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中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与建议(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08-23 共5199字
  二、对未来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几点建议
  
  随着近来我国雾霾等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升级,环境审计实务开展的范围和力度势必会有所加大,对环境审计理论的需求也会增加。而且,近年来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经逐渐开始注重环境绩效层面的审计,这也为进一步研究审计问题提供了机会。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对未来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积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未来的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中,应当在已有的环境审计基本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基础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环境审计的具体环境,构建一个严密的、相关概念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环境审计是审计的一个分支,其概念框架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审计的本质特性,又由于环境审计的独特性,对环境审计的具体要求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审计活动的本质特征、环境审计的独特性和外部环境的要求,构建起属于环境审计自己的理论概念框架。其中首先就需要确定这个环境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目前主要有假设、目标、本质等不同观点,要在此基础上探讨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逻辑基点,为理论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 重视对基本理论的持续研究
  
  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环境审计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基础要素,其理论性强,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环境审计应用理论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与方法等内容,其实务性强,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的两个层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应用理论的研究,应用理论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基本理论的发展,不能完全将两者割裂。因此,在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对环境基本理论进行重点、长期的探讨,使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进步。
  
  (三) 加强对内部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的研究
  
  虽然我国环境审计实务开展的重点还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但从长远来看,内部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终究都会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未来应当加强对内部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首先是要加强对自愿式环境审计的研究,包括实施自愿式环境审计的动因、障碍、成本与效益、技术方法等问题的探讨,还需要对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促进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实务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为我国企业和民间环境审计的实务开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 强化对环境审计标准及技术方法的探讨
  
  在未来的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中,应该重点探讨环境审计标准的确立,这也是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实务中的难点。在环境审计技术方法方面,应该结合具体审计项目、案例来研究如何运用相关方法开展环境审计,尤其是要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包括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绩效标准的确定、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评价方法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提高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环境审计必须也必然会朝着绩效审计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五) 促进与相关学科的进一步融合
  
  虽然环境审计是以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法学、社会学、哲学和环境工程学等众多理论学科为基石的一门交叉学科,但是它绝不是将这些学科简单地拼凑在一起,也不是将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加总。环境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有其自身的特色,因而理应有其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正确处理好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进一步融合,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促进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加强环境审计研究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六) 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环境审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其理论研究成果最终要对实务的开展发挥指导作用。实证研究紧密联系实际,有利于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难以指导和预测环境审计实务;而规范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却难以验证其正确性。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方法各有其利弊,只采用其中某一种方法难以涵盖全面的环境审计理论,因此,未来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应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尤其还要结合环境审计具体实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案例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体现我国的特色,不断地完善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推进环境审计实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芳,李青。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当代财经,1998(9)。
  [2]高方露,吴俊峰。关于环境审计本质内容的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2)。
  [3]李雪,杨智慧。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J〕。财会月刊,2004(5)。
  [4]崔献华。我国环境审计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5]张以宽。论环境审计与环境管理〔J〕。审计研究,1997(3)。
  [6]刘力云。浅论环境审计〔J〕。审计研究资料,1997(2)。
  [7]王学龙。也谈环境审计〔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4)。
  [8]李学柔。也谈环境审计〔J〕。广东审计,1997(7)。
  [9]陈思维。环境审计的理论结构〔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8(3)。
  [10]包强。论环境审计概念结构〔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4)。
  [11]马正吉。环境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资料,1999(3)。
  [12]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
  [13]朱萍,刘志军。构建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设想〔J〕。会计之友,2009(2)。
  [14]陈汉文,池晓勃。关于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1997(2)。
  [15]薛岩,张晓君。试论开展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J〕。中国内部审计,1997(8)。
  [16]陈东。环境审计若干理论问题初探〔J〕。财经论丛,1999(3)。
  [17]杨芳。环境审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18]吴俊峰。环境审计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
  [19]吴季勇,毛岳玲,高运川。浅谈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J〕。环境科学动态,2003(9)。
相关标签:审计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