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浅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管理观察 作者:李小兵
发布于:2020-10-15 共4670字
    摘要: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中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迅猛。本文从实践出发,从宏观政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多维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政策持续利好、规模化和专业化不断加强、前沿技术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等良好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趋势,专业化,大数据

物流师论文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现代科学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飞快,强调服务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迅速崛起,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以及对国民经济、民生等各领域的影响日益显着,使得物流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开来[1]。中国物流产业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企业的重视,在顶层设计上,赋予现代物流以时代重任,助力现代物流在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力量,不少生产企业也把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机会,经过起步发展阶段,物流产业已迈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今后发展的重点将是由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向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转变,物流产业也将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同时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
   
    1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可谓巨大,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几十年都呈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8万亿元,到2018年达到91.9万亿元,增长了2.3倍,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新兴的复合型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物流产业即为其中之一,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1.1 总体规模扩大速度较快
   
    物流产业总体规模可以参考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以及物流业增加值等几个指标进行梳理、判断。社会物流总额: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2018年达到283.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增加。社会物流总费用: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7.1万亿元,2018年达到13.3万亿元,年平均增长达10%。物流业增加值: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为2.7万亿元,2018年达到10.1万亿元,年平均增长30%以上。可以看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中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与此相关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两方面,其一,从经济总量不断增加,GDP的9%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即可看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这使物流业在全社会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促使物流产业发展;其二,物流产业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也是重要的原因,经科技之手改造后的物流产业,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拓展市场和扩大产业规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1.2 物流市场需求日益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经济快速发展与物流市场产业需求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经济发展对物流市场需求存在着拉动和提升作用,经济发展的增长促使物流需求的不断上升。同时物流市场的发展迅速,供需两方面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运输仓储业是物流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以货运为例,2009年全国货物运输总量为278.8亿吨,2018年超过506亿吨,年平均增长10%以上。
   
    1.3 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
   
    物流产业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正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物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逐年增加。据统计,2009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6万亿元,2017年达到6.1万亿元,增长了2.3倍。在物品运输、包装、储存、装卸、搬运等领域,物流产业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幅度较大。以包装业为例,2009年中国包装工业的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2016年突破1.9万亿元。从仓储业的投资情况看,2006年起,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断提升,2008年中国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22亿元,2017年达到6855亿元。由于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增强了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3]。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总体规模、物流服务供需市场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较强优势的发展基础。
   
    2 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2.1 宏观政策利好不断
   
    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何为化解过剩产能,它包括“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2016—2019年,物流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这足以见得物流发展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物流运行更有效率,那么成本有足够的下降空间,因此物流产业能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政府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升。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陆续提出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一系列的区域经济规划,这些规划有利于跨区域物流的发展。2016年10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83家试点企业名单;同年5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开始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运行监测。从鼓励到支持,从“放养”到“试点”,“无车承运”模式可谓风生水起,而试点工作的启动,也推动了“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看,2013年3月至2019年年底,政府部门已发布多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既有综合性指导意见,也有涉及专项性的园区规划、信息互联、绩效考核、税收改革等政策,进一步凸显了政府决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深入推进简政减税减费。同时明确指出,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2 向专业化和规模化迈进
   
    传统的物流产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可持续性发展不足,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同时,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形成“零而不乱、散而有序”的新业态。效率较高的生产企业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这个过程中,运行不规范或者经营状况不佳的物流企业会被淘汰,经营状况较好的物流公司能够承接部分生产企业的外包业务,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因此,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旨在为鼓励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与新时期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物流产业降低成本、加快效率。有利于去掉运输的中间环节,提升物流行业效率,降低空驶率,减少运输成本。
   
    2.3 第三方物流快速普及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低;二是灵活性强,能为企业在选址、库存管理、精益生产等方面提供更灵活的选择;三是专注与专业,能让企业集中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下游行业市场竞争在不断地加大,社会分工在不断地细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从单纯的合同物流逐渐参与到客户的虚拟生产、物流金融等业务环节,升级为第四方物流,即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物流呈现两大发展优势。一是行业发展空间大。目前中国物流发展落后,经济的转型、升级会促进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从第三方物流的渗透率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二是赢利点有望增加。在物流规划和信息服务方面,仅少数物流企业开始发展,多数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带来高额回报。未来,这可能会给供应链公司带来新的盈利点。
   
    2.4 大数据构建物流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多项政策重点扶持大数据领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要求从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产业在物流业等需求的推动下迎来年均超过100%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别。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将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兴货超服务平台已经能够实现车货的智能匹配、货物状态实时跟踪、精准货物推荐等服务功能,这种搭乘大数据产业发展快车的“互联网+物流”模式带来了注册用户、交易数量等业务指标的翻倍式增长,并逐步向着生态化、智能化产业链的目标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地应用,智慧物流将在物流路线、选址及仓储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实现即时服务的终极目标。未来,在国家宏观政策利好的持续作用下,中国的物流行业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应用为基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规划和广阔市场为依托,不断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效率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并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将会发展成具有助推中国积极发展、加快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
   
    2.5 新技术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
   
    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现代物流已经由传统的货物仓储、运输向物流作业一体化、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物流体系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呈现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4]。系统集成是现代物流的本质,它将生产、销售、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部门活动有机结合,整合到同一系统中,围绕服务客户的宗旨,其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且这种集成可以节约流通成本,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5]。现代物流不仅活动范围广、涉及部门多,且不断整合、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商品及相关生产要素加入了这场全球大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物流业的发展,其活动范围、速度也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不断扩张、加速。信息和智能化,EDI技术、互联网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物流业走向全球化和网络化,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计算机和条码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信息管理更加系统科学,满足了货物流动的不同需求,使之更加方便快捷。在物流领域,信息化已成为创新的核心和动力。夯实信息化基础,逐步向自动化推进,包括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引导车、自动货物跟踪系统等应用普及。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可以迅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生产率,减少误差。随着智能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智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基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也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通信网络,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的网络化,配送中心与下游客户的网络化,借助EDI等技术自动实现订货流程。二是网络通信模式,利用物流组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有效组织各种制造、需求、供应和人力等方面资源,以充分利用。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分工细化,专业之间合作也愈发紧密。不同的物流、批发和配送中心分别向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提供原材料等产品,物流资源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化特点,这一特点所代表的趋势,是社会发展及物流行业形成与之匹配的发展层级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综合、专业的物流园区、中心、基地,已在大城市中普遍存在。
   
    参考文献 
    [1]朱廷军.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2]吕悦.大连市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3]陆滢.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作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丹东海关
原文出处:李小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J].管理观察,2020(23):77-78+83.
相关标签:物流师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