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资讯

中国的农村有未来吗?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0-18 共4159字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县财政干部眼中的农村现状》的文章在国内广为流传。其中描述的现实真实揭露了国内广大农村在现实中的黯淡一面,而这却往往掩盖在当前主流媒体偏于正面的报道之下,此文无疑如同敲响了一记警钟。

  文章指出,即使在中国已经实现整体脱贫的今天,农村、农业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回避,人口流失、老龄化和养老、大病医疗、土地经营、产业转型、年轻人的婚姻和传统习俗的沦落等正在以强大的破坏性力量逐步瓦解着乡村赖以维持存在的基础,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的发展实际上因此已经陷入了困境。

  在我国农村,在7亿多户籍人口中,有2亿多人常年在城里外出打工,除了过年,都不在农村。外出打工者大多数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留在村里种地的人大都是50岁以上的人,陪伴他们的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中国不少农村地区因此缺少生机、活力,日渐凋敝,而出现"空心化问题"---人口流失,乡村破败,农田撂荒,农村社会组织也随之涣散。6000万留守儿童之外,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超过5000万的农村留守老人。子女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更多时候不少身体硬朗的留守老人还要承担起"隔代抚养"留守孙辈的责任。

  但进城打工谋生的农民工群体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在抚养子女费用不断攀升的现代社会,赡养老人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相比城镇人口而言,农村人口的收入较少而且不稳定,且没有正式的退休金等待遇作为保障,养老问题更加严峻。据统计,目前我国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为2800元/月,相比之下,农村发放的法定养老补助金为170元/月,二者相差10余倍。

2中国的农村.png

  在现在的物价环境下,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一些留守老人因家庭经济拮据,还需劳动自养,在田中劳作至死方休已经成为常态。社会保障的不到位,现代社会冲击之下亲情也日渐淡漠,原本指望子女养老的老人们,只能尽量坚强地面对生活的孤寂和无助。子女在外,老人生病大多无人照料。医疗费用也是个问题,即使有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生了重病若要治疗,必将家徒四壁,连基本的生活资料的购买都是问题,所以许多老人拒绝治疗、直接等死。农村的发展失去活力,受影响不仅是老人和孩子,少量留守的年轻人更是遭遇到婚姻问题的困扰,彩礼费用逐年上涨,男青年成婚越来越难。即使是进城打工的群体,在进城生活压力及现代社会流动性冲击之下,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备受考验以至出现问题。

  至于土地问题,农村人口出来后,很多人不回去了,80后、90后的打工族本来不会种地,也不会再回农村去种地了,耕种人老龄化,伴随老人的凋零,土地面临无人耕地的危机。除却部分地区,在更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品种单一,加之成本逐年提高和市场的变化莫测,种地的农民也正在逐渐失去对土地的兴趣。土地流转早已经成为默认的自发行为,相关政策更多的可能只是对既有事实的肯定,然而种田利润微薄,流转收益也极其有限,在现有制度模式下,指望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农村沉淀下来的土地资产,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正如同上文所指出的,可能也只是一厢情愿。

  应该看到,中国农村现实存在的问题可能远不止这些。诸多问题之下,目前中国的农村亟需突破目前这种低质发展的困局,在最新形势下,更要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农业的持续发展有效对接。按照研究人员的观点,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吸引人和资本进入农村。农村是个空间,如果人和资本不进入,何谈乡村振兴?

  但在城市化效应导致农村人口继续流失之下,目前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显然还没找到有效的办法,吸引人口、资源和要素向农村集聚。需要承认,这些年来包括农村联产承包制在内的中国农村改革以及传统的三农治理模式,相关红利已经损耗殆尽,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的较大偏差,更是已经影响到农村全局的发展。如何找到农村改革的关键抓手?

  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重要问题。安邦咨询之前就曾提出,在城镇化浪潮下,要吸引人和资本,不能光靠小农体制下的土地承包制度来"固定"农村人口,必须重启新一轮的农村改革。而且必须瞄准中国农村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进行一系列制度性改革,为更多的"新农民"和工商资本下乡提供更长期的制度保障。

  吸引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下乡,把土地资源资本化、进而资产化,既盘活农村资源,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也能让农民从中受益。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突显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紧迫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须围绕土地等生产要素为突破口,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才能为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带来希望,闯出一条生路。

  案列一

  没有未来!

  目前的趋势就是人口的消亡而自然消亡,基本一个家庭随着老一辈人去世后,这家人在农村不出20年也就散了。农村小学在2000左右撤村并校,已经无法招生,乡村初中招生规模一再下降,镇高中人数不足,已经没有足够的适龄儿童了。这样说留在农村和乡里读书的学生基本是穷人还有留守儿童,但凡家长有一点能力或钱的小孩基本送县城读书了,不可能和以前一样村里飞出凤凰来。

  山上的往山下跑,村里的往乡里跑,乡里的往镇里县城跑,县里往市里跑,市里的跑省会或一线大城市,省会一线的往国外跑。

  把北上广深的一套房一买,换上百万美元移民美澳加不香么?好比深圳关内土著那个不是移民香港加拿大,人在香港或海外,拿国内房租在国外消费,简直爽歪歪!

中国的农村.png

  案列二

  本人八十年代生人,来自陕西省*南市,蒲*县某某镇某某村三组,虽然现在已经在城市生活将近二十年,但茶余饭后、清明春节,总忘不了自己的农村故乡,同时对故乡充满了越来越好的期望。

  希望是丰满的,但是失望永远都是骨感的,我的家乡,其实就是中国农村的一角,看着他的过去和现在,冥冥之中,仿佛看到了他的未来。我觉得中国的农村,尤其是西部和北方的农村,有点破败,可能正在孕育希望吧。也许再过二三十年,才会产生新的生机,枯木逢春。

  首先是人口的极度萎缩。我是八十年代生人,家里的老大,父母现在都将七十年纪,再过二十年,随着这辈人的老去,村里的人口萎缩一大半。再说农村的最有钱的、最有眼光、最有学历的年轻人,往往去了北京、上海、省会城市和更加发达的城市。老人更多了更老了,年轻人都离开了,这就是农村的现状。

  农村的教育资源损失殆尽。我读书那会,镇上有两所初中,但是现在的镇上一所初中也没有了,初中要么集中到了隔壁的镇上,要么搬去了县城。我们村里的小学以前也是三百号学生,现在就百十来个,想想那会有你争我赶的竞争力呢。再说教师,优秀的老师基本都去了县城,有的在公办学校,有的被私立学校挖走了,留下的老师的水平可想而知。

  北方人的人情关系特别复杂,进学校当老师很多凭关系,我认识的好几个都是中专非师范专业毕业,找关系进小学、初中教书,有的还进高中教书,自己能不能搞懂呢,真是感觉有点误人子弟,感觉很像是老中医吧,反正不会出大事,谁怕谁!再说农村父母为了教育,多大的付出都可以

  .也许现在人都有钱了,有时候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很多男人在外打工赚钱,老婆在县城陪读。你不来县城,村子里已经没孩子了。我表妹也是在县里城中村租个房子,两个孩子,每天接送和做饭,跟在村里一样的生活。老公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婆娘儿女三个花钱,但是得到的却是比村里更好的教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说说婚姻的可悲,婆娘是真的难以讨得到。在西北农村,特别是这二十年来,打光棍的比比皆是,各种原因都有,但是最终的原因还是贫穷,媒体和纪录片均有报道。在我们村,我弟弟的发小,因为父亲常年生病返贫娶不到老婆;我的邻居小伙子87年的,长的高高的帅帅的,只可惜人老实了点,虽有个正经工作,县城付了个首付,但至今也连二婚的婆娘都没讨到。

  我有个堂哥,在广东打工若干年没存到钱,家里也不盖房,父母双亡,人也没有那么灵活,想娶老婆咋可能呢。我小学同学的哥哥,通过媒人讨到老婆生了两个孩子也离婚了,结婚老婆跑了,因为男人没本事赚不来钱。我小学同学在广东打工时,找了个湖南妹子结婚,生个孩子就跑了,男人没本事虽能说会道,骗得了姑娘一时难以持续一辈子。俗话说:女人都是现实的。哎,谁不现实谁是傻子!再说说家乡农村的自来水。水煮开的时候水面上会有浮沫,使用一年的开水壶和烧水的铝壶内会有白白的厚厚的水垢,连家里的热水器和水龙头也会有水垢堵塞,还需要定期清理。

  家里的井水,十几年前早就不能食用了,只用来洗衣服和浇地,听说井水受到了污染,十几米深的井水很容易受到污染。我们那边是没有河流的,所以自来水也是来源于深井水,听说大概有两三百米深的井,这么深的井,按道理来说不会受到污染,但事实水质就是这样。所以说,现在家家户户食用水都在使用净化水,有的在使用纯净水。

  想想小时候一个村子里边就两口水井,那时候的水质清澈甘甜,放学回来用瓢儿到瓮里面儿,舀一瓢生水也就直接喝了。随着生活的富裕,家家户户开始自己打水井自给自足。再到后来,zf免费给装了自来水。按道理来讲,用水问题解决了,安全用水问题更是没有问题。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事实胜于雄辩。随便聊聊!说的有点惨啊,但是这都是事实,农村有没有未来自己判断吧!

  但在想要好的生活,想有出头之日,要么你含着金钥匙出生,要么你通过考取大学出头,要么通过婚姻(几率很小,门当户对很深入人心),以上三个办法你都没有出头,那么从现在起马上开始努力!

  再续:农村的未来必定在二三十年后,当咱们的父辈,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尽将老去,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没有机会离开农村、又在当地是村干部或者极有社会关系的人,将是未来农村的主力军。他们承包着成百上千亩的土地搞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有一小部分的帮工来自村子或者附近,解决了农村最后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的苗头其实已经出现了,我的一个有关系的亲戚已经参加了种粮大户的培训,拿到了培训证书。村里有收回的耕地,基本都是委托他在种植或者他承包出去了。

  根据近几年的农村政策,基本咱们这一代从农村出生在故乡生长的人,还是可以继承自己的祖宅的。但是到了孙子辈的下一代,肯定是不可能继承了,因为你不在这里出生也不在这里生长。现实就是这样的,我虽在城市奋斗,但是仍期望我的故乡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

  当我退休的那天,把老家的祖宅收拾收拾,每年居住个一段时间,也是挺美的!这么多年,无论故乡如何变化,我仍深爱着我的故乡,无论何时,也无论在何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