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孔子儒家理论与意境关系探析(2)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许丙泉
发布于:2017-07-01 共7653字
  关于“仁”,孔子说“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对人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论语·里仁》)“忠”是发于自己的内心,“恕”是待人如己,以己心来体会、理解他人。“仁”是用自己的真诚爱心来待人接物,参与社会活动,以待人如己的态度来处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如孔子提倡“礼乐”,认为“仁”是各种“礼乐”的精神本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礼乐难道只是那些物质性的玉帛钟鼓吗?“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儒家重视孝,人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亲人,把这种爱心推广开去,乃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 .还要用这种爱心来对待所有的生命以及整个世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颜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于天地之间感受生生不息、崇高伟大的生命意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天地自然大化流行,充满生机活力,人体会到这种精神,要努力“为仁”,保证肉体的生存繁衍,更要不断进行精神的创造,让人生不断达到更高境界。《国语·郑语》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孔子提倡“中庸”,也是追求和谐的状态,让生命保持生机活力,事物能不断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仁者“爱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由近及远,把周围的世界变成自我的一部分,而自我也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返身观照,这种生存状态也就成为身心自在、自由发展的精神境界,也就是意境。
  
  由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人生观出发,儒家经典《中庸》、《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中庸》提出“中和”的观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讲“为仁”,《中庸》讲“尽性”,也是要努力发挥潜能不断创造,而且更明确地把“尽性”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发展联系起来,“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样,人的精神便在身边的事物上显现出来,在天地自然的变化中显现出来。人在雨雪风霜、江河湖海、山水草木、鸟兽鱼虫等上面看到自己的生活,感受精神,也就是感受美,体会意境。
  
  在《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梁惠王上》)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的社会、自然环境是“人化”的环境,保证人的生存繁衍,充满人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人生状态表现在文艺中,便是意境。
  
  和西方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相对照,更看出孔子儒家思想与意境的密切联系。一般认为,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文明,一个是基督教文明。古希腊人追求知识,努力探索和占有外部世界,继承古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创建了伟大的古罗马帝国,物质生活奢靡,但因为没有超越现世的精神追求而走向灭亡。基督教给西方人带来万能的上帝和救赎世人的基督,带来超越现世的崇高精神,但却也是以人生的黑暗和罪恶为代价。在古希腊的文艺中,塑造了一个个充满勇气、智谋和力量的英雄形象,成为西方美学中典型的雏形,基督教艺术则充满象征的意味,把人带入恍惚迷离的精神状态。
  
  这两种艺术追求或纵欲或禁欲,和中国传统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意境创造截然不同。意境没有古希腊艺术的物欲,也没有基督教的迷狂,而是心灵和周围世界的和谐,在景物上闪烁精神的光彩,在环境中营建心灵的家园。有轻松愉悦、欣喜感动,引发无限遐思,感悟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远、崇高乃至神圣的意义。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世界,让人身心都得到安顿和自由,享受人生,但不为外物所羁绊,也不为幻象所迷惑。
  
  这都得益于孔子儒家思想,人生既需要有物质的基础,又努力追求精神生活。孔子小时候贫苦,做工谋生:“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他承认追求财富的正当性:“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论语·述而》) 他又强调精神的重要性,要求“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
  
  孔子儒家思想充满对现世的热爱。他不预设死后的天堂,相反,他用生来规定死的意义,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只有理解了生,才能懂得死的意义。如果人生在世的诸种事情都做不好,又怎能来面对死亡?确实,中国人慨叹“死生大矣”,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意义和分量源于现世人生的付出和奉献。
  
  遵从“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中国人在现世生活中努力奋斗,献出爱心,生生不息,成就自己,收获人生的意义。这个世界是自己肉体存在的基础,是精神的归宿,也是艺术意境的根源。
  
  三、孔子艺术意境的创造。
  
  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艺术家,一位意境的创造者。他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为艺术意境的发展做出很多贡献。
  
  意境是情景交融,创造出审美的境界,让自然景物充满情趣,生成一个情意盎然而深远的环境,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建构精神家园。孔子欣赏身边自然景物:“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人们常把这看作中国比德审美观的开始,从松柏的形象上看到坚贞不屈的美好品德。这固然有道理,但不能仅仅把松柏当成一个象征符号。这句话流传千古,众口相传,不是因为简单的比附,而是因为这句话形象生动、含义丰富,感动许多人,理解高贵的品德,如身临其境,自己就是风雪中傲然挺立的松柏。
  
  面对奔腾不息的汤汤流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这引发无数后人的共鸣,是对流水,也是对时光、历史、人生、宇宙天地变化的感慨,有无限深远的意蕴。由此,后人也创作出无数关于流水的艺术作品,有无限丰富多样的意境,如“观流水兮潺湲”、“落花流水春去也”、“古来万事东流水”、“不尽长江滚滚来”、“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中国意境创造中最典型的是有关山水田园的艺术,孔子早有这样的审美体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山水是生存的环境,是形象、风景,也是性情、精神,一个自足圆满的精神世界。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天高地广,自然而然,化育万物,生生不息,把人的精神带入伟大、崇高、神圣的境界。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是美育的典范,许多情境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经典意境,感动后人,引发美好情思。如孔子杏坛设教,传授礼乐文化,周游列国途中不忘与弟子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司马迁到曲阜,看到孔子弟子们演习礼仪,非常感动,对孔子产生“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赞叹。因为这情景显示了对文明的向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些情景闪耀精神光彩,薪火相传,引发后人更多精神创造,成为高尚优美的意境。
  
  孔子欣赏颜回,认为他“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后人便寻“孔颜乐处”,把这个情境记在心中,不断品味,探寻深远意蕴。孔子和弟子们或坐而论道,或自由徜徉的情景也成为人们感念、欣赏的美好意境。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先进》),孔子循循善诱,和蔼亲切,弟子各言其志,抒发人生理想,其间曾!“鼓瑟”,音乐不断。此情此景,令人由衷感叹赞赏,流连忘返。曾!表达自己的志向,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非常赞同:“吾与点也。”后人想象这幅景象,感受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原文出处:许丙泉. 论意境与孔子儒家思想[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0-1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