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关于道德经的论文(名师推荐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1-12 共15796字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探讨关于道德经的论文范文,供给大家参考。

  关于道德经的论文范文第一篇:《道德经》在俄罗斯的译介与研究

  作者:王朔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道德经》在俄国的译介由来已久,近两百年间俄国学界共涌现出三十余个特点鲜明、风格各异的《道德经》俄译本。本文拟回溯《道德经》在俄国译介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归纳和分析《道德经》译本及研究的类型和特点,探寻《道德经》在俄国的传播与影响力,呈现中华文化经典《道德经》走入俄国的历史和风貌。

  关键词:《道德经》 ;典籍翻译;俄罗斯汉学;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道德经》俄译本的抽象名词多维语义研究"(2019M653455);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ao Te Ching in Russia has a long history.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more than 30 Russian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 have emerged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styl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go back to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f Tao Te Ching in Russia,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f Tao Te Ching, explore the issue of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Tao Te Ching in Russia, and present the historical panorama of the Chinese classic Tao Te Ching into Russia.

  Keyword:Tao Te Ching;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Russian sinology;

道德经.png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老子的哲学思想不仅在两千多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更在俄罗斯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和共鸣。"《道德经》艰深的文字与思想给俄罗斯汉学家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推出自己的译本来表达对这部中国哲学经典的理解。"[1](180)时至今日,老子和《道德经》的魅力经久不衰,《道德经》的俄译本数量已达三十余个。作为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道德经》语言的包容性和形象性、短小篇幅中所蕴含的思想张力引发了众多的阐释和解读",[2](4)仅《道德经》书名的俄文译法就达十余种之多。老子本人的神秘色彩、《道德经》所蕴含的道家思想精髓推动俄罗斯学者不断探寻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译者们对《道德经》文本的不同诠释和解读彰显出《道德经》的民族文化特质和强大的对外传播生命力。

  一、《道德经》的俄译历程

  1823年,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司祭西维洛夫(Д。П。Сивиллов)着手翻译《道德经》,于1828年完成俄国历史上首个《道德经》译本,实为俄国道教研究的先行者。遗憾的是,西维洛夫的译本由于未获官方首肯无法出版。直到1915年该译稿才以《西维洛夫档案中未公布的〈道德经〉》(Неопубликованныйпер。Дао-дэ-цзинаархимандрита。Даниила(Сивиллова))为题发表于《敖德萨图书学会通报》(ИзвестияОдесскогобибли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общества)。

  "在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社会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时期,恰逢俄罗斯民族重新确立自己民族价值的时期。1848年的欧洲革命导致俄国精英分子以怀疑的态度打量西欧,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传统和价值。"[3](8)随着《道德经》在西方世界的传播,《道德经》法译本、德译本、英译本的出版打开了俄国学者通往《道德经》的大门。世界观激变的托尔斯泰(Л。Н。Толстой)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托尔斯泰从80年代起研读老子的著作,多年间致力于《道德经》的翻译和老子思想研究。他校对了小西增太郎(Д。П。Кониси或音译为КонисиМасутаро)的《道德经》俄译本,后者于1894年在《哲学和心理学问题》(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ипсихологии)第三辑公开发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本《道德经》全译本。

  得益于托尔斯泰的青睐和推动,《道德经》在诸子百家译著中脱颖而出,广受关注。与此同时,托尔斯泰的俄译本《中国圣人老子语录》(ИзреченияКитайскогомудрецаЛао-Тзе)于1910年出版,包括前言《论老子学说的本质》(ОсущностиученияЛао-Тзе)和64段老子语录摘选。

  此外,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巴尔蒙特(К。Д。Бальмонт)对中国诗歌与古典哲学青睐有加,于1909年出版了文集《远古的呼唤》(Зовыдревности),对中国、埃及、印度等古老民族的诗歌进行了翻译,《道德经》为中国篇的开篇之作。他用诗歌形式节选翻译了《道德经》片段,共14个章节,开创了《道德经》俄译诗体译本的先河。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老子学说在苏联被赋予唯物主义属性。1950年华裔学者杨兴顺(ЯнХиншун)的译本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翻译精确、通俗易懂,且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1917-1971)为苏联时期主要的《道德经》译本,因此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20世纪70年代,俄国侨民诗人夏云清(В。Ф。Перелешин)完成《道德经》诗体译本,该译本较好再现了原作的文学特性和诗歌韵味。其诗体改编译本着力复现《道德经》原文文本的押韵、排比特色,韵式上多采用阳性韵从而更贴近汉语的单音节结构。夏云清的汉语文本源于郑麟的《古籍新编-〈老子〉》,但由于章节安排与《道德经》通行本相距甚远,对照阅读和理解多有不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译本的影响力。

  80年代,苏联汉学发展呈积极态势,1987年萨夫鲁辛(А。П。Саврухин)和苏霍鲁科夫(В。Сухоруков)的译本相继问世。

  当代俄罗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走向深入,《道德经》的译本数量激增。《道德经》俄译热潮有其必然性。首先,"20世纪80-90年代以后,苏联/俄罗斯社会既遭逢原有的主流价值体系消弭,又面对西方的信息革命和物质主义的强大压力",[3](8)急剧的政治、社会、文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和价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促使俄罗斯再次审视中国哲学和智慧,俄罗斯掀起中国哲学研究热潮,[4](111)老子思想成为俄罗斯学界言说己志的载体。其次,在20世纪后25年,俄罗斯新一代汉学家也在成长,他们活跃于先秦哲学研究领域。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和1993年郭店竹简本《老子》的出土引发了俄罗斯汉学界的关注,"《道德经》文字及对应概念的多义性、语句的简洁性、文本的层级性、深奥的内容、丰富的文学手法引发了多重解读,促使学者们不断回归本源。"[5](3)再次,中俄两国关系逐步升温,经贸、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增强,推动汉学研究繁荣发展,《道德经》等中华经典的再版和重译乃两国文化交流的大势所趋。

  1991-2000近10年间共出版古夫申诺夫(А。В。Кувшинов)、李谢维奇(И。С。Лисевич)、陶奇夫(Е。А。Торчинов)等人的11个译本。进入21世纪,马良文(В。В。Малявин)、康德拉绍娃(Л。И。Кондрашова)等人的13个译本相继问世。这一时期共涌现出24个《道德经》俄译本。繁多的译本风格迥异、不拘一格,总体特点如下:

  1. 译者身份泾渭分明。

  帝俄和苏联时期的译者有传教士、诗人、作家、汉学家,而苏联解体后的译者可归为两大阵营:新一代汉学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前者以马良文、陶奇夫、卢基扬诺夫(А。Е。Лукьянов)、谢缅年科(И。И。Семененко)、马斯洛夫(А。А。Маслов)等为代表,他们通晓中国历史和文化,汉语功底深厚,研读《道德经》原文和历代经典注疏文本,其译本的传播载体为学术专著,集翻译与学术研究于一体。陶奇夫从道教起源及老庄等代表人物着手,过渡到道教宇宙观、永生等代表性观点学说的阐释研究,以《道德经》译文和注解收尾。以学术研究为理论基础和铺垫,阐发学术思想,附上译文,以注释解读译文,这成为汉学家《道德经》俄译研究的典型模式。

  这一时期汉学家的学术翻译和研究力图在俄罗斯文化语境中最大程度地还原《道德经》原貌,建构起《道德经》俄译与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为普通民众搭建了与中国文化对话的平台,《道德经》俄译走进民众视野,推动《道德经》俄译的新浪潮。

  中国文化爱好者由于汉语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以汉学家的译介与研究为中介,或是在已有译本基础上进行发挥和改写,或是对《道德经》思想加以理解与阐发,其译文自由想象和创造性成分居多。波列若耶娃(Ю。Полежаева)的译本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15个《道德经》译本的内容缩影。译者对比研究了9个俄译本和6个英译本,认定诗体翻译是遵循原文节律的必然选择,以此揣摩和解读《道德经》的真谛,然而她的语言表述一定程度上损失了中国风格和色彩。布尔多诺夫(И。Б。Бурдонов)的译本充斥着个人主观发挥和联想色彩,无论是书名《道德里魄纬》(ДаоДэЛиповкаВэй),还是译文中Липовка(其家乡利波夫卡)对"道"的取而代之。译文核心概念的模糊不清使译本沦为纯粹的个人即兴创作,与《道德经》原作相距甚远。

  2. 译本类型丰富多样。

  从译文完整度来看,可分为全译本和节译本。帝俄和苏联时期的译本以节译本居多,近三十年来全译本占据主流,仅有李谢维奇和马特维耶夫(В。Матвеев)的两本节译本。从译本的学术性来看,有学术译本和纯译本,前者为汉学家所作,集研究、译文、注释于一体,后者多为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接受和发挥,往往篇幅不大。从译本的文体与修辞风格来看,主要分为散文体译本和诗体译本,有关两种文体孰优孰劣学界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只有诗体翻译才能传达《道德经》的精髓,应当以诗译诗。"[6](38)散文体的拥护者亦不在少数,马良文、维诺格罗茨基(Б。Б。Виногродский)等选择散文体来诠释《道德经》,认为散文体利于还原本意,保证翻译准确度。

  下面我们结合《道德经》第12章译文对散文体和诗体译文的风格和特色略窥一二。

  原文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马良文译:

  Отпятицветовулюдейслепнутглаза。Отпятизвуковулюдейглохнутуши。Отпятиароматовлюдинечувствуютвкуса。Тот,ктогонитсявовесьопорзадобычей,теряетголову。Редкостныетоварыпортятлюдскиенравы。Вотпочемупремудрыйчеловекслужитутробеинеслужитглазам。Ипоэтомуотвергаеттоиберётэто。

  西雅诺(Феано)译:

  Многообразиецветовпритупитзренье。Чередованьезвуковпритупляетслух…Езда,охотатакзахватываютдух,Адрагоценностизовутнапреступленье。Мудрецдостоинствовпокоеобретает。Идрагоценности,истрастиотвергает。

  不难发现,为保证诗句长短整齐,韵脚平整,西雅诺将数词"五"和第三句诗文隐去不翻,从而保留《道德经》简洁、押韵、对仗工整的语言特色。马良文译本的翻译策略是对《道德经》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内容更为饱满,语言通俗易懂,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两个译本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翻译处理上也有所不同。马良文的译文采取直译方法,平铺直叙,使原文和译文词语一一对应,呼应出"彼"(то)与"此"(это)的对照关系。西雅诺采用意译方式,在有限的词句中亦阐释出《道德经》的深邃内涵,兼有形式美和内容美。整体来看,散文体译本的语义完整性更佳,但语言表述与《道德经》的诗学特征似有矛盾,略有冗赘之嫌。诗体译本利于彰显诗文的凝练、简洁之美,却对译者的主观诠释和雕琢能力提出要求,如何在形式和内容间找到平衡是每个诗体译者所要面对的难题。

  此外,平行对照译本成为《道德经》俄译的新潮流。卢基扬诺夫和阿勃拉缅科(В。П。Абраменко)的平行对照译本于2008年出版问世。前者的译本为有节奏的散文体,偏重学术分析和解读。后者译本为诗体,着力还原《道德经》的诗学特征和美感。斯特拉尼科(В。Странник)的中俄文平行对照译本是汉语色彩最浓厚的俄译本。其汉语文本实质上是对河上公、王弼、马王堆甲本和乙本的汇编,行文中详细注明上述版本的文本差异,保留了河上公注本的章节名。同时,该译本附录还全文收录了上述四个经典版本的汉语原文,配有《道德经》俄汉平行对照词典。200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出版了马良文、李英男合译的《老子》(俄汉对照),汉语原文选用了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今译》。该译本是唯一一本中俄译者合译的《道德经》俄译本,两国译者的思想碰撞和文化交融优势尽显,不仅对原文的理解与把握更为精细,语义传达也更加精确。

  二、《道德经》在俄国的研究历程

  对于"融翻译家与研究家为一身"[7](27)的俄国汉学家与思想家而言,《道德经》的译介与研究同时起步。他们既是《道德经》研究的参与者,也是《道德经》研究的发起者。一方面,其译本与研究是汉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汉学走向繁荣;另一方面,其译本和研究使《道德经》走进俄国文化视域,成为日后学界研究的基础,其思想价值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焕发出生命力。本文对俄国《道德经》研究的分析与论证将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

  1. 译者的研究

  (1)老子生平及哲学思想研究。西维洛夫认为,老子思想蕴含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在老子看来,道德归于简单质朴和真理,他劝导人们拒绝谎言,坚守真理,因为人性的优点与真正的幸福植根于此。托尔斯泰从自己的宗教道德观念来解读《道德经》,认定老子学说与基督教教义本质有相通之处:老子教导我们如何从躯体生活转换到精神生活,摆脱苦闷获得喜乐。"托尔斯泰对老子的这种误读,不妨看作是他以自己的前结构来同化老子的观念。"[3](3)随着研究深入,译者对老子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的研究逐渐系统化。小西增太郎对老子的哲学观、伦理观、宇宙观和"道"学说进行了概括和阐释。杨兴顺在《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ДревнекитайскийфилософЛаоЦзыиегоучение)中对《道德经》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老子生平、"道"学说的唯物主义本质、《道德经》的社会伦理学说、《道德经》研究综述都有比较详尽的论述。他将《道德经》的主要哲学观点总结为:"现实世界和人生不取决于上帝或者上天的意志,而是遵循一定的自然路径--道。"[8](46)此外,马良文、李谢维奇、卢基扬诺夫等人的著作中都不乏对老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这便于读者掌握背景知识,更好地解读《道德经》。

  (2)《道德经》文本及注本研究。萨夫鲁辛的研究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导向性,他将老子思想归纳为:"农业为本,公社是国家和社会之根基,交往重在合作,遵循自然即真道。"[9](56)此外,译者还对《道德经》词汇进行主题分类和数量统计,分析原文中对偶、顶真、前指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萨夫鲁辛于2011年、2015年发表论文《自然与社会中的老子'和谐'思想》(УчениеЛао-цзыогармониивприродеиобществе)和《谚语中的〈道德经〉》(Даодэцзинвпословицах),文中多为《道德经》译文的简单罗列,学术价值有限。

  苏联解体后《道德经》研究重新焕发生机,注疏译本成为《道德经》俄译研究的新趋势。马斯洛夫的专著《'道'之奥秘》(МистерияДао)开创了《道德经》俄译研究的新模式,是第一本再现我国《道德经》注疏传统和特色的著作。作者自己作注解的同时,还首次将王弼注解全文译成俄语。谢缅年科的专著题为《在'道'中寻访自我》(ОбрестисебявДао),他从"一"的奥秘、词句间的语言特色等内容入手探究老子哲学的深意,翻译了1957年出版的《诸子集成》第三卷中的《老子注》。国内学者以注解详实评价谢缅年科的译本,然实为译文。马良文研究的最大特色是将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竹简本《老子》纳入研究视野,他翻译了郭店简本《老子》(甲、乙、丙),且重视其结构、词汇和修辞特征分析。马良文遵循并还原《道德经》的注疏传统,为每行译文附上极为详实的翻译注解,再对整体章节进行注释和分析,最后以引用和翻译古人的注解收尾。马良文引用了王弼、苏辙、曹信义、吕惠卿、李息斋、魏源、德清、王元泽、董思清、王夫之等多个注本,显示出译者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其学术研究的广度、深度备受赞誉。

  (3)《道德经》核心观念研究。马良文的《道德经》术语表目录涵盖"道""德""无为""有""无"等38个核心观念词,作者运用思辨色彩浓厚的学术话语来解读术语,这对读者素养提出了颇高要求。例如,"无"的阐释如下:"'无'--道教基本现实属性,不断转化的常态化'缺失',既指状态也表动作……"[10](235)古夫申诺夫分析与诠释"道""存在""无为"等核心观念,他写道:"'无为'--满足现状、不强求改造世界及自我的自由,是一种拥抱和平、避免战争、怡然自得的智慧。"[11](21)索拉维耶娃(М。Н。Соловьева)也作《道德经》术语表,她用相对简明更贴近俄语思维的语言阐发24个核心概念。例如,"一"的释义:"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意识状态。"[12](38)事实上,有关"道"和"德"两大核心观念的探索和思考在所有译介与研究中都有迹可循,因为正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理论基础的"道"和"德"承载着老子的精神世界,让无数学者为之倾倒。

  2. 其他学者的研究

  正如上文所言,随着译本增加以及《道德经》传播力、影响力的增强,《道德经》研究已不再是译者的专利。笔者在俄罗斯学术期刊(电子版)总库CYBERLENINKA中进行检索,整理出二十余篇《道德经》相关文章数据。研究方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译者生平及译本特点研究。霍赫洛夫(А。Н。Хохлов)对西维洛夫的科研活动和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介绍,展现了第一本《道德经》俄译本的翻译始末,综述汉学家对老子思想的见解和评价。2017年莫斯科大学学报(翻译理论版)刊登了中国学者贾永宁的论文《夏云清中国经典译介》(ПереводкитайскойклассикиВалериемПерелешиным)。作者着重探讨夏云清选择诗体翻译的考量,从形式、形象、结构三个维度揭示译本的诗学美感。布赫尔特(В。Г。Бухерт)的论文由杨兴顺学术成就及自传两部分构成,刻画出《道德经》译者杨兴顺的形象。

  (2)《道德经》核心观念研究。备受学界推崇的观念分析法在《道德经》研究中热度不减,对"道"的寻索和研究成为经久不衰的议题。尤尔格维奇(А。Г。Юргевич)的论文《早期道教观念'道'及俄罗斯汉学家对〈道德经〉的阐释路径》(РаннедаосскаяконцепцияДао-?Пути?иподходыроссийскихсинологовк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Даодэцзина?)以4本专著为基础,揭示出陶奇夫将"无名""有名"视为两个"道"的误读,马斯洛夫对《道德经》充满宗教仪式色彩的解读,卢基扬诺夫从本体论和人类学维度对"道"的阐发,谢缅年科从"道"和《道德经》中参悟的"个体"与"自我建构".尼古拉耶夫(Д。В。Николаев)尝试对"道"的内涵、特质、本质加以分析和归纳,从学术性和研究深度来看,更接近综述类文章。济加尼申(Р。М。Зиганьшин)著有两篇《道德经》核心观念阐释论文。一篇以"悟道之人"和"圣人"为研究对象,借助对其内心世界和外在修养的刻画,塑造出二者饱满立体的形象;另一篇分析"软弱""柔弱""礼让"观念在国家治理和军事行动中的智慧和策略。耶林(С。П。Елин)基于学界对"有""无"的不同译法(бытие-небытие,наличие-отсутствие,присутствие-отсутствие),指出《道德经》中的"存在"对应"有""无",区别于西方哲学的"存在""非存在"概念,这是造成学界认识不一、译法不同的主要根源。索罗科普特(С。Н。Сорокоруд)运用阐释学理论结合文本分析勾勒出老子笔下的核心概念"圣人"形象。托卡列夫(Д。А。Токарев)对"苦难"的论述如下:"中国哲学中的'苦难'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将人从世间纷扰解脱出来,使人明辨是非、精神强大。"[13](205)

  (3)《道德经》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研究。科切洛夫(О。С。Кочеров)在论文《中国战略文化与〈道德经〉》(Китайская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культураи?Даодэцзин?)中指出,中国战略源于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的政治哲学。从行政管理层面看,《道德经》崇尚的"无为"倡导不干扰自然秩序,不以暴力手段达成目标;从军事外交层面看,《道德经》坚持反战主义,认定外交合作是解决冲突的基本手段;从地缘政治、文化层面看,《道德经》推崇小国和平政治模式。中国学者对道教哲学世界观的解读如下:发展和变化具有普遍性,归回本真有益于个人和社会,自然力量成就自我完善。克里亚吉娜(К。О。Корягина)探讨"人与道"和"人与德"的对话性,指出"人与道"的对话构成精神世界,"人与德"的对话组建经验世界。

  此外,俄罗斯学者的研究还涉及《道德经》与中国传统医学、《道德经》文本语义分析、《道德经》与管理理论等领域。

  总体而言,《道德经》俄译形成了接受国占据主导地位的译介与研究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俄罗斯期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中国学者的《道德经》研究论文,本土学者的研究势必会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准确度,弘扬中国文化之精髓,在俄罗斯文化语境中实现文化传播本土化。

  从文化传播层面看,《道德经》在俄国的传播方式从单纯译介走向多维度、深层次研究,传播内容从文本过渡到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研究,传播载体从纯译本变为学术专著,译者身份经历了传教士、思想家、诗人到汉学家、中国文化爱好者的变迁。如果把《道德经》传播设想为舞台剧的话,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导演和编剧,汉学家是站在舞台中心的主演,中国文化爱好者则是舞台边缘的配角,三者共同将《道德经》推向公众视野。时至今日,《道德经》在俄罗斯的传播半径越来越长,受众群体越来越广,影响力与日俱增。

  从社会接受度层面看,《道德经》是有史以来外文译本最多、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华典籍,也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外国哲学类书籍之一。近年来《道德经》译本在俄罗斯出版态势活跃,经典译本多次再版且广受欢迎。笔者2020年1月在莫斯科实地走访发现,各大书店实体店比较常见的《道德经》在售译本为杨兴顺、小西增太郎、马良文、托尔斯泰、巴东诺夫、古夫申诺夫译本。结合www.labirint.ru、www.chitai-gorod.ru、www.bookvoed.ru等大型书店官网《道德经》译本数据,截至2021年7月在售《道德经》俄译本信息统计如下:

1.png

  以上数据表明,俄罗斯出版社对《道德经》的出版热情较高,这一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市场对《道德经》的认可和需求。此外,《道德经》入选俄罗斯高校教材也是社会认可度的有力佐证。斯克沃尔措夫(А。В。Скворцов)主编的《古汉语〈道德经〉分析与翻译》(Древнекитайскийязык。Анализиперевод?Даодэцзин?)于2018年出版,2019年再版。该书从属于《俄罗斯高校》系列丛书,是适用于汉语教学实践的专业教材。教材包括《道德经》概论、《道德经》畅销原因、主要议题、对立的统一和斗争法则、老子其人、《道德经》相关传说等章节,核心章节通过对《道德经》章节译文的分析揭示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特色。

  《道德经》不仅受到民众礼遇,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对其思想价值体系推崇备至。2010年6月在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他提出以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开创了他国政要在国际性论坛中引用中国思想家名言的先例,《道德经》对当代俄罗斯社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结语

  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底气,也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文化软实力。俄罗斯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忱与探索在《道德经》的译介和研究中显露无遗,铸就了《道德经》不平凡的俄译之路。俄国学者在异质文化语境中为《道德经》俄译本注入鲜活的生命力,《道德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方哲学典籍,它所蕴含的博大智慧和哲学思想逐渐为俄罗斯民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闫国栋:俄罗斯汉学三百年[M] ,学苑出版社, 2007.

  [2] Jlao 43bl. Aao 43 43MH. YyeHne 0∩yτW W 6naroi cnne C napannengmu W3 6n6nm n 6xaraBan Ttbl./NepeB., CoCT. V npnme4. C.H. barOHOB[M], M3A. MepKoB, 2017.

  [3]刘亚丁:孔子形象在俄罗斯文化中的流变[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年第2期。

  [4]张鸿彦:《孟子》在俄罗斯的译介[J]// 俄罗斯文艺, 2019年第2期。

  [5] Jao 43bl. Aao A3 43WH wnw KHMra o eCTeCTBeHHbIX OCHOBaX Hpab CTBEHHOCTM.NepeBon C apeBHekuTaickoro, uccnenobaHwe TeKCTa WnoacHeHne A.N]. CaepyxHa[M], M3A. Mryn, 2005.

  [6] Jao 43bl. Aao A3 43MH.∩po3opWTMv4ecKvi nepe- BOA. A. E. JyKbAHoBa. ∩o3TW4ecKwi nepeBon. B .E. A6paMeHKo[M], M3A. CTuncepBnc, 2008.

  [7]李英男:《道德经》在俄罗斯的译介简述[J]// 汉籍与汉学, 2020年第2期。

  [8] H Xw-yH. ApeBHeKmTaicKun φwnoco中Ja-43bl n ero yueHwe[M], M3A. Akanemma HayK CCCP, 1950.

  [9] CapyXWH A.N. Aao A3 43MH B nocnoBmyax[J]. EB-paswicKMi coro3 y4eHblx, 2015, Ne 12.

  [10] Jlao 43b1 . KHmra.nyτn KM3HM ( Aao A3 43WH) C KOMMeHTapMaMn n o6bACHeHMAMW B. MangBwHa[M]. M ACT, 2019.

  [11] Nao 43bl. Aao A3 43WH. KHwra 0 NyTM n 6narona-TM. NepeBon C APeBHeKMTaicKoro Ha pyCcKmi W KOMMeHTapnn A. B. KyBWWHOBa[M],V3n.∩poφuτ CTain, 2015.

  [12] ConoBbeBa M . 3aBeT∩yτw Cwnbl [ M ], M3n . AmpuTa-Pycb, 2002.

  [13] TokapeB A . A.NOHATMA cTpanaHna B φunocoφwn ApeBHIX AaocoB B cpaBHeHI C KOH中y4MaHCTBOM[J]/MexnyHapopHbi Hay4HO-MccnenoBatenbckni *ypHan, 2020, No 5.

  文献来源:王朔。《道德经》在俄罗斯的译介与研究[J].俄罗斯文艺,2021(04):45-53.

  关于道德经的论文范文第二篇:老子《道德经》中"道""仁"与"反"的思想研究

  作者:魏新颖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道""仁""反"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三者同出而异名,共同运作和相互转化为现象。它们既是概念,又非概念,既靠语言说出,但又不停留于此,显现其内在的丰富性和无限性。正如"太初有道",早在伏羲时期就已有道,道先于文字而又靠语言表达,直到春秋时期,老子通过破象立道,象破而道建立,着重讨论了道。老子的《道德经》正是以对"道"的探讨为逻辑起点展开其关于宇宙与人生问题的全部论述。道与象不可分,但又不可成为相同者,那么二者有何关系?而这个关系在《道德经》中表现为: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故老子《道德经》中之"道""仁""反"等核心概念正是其倚靠与外部世界的"对话"中获得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道德经》 ;道;仁;反;

  一、作为玄妙之门的"道"

  "道"是由首和走之旁结合,前者有头脑、思想之义,而后者则有行走、实践之义。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人的立身之本。道本身就已包含所固有的万物本性的规律,同时道实现的过程和手段,因而被称作为玄妙之门。在《道德经》开篇中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意指以无的立场看待天地变化的玄妙,"常有"也意味可立于有的立场,这表明没有恒长的道,也没有局限的名称,天地万物变化之规律的道不可用常道和常名来定义和言说,这也是老子世界观的总的立场,即是在人与世界的交互的关系,体现人之原初本性与发展的过程。

道德经.png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也存在于万物之间。老子从两方面的区分关系来引出道。其一,人作为思维着的人,在认识论上是用"观"而非"看"的方法来把握道之有与无。因为通过精神体验比仅是用肉眼来看要明白,思想是瞬间的,也可以是恒长的,以思想的不变应对万变的现象。其二,在区分了有与无之后,老子又讲有与无同出一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与无从本源上来讲是同一,也是"同谓之玄"的玄同而异名。《易经》讲易门,也就是阴阳变换的易之门。这句"众妙之门"同样也是道变化为万物的天门。在天门之上,向内看即为道体,向外看即为道用。道化万物于无形,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哲学,都对这种规律进行了源头和最高范畴的把握。"道"作为无形无象的绝对,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演变为宇宙万物;同样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也同样产生万物,万物的变化,无论火的燃烧和熄灭,还是万物的生成和流变,都必须按照常在的"逻各斯"来进行。

  在老子的"道"之中,道之存在是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道化生于万物之中,道是客观的,普遍的,循环往复的。首先,道是客观性的,表现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混沌的客观存在,从天地之间生化出来。其次,道是普遍的,也可表现为"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的永恒性存在不可改变,但也正因如此,它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包容与无限性,可以蕴含天地万物,作为天地万物的母亲。最后,道是循环往复的,即"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来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循环往复地运行。形成自在自为的状态,使万物相互转化,顺应万物"道"之本性。

  二、从"天道"到"人道"

  "道"要表现其体用一体的关系,也同时离不开体用之区分的分承关系,二者各承其是,既势均力敌在碰撞过程中实现自身,又可从浑然天成之完善的整体。例如《道德经》中第二十五章中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未尝不可看作是人的天性的源头以及身负的天命来源于天地。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即指在"方"而法"方","圆"而法"圆",即是不违"自然",即"原则"或"方法"的不违。从形而下的经验事物,到形而上的本体,各成其是,都潜藏着人之"道"的表达方式,从天道到人道,从道经到德经,都展示着在生命实践上的独特性与天道的统一。

  比如,人道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老子所提倡的顺应天道的人道,另一个是现实中的人道。前者与后者是同一种东西,但又相互承其所是。具体表现为"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有余以奉天下",这即是表现出对现实人道的辩证思考。因为,道生万物,道常在,而圣人所为如果是多余的东西,那么必然会减余补损。就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无违"的含义,圣人不为多余之事,即在有为与无为之间恰如其分的顺应天道。因此,以天道作为道之本体的逻辑起点,体现出道在万物间广大的显现。而在语言上,它被人部分地表达出来。因为,人的语言一被说出,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老子认为圣人做的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最终,人道表现为道之本体价值的逻辑归宿。因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的"为"乃是成为的意思,"己"乃是"天性的意思",不违背自己的天性,这也是天人合一的中点,达到见"大象之无形",听"大音之希声"之境界,因此在所行所见之广袤和精微处,就是与道同化,这样的人在西方哲学中即是知存在之天命的先知,视入井望天的景象,听到曲高和寡的声音,倚靠倾听存在之整体而洞悉生灭,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以达到道。

  三、道与人之本性"仁"

  老子的仁是道之存在与生成的过程中形成。"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仁体现出天之道、人之道的本性,别于伦理道德中的"仁",而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所说皆为常识问题,却无往不是从反面来论证。"刍狗"即是草编祭品。在祭拜天神先祖以前,刍狗是不被允许拿来随便使用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为何在祭祀之后,就弃之不用了?其原因就表现为"仁"即是"万物自生自灭".天地让所有生命无不在自我生灭的交替之中。作为圣人,仁就体现在将百姓视为刍狗,就是要让百姓能够做自己的事,体现无为而为。另一方面,因为道之"仁"的目的,世人以"因其无私而成其私"之仁,才能最终回归于天地万物之仁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之道。我就是作为整体的我们,而我们也能够在这一整体与部分的张力之间实现小我。比如,道有无私的典范,老子认为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三种事物分别是水、婴儿和女人,分别体现道之仁。

  水象征良好的德性,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谓之"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是善于的含义,善利是指:利而不害。水福泽众生,不计得失,从高处流向低处。所恶指向低下,人都讨厌低下,而水的喜好则与人相反,即它有着沟通道与众生的作用,生机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具体来说,水之"仁"体现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到达之地,不管在量和天时还是诚意上,都是博大与仁爱的体现。

  婴儿则象征营魄合一。谓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认为,婴儿与是"道"生化以来最接近于"道"的存在方式。人的精神和形体从初生开始,就是合一的。虽然身体会经历生老病死之苦难,但在老子看来,唯有身体能够成为灵魂的工具,能够使精神纯洁清明,透过向"仁"从人道归复天道,从而与天地相合一。

  女人则象征生命时间和空间的绵延。"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山谷的神妙生生不息,好像非比寻常的母性。是天地的源头,绵长的存在着,用之不尽。母性的生生不息,是道之本体与物理时空层面的确证与反思。"勤"有穷尽的意思。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上穷尽之后,万物才能绵绵若存,发挥"道"之天地根的本性。其次,老子认为"牝"是高于"牡"的。慈、柔、弱是母性的象征,也是道的功能。老子对辩证规律的肯定"守柔曰强"意味着守柔在时间和空间上合乎自然规律,这种对于力量限制的思想恰恰是与社会现象中崇尚力量的文化相反。

  像水一样视万物于平等性质,像女人一样延绵长存,像婴儿一样心处清明,就是老子所比喻的天道之仁的不同体面。水流向低处并清楚污浊显现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特性。作为仁的具体表现,慈、柔、弱不再是不可改变的事物,而是在道自身"反"地推动下转变为更有生机的状态和功用。天地万物都是在无规定性的运动中,万物没有对立和疏离,而是在与天地万物于一体的"有"与"无"的转化中形成相统一的世界。这也是人与现象世界甚至与自我意识无时无刻不处在同一时间空间内表现着,但又瞬息之间彼此按照道之功用地隐退。这也造成一种结果,即每个人享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也同时在道之运动变化中获得统一。

  因此,老子的仁是无时间空间之限制的仁,是万物本性之仁。以不仁为大仁为出发点,没有无私和自私的差别,没有主客体的对立也没有人与世界的对立与统一,天性与道本就为一体。这也说明,老子不反对仁,但对于仁有更高、超越世俗的定义。具体表现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仁不以仁义的规定来进行,而是以人以自身符合天性变动着地对话方式来实现人道向天道的通达。仁义不以天道自己施行,反而在人道解释下的天道显示其有限的规定,而这否定性的规定正是赋予天道无上含义的肯定。这都说明,老子以"无"的范畴来消解"有"的范畴,为的是消解作为仁义概念的对立面,这也是从其最高理想来看,是以提倡大道作为行事的准则而非由强制性力量带来的唯一的标准。孔子的"仁"按其本性来讲也是如此,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者"里仁"并"安仁",而世俗中的聪明人不能算是仁者,他们不是安于仁,而是要用仁德来谋取利益,所以孔子说"知者利仁"."仁人"常安于"仁道",而不是固执于外在现象为其所迷惑。

  四、论道之"反"动

  道之"反"发生在道冲之间,老子所讲"道冲","有""无"本就不是完满的,它们有两种存在方式,中观之用,由有及无。"持而盈之,不如齐己".就意味着,老子认为"不满",适可而止才是符合道的法则,"道冲"是在不完满的地方才可能发生的,一旦完满了,也就不动了。正如"天地之间,其诱橐龠乎"?橐龠是风箱的含义,看似有用的风箱,实际上发挥其功用的是它"无"的部分,而"有"的部分是其利的部分。"无"相对于"有",是相辅相成,不断转化的。因而在老子的世界观中没有绝对性的标准,只是把人们认识内的内容解构出来,从而建构出一套辩证与流动的认识,肯定语言表达之上的本源意义。就像老子所认为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而只有实现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这种途径和手段在他看来就是道之反的力量与道之用的柔弱。柔弱是道的一体两面,人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也就体现在反和弱的变化,有与无的交替之中,强与弱,高与低,母与子,老与幼这些相伴而相对的概念,都只是道在本质和现象界的具体表现。有与无通过人与世界的对话被指派给了具体概念,而概念的指向功能而得以成其所是,并把它扩大开来,同时向着另一个端点发展,同时伴随了其本性的迁移,包括在量和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由此,在结果的显现中,道又表现为不断转化为反者和弱者穿流于世界中,而人在万物生灭变化整体中的部分也蕴含着道之本性并按照道的要求,构成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宇宙万物的有机体,在不断涌现和隐退中生成。即是在这种反向的差异中涌现出同一,而这种同一并非是形式逻辑中的自恰性或矛盾性,而是作为有关万物合乎本性的善的同一。

  五、小结

  和西方传统文化中强调自我超越不同的是,老子侧重于直观与理性认知的互动性,通过"言象互动"而进入形而上的境界;而西方哲学家,比如赫拉克利特侧重理性认知的支配性,通过"言说"而进入形而上的境界。不同于西方追求本源的方式,即通过批判主观意见而寻求客观真理的斗争,老子的道强调人的认知本性的原初的澄明和彰显,因而没有强制、压迫的立场。而"道""仁"与"反"等核心概念之逻辑上的关联构成老子哲学体系之基本理论框架,从玄妙之门看"道"生灭万物,一切都是合乎道的运转。通过对于道的含义的进一步解构,从人与非人的不同立场的切换,从经验立场到回归于形而上学的本源世界,反映的是世界的永恒性与无限性。由此,破象立道并不反对人顺应天性的行为,反对的是人在现实中过度的痛苦与欲望。强调人需要具备为己之"仁",从人之"仁"再到万物之仁的普遍秩序,通过人与世界对话来发展为普遍的道。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不主宰万物,只是起到了变化和调和之用。只是将"反"与"弱"上升到有与无存在的意义,奠定了老子辩证的思想体系。

  参考文献

  张廷国2004《"道"与' 逻各斯":中西哲学对话的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 第1期。

  黄梓根、黄建新2009《论孔子仁与老子仁的相关性》,《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许春华2012《天人合道一- 老子天道、 地道、人道思想的整体性与统- -性》,《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老子著,高方译2015《道德经》 , 北京联合出版社。

  子著,万丽华、蓝旭译2016《尽心上》, 中华书局。

  文献来源:魏新颖。老子《道德经》中"道""仁"与"反"的思想研究[J].汉字文化,2021(14):180-18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