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电化教育论文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7-01-18 共8393字
  6.使用多媒体时抛弃传统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范读、范写,忽视学生情感体验。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于一体的特点,它满足了学生在识字课堂中的视听等感官要求,它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因此,在多媒体识字语文课中,许多教师喜欢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范读,通过课件视频或录音来指导学生朗读。也许课件中的朗读会比某些教师读得好,但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中的朗读不够生动,不具有情境性。教师的范读,学生不仅能听得见,还能看得见,具有不可比拟的生动性。比如教师在范读时会有一些动作、神态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能增加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也会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他们将生字的笔画、笔顺以课件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教学时直接切换幻灯片即可。这样的识字写字课感觉很轻松,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师的范写在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阶段,尤为重要。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以及写字时笔画的轻重缓急、收放转停,都需要教师亲自示范,学生认真观察,这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代替的。
  
  (2)多媒体预设代替课堂生成,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课堂中,我们不仅要预设教学内容,还要关注课堂动态,而课堂动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课堂“预设”的“生成”.
  
  从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现状调查来看,多媒体在给低年级识字教学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由于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完成的,因而它的变通性与灵活性不好。但学生具有主体性,识字课堂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就算教师把多媒体课件设计得多巧妙,准备得多充分,都难以适应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现成生成性规律。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留出空白,在多媒体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机智教学,多角度地调动学生记忆汉字,在“预设”的“生成”中感受汉字的美,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害怕自己缺少这种教学机智,在“预设”课堂教学内容时,便不留空白,并“一成不变”地按照课件进行教学,丧失了教学生成。这种“一成不变”的做法,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媒体识字教学中常常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从而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3)人机交流代替教学互动,忽视师生情感对话。
  
  传统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生动准确地范读和整洁规范地书写来教授学生认读汉字。学生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观察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的关系。而这种互动可以是口头表达、肢体动作,也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通过这样的情感互动可以给学生增加信心,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表情动作上观察到他们的心理变化。这种师生间的亲密交流是识字课堂中最富魅力、最有实效之处,是不可或缺的。
  
  但在多媒体识字教学中恰恰缺少这种情感沟通,使得人机交流成了其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成了幻灯片的放映员,学生成了幻灯片的欣赏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人机交流代替了师生间的情感对话,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课件有多么精美、多么别致,也都无法替代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因此,在多媒体识字课堂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用自己的真心、诚心去鼓励、关爱学生,让多媒体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4)形象直观代替想象,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汉语言文字魅力无穷,它的魅力在于能给读者带来无穷的遐想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想象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但在多媒体识字教学中,某些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教学片段 3: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回声》中的“游”字。  
  师:孩子们,你们看看屏幕上的小孩在干什么?(课件显示小孩游泳的图片)生:游泳。  
  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游泳”的“游”字。(课件显示:游)师:我们一起来看要怎么写这个字。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指头跟着屏幕上的笔顺一起写。(课件上显示“游”字的动态笔顺)从以上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教师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学习“游”这个生字,虽然比较直观形象,让学生一下就知道“游”字的笔画顺序,但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没有发挥想象就得到了一个现成答案,这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1.对新课标的片面解读。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多次提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①,“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设备”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被一些学校和教师进行了片面解读,认为这就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只有在课堂上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才是落实课标改革的表现,也才能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识字教学应该多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进行展示,更是导致现在的语文教学发展成为多媒体的展示课,部分老师认为一堂优秀的小学识字课中必须有多媒体的存在。同时,在查阅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小学《语文评课记录表》时发现,学校也很重视多媒体教学,并把多媒体使用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一些学校直接把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定为硬性指标,成为一票否决的条件。年轻教师可能较快的适应此种转变,但是年长的教师,因为计算机掌握的不够熟练,所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制作课件,这就必然占据大量的备课时间。
  
  而且在内容的制作上,因时间限制,未能做到尽善尽美,有些内容无法展示,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对多媒体教学的本质认识不足。
  
  多媒体教学是依托计算机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教学方式的新变革,最终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的开展,达到教学效果。不是所有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的多媒体,要结合教学的需要来决定。广大教师应该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应该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不能盲目全部选择,应该合理使用,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需要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充分的融合,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教学的地位,不应该挤占“教”的主导地位,因为教师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种方式应该继续被使用,这样更容易与学生之间通过感情交流最终实现知识的传递。尽管多媒体使教学变的生动有趣,但是恰恰忽视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当下很多教师认识上存在着误区,没有看清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所在,错误认为多媒体就是全媒体,不用多媒体讲授就是教学方式的落后,一味追求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教学的过程刻板,缺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适得其反。
  
  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替代了教师规范的领读和领写功能,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人机对话,感情沟通交流明显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将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没有做到教师、学生、教学和多媒体等四方面的紧密结合,割裂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联系。
  
  3.多媒体技术上的制约。
  
  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多媒体技术培训,使得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不高,还不能娴熟地使用一种或多种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不能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因此,当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多媒体识字教学时,会通过网络、学校资源、同事共享等方式获取现成的多媒体识字课件。但即使是现成的课件也需要个人的充分消化、修改。但因为技术的问题,教师不能深入地掌握课件制作软件的特点与功能,不能灵活运用软件“为我所用”,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很难随机调整识字内容,某些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想省略也省略不了,本来流畅的识字课堂出现滞涩。某些小学语文教师虽然能自己制作多媒体识字课件,但也因为技术上的制约,他们制作出来的课件水平不高,审美性不强,没能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美育功能。
  
  本章小结。
  
  通过对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现状调查和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多媒体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观念上,或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上,还是在多媒体教学具体实施中,我们都要明确多媒体只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唯一手段。若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方法不当,就会给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全面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高多媒体技术水平。此外,还需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实现识字教学目标,提高识字效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