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改理论与实践前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7 共1655字

  1前言
  
  1.1选题的依据
  
  近些年来,上海市各区、县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围绕“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转变学校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蓬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切实推进体教结合的各项举措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学校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成绩和教育成果。

  但同时,纵观本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尤其在体质方面:耐力素质、力量素质等指标明显偏弱、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大、中、小学之间体育课程内容严重脱节,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过少,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偏小,学习内容转换太过频繁,体育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相对老套,学生未能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尚未真正的形成;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仍不相符,无法满足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本市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甚至将影响到上海市未来国民健康素质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切实增强上海市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良好思想,提高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海市教委依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制订《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方案》。

  首期试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于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全市17所高中顺利幵展。专项体育课程打破了班级和年级的限制,按照学生个人体育兴趣和实际水平分层教学。让每一位中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都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技能是本次专项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试点学校发现学生己明显表现出更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试运行效果初见端悦。但笔者在亲身参与专项化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如学校的运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同时活动和专门性训练,学校体育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等关键问题。“体育专项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丰富和完善国内体育教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选择了本课题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现状,并从试点学校之一的“复旦附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着手调查,探索在“改革”试运转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以充当学校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供其他学校借鉴,对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起着积极引领作用。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验试点工作已经在上海17所髙中顺利实施。这次上海市教委提出的“专项化改革”其形式来源于“选项课”却又区别于“选项课”.笔者在近期参加的“学校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会”中感受到,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形式,其特点是彻底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学习锻炼。时至今日,改革推行一年之久,在上海市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它应逐渐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学环境,使环境与实际教学相融合,将课程形式转化为课程模式,更快的推进高中体育专项化的发展。

  自2010年起,复旦附中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至今已经进入到第四年第三次改革阶段,由于从前两次校内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宝贵经验,势必对这次参加市教委共同投入的专项化改革发展更明确思路和指明了实施方向。本文笔者针对在复旦附中和17所试点学校体育课程“专项化”教学改革试运行过程中凸显的一些共同的问题进行研宄,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为接下来的教学改革推进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可以总结改革经验,更好的推动学校体育专项教学改革深化,更为今后更大范围的推广普及提供有价值参考,也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标签:教改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