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认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13 共1936字
论文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生物学科教学在不断发展,这其中既有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级别的高远目标,也有关于眼下教学成绩提高的近期追求,二者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随着教学经验与教研思考的不断积累与深入,我发现这二者在实质上其实是一致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无论课程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其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实质上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也就解决了令许多教师倍感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应试教学环境下开展素质教育。下面,我谈几点关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认识。

  一、目标设定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

  古语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不仅仅是说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而且也告诉我们教育要立足长远,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基本的设计。我国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就明确界定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总目标,即进一步提高生物学的科学素养。这句话看似简短,却是对生物教学的高度概括。“科学素养”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极具内涵的概念,是把教学从基础能力培养到科学训练的有意引导和对之前完全应试性教育的拨正。

  这一目标的设计,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科学习惯的养成、培养基本的科学精神、建立和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其研究潜力为目标。这个目标不重结果,而重过程,注重中学生思维的延伸与智力的开掘。这一看似远大而不可及的目标其实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路尽头触手可及的庞大建筑。长远目标的设定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积累与解题技巧等这些细小技能培养的忽视,而是在说明,这些细节都是在这一高远目标的追求中自然获得的,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这一长远目标的关照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加工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让他们养成独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做出科学总结的能力。新课程理念的目标设定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它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让他们具备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可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提供基本的能力和方法。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功能、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从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来看,纵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横向是指学习、探究和练习。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同行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所有教学效果的权威评定者。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往往没有自主权,只能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从知识的权威者向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转变,从知识的传递者、组织者、指导者向帮助学生学习的同行者转变,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学中,生物教师必须及时做好角色转变,要有意识地担当起引导和参谋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放手发动学生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因为长期对学生实施支配性的管理和教学,往往忽视了他们所具有的独立思想和独立意识。无论我们怎样深入地了解学生,无论我们有多少年的教学经验,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想法,从而也就不能及时地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计划往往针对的是全体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往往是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那些中游以上的优秀生“吃不饱”,而中游以下的学困生又达不到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各层次的学生,只有如此,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能力水平对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新课程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等,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

  四、采用灵活的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开阔思路,从立足长远、抓紧实效的考量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呢?从教学实践来看,首先,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再次,多肯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带给他们的荣耀感和自我满足感。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地创设出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不断地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52.
  [2]裘有桃.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