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基于ERP系统的企业标准件生产运作管理

来源:科技展望 作者:崔艳丽
发布于:2020-10-30 共2793字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企业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 利用ERP系统进行企业标准件的生产运作, 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市场需求不确定,企业标准件,生产运作


生产运作管理师论文
   
    1 前言
   
    某企业主要从事军工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 生产模式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随着研制产品类型的增多, 技术要求的复杂性越来越高, 但存在很多非国标零件、部件多次被多个产品使用, 如焊片、面板、套筒等, 且每年的使用量较大。为了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 便于设计师选用、制造部门的计划排产, 降低产品研制成本, 把那些多次重复被多个产品使用的零、部件, 经过优选、简化、统一, 予以确认为企业标准件[1], 以下简称企标件。企标件对产品的生产制造有着特殊的作用, 本文将对某企业对企标件的生产运作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 针对企标件的运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2 ERP系统下的企标件生产运作管理现状
   
    该企业所承制的产品主要分为研制产品与批产产品。批产产品由于技术状态已定型, 状态较为完善, 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 每套使用企标件的种类、数量是固定的, 根据产品年度的投产数量, 可以统计出年度企标件的需求量。但研制产品, 处于边设计边制造状态, 年度需求的企标件的种类与数量很难预估。
   
    企标件投产使用的平台是ERP系统, 信息技术人员根据该企业对企标件的使用要求, 开发出适用于企标件投产的“面向库存规划”模块, 系统根据设定的算法, 自动运算企标件的需求计划, 避免了手工制作订单的不准确性及不及时性。
   
    2.1 企业标准件在ERP中的属性维护
   
    在ERP系统中, 需要人工在“面向库存规划”模块中维护企标件的属性, 包括“料品分类”、“财务分类”、“安全库存量”、“生产批量”、“规划方法”等。
   
    其中“安全库存量”是确保一段时间内所有生产项目对企标件的最低需求量, 一般是把一个季度的需求量设置为“安全库存量”。
   
    “生产批量”是研制生产的产品对企标件的年度需求量。由于每年度的市场需求是变化的, 所以每年的年初需重新设定年度需求量。其设定的规则, 既要满足本年度生产所需, 降低采购、生产加工成本, 又要降低库存占用率。在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 每年年初统计分析出较为准确的年度企标件的需求量较为困难。
   
    如何在年初预测本年度的企标件需求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统计分析过去三年每种企标件的年度使用量的发展趋势, 来预测本年度的需求量;根据本年度年初已投产的产品, 统计出本年度大致企标件的需求量, 在此基础上放量20%至30%, 放量后的需求量设置为“生产批量”。
   
    “规划方法”使用“再订货点法”, 即当库存量低于“安全库存量”时, 系统自动生成“生产批量”设置的需求量。
   
    该种运行机制可有效的避免“生产批量”设置的不合理, 而造成的多投产或少投产问题。
   
    2.2 企标件运行规则
   
    ERP系统按照“面向库存规划”设定的规则运行,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点系统自动运算, 当运算出出库存量低于设定的“安全库存量”时, ERP系统自动生成“生产批量”对应的需求计划。生产制造部门在ERP系统中收到系统自动生成的计划后, 打印图纸, 进行计划分解, 将计划下达生产车间或采购部门, 形成生产订单, 生产车间或采购部门执行生产订单, ERP中企标件的运作流程详见图1。
   
    2.3 企标件生产运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不规范
   
    企标件生产运作流程上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任一个环节异常都会导致整个流程不能运行, 需要相关负责人按流程办事。但目前存在需求计划分解不及时;采购部门不及时签订合同, 项目需要企标件时, 采购部门通知厂家生产加工, 采购到货后直接给项目使用, 网上流程不闭环;企标件的生产订单执行到入库环节后, 不及时办理入库手续等问题。这些不符合流程的操作, 使企标件无法正常运行, 经常出现项目到生产加工环节缺企标件, 耽误项目的加工进度。
   
    (2) 信息化系统不完善, 覆盖面不广
   
    企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比如数据的提取、分析工具落后, 数据处理反应慢等, 为预测年度企标件的“生产批量”带来诸多不便, 容易发生人工分析不准确、遗漏等风险, 造成企标件不能满足生产或造成库存积压等问题。
   
    目前信息化技术未能全面普及至生产车间及供应商, 系统生成计划后需要人工打印图纸, 生产车间及供应商收到图纸才能进行后续的生产加工, 不但增加了人工成本, 也降低了生产加工及采购的效率。
   
    (3) 采购管理模式缺乏战略规划
   
    采购管理处于传统管理阶段。生产制造部门分解需求计划形成生产订单, 采购部门通过询价、比价选择供应商,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然后就是不断地跟催, 采购部门付出了大量的协调工作, 却往往换不来供应商的按期交货。企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讨价还价, 追求短期目标, 供需双方缺乏信息沟通及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等, 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很难提高采购效率。采购管理缺乏系统性、长远性考虑, 没有战略发展规划。
   
    3 解决企标件运作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考核机制
   
    一个运行机制的建立需要员工按规定执行, 按流程办事, 机制才能运行下去。由于人员的素质不同, 靠喊口号、靠员工的自觉性, 短期内转变员工的思想、摈弃不良的工作作风, 是不现实的, 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把各个节点的规定动作纳入考核范围, 根据考核体系进行相关的奖惩, 从而约束员工的行为, 达到员工按流程办事的目的。
   
    3.2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针对企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智能化, 信息化技术未能全面普及等问题, 除了信息技术人员对“面向库存规划”模块进行优化, 实现需求计划系统自动分解至生产车间或采购部门, 减少人工分解计划环节。还应当利用编辑语言开发新的界面, 当出现设定的“生产批量”与实际项目需求量不符时, 能反馈到相应界面上, 便于及时修订企标件的属性, 降低人工统计、分析不准确、不及时的风险。应当改造生产线的布局及投入信息化设备, 实现生产线智能化、信息化。
   
    3.3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在供应链集成化下, 企业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关系。所谓合作共赢就是指交易双方在完成一项交易活动过程中互惠互利,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 实现双方共同获益[2]。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加强信息交流, 企业定期就企标件的需求计划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组织供应商提前策划、排产, 而不是供应商收到合同后再进行排产。
   
    合作共赢对于采购中的供需双方有着重要的意义, 增加了供应链上的供需双方的责任感和利益共享;长期的合作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 增加了企业对市场不稳定的反应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结语
   
    通过分析企标件的生产运作的现状, 表明企标件的生产运作管理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人的因素很重要。想要改变管理现状, 使企标件正常运行,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 转变思想, 另一方面要争取领导的关注, 领导的重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文莉.企业标准件的分类与编码[J].企业标准化, 2002 (08) .  
    [2]曾璨, 陈宏军.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间信任关系的建立[J].经济与管理, 2007 (08) .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原文出处:崔艳丽.基于ERP系统的企业标准件生产运作管理[J].科技展望,2016,26(13):184-185.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