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使用药物时的心理对比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24 共3757字
论文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院药学势必从研究药物走向研究患者。药物疗效的发挥,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与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医学生在校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较大,这势必影响到医学生的心理状态。而是否合理用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非医学生由于医药知识匮乏,存在不合理的用药心理行为。本文以非医学生为对照,比较分析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用药心理的调查结果,为药物知识及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平凉师范、平凉农校及平凉医专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0%。其中,非医学生574名;医学生721名,其中大一医学生374名,大二医学生347名,男生210名,女生1085名,临床医学445名,护理专业276名。年龄17-22岁。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在同一时间分发到调查班级,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现场回收;并统一对分发问卷的人员进行培训。问卷涉及有关用药心理的10个题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建立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20.0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知识与药品来源

  在非医学生中,510名获取用药知识通过咨询医生或药店工作人员,24名经家人或朋友推荐,7名经广告或品牌,33名经个人经验等方式选择药品;药品来源方面,282名在药店购买,203名在医院购药或经医生开药,89名购药地点不一。而在医学生中,630名通过咨询医生或药店工作人员,39名经家人或朋友推荐,5名经广告或品牌,46名经个人经验等方式选择药品;440名在药店购药,6名在商店购药,121名在医院购药或经医生开药,153名购药地点不一。因此,无论医学生还是非医学生,咨询医生或药店工作人员为最常见的选择药品的方式,药店或医院为最主要的购药方式。

  2.2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用药心理的比较

  按性别分别作如下10种用药心理与医学生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对于男性来说,仅崇贵心理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女性来说,崇新心理、崇洋心理、尚补心理、崇中心理、因事先知道不良反应而拒药心理、以及因药品价格过高而拒药心理等均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另外,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于各种用药心理,非医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提示医学及药品知识可降低用药心理的发生率。见表1。

  2.3医学生不同专业用药心理的比较

  医学生中,按不同年级分别作如下10种用药心理与医学专业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对于大一医学生来说,崇新心理、崇贵心理、因不接受异味药物而拒药的心理、因事先知道不良反应而拒药心理、以及因药品价格过高而拒药心理等在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护理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对于大二医学生来说,各种用药心理在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3、讨论

  3.1医学及药品知识是影响

  用药心理发生的因素之一从表1可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于各种用药心理,非医学生同意观点人数大于医学生,提示医学及药品知识是影响用药心理发生的因素之一,可在非医学生中开展健康及药物知识讲座,有助于降低用药心理的发生率。

  从表2可知,在大一医学生中,护理专业持同意观点的人数大于临床专业,其中5个问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在于两点原因,一是在大一医学生刚进校3个月开始调查,他们所具备的医学及药品知识较少;二是护理专业中女生较多,女生生性多疑,导致大一护理专业中用药心理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在大二医学生中,临床专业同意观点人数大于护理专业,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因在于经过大一医学课程的学习后,两个专业所具备医学及药品知识的程度相当,所以大二临床专业与护理专业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经过上述分析,医学及药品知识是影响用药心理发生的因素之一,同时不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医学生中,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就业教育,使医学生具有一种健康、愉快和快乐的情绪,以防止用药心理的发生。

  3.2部分用药心理简析

  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药物或部分药物存在偏见。同样的药物,有些患者特别推崇,有些患者特别推拒。因此,端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用药心理,是合理使用药物、药事咨询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3.2.1崇贵心理。一些患者认为价格越贵的药物质量越好、疗效越快。因此喜欢使用高价药物甚至是昂贵的药物,认为多花了钱就会物有所值。其实疗效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药价的高低,对症下药才是最重要的。

  3.2.2崇洋心理。这类患者不相信国产药物,而特别推崇进口药品,认为进口药质量好疗效快,而国产药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非常排斥国产药物,只愿意用进口药。殊不知,药品的疗效是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取决于是否进口药,不少国产药品的疗效都不比进口药差,有的还强于进口药。

  3.2.3尚补心理。国人素有崇尚进补的习惯,有人甚至是三日一小补、五日一大补。部分患者也有强烈的尚补心理,生了病,不愿认真查找病因,只猜疑自已是“体虚”、“气亏”或“贫血”等,一味要求医生开“补药”,认为只要多吃补药,病就自然会好。象这样盲目用补药,实际上于病无益,反而常常造成用药不当或服用过量,使病情加重,以致事与愿违。

  3.2.4崇中心理。与有崇洋媚外心理的患者相反,此类患者只认中药不认西药,认为西药副作用大、毒性大,只有中药最稳妥、安全、靠得住,吃多少都没问题。不管自已病情的轻重缓急,片面迷信中药,有时甚至贻误病情。

  3.2.5不良反应拒药心理。“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都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药品的毒副作用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有些药服用后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等,有的患者服了对胃剌激大的药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患者在发生药物反应后,往往会产生拒药心理,尤其对曾产生过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药物,更是特别警觉、敏感因而拒绝使用。

  3.3不恰当用药心理的对策

  以性别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用药心理调查结果的比较,发现对于男生来说,仅崇贵心理有统计学差异;对于女性来说,崇新心理、崇洋心理、尚补心理、崇中心理、以及拒药心理等均表现出有统计学差异。鉴于此,在进行药物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时,应根据用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3.3.1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任何事物,避免不恰当的用药心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新药与老药、贵药与便宜药、进口药与国产药等是相对的。药物产生的疗效取决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每一种药物的适应症对症下药,以及针对不同的机体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才是应当提倡的。另一方面,新药上市时间短,自然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而老药上市时间长,自然出现的不良反应多,然而这一现象常被误认为新药疗效比老药好。在降压药中,硝苯地平普通片剂就是一种老药、便宜药和国产药,对于高血压危象病人,舌下含化硝苯地平(或心痛定)可迅速缓解患者血压升高的症状,疗效相当好;但对于需长期使用降压药的患者,硝苯地平普通片剂并不适宜,需使用新剂型硝苯地平缓释剂或控释剂,就可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因此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所以说,每一种药物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对症下药才可避免不恰当的用药心理发生。

  3.3.2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宣传教育,避免拒药心理。根据表1结果,因事先知道不良反应而拒药心理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非医学生大于医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医学及药品知识可降低用药心理的发生率。因此,应当在非医学专业应加强进行药物知识宣传与教育,并告知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等。除了进行健康药物知识宣传讲座外,还应通过制作网页、上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防病、治病观念,避免学生在询医问药过程中绕弯路。

  同时,应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及时了解不同时期临床疾病发病谱。采取办板报、出宣传栏等措施,作好相应的医学和药学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防治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3.3.3加大中医药知识宣传力度,同时避免崇中心理。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多,易产生毒性反应,因而排斥西药使用。他们把目光投向中药,认为中药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且特别推崇使用中药。这种看法不符合中医中药理论。中医药治病的特点在于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就是同一种疾病,根据不同机体,因人、因地、因时施予不同的治法。因此,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是针对适于不同患者,能有效改善症状的药,反之,这种药就会产生毒副作用。

  总之,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中进行药物及健康知识宣教时,应注意以上3个方面,端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要善于找出相应的对策,这样就可以避免用药心理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秀宁,孙阿妮,王志云,等.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6):117-118.
  [2]易晓玲,陈开文,尹华,等.患者用药心理调查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30):3089-3091.
  [3]徐咏梅,周磊,张艳冬,等.高校新生不恰当用药心理分析与对策[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4):276-277.
  [4]谢亚清,胡凤君.高校学生药品知识与用药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49-4450.
  [5]蔡玲,杨丽,林汉生,等.广州某高校学生用药知识与用药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22-3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