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落空间形态解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5444字

  3.3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落空间形态解析

  3.3.1 村落的整体平面布局

  (1)传统村落的整体形态

  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皇室宗法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庶出之子均降级分封,由此可见宗族制度与国家制度有很多的契合处。在一个家庭中,家长有绝对的权威,长子权利仅次于父母。在传统村落中宗法制度不仅对家族内部的尊卑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也对村落整体形态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前文提到在邯郸西部传统村落中,一个村落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姓氏。祠堂出现之后,周围的建筑按照一定的尊卑次序分部与祠堂周围。支系祠堂的出现又形成了新的以支祠为参照的新组团,由此可见,宗法制度对于村落整体布局起到的关键作用。例如涉县的王金庄(图 3-12):

  王金庄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东南的太行山余脉,沟岭交错,群峰壁立。从古至今人们基本是逐路而居,村落整体形态呈东西走向长窄的带状。从民居的平面分布来看,在带状的最中央区域为曹氏宗祠,宗祠所处位置在村落主路与组团级道路之间,民居依次向外扩散分布,逐步形成了早期的中央团块,当时的王金庄分为一至五街,每街为一个单独村落,各个村落间不相连,随着村落的向外扩展,五个村落完全连成一个大的村落,而五个村落组团的核心均为本姓氏祠堂。可见宗法制度对于整体村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在邯郸西部山区中的传统村落整体形态除了受到宗法制度这个观念性条件的影响,还受到诸多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水文、山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相比平原地区的村落形态,山区村落受外界自然条件限制是更大的。平原地区的村落形态更多的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山区村落在考虑宗法制度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山区村落经常可见灵活的住宅布局方式。

  例如磁县的北贾壁村:

  北贾壁村位于磁县西部山区,处于白龙垴与凤凰山之间,民居大多依山而建,村内有一个 Y 字型的干河沟,干河沟两岸是村落最早建民居的区域,民居沿河而建,逐渐向南北两端发展,在河流走势与两山山势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村落呈船型的整体形态。北贾壁村的形成过程是典型的逐水而居的过程(图 3-13)。

  偏城镇刘家寨的选址、布局则能体现出很多当地人的风水理念:寨子规模较小,坐落在一块平整的高岗上,北边是主山界牌山,左右护山为神山和花尖垴,面朝开阔地,有利采光与空气循环。周围有多个水坑,形成了“背后有靠,左右有抱,前面有罩,罩中有泡”的风水格局。并且寨子的形态与主要街道走向暗合八卦形态(图 3-14)。

  (2)点、线、块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几何形状归纳可分为三种类型:点状、线状、团块状。

  在对当地传统村落调研过程中,发现所有村落的形态均无外乎此三种类型。但当地村落在经过繁盛的发展之后,大多最终形成团块状村落,这是因为点状与线状村落在不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时,会向外轮廓发展,最终点与线的形状生长为团块状。

  村落初始阶段与发展阶段,往往依托某一要素布置。例如逐水而居、逐路而居的村落就形成了初始的带状。依托某一建筑而形成的村落则形成点状村落。但这只是一个阶段的暂时现象,随着村落不断的繁衍壮大,迫使人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尤其山区土地更为匮乏,因此,很多村落依山而建,随着等高线向上生长,与周围空间环境极度契合,最终点状与线状的村落发展为团块状村落。

  也就是说影响村落初期形态的条件如河流、道路、祠堂等因素,在随着村落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村落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弱。

  有些山区的村落受到山地环境影响,只能沿着线形向两端发展。如涉县的王金庄的带状聚落。由于它所处的环境在两山之间,其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在两山脚之间的平地上,可建设的用地选择在道路两侧高差相对较少的带状区域,因此王金庄的发展状态只能是“逐路而居”.它不具备发展为团块状村落的地理条件。

  (3)密集度

  村落的空间形态以“集合度”划分可分为集居型和散居型。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由于受到山区的用地条件影响,其绝大部分村落为集居型。北京大学教授王昀考察了一些村落中住居之间的距离,设定平均距离 2 米以下的村落为密集型村落,4 米以上的村落为离散型村落,经过统计归纳发现,我国大部分村落住居之间的平均距离低于 1.5 米,属于密集型村落。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住宅的山墙之间大多不留缝隙,即使有也只留出一条非常狭窄的过道,宽度不足 1 米,仅能供一人通过。村落中的生活性巷道也非常狭窄,宽度大多小于 1.5 米。因为山区的土地资源非常匮乏,住宅用地经常是寸土必争的,所以,道路经常被挤压到极致,人们只能靠驴子运送物资。可见,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密集度是非常高的。

  相比之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村落则非常离散。如福建的客家土楼,每座土楼作为一个大家族的聚居地,是非常独立的,距离其他建筑有上百米。又如云南的经典民居“云南一颗印”住宅,住宅之间不共用山墙,单体形态完整,相互之间不发生连接关系,住宅朝向均垂直于等高线[15].这些地区的村落都较邯郸西部山区的村落离散。

  3.3.2 村落的中心与边缘

  (1)村落中心

  成熟的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一般存在多个中心,有着不同的功能。村落早期中心的形成一般是在最早建立的房屋位置,其他陆续建成的住宅围绕老房子建设,此处是村落发展起来最早的村落中心。随着村落的发展,村落中人口的增加以及逐渐富裕的物质条件,人们开始慢慢注重精神追求,祠堂、庙宇便应运而生。

  祠堂通常在村落中风水最好的位置,形成新的村落中心,或者沿用老的村落中心,将老屋改建成祠堂。

  随着居民物质条件的逐渐提高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村落也逐步发展得规模更大,功能更全面。由于人口的增长,姓氏的不断分支而产生了更多的支系祠堂。这些支系祠堂则形成了更多的村落分中心,发展较好、较富裕的支系祠堂中心甚至超越了旧祠堂中心。

  人们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精神需求也日益提高。此时,商业建筑与娱乐建筑也开始逐渐形成。前文提到,当地传统村落中基本没有专门为人们建造的公共活动及娱乐性质的广场。村民的聚集广场大多是依附于一些公共建筑以及功能性用地。这些商业建筑与娱乐建筑的建立也促使了依附于他们而形成的公共广场,因此村落的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也就此产生。某些村落的商业、娱乐中心在位置上是重叠的,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娱乐中心,这种复合型村落中心周围的建筑较为密集,路网较为完善,因此,原有围绕祠堂产生的旧村落中心逐渐转移到了这个新的复合型村落中心。

  这种争夺中心的现象实际上是人的精神与自然环境对抗的过程。自然环境驱使村落顺应地理条件,随着地形的变化而生长,例如依山就势、逐水而居等。精神驱使人们追求内在精神需求,使村落的建设尽可能的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得传统村落既有顺应自然的建设方式又有克服自然限制的创新方式,促使村落不断的向前发展。

  (2)村落的边界

  1)村落内在边界与外在边界

  内在边界即村落在发展过程中最外围的构筑物、建筑物等构成的物质外轮廓。

  因此村落的内边界并不固定,随着村落规模的扩大,边界也向外拓展,原来的边界则变成了沿街面。处于发展阶段的村落边界布置较为松散随意,出入村落的道路组织性差,各级道路的连接模糊,没有规划性。内在边界是随着村落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村落的外在边界即村落发展到相对稳定阶段,人口与建筑密度相对地饱和,向村落外扩展动力消失时,村落最外围长时期较为固定的边界。随着村落的发展,建筑的饱和度越来越高,人们对道路的梳理日趋完善,边界的外立面则演化为较为具有一定防御意识的封闭空间,场地的内外划分感明显。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很少有独立于村落边界之外单独建设的住宅。在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中,外在村落边界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与城市先建城墙后建城内的过程不同,村落外边界的形成是相对较晚的。

  2)村落边界的发展过程

  村落形成初期,住宅以祠堂为中心分布,此时的祠堂是村落的中心。最外沿建筑围合成的轮廓则是最早的外在边界。随着村落的发展,分支祠堂建立后,各个分支以分支祠堂为中心,形成几个组团构成的村落,此时原有的外在边界变成了村落内部的街道。以此类推,在村落不断的扩展中,原有的外在边界都变为内在街道,直到村落发展趋于稳定,不再向外扩展时,形成了稳定的外在边界。因此,内在边界兼具封闭性与开放性两个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是村落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外在边界由于长期的稳定性则只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将村落严格地分为内外两部分,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3.3.3 组团与街道

  组团的边缘形态是与道路形态相吻合的,这是因为邯郸西部山区的传统村落建造房屋都是个人行为,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对于一户人家来说改造环境的能力不足。在建造住宅院落时,一般都随着道路形态布置,边角位置不足以设置主要用房时则以附属用房填补用地缝隙,在土地利用上可以说是寸土必争。这种建造过程就造成了组团内部建筑排列非常密实,几乎不浪费一点土地。当组团遇到水系时的布置方式与道路类似,人们不具备改造河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水系对于村落有很重要的风水作用,基本不会人为改变。

  相对于组团内部缝隙不断密实填充的变化,联系组团之间的道路则在形成后几乎很少发生变化。道路随着人的活动产生,虽然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将道路进行简单的调整与规划,但在局部仍然有很大随机性,这是因为在山区中道路的纵横、起伏、交错无时无刻不受到地形的影响。这也反映着建筑的随机性与人活动的随机性。而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院落形式是比较规律的方正型,正是这种方正的院落规律性与道路的随机性在一起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阴角与阳角空间。但是过多的阴角与阳角破坏了村落的风水。因此,在阴阳角的位置多设置一些附属用房以及用石头砌起低矮的花池,池内种植花草或者作物等以用来化解风水上的不利。于是就出现了既有丰富变化的街道空间,偶尔又有转角处突然出现的绿色植物,从空间与色彩上丰富着村落的街道。

  3.3.4 公共建筑与村落形态

  (1)祠堂

  邯郸西部山区村落中的祠堂起源于明朝中后期。在古代,祠堂最早出现于汉朝,当时墓祠的祭厅称为祠堂。祠堂有等级制度,民间是不能设立祠堂的。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才允许民间联宗立庙。在当地,一般来说每个村落都有一个祠堂,位于村风水最佳的位置,交通联系便捷,门前设置小型广场,是村落最早的中心地带。也有设立于村落入口或村边的情况。与南方地区祠堂的体量庞大、装饰精美、层次丰富等特点不同的是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中的祠堂建筑较为朴实,偏重于实用。这是因为在明清时期,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南方,居民的物质条件远不及南方丰富。因此,当地祠堂在外观与形制上也普通民居大体相似,有的更是直接将宅院改建成祠堂。在这里,祠堂更偏重于人们纪念先祖的精神寄托。形式上的追求则较为质朴。与南方地区祠堂的相同点是当地祠堂所处位置也是经过专业的风水堪舆之术推敲选定的,从心理寄托来讲,祠堂的地位在人们的心中也是相同的。

  (2)戏台

  邯郸素有“戏曲之乡”之称,至今活跃着数以百计的戏曲表演团体,戏台的重要性对于文化娱乐相对贫乏的山区村落可想而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邯郸受到来自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北京等地建筑形式的综合影响并结合当地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经济能力以及审美偏好等因素形成了有邯郸山区特色的戏台建筑[16](图 3-17)。

  早期村落中的戏曲表演主要是“撂地为场”形式的演出,由于没有专用的戏曲演出设施,所以演员在村落中的广场上进行表演。可以说广场戏曲见证了各个时期的戏曲发展过程。广场上的戏曲表演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声音过于嘈杂,并且由于观众与演员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后排观众视线遮挡严重,演员声音难以穿透嘈杂的人群声。这使得演员必须提高调门,以使声音达到更远的观众。这也是广场演出节目经常以武戏居多的重要原因。由于这种演出场所的诸多不便,后来便出现了在广场上搭建高台,距地面有一定高差,四周布设栏杆以保证观众良好的视线。声音也传的较远。

  寺庙戏台:结合寺庙修建,常见的有结合山门修建、寺庙内单独修建、寺庙外广场修建等。寺庙戏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无论在城市的城隍庙还是乡村的一般寺庙均建有一个戏台,这种形式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广作用。

  宗祠戏台:指较在村落中结合祠堂设立戏台,祠堂内摆满了先祖灵位,在后人心中祖先祠堂无意识至高无上的圣地。每逢节日或者祭祀先祖的重要日子,这里又是举行庆典的场所。戏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祠堂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图3-18)。

  随着戏曲的蓬勃发展,戏曲情节要求演出场所提供更多的功能以满足演出需要,这就出现了分前后台的戏台建筑。演员通过“出将”、“入相”两道门将舞台的时空无限放大,排除了诸多不必要的视觉干扰。可见,戏曲的发展与戏台建筑的发展分不开,两者属于相互促进关系。这种戏台逐步发展普及成为民间常见的戏台,邯郸西部山区戏台大多是从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3)庙宇

  在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中宗教建筑是不可缺少的,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关帝庙、奶奶庙等。这些庙宇大多形制、体量都很简单,一般为三开间的硬山建筑,他们占地面积小,用地要求条件不高,讲究风水但是没有祠堂建筑的风水要求高。有的庙宇例如土地庙、关帝庙的体量非常小,仅一个开间的小建筑,内部空间仅能容下一座雕塑,香案至于门外,人们在门外烧香祭拜。因此门外多预留小广场,这也是村落空间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人十分在意道路的煞气,称为路煞,即道路直冲住宅的正房,这样的布局对于住宅的主人为大凶之兆,为了阻挡煞气则在路口尽端设置小的杂物房或设置佛龛,也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关帝庙、土地庙破解的方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