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作者:李英群
发布于:2019-12-31 共2654字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0.05%富马酸伊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比较2组患者眼部症状与体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与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中西医结合; 症状/体征; 临床疗效;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病,因过敏原刺激结膜产生超敏反应而引起,超敏反应机制主要为Ⅰ型和Ⅳ型。该病典型亚型包括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有资料显示,我国以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为主,两者占全部过敏性结膜炎的74%[1]。由于病因复杂,过敏性结膜炎很难治愈,西医治疗以点眼药为主,只改善局部症状,远期疗效多不理想,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中医通过调节体质、增强免疫力来提高疗效,易于为患者所接受[2]。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4例,均为双眼患病,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8岁~70岁,平均年龄(37.72±16.51)岁;病程7 d~60 d,平均(20.89±5.43)d。对照组32例,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7岁~69岁,平均年龄(35.97±14.56)岁;病程5 d~45 d,平均(18.64±5.07)d。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病史方面包括询问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过敏性疾病史、生活环境、接触过敏原等情况;症状包括眼痒、异物感、结膜囊分泌物增多等;体征方面有结膜充血、结膜乳头、角膜特异性病变等特征;结膜刮片有嗜酸性粒细胞;符合中医风邪侵袭、风热壅目、风热夹湿证型。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合并其他类型眼表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肺、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佩戴角膜接触镜者;病情严重需手术干预或住院治疗者。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0.05%富马酸伊美斯汀滴眼液,每日滴眼4次,给药间隔大于4 h,点双眼[3],连续治疗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止痒祛敏汤剂,药方如下:防风、荆芥、川芎、茯苓、赤芍、黄芩、苦参、龙胆草、蒲公英、金银花各10g,蝉蜕、地肤子各12 g,黄芪、生地各15 g,甘草6 g。每日煎1剂,加水1500m L,浸泡30min,大火煮沸,文火煎至500 m L,早晚各服1次,儿童药量酌减。以3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就诊首日和复诊时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对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分泌物5项进行计分,其中前两2项为眼部症状,后3项为眼部体征,每一项按轻重程度计0,1,2,3分。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复查时临床症状和体征计分结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且两者评分之和为0;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且两者评分之和减少程度达40%以上;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但两者评分之和减少程度不足40%;无效: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两者评分之和无减少或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比较
表1 2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眼部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眼部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部体征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眼部体征评分比较
表2 2组患者眼部体征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表3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较为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因双目奇痒、有异物感,且发病频繁、不易治愈,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是由lg E介导的变态反应,由于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进而引起眼痒、结膜充血等炎症反应。彻底脱离过敏原是根治过敏性结膜炎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西医主要采用抗组胺、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虽能改善局部症状,但多数远期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有程度不等的副作用。0.05%富马酸伊美斯汀滴眼液为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抗组胺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价格合理的优势,已成为许多医院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选药物。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有关,其在中医属“目痒证”、“时复证”等范畴,是由外感风热、内蕴湿热所引起,阴邪火热,风胜致痒,热胜目赤,湿胜则迁延难愈,为此中医主张通过祛风、清热以止痒,而在治疗方法上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手段调节人体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在自拟方剂中,防风、荆芥、蝉蜕可祛风止痒,黄芩、苦参、茯苓、龙胆草、地肤子能清热利湿;川芎、生地、赤芍发挥凉血活血作用,通过治血驱风;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黄芪补气润脾肺,因白睛属肺、胞睑归脾,肺弱脾虚则上犯白睛,风湿滞留于胞睑;甘草调和药性,发挥诸药所长。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蝉蜕、苦参有抗组胺、抗过敏功效,生地、甘草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地肤子可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4]。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利用西药见效快的优势,又能发挥中药远效之长,将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结合起来有利于标本兼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疗效提高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8,54(6):409-414.
  [2] 卢玉燕,易昀敏,洪亮.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5,46(12):78-80.
  [3] 陈轶.奥洛他定滴眼液和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3,25(12):155-157.
  [4] 周洁,陈国孝.中药内外联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341-343.

作者单位:罗定市中医院
原文出处:李英群.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1):118-11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