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美容论文

美容疗法在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2 共3624字
标题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对称分布,病程慢,无自觉症状,夏重冬轻,多发生于孕妇或月经不调的女性,色素沉着区域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 20% 以上[1].现代医学对于黄褐斑的发病原因不是十分明确,认为多数与内分泌失调有关。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和促进黑素的沉着堆积是主要原因。

  如妊娠期间出现的“蝴蝶斑”就属于生理反应性雌激素水平增高所致。性激素水平紊乱必然会出现月经不调,而月经不调就有可能出现损容性疾病黄褐斑的形成。因此,对美容临床就医者而言,就有着治病和美化两方面的诉求。

  当前医疗美容技术日新月异,但也存在着对黄褐斑只能祛除现有色素,并不能防止色斑再度出现的问题。近年来,美容学对黄褐斑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多地体现了对于疾病预防和长期预后的重视。笔者认为,针对此类患者应采用美容医疗技术局部治疗,中医中药辨证调理月经,以全身心的健康来保证局部的美,生活美容护肤保养改善局部营养,增强细胞再生,清除堆积废物,促进色斑消退,才能达到治病与美化兼顾,整体与局部合参,内调与外治结合,速效与长效并见,体现健康才是美的真谛,这是防治损容性疾病导致损容性生理缺陷的重要治疗途径。

  1 激光治疗,精准祛除明显色斑

  激光治疗仪具有强大的瞬间功率,高度集中的辐射能量及色素选择性,极短的脉宽,使激光能量集中作用于色素颗粒,皮下色素颗粒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后会将其转化为热能,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会破坏和分解色素团,将其直接汽化或击碎,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而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目前美容医疗多采用像素激光治疗黄褐斑。像素激光采用点状受光作用于出现黄褐斑的皮肤组织,像素激光有 1 064 nm、1 320 nm、2 490 nm 3 种波长,可以根据黄褐斑局部皮肤的厚薄和颜色,选择不同波长和能量的激光进行针对性治疗,利用其微光斑由多个微米级光斑组成的特点,在祛除色斑的同时,大大加快了皮肤组织的愈合和恢复。

  激光祛斑进行治疗时是用特定波长的光束打在皮肤患部,每束光产生直径 0. 2 ~ 0. 3 cm 的白泡,施行过程中疼痛极轻微,由于需要祛斑的部位在面部,为确保安全,通常会在患部先做小块皮肤测试,效果反应良好,再行大面积治疗。治疗时间每次只要几分钟,最多不过十几分钟,每次激光祛斑治疗后,皮肤都要有一个自然吸收的新陈代谢过程,因此治疗间隔一般 2 ~ 3 个月,根据色斑大小、数量、深度,治疗 1 ~2 次便可将清晰明显的色斑精准有效地祛除。

  激光祛斑治疗由于能量较强,有时手术后局部会有些灼热感或微量出血,这是正常现象,而后会有痂皮产生,约7 ~ 10 d 后自行脱落,大约 2 周后,皮肤可恢复正常,当痂皮脱落后,治疗部位会呈粉红色,2 ~3 周后有些人的治疗部位会呈咖啡色,色素大多于 1 ~ 2 个月后开始变淡。因此术后需要用创可贴等对治疗部位进行 1 ~ 2 周的保护。

  笔者认为,虽然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此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内分泌失调,对于内分泌失调所致的斑块,只能通过药物内调,纠正内分泌失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疗程长。激光虽只能祛除现有色斑,并不能防止色斑再度出现,但它的速效性可以缓解就医者的焦虑情绪,最大限度满足美容就医者的自我审美心理需求,在与患者全面沟通后,激光疗法应该成为治疗中的一个选择。

  2 中医调经,维护内分泌功能正常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一旦功能性或器质性的因素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导致月经不调,所以一般建议中医中药调理,以激发自身调节功能,达到自我修复目的。

  2. 1 不治“症”,只治“证” 中医学的“证”是人体阴阳气血、五脏生克、气机升降,也就是整体失调在患病阶段特殊矛盾的集中体现,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症是疾病的外在表现,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故治“证”即是调节整体,整体康复则局部的病变不治自愈。

  黄褐斑属中医学面黑皯、肝斑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即在脏与肝、肾、脾有关,在气血与气滞血瘀有关。肝藏血,主疏泄,其色主青; 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色主黄; 肾藏精,为精、血、津之源,其色主黑,脏腑功能失常,令气血失和,颜面失于荣养变生黑皯。

  中医学认为,月经是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作用于胞宫而产生的,月经不调是涵盖了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是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引发。临床观察发现,与月经正常的女性相比,月经不调的女性大部分存在着影响美容的肌肤问题。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黄褐斑的发生与性激素紊乱有密切关系[2].性激素属中医学天癸范畴,天癸为肾阴精,体阴而用阳,在女性生殖生理中具有促进性功能发育、调节月经、受孕、育胎的作用,肾气、天癸是产生月经的根本。

  《傅青主女科·调经门》指出“经水出诸肾”.性激素失调,必然出现月经不调。还有学者对黄褐斑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研究,指出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支持存在血瘀病理,即所谓的“无瘀不成斑”,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必有月经不调[2].反之亦然,中医学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和,必然表现于皮肤、颜面之上。

  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常见证型有: ①气滞血瘀型。斑: 浅褐色或青褐色; 月经: 经前乳房胀痛,月经色黯有血块,或痛经。治则: 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方用逍遥散加减。②肝肾阴虚型。斑: 深褐色或黑褐色; 月经: 量少,月经后期。治则: 滋补肝肾,填精祛斑。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③脾虚湿蕴型。斑: 黄褐色,环唇尤甚; 月经: 色淡,量少,甚或闭经。治则: 健脾利湿,升阳祛斑。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临证时要四诊合参,分析从气血失调着手,步步深入,抓住疾病本质,力求从根本美容。正如《黄帝内经》所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2. 2 关注月经变化,体现“治未病”理念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只有在气血调和的基础上,才能激发人体自我平衡能力,维护内分泌功能正常,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阴阳气血为用,气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因此月经的正常必须依赖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经脉流通。月经是来自身体内部的信息,它能直观地反映我们内在的脏腑、经络、气血状态,而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也直接影响容颜。

  了解月经的初潮期、周期及行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经血的气味、行经时的伴随症状有无异常,会让我们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及早诊治,否则不但影响美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气血调和则疾病无以成,气血不和则诸证迭起。正如《圣济总录》所言“驻颜色,当以益血气为先,倘不如此,徒区区于膏面染鬓之术,去道远矣”.所以在黄褐斑的防治中一定要重视月经的变化,使辨证论治所带来的短期疗效和未病先防所带来的长期获益相辅相成,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理念。

  笔者认为,美容问题实际上也是健康问题,许多问题不是美容院所能真正解决的,要从医学中找答案。一个人的面色与五脏的健康都有联系,人体内在的气血,往往决定了面容肌肤的外在表现,任何局部病变都与整体的变化分不开,应根据患者症状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运用中医整体思维方法指导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利用月经能及时反映身体气血状态及时干预“治未病”,使美容效果持久稳定。

  3 面部养护,保持和提高美容效果

  3. 1 激光术后护理 治疗部位当日不得沾水、搓擦,不得自行涂抹药水或药膏,需特别强调的是,治疗部位对阳光非常敏感,6 个月内应避免日晒,即使在室内也需涂防晒指数 15 以上的防晒霜,否则易产生色素沉着。形成的痂皮 5 ~10 d 自然脱落,严禁手撕,每日使用含有水分充足的护肤品及修复类面膜,及时补充皮肤水分提高疗效。此外,多补充维生素 C,以促进黑色素代谢。6 个月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光敏食物( 如辣椒、牛羊肉、鱼虾、海鲜、芹菜、香菜、白萝卜、芒果等) .

  3. 2 日常保健性护理 皮肤美容是美容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应根据皮肤类型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地采用护理方式或程序,给面部肌肤创造一个良好的局部环境,以利于肌肤的生存和生长,维护好内外环境的平衡,体现自然的健康的美。保健性护肤主要过程为面部清洁,热身按摩,面膜护理,可自行操作,也可定期去美容院护理。

  在运用中药调理月经的同时,改善了肌肤的健康度、活跃度,辅助以美容保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有利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与皮肤保健,维护和提高局部美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柳。 中医皮肤美容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56.

  [2] 黄霏莉,佘靖。 中医美容学[M].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40 -2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