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动物学论文

抽样测定湖北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5-27 共2448字
论文摘要

  溴氰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因其对人类的安全性及对昆虫的速杀作用和较长的持效,而被广泛地用于农业杀虫和室内媒介控制,也是湖北省用于浸帐灭蚊的主要品种,媒介按蚊在杀虫剂长期选择压力下的抗药性状况,一直为世界各国蚊媒防制工作者所关注。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按蚊优势种,也是湖北省主要的传疟媒介。应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作为灭蚊的重要措施,在防制疟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近年来中华按蚊的抗药性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为了解媒介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状况,指导湖北省安全合理使用杀虫剂,根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工作计划安排,我们于2012年在湖北省的江陵县、襄州区和枣阳市等11个县(市),抽样测定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 选择曾进行溴氰菊酯浸帐灭蚊和滞留喷洒灭蚊且近年来仍有本地疟疾病例或输入病例较多的江陵县、襄州区、枣阳市、通城县、天门市、夷陵区、武穴市、广水市、曾都区、京山县、恩施市作为抽样监测点。

  1.2 药膜滤纸 按WHO标准和方法制作药膜滤纸,溴氰菊酯含量为0.0178g/m2(处理浓度为0.05%)。药膜滤纸由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部制作,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28日。

  1.3 供试蚊虫 于实验前夜在监测点采集牛棚内刚吸血的中华按蚊,用蚊笼带回实验室,饲以5%~10%葡萄糖水,至次日上午用于测定,此时胃血消化约在谢拉氏Ⅲ~Ⅳ期。

  1.4 实验方法 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按照WHO区分剂量标准和方法,将蚊虫分别放入装有溴氰菊酯药膜滤纸的接触筒中,接触筒直立,认真观察蚊虫被击倒情况,记录第1只蚊虫被击倒时间和第10、15、20、30、40、50、60min时的击倒蚊数,计算击倒率。

  将接触药膜滤纸60min的蚊虫移至恢复筒内恢复饲养。饲养时饲以5%~10%的葡萄糖水,室内温度(26±1)℃,相对湿度(80±5)%,24h后观察死亡数,计算死亡率,根据校正死亡率判定中华按蚊的抗性级别。每个接触筒放入蚊虫20~25只,每实验至少重复4次约100只蚊虫。实验均设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死亡率>20%,实验重做。对照组死亡率在5%~20%,则实验组的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校正,计算校正死亡率(%)。

  1.5 WHO抗药性评价指标

  1.5.1 抗性级别死亡率在98%~100%为敏感群体(S);死亡率在80%~97%为初步抗性群体(M)(可能存在抗性,需要进一步验证);死亡率<80%为抗性群体(R)。

  1.5.2 开始击倒时间 首只蚊虫被击倒时间

  1.5.3 击倒率

论文摘要

  2 结果

  2.1 开始击倒时间和击倒率中华按蚊接触溴氰菊酯药膜滤纸后,首只蚊虫被击倒时间在5~30min,蚊虫接触药膜滤纸60min后的击倒率在1.00%~48.94%之间(表1)。

  2.2 区分剂量死亡率及抗性级别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区分剂量死亡率恩施市为70.85%,为抗性群体;其他10个地区死亡率均<50.00%,为高抗性群体(表2)。

  2.3 不同年代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本次调查与1993年调查结果比较,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上升很快,其抗性级别从1993年的敏感(区分剂量死亡率广水市100%,京山县98.69%,恩施市99.00%)和初步抗性(区分剂量死亡率江陵县92.90%,天门市92.89%,曾都区82.22%,枣阳市91.89%,襄州区88.00%)增长至现在的抗性(恩施市区分剂量死亡率70.85%)和高抗性〔不同县(市)区分剂量死亡率均<50.00%〕,与刘立新等、张华勋等调查结果相似(图1)。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3 讨论

  应用长效杀虫剂浸泡蚊帐和室内滞留喷洒杀虫剂防制病媒蚊虫,是WHO制定的控制疟疾媒介的两项主要干预措施。湖北省自1985年以来,在枣阳市、曾都区和襄州区等疟疾发病较高地区采用DDT滞留喷洒灭蚊及溴氰菊酯浸帐灭蚊和滞留喷洒灭蚊的抗疟措施,对控制传疟媒介和预防疟疾暴发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溴氰菊酯区分剂量作用下,中华按蚊的击倒率除夷陵区(48.94%)外,其他地区均<20.00%;死亡率除恩施市(70.85%)外,其他地区均<50.00%。溴氰菊酯本次调查采用的WHO区分剂量(0.05%,60min)与1993年采用的我国区分剂量(0.01%,30min)相比,药物浓度提高了5倍,接触时间提高了1倍,死亡率反而降低了1.40~46.45倍,表明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愈来愈低,抗药性已相当严重,需要加强媒介按蚊的敏感性监测,以便取得有效的数据指导防制工作的开展。

  在当今的疟疾防制方法中,溴氰菊酯浸帐及滞留喷洒灭蚊等化学防治方法仍为主要手段,目前尚无拟除虫菊酯的替代物,因此中华按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应进行持续系统监测,随时了解传疟媒介抗药性现状及变化特点,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杀虫剂,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在疟疾防制工作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多采用避免人蚊接触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等,以免过多地使用杀虫剂而产生抗药性。

  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有可能会使传疟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发展和扩散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主要传疟媒介对杀虫剂抗性机制等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为疟疾疫点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媒介控制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俞俊峰,洪结凤,武松.我国四大传疟媒介抗性现状[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2,39(5):314-317.
  [2]刘维德.蚊类抗药性及其测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101.
  [3]祁欣,崔晶,张红卫.河南省中华按蚊抗药性及其与kdr突变关联性的初步研究[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1,38(4):200-203.
  [4]余品红,张华勋,黄光全,等.湖北省常见病媒蚊虫的抗药性分布调查[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6,7(增刊24):119-123.
  [5]刘立新,陈辉,陆业新,等中华按蚊对DDT和溴氰菊酯抗药性的现场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8,8(5):809-811.
  [6]张华勋,李凯杰,胡乐群,等.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4):400-401.
  [7]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疟疾报告》摘要和要点[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11):3-5.
  [8]李菊林,周华云,曹俊,等.江苏省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3):296-30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