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保险论文

基于“一带一路”的出口信用保险建设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19 共544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一带一路”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探究 
【第一章】基于“一带一路”的出口信用保险建设研究导论 
【第二章】国际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业务的发展 
【第三章】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现阶段业务发展现状 
【第四章】新时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 
【第五章】国家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下出口信用保险构建研究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府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第一家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早在 1919 年就成立了,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相对较晚,从 80 年代才正式开始。回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88 年至 1993 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试办阶段,业务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为主,此阶段是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萌芽期。第二阶段是 1994 年至 2001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承办阶段。这一阶段除经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外,也开始逐步发展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投资保险业务。第三阶段是 2002 年至 2012 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独家承办阶段。为应对加入 WTO 的挑战,进一步理顺出口信用保险经营体制,2001 年底国家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信用险部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从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第四阶段是 2013年至今,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领域逐步商业化阶段。2013 年至 2014 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和太保产险等四家保险公司先后获得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牌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开始引入竞争机制。

  截至 2014 年底,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信保保险及担保业务实现承保金额 4455.8 亿美元,占据着我国短期险业务规模 95%以上,且项目险业务(包括中长期险、海外投资险)仍为独家经营。与此同时,其他几家获得短期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还在机构设立和人员培训阶段,总体业务处于初期阶段,影响力甚微。因此,本文在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及相关数据时,将直接以中国信保作为研究对象。

  在我国 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口信用保险”和“一带一路”战略都用独立章节进行了强调:“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不难看出,出口信用保险已经被国家视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角度看,中国信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企业防范开拓国际市场业务中可能遇到的政治和商业风险、及时提供风险补偿、为企业与银行搭建融资合作平台,助推中国品牌、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走出去”.

  2014 年,中国信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投资的承保规模约 958 亿美元,支付赔款近 4 亿美元;全年承保了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孟加拉古拉绍联合循环燃机项目等在内的一批“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在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同时,更推动了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

  而 2015 年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一年。中国信保将如何继续更好地在“一带一路”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正是本文作者想研究的主要方向。之前的国内外学者,对于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企业规模,防范风险,拉动我国出口规模,促进就业等方面进行了不少论述,而且对信用保险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等也提出过不同观点。但结合我国最新的“一带一路”政策,系统论述出口信用保险拓展业务的问题、对策的文献尚属空缺,本文拟以此为突破口,重点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下将给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国家的风险对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在哪里,要想服务好“一带一路”战略,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做好哪些准备。这将会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强化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投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出口信用保险,国外研究学者起步较早,但在国内这些年来受关注程度不断在提升,不少学者围绕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制度、政策性职能、业务模式、法律模式、国际同业等领域做过一些定性和定量研究。但是,在“一带一路”这个最新战略下系统研究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发展方面的系统论述尚属空缺。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对国外信用保险的梳理主要从信用保险功能的理论研究和信用保险对贸易的实证分析研究,为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检验。

  (一)信用保险功能的理论研究

  Etons 与 Grossman(1986),Helpman and Krugman(1989)较早通过研究将出口保险作为一种出口补贴看待,说明其可以增加国家福利。Saul Estrin(2000)的研究报告结合信用保险的经济学原理,指出信保传递的是质量保证信号,有效规避了商业风险。Livine andMorga(2004)在 Saul Estrin 的基础上把质量看成是违约的重要因素,指出一旦投保比率过高,就会影响国外买家对产品质量的判断,从而起不到促进出口的效果,让人意识到保险的提供不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还要考虑质量问题。Zlatko Salcic(2014)的着作《Export CreditInsurance and Guarantees》从信用风险、信用保险机构、国际信用保险产品、适用法律和具体办理流程等角度系统梳理了信用保险的知识体系,并肯定了信用保险对促进国家及区域贸易的积极作用。

  (二)信用保险对贸易的实证分析研究

  Hideki Funatsu(1988)建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形成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出口信用保险在补贴出口企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增强了国内出口企业抵御进口国政治风险和违约风险的能力。他认为政府应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FilipAbraham.GerdaDewit(2000)综合运用理论的、制度的、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官方支持下的出口信保与出口贸易,并以OECD 国家比利时 1984-1993 年数据研究为例,指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并不是对自由贸易的扭曲,WTO 与 EU 没有禁止官方主导下的出口信保是正确的。Jai S.Mah(2006)研究了日本这一以出口贸易保险支持本国出口贸易最广泛的国家,结论认为日本 1961-1999 年间的出口信保与出口贸易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并不能证实贸易大国日本的出口贸易保险体系能有效的提升本国出口贸易水平。Bilal H.Zia(2008)研究了巴基斯坦纺织品的贸易刺激与金融约束以及政府贸易信贷安排间的相互作用,得出如果取消政府贸易出口保险补贴安排,将导致私有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贸易剧减,但几乎不会影响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和其他大型集团,影响的仅是利润水平,揭示了巴基斯坦政府在安排出口贸易信用补贴方面是不合理的。

  Ernst Baltensperger.Nils Herger(2009)的研究显示 OECD 国家于 1999-2005 年间,使用政府保证的出口信保能有效促进政治商业不稳定的国家进行贸易出口,但对于中等偏上国家的作用甚微,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金融等体系发达,可以提供多种可供替代的手段以规避拒付风险。

  1.2.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信用保险的研究起步于 1980 年代,早期的研究偏重于经营模式的介绍和研究。因出口信用保险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本文作者撰写时参考的国内文献主要是 2000 年以后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普遍有一定的数据支撑,可借鉴程度更高。而这些文献主要是从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发展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功能理论研究。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发展研究

  张音子(2014)通过对比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经历的若干各阶段,对比国际同业情况,指出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放开从中长期看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市场环境。李小龙(2014)从规避收汇风险、汇率风险、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和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详细地分析我国出口企业利用信保来规避风险的运用情况,并指出我国企业在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时主要存在的问题:不规范的经营和管理体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偏高、承保方式不灵活;我国出口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保意识差;法律不健全。李清明(2004)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法律地位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并指出应当从政府、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和出口企业等各个方面大力加强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和发展,使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与国际惯例接轨并符合我国的外贸出口实际。王英磊(2014)着重提出对当前中国而言,官方出口信用是助推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性支撑,并从实务角度研究提出中国进出口银行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业务范围、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规范治理和健全监管等方面的若干建议。韩强(2012) 在对出口信用保险基础理论和法律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法律价值分析,提出法律制度的路径设计和具体安排。高娅(2012)通过案例、访谈等方式,结合商务沟通的相关理论,分析得出提升商务沟通水平,打破信用保险营销沟通障碍的措施和建议。

  (二)出口信用保险功能理论研究

  何海(2010) 通过对出口信用保险促进经济增长的外部经济性进行统计分析,论证了出口信用保险对拉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提升出口企业利润率方面的贡献。胡芳(2012)选取我国 1989-2011 年度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贸易的数据,构建了 ECM 模型,实证检验表明,两者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且出口信用保险的短期变动对出口贸易的短期变动起正向影响作用。魏凤华(2013)基于全国和高新技术行业时间序列数据、省际面板面数据分别构建计量模型,选取保额、保费和出口渗透率等参数指标,重点分析公司政策性职能定位的发挥,检验承保额与全国整体出口规模、地区间出口差异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发挥的水平。徐海龙,王汇潮,江生忠(2013)实证研究利用年至年我国各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与对外贸易额、GDP 及失业率数据建立面板模型,指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确实具有显着的政策性作用。何慎远,李斌,庞淑娟,汪寿阳(2010)认为出口信用保险短期内会对向发展中国家的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内会对向发达国家出口有更加明显的作用。对少量的政策性资金撬资金撬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也不会产生政策性出口信贷和商业信贷争利。曹波(2006)指出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方式既化解了出口商的海外买家支付风险,又解决了资金周转短缺的困难。并认为出口贸易合同真实性的改进、银行风险的预防、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银保合作必将推动出口保单融资业务开展,同时会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试图在全面分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会面临哪些困难与问题,找到出口信用保险更好地实现自身业务发展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全文拟分为 5 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国际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业务基本情况,第三章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阶段业务发展状况,第四章重点分析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第五章重点研究相关对策。各章节重点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重点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写明文献综述、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并用图标的形式展示本文的框架结构,并总结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际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业务的发展:通过介绍伯尔尼协会及国际三大商业信用保险机构的基本业务情况,全面展示国际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业务情况及基本业务数据。

  第三章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现状:通过搜集整理中国信保例年重点业务数据,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各险种保额、保费、赔款、渗透率、客户数、业务增长趋势等核心指标,尽可能全面的展示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目前的经营现状。

  第四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特点分析,部分沿线国家的风险分析,分析出口信用保险可能在其中遇到问题。

  第五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对策建议:从政府层面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本文拟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搜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例年各险种保额、保费、赔款等重要业务数据,将应用数据分析法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整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图形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目前存在的问题,将重点结合经验总结和案例法分析。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创新与未来待改进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引用并整理了大量国际 ECA 机构的财务及业务数据和中国信保例年重点业务数据,并由此对国际 ECA 现状和中国信保的现阶段业务情况进行深入挖掘,有数据做依托,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其次,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分析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对重点区域国家的国别风险进行了分类;不仅如此,本文在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时,利用本文作者本身就职于中国信保的优势,从多个角度对当前存在的前沿问题和对策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1.4.2 未来待改进之处

  因出口信用保险本身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金融、外贸、保险、财务、法律、管理学等各方面知识,本文作者受限于所学专业,未能使用计量分析工具对本文进行补充完善,这可能是未来对出口信用保险进一步完善分析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