物主与宠物的所有互动均必须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该定义强调的是宠物主与宠物的互动关系,这是区别宠物主和一般宠物饲养者的关键。

  (二)休制约

  休闲制约是限制休闲偏好形成或阻碍人们参与并享受休闲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通过研究者假定和/或通过个人感知体验得出。休闲制约通常分为个人内在制约、人际交往制约和结构性制约三类。个人内在制约与休闲动机共同影响休闲偏好,而人际交往制约和结构性制约则在休闲实际实现过程中产生影响,最终共同作用于休闲参与程度。任何可能会影响宠物主休闲参与情况,不论是参与休闲的种类、频率、花销、体验程度或不参与等等,都可视为休闲制约。

  宠物主休闲制约,是指以宠物主为对象,研究影响宠物主休闲偏好、休闲决策过程及休闲体验,从而导致其无法参加、不愿意参加和减少其休闲参与程度或降低休闲体验质量的一切因素。

  (三)休01体验

  休闲体验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生活体验过程,是指休闲主体在休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外界事务、活动及他人的互动,获得印象、感受、领悟的综合。

  休闲主体可以在休闲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品味多彩人生,也可以在休闲过程中发展自我或享受世俗之乐,呈现出超功利的色彩。休闲体验将体验、过程置于核心位置,强调体验是休闲的过程,同时体验也是在休闲的过程中产生的。休闲体验并不是消极的无事赋闲,而是为人们实现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获得“畅爽”的心灵体验提供机会。

  (四)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的理念在西方国家已经延续了 200多年。Hughes (1976)提出农场动物的福利是其与它的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Fraserzai (1988)强调动物福利是为了在极端的福利与极端的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指为了使动物能够康乐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以及为动物提供的相应外部条件。夏良宇(1990)把动物福利归纳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

  在福利状态下的动物,它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同时痛苦和悲伤降到最低。动物福利包括生理福利和精神福利,动物福利的核心内容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让动物享有如下五大自由是动物福利法的基本原则:1.享有不受§渴的自由;2.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3.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4.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5.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二、休闲制约与休闲体验研究综述

  (一)中外休用动机研究回頋

  Beard (1983)指出休闲动机是寻求社会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并且确立和支持消费的形成,他将休闲动机概括为知识动机、社交动机、能力-剌激动机和刺激-逃避动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休闲动机测量表。

  Deci (1985)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将休闲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动机三类。以上两类休闲动机的基本分类方式目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Ryan (1998)的研究表明一系列休闲动机对人们休闲活动的指导作用,认为评价休闲活动的重要性不仅要从人们的需求着手,更要考虑人们在休闲活动中期望的成果。

  Hills(2000)界定了两种可转换的动机状态:有目的的和伴随目的的,这两种模式都能带来畅爽体验,其中前者的快乐来自对接近最终目标的期待,而后者的快乐来自活动本身的有趣或令人兴奋。

  国内对休闲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李广仲(2004)认为休闲动机是指引起、引导和整合个人休闲活动,并导致该休闲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休闲动机是产生休闲活动的主观原因。同时,他也概括了休闲动机产生的主要理论。目前国内关于休闲动机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借鉴已有的较为公认的休闲动机分类法对特定对象的休闲动机进行差异化的细分,例如对大学生、女性、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休闲动机研究。

  (二)中外休闲制约研究回頋

  国外学者对于休闲制约的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对休闲制约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证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积极寻求休闲制约模型的理论探讨与构建。其中最受关注并被广泛认同的是Crawford和Godbey (1987)关于休闲制约的概念,他们认为休闲制约不仅影响休闲参与或不参与,也影响其休闲偏好,休闲制约因素包括个人内在制约、人际间制约和结构性制约,且三者具有结构层次性。

  关于休闲制约因素对不同人群休闲行为的影响一直是休闲制约的研究重点之一,但是Samdahi(1997)提出,关于休闲制约的研究往往仅关注对参与的制约而不是对休闲体验质量的制约,这类研究采纳了休闲的活动层面定义,而不是一个体验性的定义。Shav^ (1991)发现,制约并不一定总会抑制休闲参与,在有些情况下休闲制约程度和休闲参与程度甚至呈反比,Jackson (1991)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从而被描述为“不受制约的休闲”的象征。这随之引发了关于“协商”

  模型的讨论。以Socct (1991)为代表的不少学者认为休闲制约虽然存在,但是不-能阻止人们设法参与并享受休闲,后来被证明是对休闲制约因素协商概念进行的理论探索基础。Jackson(1991)将协商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前者通过改变感知行为、后者通过修正休闲参与意愿降低休闲制约,并可根据人们对于休闲制约所作的反应,将人群分为“消极回应者”、“成功者”和“尝试者”三类。

  Hubbard (2001)把休闲制约的概念分析与理论推理相结合,具体剖析了关于协商过程的模型。

  国内目前关于休闲制约的研究成果比较有限,多为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和实证分析。林岚(2012)通过选取百篇国外三大权威休闲期刊中的文献,评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休闲制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认为国外的休闲制约研究己从表象研究上升到机制和过程研究,研究主体广泛且重视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特点。针对特定对象的休闲制约研究成果主要有:黄丹(2008)通过对城市已婚职业女性的休闲制约分析,得出其休闲制约因素不仅包括自身制约、人际间制约、结构性制约这三大类,而文化制约才是限制其休闲参与的根源。

  赖国毅(201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成都老年人休闲偏好和休闲制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社会特征和人口特征与休闲偏好高度相关,经济特征非决定性因素,同时老年人有增加休闲支出的意愿,休闲方式向高层次演变。董二为等(2009)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休闲制约因素重新分类,对各级政府机关和相关休闲服务行业来说更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中外休闲体验研究回顾

  在体验经济时代,休闲体验研究是休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生命线。Gunter (1979)认为休闲体验的特质包括选择、自足、高度投入与享受、忘记时间流逝、奇妙幻想、创造性、自发性和冒险精神。Kelly (2000)认为体验是指经历了一段时间或活动对这段感知进行处理的过程,是个人对外部材料进行感知与同化的一种精神及情感过程,是一种与当时的时间空间fe系的精神过程。比德尔(2000)等用一系列量级将休闲体验分为心理性、教育性、社交性、放松、生理性和审美性。Lee (2000)从情感控制理论的视角研究休闲体验的动态性。Pine (1999)将体验分为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审美体验四类,构造了 “体验王国”.Schmidt (2003)将体验分为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种形态,各具独特的构成与处理程序,构成体验营销的框:架。李仲广(2004)认为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张玉勤(2003)从休闲体验的主体性、整体性和超越性出发将休闲体验划分为宁静平和型、冲突刺激型和厚重典雅型。国内目前对于休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文化、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等方面,对于休闲体验的研究尚无一本系统的专着。

  三、有关宠物主及宠物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宠物主及宠物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宠物作为伴侣进入家庭已有较长的历史,对宠物的研究涉及医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这里主要从宠物主与宠物的关系、宠物的功能以及有关宠物的休闲研究出发对相关文献略作梳理。

  1.宠物主与宠物关系的研究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宠物对于宠物主来说并不单纯作为动物性的存在,而被当成是家庭成员中不可或缺的一位。Sanders (2002)通过对宠物主进行访谈和调研,认为符号互动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宠物主和其宠物之间也会产生符号互动。宠物主会为他们的宠物建构“类人性”的特征,为其设定某种社会地位,认为宠物应该是家庭日常生活或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宠物主认为他们的宠物能理解主人的内心,拥有过人的记忆,并且与其他宠物相比特点突出,同时懂得感恩知晓回报。Thomas (1993)认为尽管主人看似赋予宠物与人相似的平等权利,但其实宠物总是被动地被主人挑选,人们挑选或购置宠物的行为其实和曾经的奴隶买卖在某种程度上意义相同。Vioth (1998)则认为宠物主对于宠物这种超出常态的依恋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病态。

  2.宠物功能的研究

  宠物最直接的功能在于其对饲养者身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它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加安全感,且宠物在儿童、青少年的生活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Barbara (1995)等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依恋理论指出宠物与其主人之间产生的独特且强烈的依赖之情对于宠物主生理及心理健康的作用贯穿其全部生命阶段。Horn (1984)等人认为,拥有一只宠物会使宠物主更少感受到孤独和与人的疏离感,而且宠物可以使人放松。Justice (1981)认为宠物是支持、爱和陪伴的源泉。Calvert (1989)等人认为,宠物主与宠物的互动会使人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更感性、更警觉,宠物可以让人更多地接触、谈话和微笑。同时,宠物是宠物主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是宠物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有力后盾,并且有助于宠物主长寿。Tuan (1984)则认为宠物可以充分满足宠物主强烈的支配欲望,让宠物主获得满足与掌控感。Hirschman (1994)认为宠物不仅作为宠物主的伙伴、亲人,更是宠物主自我的延伸,因此具有实物和伴侣的双重功能。

  Robin (1980)等人则指出,词养宠物对于培育儿童关爱他人的意识以及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十分有效,因此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3.宠物主的休闲研究

  关于宠物主的休闲研究,近两年国外学者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数量比较有限。Chen, Hung和Peng (2011)依据宠物主-宠物的依恋关系,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确立了宠物主与宠物的关联性是影响宠物主休闲态度与休闲意愿的参数,并发现与宠物具有情感纽带的宠物主更具有携带宠物共同参与休闲活动的动机。Hung,Chen和Peng (2012)通过考量由宠物引起的休闲制约因素、宠物主携带宠物参与休闲活动的动机以及宠物主在这二者间的权衡能力,提出了宠物主休闲制约模型。但对于宠物主休闲动机以及休闲制约因素的分析仅停留在现象层面且概括不全面,缺乏系统性。

  (二)国内有关宠物主及宠物的研究综述

  1.宠物主与宠物关系的研究

  吴灿新(1994)认为宠物主饲养动物表面上是出于借宠物弦耀身份,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对情感的渴求,人与宠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折射。

  李亚(2006)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对比格犬俱乐部成员进行人类学分析,认为豢养比格犬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宠物俱乐部的形成、发展及壮大有利于实现宠物主个体在多元社会中对自我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的肯定。宠物主通过参与宠物俱乐部满足个人的休闲需求,体验畅爽与实现价值认同在词养宠物和加共趣社区中构建意义。吴小敏(2013)认为,宠物主与宠物之间通过日常照料和互动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宠物依恋使宠物主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温暖或舒适感,并获得心理的满足与支持。也有学者指出宠物的负面影响,须雪(2007)认为宠物的集聚增多占据了本来属于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并且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应制定法律法规限制并规范宠物主的词养行为。

  2.宠物功能的研究

  随着国内饲育宠物的群体不断壮大,对于宠物带来的深层社会影响也日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魏凡思(2008)认为当宠物主与宠物亲密互动时,宠物体现的是影射、社交及替代品的功能,他还指出宠物主与宠物的互动不仅是人际互动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代替了人际互动。郑日昌(2005)等人通过定量研究,通过调研宠物犬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得出“空巢养犬老人”相对于“空巢不养犬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为健康,并且对生活拥有更高的满意度。秦雅(2009)认为宠物主借宠物之势不仅实现了弦耀其身份地位的目的,同时体现的是宠物主的情感弦耀。李沫(2009)也发现饲养宠物的行为对于宠物主的健康状况指标有着密切联系,能够提供较好的预测价值。

  3.宠物消费的研究

  张红明(2005)对于询养宠物这一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将其消费心理分为情感寄托型、富有爱心型、追求童趣型、树立社会形象型和满足支配欲五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富豪、丁克家庭、单身小资、空巢家庭、青少年五类宠物消费人群的消费行为特征。王玉田(2006)指出成为宠物主门植的降低和宠物经济的暴力是宠物风暴来临的原因。李健(2006)对中国目前宠物行业发展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进一步开拓宠物市场的构想。郑建(2011)对宠物休闲及其消费行为进行理论研究,对青岛市城市居民宠物休闲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意见。

  四、研究评述

  目前有关休闲的研究主要涉及休闲动机、休闲行为、休闲制约等,对休闲体验优化的研究鲜有涉及。在国外针对特定群体如女性、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休闲研究已较为丰富,此类研究显着反应出不同研究对象在休闲动机、休闲行为及所受制约因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研究结论往往无法简单移植到其他研究对象上。在宠物伺养越来越流行、宠物产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国内研究者对宠物主这一迅速壮大的群体仍缺乏关注,因此以宠物主为研究对象的休闲研究成果依然十分稀少。

  本文以宠物主这一特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休闲制约与休闲体验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剖析宠物主成因、宠物主休闲动机、宠物主休闲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宠物主休闲制约与体验优化理论模型,探索宠物主休闲体验优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宠物主休闲体验价值的具体对策,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体验经济理论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在其合着的《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书中首提体验经济的概念,并对体验经济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产品)为道具,用以激活消费者内在心理空间的积极主动性,引起胸臆间的热烈反响,创造出让消费者难以忘怀的经历的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其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经济产出的类型,并在从产品、商品、服务、体验的角色转换中不断升值,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消费者在沉醉于整个情感体验过程并获得满足的同时,心甘情愿地为如此美妙的心理感受支付一定(或额外)的费用,体验经济要满足人的“体验需求”.

  体验经济时代,作为顾客主体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断变化和提升,推动了顾客体验理论的研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从经济学角度、管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进行概念界定,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关于顾客体验的分类,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约瑟夫?派恩(B. JosephPine II)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 Gilmore)从顾客参与的程度和顾客与事件关系的角度,将体验分为教育体验、审美体验、遁世体验和娱乐体验4种类型;另一种是施密特(Schmitt)根据大脑所具有不同功能模块,将顾客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迄今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顾客体验理论有体验情境说、流体验说、体验二元说、体验双因素说和战略体验模块说等。

  二、价值共创理论

  以哈里特(Hartley J,2004)为代表的传统价值创造理论认为,价值是由企业创造,再通过交换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只是价值的使用者。但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革,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消费者不再仅仅是价值的购买者,而已经转变成为生产者。消费者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以及在消费领域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价值不再只是来源于生产者,而是建立在消费者参与的基础之上。

  价值共创思想最先由Normann ? Ramirez在1993年提出,普拉哈拉德(C. K.Praha)与拉马斯瓦米(V. Ramaswam)在他们合着的《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 Co-Creating Unique Value with Customers)一书中,对价值共创理论进行了详尽描述。他们认为,相比传统的价值创造,在新的价值共创体系中,企业与顾客通过共同创造独特的个性化体验来创造价值,共同创造价值是基础,价值创造过程是以个体及其创造体验为中心,双方可以在消费的不同时序中的任何时刻、地点进行多次重复的互动,且互动内容侧重于如何创造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价值共创关注的是企业与顾客如何通过进行有效互动来创造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对顾客来说,通过共同参与企业的研发与生产,顾客需求得到满足,体验价值得到了提升,而对企业来说,企业利用顾客提出的需求与反馈意见,改进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即通过价值共创,实现了双方有效共赢的局面。

  三、生态哲学理论

  生态哲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危机的反思,生态哲学之父Henry DavidThoreau在1854年就提出人定胜天已成为过去,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才是人类在地球延续的关键。西方对于生态哲学的概念大体上有几种理解,沃特森(1989)把生态哲学归为哲学意义上的生态学,萨克森(1984)则将生态哲学界定为探讨在人、技术、自然相互联系的过程中人如何调控行为的哲学理论,主流的生态哲学研究是以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哲学概念体系和思维方法,经理性的抽象和概括而建构的理论体系,用于研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生态系统以及未来人类的生态道德观。

  生态哲学理论通过对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阐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人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人对人态环境的认识和改进、人态环境对人的价值、人对人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等隐藏于纷繁复杂的生态现象背后的哲学底蕴。当代普遍认可的生态哲学观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社会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观和生态美学观等。用生态哲学的观点考虑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人与宠物的关系,两者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独立存在的生命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都有体验生命的权利,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