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时间:2014-11-07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5506字
论文摘要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是一个人自愿地、故意地杀死自己的行为或情况,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 10 位死因之一。自杀是我国居民第 5 位死因,是15 ~ 34 岁年龄段第 1 位死因。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 15 ~24 岁) 自杀率高居 35 个国家中的第 2 位,仅次于斯里兰卡。研究指出,大多数青少年自杀未遂者在采取自杀行为前都曾有过自杀意念,在有自杀意念的人中 5% 发生自杀行为; 有自杀行为的人中 10% 发生自杀死亡,而自杀之前有 70%事先曾向亲友表达或暗示自杀意念。可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通过梳理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内部和外部 2 个维度归纳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自杀意念提供参考。

  1 自杀意念的界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中心分类及命名委员会在1971 年的年会中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3 种类型,目前在学术界对于自杀意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 Bonner 和 Rich 认为,自杀意念是指在思想上或认知上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一种想法。Reynold 将自杀意念定义为“思想或意念的内容出现死亡、自杀和严重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对自杀行为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Van 认为自杀意念是指任何有关自我伤害行为想法,可以是未来某时间点上结束个人生命可能性的模糊概念,到非常具体的自杀执行计划。国内学者何兆雄则认为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实现目的的外显行为,是自杀的游离因子。张志群等人定义自杀意念是指体验自杀行为的念头,而没有采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动。蔡军等人认为自杀意念是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它包含 2 种情况,一为准备自杀,即有自杀意愿,并选择了自杀的方法和时间,或者写好了遗书,安排好了后事,但尚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另一种情况则仅仅有死的念头,没有自杀计划和自杀准备。虽然对自杀意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一致认为自杀意念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死亡的一过性的想法,但是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是评估自杀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指标。

  2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调查了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2009 年美国有 13. 8% 的青少年认真考虑过自杀,墨西哥青少年自出生到调查时曾经有过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1. 5%,巴西 11 ~15 岁青少年在接受调查时的自杀意念患病率为 14. 1%,泰国 2 758 名 12 ~ 15 岁的学生在调查时发现,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青少年自杀意念患病率为8. 8%,Angèle 等在研究中发现,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有 16. 2%的青少年有自杀意念。徐凡等对云南省 3 177名中学生调查中发现,有 452 名中学生报告有自杀意念,报告率为 14. 23%,严虎等对湖南省长沙市 2 216 名中学生进行了自杀行为调查发现,在最近 1 年内考虑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有 536 人,占 24. 2%; 郭晚花等随机抽取青海省多所初中、高中、大学共 14 064 名学生发现,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率为 26. 03%。李陈等抽取重庆地区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有效问卷共 3 968 份中发现,最近 1 年内,有自杀意念者555 名,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14. 0% 。

  由于国内外研究对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测查工具、评估标准及调查对象、方法的不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差异,所得结果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但可以从中看出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比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3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 1 内部因素

  3. 1. 1 性别 研究普遍认为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生,女性容易产生自杀意念,而男性更有可能自杀成功。但也有研究与前一结论不相同,Karl 等人对泰国2 758名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男性为 9. 9%,女性为 7. 7%,表明男性自杀意念比例高于女性。张冬冬等人研究得出男女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研究报道了不一致结论,但将其归因于样本缺乏代表性而引起的选择偏倚。

  3. 1. 2 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一种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在关于自杀的众多理论模型中,人格是自杀意念及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在人格上表现出神经质、更内向、不开放、不尽责、情绪不稳定以及不关心他人等特点,对社会特别是周围人抱有深刻的敌意,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缺乏决断力,从思想上、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社会交往少,人际交往障碍,认知偏颇等。即使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有严重精神质情况下也会产生自杀意念。季伟华等在研究中发现,自杀意念与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倾呈显着相关,有自杀意念者比无自杀意念者通常表现出更多的内向、神经质或精神质等特点。刘贵浩等调查发现,具有 D 型人格的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明显高于非 D型人格者,表明 D 型人格增加了自杀倾向的可能性。邵福泉和 Kate 等研究表明,低自尊会引起更大的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风险,自尊越高,自杀意念发生率越低,说明低自尊也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一个危险因子。

  3. 1. 3 自杀态度 自杀态度是对自杀相关行为的认识和看法。喻彦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在自杀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积极的一面,但仍有 17. 61% 的学生不认为自杀是一种疯狂的行为,9. 21% 的学生认为自杀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刘金同等研究发现自杀态度的多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和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他们对自杀行为往往持有认可、肯定的态度,同情和理解自杀者及其家属,对自杀者的行为表示宽容。对于自杀行为拥有着认可、肯定态度青少年,他们往往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3. 1. 4 心理疾病 国内外研究对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探讨中,较多的集中在抑郁和焦虑 2 个方面。如 Karl 等人研究发现,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均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危险因素。

  但也有学者认为,焦虑情绪对自杀意念没有明显的直接作用,而是通过抑郁情绪这一中介变量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

  苏玲等研究表明,有抑郁情绪的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显着高于对照组,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中,抑郁情绪是自杀意念的显着性影响变量。喻彦等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74. 10% 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袁立新研究表明抑郁水平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 r =0. 435,P < 0. 01) ,证实抑郁水平越高,出现自杀意念也越多。

  3. 1. 5 躯体疾病 青少年如果患有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研究表明,慢性躯体疾病是自杀意念的高危险因素。王浩等研究发现,健康状况不好的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比例是健康状况好的 2. 665 倍。也有研究表明慢性疼痛和自杀意念可能没有直接联系,但疼痛随之伴随着的一个因素———抑郁,抑郁症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3. 1. 6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面对现实环境改变时做出的调节行为。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显着相关,负性应对方式、悲观倾向、外控倾向、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等均会增加自杀意念的风险。有自杀意念者通常比无自杀意念者多使用消极应对( 如精神分离、情绪宣泄、宗教性应对、行为分离、抑制性质应对和物质使用) ,而少使用积极应对( 如积极再解释及成长、工具性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情绪性社会支持和计划)。

  3. 2 外部因素

  3. 2. 1 家庭因素 在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被很多研究者进行探讨,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家庭结构和家庭环境方面。

  3. 2. 1. 1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不良的青少年在遭遇不良生活事件时更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如抑郁、悲观、绝望等,因而更易出现自杀的想法或行为。郭晚花等人研究发现,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隔代家庭的孩子产生自杀想法的危险性是核心家庭孩子的 1. 798 倍。单亲家庭的学生比核心家庭的学生自杀意念率高,更容易产 生 自 杀 意 念。徐 凡 等人认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严虎等人研究结果却认为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造成结论不一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3. 2. 1. 2 家庭环境 研究表明,有自杀意念者的家庭环境在亲密性、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成功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及组织性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但矛盾性高于无自杀意念者,该结果说明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有不良的家庭环境。喻彦等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父母的养育方式、父母的性格等,其中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是重要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 1. 12 和1. 08,而母亲情感温暖则是保护因素 ( OR = 0. 94 ) 。Karl等对泰国青少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缺乏父母的关爱与自杀意念有关,Angèle等研究也表明,家庭关系不和谐及与父母的关系消极会增加青少年抑郁及自杀的风险。

  3. 2. 2 负性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当某不利生活事件作用在具有不良个性特征的个体时,部分应激源可能成为自杀意念形成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所有的自杀青少年在自杀的前 1 年内,至少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大多数人在死亡之前短时间内遇到过多种多样的问题。很多研究显示,童年期受虐待的经历会一直伴随着青少年成长,使其更易产生自杀意念。张浚哲、Phillip 等发现,儿童期受虐待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在童年时间遭遇过性虐待的女性会有更高的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

  Petros等在对希腊青少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受到欺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表达“人活着没有意义”的自杀意念,尤其对那些每周都受到欺负的学生更为强烈。学习压力也是我国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长期以来学习成绩高于一切的教学机制,都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国内外研究表明了童年期受虐待、受欺负、学习压力大等负性生活事件均是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3. 2. 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社会支持来源多的人,遇到困难能很好地获取帮助,以减轻外界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平衡。所以社会支持度高的人比起社会支持度低的人,有自杀意念的概率会低。刘向阳等人的研究显示,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支持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组的分数,因此,社会支持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应对应激事件,从而起到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

  3. 3 其他因素

  3. 3. 1 物质滥用( 吸烟、饮酒、药物使用) 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吸烟、饮酒、服用镇静类药物、使用大麻或其他毒品等物质滥用行为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有关。屠春雨等研究发现近期饮酒是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随着饮酒程度增加,关联强度也随着增加。Karl 等在研究中也发现,青春期吸烟、酗酒、药物滥用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有关。

  Angèle 等人在调查时发现有 7. 8% 的青少年是烟草使用者,8. 9%是酒精的用户和 13. 5% 是大麻吸食者,所有包括烟草和大麻在类的物质滥用行为与增加青少年抑郁及产生自杀意念有关。

  3. 3. 2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和关爱,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邵福泉等在调查 2 230 名留守儿童中发现有自杀意念 445 人,占 20. 0%。陈健等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为9. 80%( 166/1 694) ,留守儿童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居,缺少这种支持源,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怀往往经济上大于情感上,造成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

  4 展望

  虽然国内外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研究数量众多,为后续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材料,比如对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一致性的共识,表现为: 性别、人格特征、家庭环境、生活事件、心理疾病等多种影响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不是由单一某种因素独立影响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注意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国内有些学者在报道自杀意念发生率时没有指明时间维度,这也增加了对不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难度,应该引起重视。( 2) 表现在对研究对象概念上的含糊不清,没有统一的界定。如对“青少年”的概念定义上,有研究人员定义为未满 18 周岁的,有年龄界定在 12 ~24 岁的,有定义为初高中生的,有定义为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还有定义为中学生及大学生的等等,由于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其生理、心理及环境因素会不尽相同,这有待后续研究人员能将研究对象概念统一规范化,更为科学、真实地反映出研究情况。( 3)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相关的研究很少针对留守儿童这个特定群体开展。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监护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孤独、自卑、敏感、抑郁、性格孤僻、感情脆弱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针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开展心理调查与自杀相关行为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季成叶. 儿童少年卫生学[M].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17.
  [2] Phillips MR,Li X,Zhang Y. 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1999[J]. Lancet,2002,359( 9309) : 835 -840.
  [3] 景璐石,黄颐,冯军. 青少年自杀的流行病学进展[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 1) : 92 -93.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