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大学论文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陌模式研究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作者:李钦斌
发布于:2021-01-06 共4208字
    摘要:管理问题是当前引发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交通建设工程,需要积极贯彻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由于交通建设工程通常环境较为苛刻、施工周期长、施工段较多,因此工程整体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在工程开展期间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只有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于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文章对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安全管理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新模式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不仅是保证建设过程安全,也与人们的出行安全有着密切联系。在开展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只有确保安全施工,才能够为各阶段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缺失或不足,则无法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保障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综合效益。因此,只有进一步改善安全管理体系,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意识,才能够有效排除安全隐患,对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防。
   
    1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随着路桥建筑水平的提高,各项施工技术在不断更新,但是当前多数交通建设工程中监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存在安全管理体系认知不够全面、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受到阻碍,而且安全管理体系本身也不够完善。同时,多数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已经向纯管理型企业转变,企业本身并不负责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便显得更加艰难。例如,无法实时获取施工现场信息,难以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因此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建设与优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2 安全教育活动存在不足
   
    目前,在多数交通建设工程中,施工人员平均文化水平和素质低下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由于这类施工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因此这些施工人员本身也成为安全隐患形成的一大因素,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操作水平不足、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都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甚至演变为安全事故。交通建设工程特别是桥梁项目,由于施工现场环境较为苛刻,需要涉及高空作业等危险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工期问题,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普遍在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不足,甚至多数作业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完成,不了解规范的操作流程,也普遍存在安全防护不到位和安全意识薄弱问题。因此,在施工开展阶段存在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
   
    1.3 安全责任划分模糊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都是保证管理制度落实和事后追究的主要途径,在部分交通建设工程中,也存在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现象,甚至责任制度缺失等问题,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虽然目前大多数交通建设工程都已经开始实施责任制度,但也有可能因为中层或上层管理人员本身的意识问题而导致下层管理工作责任模糊不清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施工部门的安全责任划分问题,使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虽然能够对该部门进行警告或处分,但并未将责任追究到个人,对相关责任人也未能产生约束和警示的效果。
   
    2 交通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新模式
   
    2.1 以安全等级为基准,划分管制区域
   
    交通建设工程人员中,一些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对较为明细的安全管理条例可能会存在理解偏差和理解盲区等问题,而相比之下现场人员管理模式则更加有效。根据近些年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问题现状来看,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或事故多为人员的安全意识、资质与施工内容和危险性不适配所导致,让能力不足的人员执行难度较大或较为危险的作业,就会导致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形成。对此,可以根据施工内容的难度、危险性,以及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意识,将工程作业环节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区间:譹)一级区域为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高危区域,这类施工作业必须交由专业的人员执行,如架梁区、桥梁悬浇段和危险边坡等,要禁止一般人员随意出入,并对人员进行正确引导。譺)二级区域为中危区域,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的作业区段,同样需要避免非专业人员随意出入,如桥墩下构、桥梁基础、挖方区等。譻)三级区域为一般相比之下危险性较低,通常不会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事故的作业区段,允许施工人员进出,但最好也要避免非施工人员随意出入。主要有钢筋加工区、预制件存放区等。譼)四级区域为普通作业区段,属于办公和公共施工场地,有宿舍区、食堂、办公室及其他一般活动场所等,这类区段相比之下危险度最低。在划分好各个安全管制区域后,可以在区域周边设计警示牌或隔离棚,利用不同颜色划分区间,并在警示牌中标明可进入人员工种,利用显眼且简单的文字来告知施工人员前方施工区间的危险性,并找到自己所属的施工区间,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或除人为外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2.2 优化现场场景布置,改善施工环境
   
    部分交通建设工程如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环节和施工点数量较多,同时经常需要露天作业,施工设备较为复杂,安全隐患常常难以避免。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要在现场环境布设和工具设备存放区域进行优化,将办公区、休息区、施工区进行明确划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顿,并将施工现场的工具等物品合理处理、放置,多余的半成品或下脚料则要及时清撤出现场。针对路基施工现场、桥涵施工现场、混凝土拌和区等地都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同时,要将施工现场与施工有关的物品有序化放置,物品需要根据现场的环境规划合理选择堆放位置;物品摆放也需要做到整齐一致,便于堆放和取用;物品堆放状态和位置需要明示,对于一些特殊物品则需要避免不当堆放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要做好现场的清扫工作,在环节施工完毕后需要及时清理地面杂物、材料废料,保证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有序,这也是避免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方法。
   
    2.3 明确划分责任,严抓责任落实
   
    责任不仅是管理人员认真履行监管义务和积极开展工作的动力,也是施工人员规范施工和自觉遵守施工规则的重要条件。对于责任划分,可以根据上述安全管制区来划分不同作业内容的人员责任,同时设立不同区域的安全责任人。由安全责任人进行分工调配和监督工作,并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及时排除操作不当等问题,避免安全隐患的形成。在各个施工区间都要保证有人监管,同时保证责任划分能够细化到个人,以及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落实。在此期间,需要明确不同人员的责任区域,如施工人员责任区域为所属的施工现场,组长责任区域为所属场地。安全责任人主要是确保施工的规范性和有序性,避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问题,保证各类事物都具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各类人员也都有明确的责任。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负责人需要及时上报和解决。
   
    2.4 加强安全监管手段
   
    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来规范交通建设工程的行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落实,主要有以下几点:(1)法律手段。目前的交通工程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有《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法》等,这些法律在地方的落实至关重要,因此主管单位要将法律法规充分落实到工程安全管理中,在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同时加强管理工作和施工流程的规范性。(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政府等有关部门结合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经济属性等条件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如工程风险控制制度。对于工程保险制度,施工部门充当投保人的角色,但通常由于缺少风险控制意识和手段,常常难以对施工安全起到有效的风险管理,同时事故发生后的补救及赔偿能力也存在局限,因此要制定更加专业的风险控制制度。保险公司为保险人,在签单前需要对交通工程进行风险预估,确保能够承担保费。在签单完毕后,还要监督保险合同的落实与执行,并提供相关的风控服务,辅助投保人的工作,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形成,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3)文化及技术手段。文化手段是能够促进工程安全文化提升的手段集结,安全文化是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认知、态度、意识及对风险问题的处理规程等。有效的安全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继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注重人身安全和操作安全,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规范性。需要改善民工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针对多种人员实施技术考核是加强人员安全水平的有效方法。技术手段是能够促进安全管理实施、优化管理条件的各类技术手段的综合体系,积极引进与合理应用新技术、优化安全评价指标等方式也是加强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力度的有效手段。
   
    2.5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交通建设工程开展阶段,要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好现场的标志管理,明确施工区段等。对于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在施工前做好防护措施,一些对操作水平具有要求的施工设备,或新进设备都要对操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与监管工作,避免设备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对于部分利用盾构法来实施的工段,或地质条件较为特殊的区域,都会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或额外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对这些安全风险进行预估,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于一些轨道交通工程,还有可能会面临有毒害气体环境、缺氧环境等恶劣条件,所以在这些施工段中需要配备急救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好充足的防备。同时,盾构施工中还要结合具体的现场条件和施工实际要求选择好施工设备,各个施工面也要保持通信工作,在施工前做好现场勘查和方案的制定,在施工中要通过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流程,及时排查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将其排除,同时要协调好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安全管理制度顺利实行的基础上也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在开展交通建设工程期间,若想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还需要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及施工环境调整监管方案,确保施工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于安全管理本身,通过明确人员责任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施工的自觉性,只有从人员方面着手,才能够实现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保证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有序化推进。
   
    参考文献  
    [1]缪佳敏,蔡来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S2):1668-1671.   
    [2]刘铭.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建设监理,2016(9):46-49,52.  
    [3]高文茁.新形势下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控制[J].科技视界,2018(35):174-175.
作者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李钦斌.探究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新模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0):254-255+25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