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虚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2 共7030字

  第四部分 虚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虚拟动画艺术与现实世界文化的互溶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有所提高。观众的审美需求已不满足于观影二维的平面效果,而是对造型的设计、画面的质感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追求更逼真的视觉享受。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今三维技术的诞生与创造,带领着观众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三维技术无限的可操作性及其真实性,也深受观众的青睐。

  第一节 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虚拟性存在

  笔者在对一些影视工作人员的采访中得知,三维动画相对二维动画而言,在制作的流程上取消了“色彩设计和指定”、“绘制设计稿”、“绘制原图及动画”以及“着色”等环节,相反增设了一些“绘制贴图”、“设置材质及灯光”、“制作动画”以及“分层渲染”等流程。用计算机代替人们原先的手工绘制,既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来进行动画的创新和突破。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来模拟二维的效果,这样便结合了二维和三维两者动画制作的优势,实现原先二维动画中不可能达到的效果。传统的二维动画绘画性较强,基于线条和色块,动画工作者须有扎实、过硬的绘画功底。三维动画基于立体的呈现和虚拟的纵深感,透视和光影较强,摄影属性相比二维要更加明确。如动画《花木兰》中一场大型厮杀的场面只用设计出个别士兵的造型,之后再用计算机生成千万不同的士兵造型,来完成该宏观的场景制作即可,这个场面原先用手工绘制的方式来完成是不可能做到的。此外,影片《埃及王子》中上万奴隶过红海的镜头也是手工绘制个别奴隶造型,之后计算机再进行人物生成来完成①。

  在刘晓欧的文章《三维虚拟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实现了动画电影语言的突破》中写道:“动画艺术集大众通俗文化与潮流、创新精神于一体,带有强烈形式特性,汲取绘画艺术的感染力,展现艺术无限的可能,并运用大众最易接受的表现形式,动画有着其自身无法比拟的创作和表现空间。” 在我们年幼时就有采用动画的方式来认识和接触这个世界。印象中小时候的动画都是以神话故事题材为主,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影片都充满着“神”的色彩。而“神”本身就是皆空、是虚无,是不存在,令人触目和敬畏,充满着虚幻和神奇。“神”的宗教文化生命是我们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物质,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又离不开它。因为当我们面临棘手的困难时,需要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来做庇护,并寻求出口。动画中很多作品都涉及到了另类世界中的鬼神、虚幻、玄妙、诡异等等,这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突破”,有些像《文心雕龙》中所指的“神思”.中国动画喜欢用“鬼神”做题材,而西方动画则喜欢用“魔法”、“科幻”做题材,不管是哪样两者两者的内容都是讲述虚幻、神秘、灵性的人或事物,是非真实的。但在这种非真实的世界中,又与我们现实世界中的美德相通,如真诚、善良、正义、道德、勇敢等等。虚幻、神秘、特性的东西,会让人更富有幻想和创作力,给观众虚拟一个幻想的世界。动画再造的正是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景象,带给人们一种非真实的“真实”感受。

  虚拟的角色、虚拟的环境、虚拟的故事情节、虚拟的运动效果,以及虚拟的体验和美学解读①。人们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数字体验来感受前所未有的视听感,表面上来看虚拟动画带给了人们无限的视听和刺激享受,但也潜在的暗示了如今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生存竞争的巨大压力等带给人们精神上的疲惫和紧张,人们需要寻求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而虚拟的动画世界正是人们逃避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从世界范围看,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模式的形成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取需求,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原先人们悠闲懒散的生活方式,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压力不断增多。如笔者在上述章节中提到的日本,从社会角度来看,日本这个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灾害频繁,人们的生存压力大,生存与竞争意识强烈,精神紧张,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日本需要对生存和竞争做充分的思想准备,来面对环境、人口、资源、社会等带来的各方压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长久以来,国家整体的危机意识强烈,国民生活都处于一种警惕和压抑的状态里,在不安中寻求立足的安定感。

  笔者认为适度的社会压力,可以刺激并鼓舞民众斗志,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现状,并提高生活水平。但过度的社会压力则可能湮灭心志,干扰人们生活,让人懈怠、疲惫和不安。这样,当压力袭来时,内心封闭压抑的精神状态会需求一种排解的方式,来得以缓解和释放。日本动画产业从诞生,到风格模式和类型化的形成,再到最终发展成一套完整循环的产业链以及衍生产品行业商业模式的定型,动画艺术以其独立而个性的画风、多彩的视觉画面、丰富的故事情节、鲜明的民族特色等,不仅为日本动画构造了一个亦真亦假的世界,更是为日本现代国民提供一个缓解生存和竞争压力的避风港。

  可以说社会的迅速发展潜移默化的导致了社会压力的增大,这不仅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也预示着人们生活的期望与目标也在不断加快,而这些迅速变化使人们措手不及,更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实现目标的选择与机会,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去奋斗从而实现它。所以,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反而会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笔者认为生活带给了人们美好的事物,但也带来了各种竞争与压力,人们在狭小的空间中为了生存而拼搏,有许多梦想得到却无法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梦想到达却无力涉足的地方,有许多梦想实现却未能成就的愿望。人们通过动画中呈现的另一个世界寻求未知世界的窗口,来解脱和忘却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将自己所梦、所愿、所想寄托在另一个世界中得以实现和完成。

  第二节 虚拟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与互溶

  影视动画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实力体现。它是一种以其独特的形态与审美价值为人们所认知的综合性视听艺术,涉及到表演、戏剧、绘画、音乐、造型等多门艺术形式。而这其中幻想便是虚拟动画艺术的重要元素,它将现实融入到虚拟世界中,但又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虚构和幻想。人们希望沉浸在这样的虚拟世界中,梦想与动画人物角色进行互换,并进行动画中的情节再现。

  原先由于科技的落后无法完成的这一切,而如今都将成为可能。这主要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它是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发展并日益成熟的今天,使人们的愿望得以实现,人们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看到三维虚拟的影像并感知其存在。这种技术拓展了人们对于艺术认知的广度,也引发着人们对传统美的定位和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影视动画这门艺术。动画的人物造型、剧情设计、制作流程、专业分工、商业创作模式、后期制作及衍生产品的开发等等,也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其具象化的视觉特点,更容易直观的传递感情,并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且,它由原先手绘的二维平面动画,到二维平面动画的电脑制作,再到现如今三维数字的立体动画,具有着很强的扩张性。尤其是现今发展的三维虚拟数字动画,在原先二维平面动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纵向上的深度,动画已不单是运动着的“画面”或是画出来的“运动”.不用艺术家再逐一的手绘绘制动作,来呈现平面空间的线条与色彩后再进行连续播放,而是靠计算机来对三维数码动画模型的各方属性、结构等进行计算、调整和把握。我们生活的现实空间即是三维空间,运用计算机中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以模型作为物体雏形及表现手段,运用模拟实拍的艺术手法,来营造一种与现实世界相仿的三维立体空间,并将其呈现于荧幕。

  这虽非现实中的真实,但由于与现实的三维属性一致,即准确计算出三维立体空间中长、宽、高( X、Y、Z) 三个方向的具体位置,通过光影的规律来获得画面的色调与质感,并生成镜头画面,因此增加了动画艺术的真实感。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与想象中的虚拟世界存在着对立与融合的关系。对立主要体现在这种现实与想象形成的差异化,若这种虚幻中创造的差异性过大,对观者而言便未能达到身心愉悦的快感,情感共鸣便无法生成,对人类的思想、情绪和渐入感也会产生断层。所以,在虚幻世界中创作的元素不能太过偏离大众的生活和理解能力,否则将失去观众的热情。动画导演叶风在其文章《数字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的思考》中提到:“三维动画要包含有足够的、已经被大众所认知的、并与现实世界逻辑关系相统一的元素”.

  因此,笔者认为动画艺术要基于现实,并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处理。而三维数码动画之所以能受现如今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是因为它能提供广阔的联想空间,并具备电影艺术所无法拍摄的情节和画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