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见性护理的作用

来源:临床研究 作者:郭丽娟
发布于:2020-09-09 共3683字
  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下肢的肿痛率,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梗塞; 常规预防护理;
 
  脑梗塞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主要指由于患者脑供液障碍,使患者脑部缺氧缺血,造成患者部分脑组织的软化、坏死[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之一,脑梗塞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炎、心律失常、患者脱水、血压快速下降与脑休克等[2]。患者经过脑梗塞手术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非常高,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甚至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3]。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主要通过改善脑梗塞患者的术后习惯,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迅速康复,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也能防止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文通过对96例脑梗塞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已进行CT等影像学有关检查,并确诊为脑梗塞疾病;(2)符合1994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塞相关诊断标准;(3)均进行脑梗塞手术;(4)患者愿意接受住院治疗;(5)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6)患者择期进行手术。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手术前存在感染;(2)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3)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4)患者依从性不佳。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年龄38~76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59.66±5.36)岁,患者病程1小时~1年,平均病程(0.58±0.12)年,其按疾病类型可分为脑血栓引发者12例,脑梗塞26例,腔隙性脑梗塞10例。观察组年龄41~82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58.16±4.75)岁,患者病程3小时~1.5年,平均病程(0.69±0.14)年,其按疾病类型可分为脑血栓引发者11例,脑梗塞25例,腔隙性脑梗塞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与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脑梗塞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已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对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为:
 
  日常护理,监督患者每日的饮水量,使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得到降低,嘱咐患者保持饮食清淡,主要食用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使大便保持通畅,防止因大便干结引起的血栓脱落。
 
  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日常心理状态,如患者发生情绪不佳的状况,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风险预见性评估、认知干预、生理干预、生活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用药干预,其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风险预见性评估:医院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在患者住院第一天,记录与筛选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病例,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程度,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办法,对其术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如预见危险性因素,应主动告知主治医生并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风险规避,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2)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对脑梗塞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例如脑梗塞的形成原因、出现症状、防治措施、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加深患者对脑梗塞的了解,使患者能够做好手术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生理干预:根据手术后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护理,针对运动障碍的病人帮助其进行翻身、按摩、捶背等,在患者能够下地活动后,指导患者进行腓肠肌、肱四头肌以及臀大肌的锻炼,使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保持畅通,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4)心理干预:患者因病痛折磨和经济负担等情况可能会产生负面心理,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其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脑梗塞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5)生活干预:每日观察患者的肤色是否健康、体温是否正常以及脉搏跳动是否正常,指导并监督患者食用高蛋白、低脂肪和易吸收的营养餐,嘱咐患者多饮用热水以及每日规律作息,使患者每日心情舒畅,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6)用药干预:每日对患者实施药物服用监督,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品,使患者的基础药物治疗得到保证。
 
  1.3 观察指标
 
  DVT的诊断参考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最新版抗栓指南相关规定,分为显性DVT及隐性DVT,评价方式包含下肢静脉造影、D-二聚体、彩超与DVT的相关临床表现。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患者满意度评分主要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总分100分。十分满意分值≥90分,90分>满意分值≥70分,不满意分值<70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寒颤、躁动与延迟苏醒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表格的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痛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痛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比较[N=48,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脑梗塞手术是我国临床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4]。脑梗塞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半身不遂、患者智力障碍与言语障碍等。脑梗塞发病速度快,且发病前无明显症状,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还会导致患者遭受极大的病痛折磨与沉重的经济压力[5]。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概率。当前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常规护理虽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脑梗塞发病速度快,且发病前无明显症状的特点,常规护理通常难以取得较好效果[6]。
 
  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其主要通过记录与筛选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病例、评估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根据手术后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护理,针对运动障碍的病人帮助其进行翻身、按摩、捶背等,使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保持畅通、监督患者食用高蛋白、低脂肪和易吸收的营养餐、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品等护理措施来消除患者因抑郁、焦虑等问题产生的不良情绪,减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以及防止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本文将本院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下肢的肿痛率,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屈彦,牟春英,曹娜,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297-298.
  [2] 王秀梅,黄世敏.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32-134.
  [3] 叶瑶.预见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4):596-597.
  [4] 王仙娥.对行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29-230.
  [5] 王会霞.预见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8,42(1):80-81.
  [6] 吴永霞.妇科盆腔肿瘤开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观察[J].特别健康,2017(14):140-141.
  [7] 王红,张艳庆,左艳.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对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78-80.
  [8] 王效,刘丽珺,王雁.分级综合护理对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8,18(07):51-53.
作者单位: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原文出处:郭丽娟.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09):169-170.
相关标签:主管护师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