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宁波市公交总公司的绩效审计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9 共2537字
论文摘要

  一、项目立项的背景及审计目标

  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对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是一个拥有员工 5928 名,注册资本 2.33 亿元,资产总额达 15.08 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完善且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想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水平是不可能的。

  鉴于此,公司根据市交通委《2013 年交通审计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安排了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为切入点的绩效审计项目。

  通过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对单位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节约经济资源。

  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审计组成员及聘请的专家在反复讨论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构建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1)。【1】

论文摘要

  同时,确定评价得分在 95 分以上为良好;评价得分在 90 分以上为一般 ;评价得分在 85分以上为较差 ;评价得分在 84 分以下为差。

  三、审计实施

  审计组经过交叉搭配,设立 6 个小组,按具体任务分工,分别负责总公司部室及五大运营公司、机务中心等 7 家下属基层单位,围绕被审计单位的人力资源、设备及材料采购、资金管控、预算控制、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运营管理(含服务对象)、财务报告等共计 9 个业务事项,对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和现场调查工作,并结合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指标要求获取相关审计证据。具体步骤如下 :

  1. 数据采集。要求被评价单位如实提供和填报相关的数据资料,并对提供的数据资料真实性负责。

  2. 数据复核。实地勘察、询问、检查核实填报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需要补充的相关基础数据资料。

  3. 现场调查和符合性测试。详细了解企业内控制度的总体框架,关注业务流程及相应的关键控制环节、管理措施和手段及制度建立和健全等基本情况,对服务对象进行实地调查。

  在此基础上,根据内部具体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和遵循性审计的规定要求实施审计。

  4. 数据处理和审计组成员打分。审计小组根据上述审计结果及审计取得的基础资料、调查问卷、走访的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情况,结合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数据计算、资料分析等 ;然后给每个审计组成员独立打分,对个别审计组成员打分远离平均分等,听取这些成员的意见,对该调整的进行调整;最后汇总审计组成员的评分结果,形成审计初步评价结果(见表2)。【2】

论文摘要

  
  总体评分结果为:95 分,绩效良好。

  5. 沟通与讨论。审计组根据审计初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在疏理相关意见后,审计组讨论决定是否对结果进行修正。本案例经审计组讨论后未作修正。

  四、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 :宁波市公交总公司以风险为导向,根据行业特点、管理模式建立了各主要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审计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方面未发现存在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能够适应公司战略发展和运营管理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及良好执行,使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得以明显的提升,整体绩效良好。

  五、审计建议

  (一)针对现场测评中发现的,由于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的,基层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及工程竣工验收不够规范,把关不够严,为工程交付使用后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等内控缺陷,审计小组提出的意见 :强化对工程项目(尤其是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和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长效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和执行力度等方面存在的内控缺陷,审计小组提出的意见 :

  1. 由负责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块对职责范围内的内控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整合,使调整后的内控制度体系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符,同时要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从而促进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确保内控体系实现良性循环。

  2.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内控制度宣贯力度。全面贯彻内控理念,从“要我控”向“我要控”转变,真正从企业内部提升制度执行力。

  ( 三 )针对个别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及时、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对称造成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内控缺陷,审计小组提出的意见 :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职能部门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实行信息共享,做好实时跟踪工作 ;另一方面,各基层单位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按规定操作,及时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反馈,从而有效的防范风险,堵塞管理漏洞,维护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

  六、取得成效

  根据审计建议,总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

  1. 总公司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疏理,对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规定、企业内部能源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合格供应商评定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共计 18 件制度类文件进行修订或新增,并调整和修订廉政风险防控业务流程 9 个。

  2. 建立了总公司内控制度与廉政防控测试题库,预计在 10 月中旬投入试运行,通过自主在线学习和形式多样的在线测试,使内控制度宣贯的范围能够达到所涉及的各个单位(部门)的员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内控制度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逐渐形成人人知晓制度,个个执行制度的良好局面。

  3. 总公司专门组织召开了内控专题研讨会,主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剖析,使各级领导的内控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内控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除了总公司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外,各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自查活动,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修订完善相应的内控制度,确保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七、案例启示

  《审计署 2008 至 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了要全面推进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绩效审计。但从执行的情况来看,与预期有一定的落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滞后,影响了绩效审计工作的推进。本案例的特点在于 :一方面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与绩效审计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另一方面构建了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审计实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