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课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实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3 共2319字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教育界人士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这也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问题。 而探究性的学习就是改善原有的教育教学的方式, 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教师提出指导性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索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探索探究性教学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通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学生在学习时据说大脑的潜能才被开发了很少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认为“学贵有疑”,教师在上课时也经常给学生说,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可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提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一个思考的过程, 而提出了问题, 然后又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发掘学生的潜能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例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观察 DNA 和RNA 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要得到这个结论,学生首先要进行装片的制作、然后进行染色,再去显微镜下观察。 这个实验不是很难, 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细节的问题需要学生注意,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 甲基绿对DNA 亲 和力强 ,使 DNA 显 现出绿色 ,而吡罗红对 RNA 的亲和力强, 使 RNA 呈现出红色。

  因此, 将制作好的装片染色后, 可同时显示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这一点学生都知道, 但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分成了五个步骤:取材、水解、冲洗涂片、染色和观察。 其中第二个步骤,水解的作用是什么? 而在水解时又加入 8%盐酸的目的又是什么? 等等。 教师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将一些细节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让这些问题贯穿于整个的实验之中, 虽然是一个个的小问题,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帮助。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把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解决了,这就达到了做这个实验的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在生物学的实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实验学习的同时结合教师巧妙的教学引导, 有意识地长期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那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就要从平时做起, 从课堂教学开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经常听有人讲,中国式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让学生在同一模式下学习, 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中国的学生都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了创造能力。 统一模式的教育有它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凡事有利也有弊, 不能一概而论。 我认为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会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的人才。

  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章的内容时, 教材上对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讲得比较多, 如果按教材时的内容讲,学生不容易接受。 在讲解时我结合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的事迹来讲解。 袁隆平毕业分到湖南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这所中专学校里,袁隆平一边教书,一边进行一些研究,例如他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进行实验,得到一些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品种;他开始思考,当接受到了欧美的孟德尔、 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后,对良种繁育有了了解,这时他就开始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同时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十年磨一剑,这中间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但袁隆平都坚持下来了,水稻的产量从 300 公斤到 500 公斤, 再到 700 公斤,800 公斤……现在正向着 900 多公斤的亩产努力,袁隆平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并获得很多国际荣誉。

  在这样的讲解中,让学生感受到大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不甘失败的坚定信念。 同时启迪学生基因工程也是和杂交育种是一个道理,是优中选优,说到这里,学生已经明白了基因工程的意义,然后再结合书本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运用科学类比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课有其特点,例如有些生理过程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知识抽象性很强。因此,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来讲解,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教师就可用类比的方法来给学生讲这个构造。 把一个细胞可以看成一个国家的话,那么细胞膜(或细胞壁)就相当于国境线,也是和别的细胞之间的分界线;细胞核相当于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线粒体相当于电力部门,叶绿体相当于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 其他的核糖体、 高尔基体等相当于提供特殊用品的部门。 这样给学生解释细胞的结构特点, 学生就会把看不见的内部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功能了解的一清二楚,效果非常好。

  总之,教师应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是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要求。

  参考文献:

  [1]贾聚美。新课程理念应重视教师心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5)。
  [2] 孙 欣 . 我 的 课堂 我 做主 [N]. 淄 博日 报 ,201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