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第三方审计在高校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8-26 共4784字
  摘要

        一、高校财务报告实行第三方审计的有利条件

  
  ( 一) 政府部门不断出台的办法提供了契机
  
  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9])56号) 文件,要求大幅度拓展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领域,并明确提出将大中专院校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2014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以下称《清单》) 的通知( 教办函[2014]23号) ,列举了10大类50条应当公开的内容,并要求部属高校在2014年10月底前,在学校门户网站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统一公布有关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和财务报告等内容。2014年12月,中注协印发《高等学校财务报表审计指引》,对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校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进行规范。这将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挥审计鉴证作用服务高校治理结构的改进,提供了新契机。
  
  ( 二) 一些会计事务所已积累了高校审计案例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政府机构对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已悄然改变,采用公共财政购买审计服务的办法进行专业审计监管,即由原来机关人员逐渐改变为委派第三方审计机构到高校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资金使用报告。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经费,如公益性、支撑体系、“863”、“973”科技项目和中央、部委专项资金的审计上,一些具有资质、规模和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逐渐“试水”第三方审计业务,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审计经验,这为第三方机构审计业务后续的拓展也提供了基础。
  
  ( 三) 政府审计机构监督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第三方审计业务的发展
  
  多年来,高校作为全额拨款的预算单位,公共财政拨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主要靠政府审计,但审计机关主要关注高校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和一些专项资金的审计,偏重于财经法纪和国家利益; 比如高校领导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一些专项资金审计,一般由审计机关直接承担。同时由于高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比如涉及基建修缮工程的招标、监理、施工、验收与结算审计,联合办学( 包括博士、硕士生和本科生) 的合同签订、应收款事项,不同学科(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与结题审计,校友和社会组织捐赠形成资金的使用,后勤产业实体财务状况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化的审计队伍,并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审计机关也逐渐试行将一些专业化程度高和社会化成熟的业务外包给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 四) 高校自身对财务报告的重视也推动了第三方审计业务的进行
  
  伴随着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复杂性和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为理顺高校的管理体制,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已逐步试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即高校把人事权、资金支配权和招生权等权限下放给所属学院,由二级学院履行职责和权利。为此,广大教职工对民主、依法理财和财务信息公开的呼声日趋高涨,这也倒逼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同时高校内部的议事规则如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也需要对学校年度财务报告有所了解,学校领导层必须向广大教职工通报年度财务状况,包括上年度的财务决算和本年度的预算等,管理层也有动力聘请第三方进行审计,以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 五) 社会各界对高校财务信息的关注促进了第三方审计的发展
  
  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各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除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外,对高校财务其他信息也颇为关注,对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比如学生收费、科研经费、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等尤为关切; 同时,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者也趋于多元化,除了传统上政府作为公共财政的出资者需要评价高校管理者履行受托责任的绩效外,商业银行也需要通过高校财务报告来评价高校的资产状况、收入支出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以评估高校的偿债能力,学生及其家长希望获得高校培养学生的教育成本信息; 作为捐赠者,也需要获悉所捐赠资金是否按原先的意愿开支,广大的社会公众,尤其是纳税人则希望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高校财务报告实行第三方审计存在的困难分析
  
  ( 一) 现行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
  
  尽管教育部发布的《清单》要求高校信息公开,实施即时公开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却并没明确要求年度报告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也给第三方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度障碍。中注协已经出台过类似的审计指引,如《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和《基金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但从有关事务所开展医院财务报表的审计收入和基金财务报表的审计收入占比较低[1],这两项审计业务的进展也较为缓慢,可见,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
  
  ( 二) 财政和教育部门对第三方审计支持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尽管有的地方财政部门已下文要求公办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含技工学校) 在向同级财政部门上报年度部门预算时,应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但仅规定第三方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之一,并没明确提出年度审计报告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因此可看出,政策的支持力度还显薄弱,迫切需要刚性的行政政策约束。
  
  ( 三) 高校的行政隶属和资金的来源的多样性给第三方审计带来困难
  
  2015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全国高等学校( 不含独立学院) 共计2845所[2],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 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 ,成人高等学校292所。从高校的行政隶属和资金的来源看,各地的高校资源配置不尽相同。比如有的高校直接隶属于国家相关部委,有的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筹资建设并进行管理,有的高校又是部委与地方共建共管。从高校特点来看,有的高校侧重于学术,有的侧重于技能。这也导致了其内部控制的很多方面不尽相同,这些都为高校审计带来不统一性和难度。
  
  ( 四) 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财务还不够熟悉
  
  注册会计师参与高校审计时,往往是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以高校预算、基建和离任审计等专项审计和评估为主,并没有涉及到高等学校的年报审计业务,这也造成不少会计师事务所缺乏高校年报审计的经验。同时,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关注是资产状况、现金流量和盈亏等,与盈利组织审计不同的是,公立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既有与企业的共同点,比如资产、收入和负债等要素,但更多是差别方面,这主要体现在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方面,比如有来自公共财政拨款( 中央和地方财政、各部委拨款等)、学生收费、校办产业以及校友和社会组织的捐赠资金等,这就决定了对其审计业务的复杂性,高校会计核算的范围覆盖了日常教学、科学研究、基本建设、后勤产业、学生事务、离退休业务等方面,规模稍大的高校,会计核算普遍实行科目管理与经费项目管理相结合,这些对会计事务所带来挑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