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大学论文

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战备情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邵慕胤
发布于:2022-11-15 共7994字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来说明中日双方的战备情况。首先通过比较两国的国情,从政治制度方面入手,双方为抵御外辱,振兴国家作出的努力,为这场战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再从海战入手,从两国海军在战争中的表现来分析双方的战备,比较双方海军建设的一些情况,通过细节看差距。

  关键词:中国;日本;变革;海战

The war preparedness situation of China and Japan for JiaWu war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shows the war preparedness situation of China and Japan through thecontrast.First comparison both countries national condition,and obtains from the political systemaspect, both sides for the resistance outside the shame, the endeavor which the promotioncountry makes, has laid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is war; Again from naval battle obtaining,analyzes the bilateral war preparedness from both countries navies' in war performance, show thedisparity through the detail constructs on some situ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bilateral navy.

  Key word: China;Japan;transforms;the naval battle

目 录

  前言
  一、战前两国国情
  (一)日本国情明治维新
  (二)中国国情洋务运动
  二、从海战看战备情况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对中国和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推动了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化。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战败告终,中国最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中国人眼中,被西方列强击败,还能以对方船坚炮利,自己技不如人以自慰。然而泱泱大国居然被自己向来看不起的小小岛国击败,这使中国人感到巨大的震惊的同时,也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猛醒,中国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甲午战争其实就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国家中国。

  战争是检验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是对一个国家的政府的运转能力,国民素质等全方面的考验,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靠一套先进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维持。我们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中日两国对战争的准备情况来看,这次战争的胜负在战前就已经可以作出判断。国内外研究甲午战争的着作颇丰,在此不一一列举。本文将依据史料,并结合相关着作,对战前两国战备的问题略加引申。

  一、战前两国国情

  (一) 日本国情 明治维新

  19 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当时,日本国内人民对幕府的黑暗统治十分不满,反抗活动时有发生,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一些资产阶级化的地主和下级武士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现状也非常不满。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幕府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美国是第一个叩开日本大门的国家,1853 年 7 月 8 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Mathew Calbraith Perry 1794-1858)率 4 艘军舰驶抵日本江户湾的浦贺港,要求日本幕府同美国缔结通商条约,德川幕府在武力威胁下,与 7 月 14 日被迫接受了美国的国书,约定早第二年答复美国的条件。随后佩理率舰队离开日本。次年 2 月 11 日,佩理率舰队再次江户旁,以炮舰外交,迫使日本于 3 月 31 日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箱馆两处港口;美国船只可在以上两港口加煤上水,并得到粮食等物品的供应;美国的货物在日本交易享有最惠国待遇;美国可以派遣领事官员驻下田等。

  由于美国军舰都漆成黑色。因此日本人把美国舰队闯入日本叫做“黑船事件”。

  美国叩关从日本得到好处之后,其它列强纷纷效仿。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相继迫使日本签订相同性质的条约。列强可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议定关税权、永久居住权等,并增开港及开放城市。这样日本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西方列强的入侵,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激化了民族矛盾。而腐朽的幕府无力保护日本约定权,而对人民的反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19 世纪六十年代以萨摩、土佐、长州等地方大藩为主的下级武士,发动了“尊王攘夷”运动,随后又发展为“倒幕运动”一八六八年一月,以下级武士为领导的倒幕势力,利用人民起义对得川幕府的冲击,发动政变成功。在“王政复古”的口号下,幕府将军得川庆喜被迫将政权交还给天皇睦仁。一八六八年(明治元年)八月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由下级武士改革派掌权的地方资产阶级联合专权的政权--明治政府。

  明治政府成立后,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三大政策。其实质就是向西方学习,把日本建设成为资产阶级近代化国家。

  对于三大政策,由于本文的侧重点在于介绍战备情况,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其中的“富国强兵”政策。“富国强兵”主要是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

  因此,明治政府一建立,就在“武国”方针指导下,制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其矛头直指朝鲜和中国。所谓“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大陆政策”是日本一直以来的国策。“富国强兵”是这一国策的具体措施。一八九四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则是“大陆政策”的具体实施。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些资产阶级的下级武士,继承了以崇尚杀伐征战、穷兵黩武为荣的武士传统。鼓吹以武力为立国的基础,梦想征服世界。因此,日本明治政府在走上资本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开始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中国国情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那时已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各种社会弊端已经显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

  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虽然康乾盛世条越犹在,但吏治败坏、贿赂成风;军队装备陈旧,战斗力低下;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使阶级矛盾激化,加深了统治危机。

  正当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19 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幅员辽阔的中国成为英国理想的侵略目标。英国最终借助鸦片贸易造成的两国矛盾发动战争,并击败落后的中国,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其他列强争相进入中国,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并逐渐为半殖民地国家。鸦片战争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及自身的落后,他们开始放眼世界,探索新知。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尤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一些头脑比较清醒当权者,如恭亲王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结束,曾国藩.就提出:“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备?……目前夷力以助巢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从中央到地方的实力派,这些希望通过兴办洋务达到富国强兵的官僚及一批开明人士,由于他们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于是就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势力相当大的政治派别,我们习惯上称其为洋务派。洋务派一形成,历时 30多年的洋务运动拉开序幕。

  这场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号。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设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建立的天津机器总局及张之洞建立的湖北枪炮厂等。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从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提出十年内立几支海军的倡议;重要舰船向英德两国购买,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到 80 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尤以北洋舰队实力最为雄厚。关于中日双方的军队建设,接下来我们将作详细探讨。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通过掀起一场洋务运动,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对军事方面的侧重,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军队的装备,提高了战斗力。一直以来,我们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其根据就是甲午战争中国大败。当然,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也是标榜“自强”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本人认为二者之间不可完全等同,洋务运动确实留下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军事企业以及后来作为辅助军事工业而建立的一批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我们不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洋务运动,中国或许会败的更惨。我们不可因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而彻底否定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毕竟没有完成“御侮”的使命,中国又一次倒在了列强的枪口下。又一次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发生这一切归根到底在于清政府的腐朽,一棵根基已经腐朽的大树,我们还能指望它长出什么样的果实呢?

  二、从海战看战备情况

  甲午战争是从海战开始的。1894 年 7 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 月,清政府迎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海战是这次战争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左右了这场战争的胜负。丰岛海战拉开了海战的序幕。之后发生的黄海海战则是这场海战的转折点,海战以中国北洋舰队的失败而告终。从此日本海军夺取了制海权,战场的主动权转向日本,有了这条海上生命线,日本人就可以毫不顾忌的将军队物资运往中国,将战火烧到中国各地。相反,中国无力切断日本的战争补给线,只能被动防御,处处挨打。

  当然要想掌握制海权,还得取决于海军的实力。我们就通过对比双方的海军发展情况,来看两国在军事上的准备,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首先要申明,我们所说的海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海军的发展战略,官兵教育、后勤保障、部队编制及武器装备等方面。由于篇幅所限,本此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双方的舰只装备情况,从这最显而易见的方面来看问题。

  1.日本海军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力量。

  因此,明治政府成立后,尤为重视海军的建设。

  明治维新前,日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自由各藩自造或外购的一些小型舰只,实力微乎其微。1868 年,天皇睦仁参加在大阪天保山湾举行的观舰式,当时接受检阅的只有 6 艘舰只,共计 2452 吨。仅靠这些家当显然是无法“开拓万里波涛”的。因此,明治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海军扩张计划。1875 年 5 月,日本向英国订购“扶桑”号装甲巡洋舰和“金刚”、“比睿”号巡洋舰,并于 1878 年交付日本,此三舰加上日本自造的一批舰只,使日本海军向近代化转形。此后,日本一直以中国海军为假想敌,加紧扩充海军。

  为了从火力和速度上压倒中国海军,1892 年,日本又向英国订购了“吉野”舰,时速 23节,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外购先进军舰的同时,不忘提高本国的造舰能力。例如,为了提高横须贺海军工厂造钢壳军舰的能力,日本海军省有计划的将 1609 吨的“八重山”通报舰首先安排在该厂试制,并于 1890 年顺利交舰。

  之后,开始生产排水量达三、四千吨的“桥立”号海防舰和“秋津洲”号快速巡洋舰。

  经过明治政府的苦心经营,日本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已拥有大小军舰 31 艘、鱼雷艇 24 艘,排水量达 61373 吨 1。成为一支可以与中国海军一较高下的海上力量。黄海海战日方参战舰只详情如下表:

表1

  2 中国海军

  前面提到,洋务派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筹划海防,准备建立一支新式海军。实际上促成清廷下决心整顿海防的导火索也与日本有密切联系,1874 年发生了日本入侵我国台湾的事件,结果日本勒索了清政府 50 万两白银后才罢兵。这一事件大大刺激了清政府,筹划海防的议论随之兴起。经过筹划,1875 年 5 月清廷任命沈葆桢和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海军舰只除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外,主要购自英、德两国。

  至 1894 年,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六七十艘,已具有相当规模。

  其中北洋舰队是清政府建设的重点,也是中国海军的主力,从它创办到甲午战争中覆灭,其间始终由李鸿章一人掌管,是李鸿章经营最久、耗费最多、也最为得意的一项洋务事业。李鸿章本人也将北洋舰队视为私人财产,将其作为维系自己集团利益,与清廷讨价还价的筹码。可以说,北洋舰队从诞生到毁灭是洋务运动兴衰的一个标志。

  李鸿章在 70 年代主要向英国购买舰船,自 80 年代起逐渐转向德国购买。北洋舰队的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及 8 艘巡洋舰中的“济远”、“经远”、“来远”三舰都购自德国。至 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拥有军舰 25 艘(不包括鱼雷艇及辅助船只),官兵四千多人。北洋舰队已成为一支实力较强的近代海军。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参战舰只见下表:

表2

  比较两表可看出,双方参战舰只都是 12 艘。在巨舰方面,中国优于日本,拥有“定远”、“镇远”两艘巨舰,排水量均为 7335 吨,而日本最大的军舰排水量仅为 4278 吨,相差 3000 多吨。但除去两艘巨舰,北洋舰队其余舰只都在 3000 吨以下。而日本舰队除“赤城”号炮舰仅 622 吨以外,其余军舰大都在三四千吨之间。所以,从平均来看,日本军舰的吨位要大于北洋舰队。

  从航速上比较,北洋舰队最快的“致远”、“靖远”两舰均为 18 节,而日本方面航速18 节以上的军舰达 5 艘,其中“吉野”号航速高达 23 节。北洋舰队也处下风。

  再比较双方的火力,表中只列出火炮数量,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舰各拥有 305 毫米主炮 4 门,十分凶悍,除两艘“广”字级外,其余各舰主炮口径都在 200 毫米以上。日本为了对付中国“定远”、“镇远”两艘巨舰,先后建造了“严岛”、“桥立”、“松岛”三艘大舰。这三艘军舰专门为对付“定远”、“镇远”而设计建造,特别让人注意的是,这三艘舰各配备一门 320 毫米主炮,以便在火力上压制“定远”、“镇远”舰。

  其余日本各舰的主炮口径大都在 200 毫米以下。但日本在中等口径的速射炮上占有明显优势,如上面提到的三艘日舰除有一门 320 毫米主炮外,还各拥有 11-12 门 120 毫米口径的速射炮。这些速射炮射速快,火力凶猛,在实战中对舰船造成的损伤往往要比射速低,精度差的主炮大,而北洋舰队各船只有 2 门 150 毫米的舰炮。

  所以从装备上看,北洋舰队不占任何优势。我们说,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遭遇到日本舰队的袭击时,如果指挥官能指挥有方,广大官兵上下一心,拼死一战的话,黄海海战的结果也许不会那样悲惨。但不幸的是,北洋舰队在这两方面都输给了日本。我们在此不否认广大官兵的英勇行为,在海战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他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在打光所有炮弹后,他指挥军舰撞向日舰,希望与日舰同归于尽,不幸军舰被日舰鱼雷击中,与舰同沉,壮烈牺牲,其行为可歌可泣。但部分官兵的英勇行为并没有扭转海战失利的局面。这既是北洋舰队的不幸,更是中国的不幸。

  那北洋舰队官兵的素质到底如何,从一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想见。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战前一个日本军官在考察北洋舰队基地时,看到有水兵把被子凉在军舰的主炮管上,于是此人断言日本海军可以战胜中国的这支王牌舰队。可能就是从这时起,日本人逐渐打消了对北洋舰队的恐惧感。这一事件从表面上看好象只是军容、军纪问题,反映了北洋舰队管理不善。但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一支军队的品质,对一个士兵来说,武器就是生命。爱惜自己的武器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支把被子晒在炮管上的海军,它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在这名日本军官眼中,这些水兵可能只是一些拿着现代化武器,又不懂得利用的乌合之众。有件事很能说明问题,黄海海战刚开始,旗舰“定远”发第一炮时,火炮巨大的后坐力居然把舰桥震塌,正在舰桥上督战的提督丁汝昌跌落负伤。刚一开战,舰队司令居然被自己的大炮震伤,致使舰队暂时失去指挥,这在海战史上可谓笑话。由此可见北洋舰队平时训练水平和对军舰的保养维护之差。旗舰尚且如此,其他舰只的状况可想而知。这样的军队在战争中往往出现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现象。战争的进行也证明了这一点。黄海海战中,部分舰只在遭受轻微损伤,本可坚持作战的情况下,擅自脱离战场,“当酣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方伯谦首先逃回,各船观望星散。日船分队追赶‘济远’不及,折回将‘经远’拦截击沉。”“‘广甲’管带吴敬荣随‘济远’逃至三山岛东搁浅…”。从中我们可看出一些高级军官畏敌脱逃的行为,致使“定远”、“镇远”等其余舰只遭到优势日舰的围攻,使胜利的天平倒向日本一方。

  同时,北洋舰队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火炮的命中率低下,且出现了弹药不足及炮弹质量的问题。而炮弹的问题直接导致射速降低,加上炮手的技术因素,致使整个舰队的火炮命中率大大低于日本联合舰队,即使命中日舰也无法重创其身。这也正是海战结果北洋舰队 5 艘沉没,而日本联合舰队虽多艘舰只遭重创,却一艘未沉的重要原因。

  实战是检验战备的唯一途径。北洋舰队在战争中的整体表现比较拙劣。它没能完成保卫海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使命。通过北洋舰队这个缩影,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的战败其实在战前就已埋下祸根,是自己铸成的错误断送了国家的命运。

  应该承认北洋舰队在 1888 年成军时,是比较先进的。但自成军后,北洋舰队的序列中再未增添任何新式战舰。后来,由于海军经费被慈禧太后移作修建颐和园之用,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了。中国的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用来修园子,而日本皇太后却带头捐出私房钱建海军,这就是差距。统治集团的消极态度加上舰队自身的问题,大大损害了北洋海军的战斗力。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战争的迫近如此麻木不仁,自然也就谈不上象样的备战了。

  我们可以看出,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根源在于腐败落后的封建制度所带来的弊端,这些弊端使清政府的各项挽救措施都徒劳无功,北洋舰队先进的躯壳内包裹着的只是腐败的封建土壤。先进的武器要先进的大脑来用,才能发挥作用。

  三 总结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大大刺激了其他列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从另一个角度看,巨大的民族危机也促使中华民族思想上的大觉醒,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一些有识之士失望至极,他们肩负起了“救亡图存”的使命,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反观日本,通过战争从中国获得了巨额赔款,并且侵占了中国的台湾。对中国的掠夺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更加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给中国及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甲午战争已过去一百多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今天回顾这场战争并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从这场失败的战争中吸取教训,使我们的国家不再遭受欺凌。让这失败的痛苦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万峰.日本近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36.
  [2]关捷、唐功春、郭富纯、刘恩格.中日甲午战争全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6-472.
  [3]孙克复、关捷.中日甲午陆战史[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外山三郎[日].日本海军史[M].龚建国、方希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29.
  [5]顾廷龙、叶亚廉.李鸿章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022.
  [6]孙克复、关捷.中日甲午海战史[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7]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M].上海:三联书店,2003.
  [8]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M]卷12.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58.
  [9]夏东元.洋务运动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0]戚其章.北洋舰队[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11]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4-2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