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中国武术的发展及其概念特征

时间:2020-08-29 来源:武术研究 本文字数:11979字
作者:陈青,马敏卿,张晶 单位:

  摘    要: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在这种文化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武术,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先秦尚武造就了行侠仗义的侠士阶层,魏晋崇文中使得武术"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在农耕文化中,武术的技术表现多为拳脚功夫;在游牧文化中,武术的技术则呈弓马技能.在太平盛世,拳种追求养生;刀光剑影中,拳种渴望技击.武举制使习武者扬眉吐气,禁武令让习武者深思修行.外忧内患,武术是国家的身体权力,国泰民安,武术是国家的身体资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武术受益于多元文化,表现出色彩斑斓的多元景色.受益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名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武术; 文化; 概念; 特征;

  作者简介:  陈青(1963~),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1 武术的发展

  如果说,在人类社会早先的时候,人与野兽争夺食物和领地中,不能与野兽讲情面,而使用打打杀杀来保证生存,人的搏击能力被充分调动和释放出来.这个时候人们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是后来武术、拳击、击剑、搏击等项目的最为原始的人体内在源头之一.再往后发展,人类的攻击性变得开始使用火器进行战争了,攻击力大到无以复加的状态.当人类进入到氏族社会阶段,氏族作为人群聚居的一种形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生存领地,他们大多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域安顿下来,繁衍生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领地范围内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迫使他们以搏斗开辟新的领地,解决冲突的方法,大多是采取相互的攻伐,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处理冲突的手段之一,也是使用本能的搏斗,这是搏击类项目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那么,武术是怎样产生的呢?中国武术是如何起源的?这需要我们看看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国社会有一个特殊和明显的特征,就是建立在血缘伦理基础上的宗法制.简单地说,中国社会中的每个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细胞,动手动脚地冲突较少发生在血缘家族成员中,攻击行为在血缘家族中不容易成为武术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那个娱乐内容较少的时代,人的身体就是要自己的最好的玩具.人们使用各种以身体为玩具的方法,进行自娱、他娱,创造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身体活动内容,武术就是其中的一个普遍的娱乐内容.当一个人练得出神入化的时候,对习练者和观赏者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这种引人入胜的、高超技术的娱乐方式,还能有效地将这种身体活动的技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形成了人人羡慕、模仿的娱乐方式.至此,可以看到血缘家族的社会环境中,娱乐享受是人们惯常使用的搏击方法变成套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每个家庭细胞逐步放大,演变成国家.大家都知道,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领导下的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家族管理模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某个姓氏的皇帝,手下的大臣都是自家的亲戚.当然,国家大了以后,家族管理模式有的时候会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比如分封在边远地区的皇族成员,自己发展壮大后,可能会不满足自己的地位,就容易出现与其他成员产生冲突,这个时候便引起了地域之间的战事.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虽然有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但是要使用好这些武器,平日里就要不断地习练.习练中,徒手的练习是最为基础的,身手灵活,步伐矫健方能娴熟地运用武器.在这个时候,为了有效提高身体的素质和能力,中国人将战争中能够搏杀的技术单独拿出来,以徒手的、持器械的、有假设目标的、真实目标、双双相对模拟实战的、彼此打擂的各种方式进行练习,其目的就是练就人们的搏击能力,将身体练成攻城克敌的武器.在中国,根据不完全统计,战国时期254年中共爆发过230次大的战役;秦专制集权统治的短短14年中北逐匈奴、南征百越、清剿陈胜、抵抗刘邦几乎没有平静过;两晋南北朝统治315年发生534次战事,也是战事纷繁;即使在中国以太平盛世着称的隋唐五代378年也同样爆发过353次冲突;宋元统治408年间则发生750次战斗,和平似乎没有生存空间;明清时期,统治542年却战火熊熊燃起1000余次.在中国历史上,平均每3年一场小战役,每20年一场大战争,刀光剑影的战事时常出现.[1]战事的频繁,导致社会时尚趋向于尚武,这样就出现了先秦的"齐人隆技击"(《荀子·仪兵》)现象.在这里,军事战争成了武术重要的催化剂.武术绝不是源自于单一的搏杀.武术能够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形式,与武术在中国大地上长期被文化滋养有很大的关系.大家知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稳坐江山的和平年代,总担心掌握搏斗技术的武士们会用武力,从他的手里夺走他的权力.所以每当这个阶段,统治者大多会颁布禁武的法令.民众们在严格的禁武管制之下,拿起了"弱者的武器",通过各种掩饰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将技击动作串联起来,变成能够表演的、健身的组合或者是套路进行习练.管事儿的人发现时,也难以判定这种活动是否属于滋事的搏杀技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武术的套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基础,即使不是作为一种对禁武的掩饰,为了保家卫国,民众在习武中,也会将各种技击技术进行有机的串联,这样可以帮助习武者"惯勤肢体"(戚继光语),以此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这种习练形式,更是人们进行娱乐的形式.唐代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生动地记录了剑术表演,"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在宋代,武术套子的表演成为市民们在娱乐场所的瓦舍中观赏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就是具备周期性的帝王统治,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为了防止可以覆舟的民众以武力推翻政权,屡屡周期性地实施禁武,这导致民众开动脑筋将技击技术进行改造,从而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和发展,也使得搏击的技术逐步演化出其他国家所少有的套路形式.

  武术不仅仅是人们娱乐的玩具,更是社会教化的工具.一般来说,人们不大喜欢生硬的说教,特别是对人进行强制的管束,人们总会有一种逆反心理,不愿意被约束.人还是要被管束的,不然就会出现问题.对此,统治者、长辈们、师父们会利用武术来充当约束的工具,对人们进行比较生动、有效的控制.因为,在习武中有各种习武者自愿接受的约定,比如拜师的誓言,师父的戒规等.无论管教的方式和方法多么生动,这些内容是从外部对人进行控制,主要是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真正实现对人的控制,还是需要人自身的教化程度,习武中就有武术技术本身的掌握这种内在的控制过程.比如,武术中的柔韧练习需要习武者的坚韧和毅力,更需要机敏的心智配合.当习武者的坚韧品质形成后,便是成为人的意志组成,发挥着自我约束的作用.人们看到了武术可以承担教化的工具后,越发注重这种身体工具的利用,由此逐渐出现了武戒、武德、武礼等教化方式,旨在激发习武者内在的优良品质.比如,抱拳礼就告诉习武者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修;左为上、右为下,恭候师友、前辈指教.当然武术技术的教化形式更为重要,武术技术的教化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技术动作来实现的.比如,在对技术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使习武者明了学无止境,而且要时刻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地钻研技术动作,直到娴熟地掌握技术.当习武者成为某个拳种的佼佼者的时候,师父依然谆谆教诲着要厚德载物,不能因为自己掌握了武术技术而持强凌弱,需要以自身的武功扶弱济贫,秉持公道和正义,养浩然之气.还有"射不主皮"的射箭,并不需要你有多么高超的射箭技术和射箭穿透力量的大小,只需人们参加射礼活动,从中培养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的人.正是由于武术的教化功能,武术很早就进入到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本着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观,要求学生德、体、智全面发展,其中的射箭、驾驭战车都是古代武术的内容.孔子的三千多学生中,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这些人能够成为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者,武术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度,东面是漫长的海岸线,西面是慢慢的戈壁和沙漠,南方的崇山峻岭阻隔着人们的交往,北方的一望无际的草原构成的天然屏障.在这个地理环境中,人们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地域,相互的往来比较少,甚至是鸡犬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在这种环境中,不同的人群对身体活动的创造和发明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武术的流派中就形成了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格局,这是武术拳种形成的自然条件.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文因素,习武者长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下,习武者主动或被动地将阴阳、太极、五行、八卦等理论解释拳理,并通过自己对身体活动的理解,逐步创造或改造,形成了以这些理论指导下的特色拳种.武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些理论的生动、鲜活的身体语言的表达,对于百姓来说,武术可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精深文化的普及形式.人类始终存在一种渴望,尤其是自身缺乏的内容,便格外地想得到和拥有.这种情况促使习武者相互之间的交流,投师学艺、武技切磋、打擂比武不仅促进了习武者的技术交流,更使得拳种的技法越来越丰富,特色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并没有满足现状,武术被人们用来进行祭祀仪式、节庆表演、竞技比赛、开局押镖,不断地扩大武术的使用范围,发挥了武术在各类社会交往活动中独特的作用.古代有"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活动内容,长期的习武可以提高人的生命活力,提高生命质量.一个民族的体质强弱,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更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无论是在尚武的先秦,还是在还是成武的明清,国家都有推动武术发展的措施,比如武举制就是一种激励民众习武的制度.民众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方式的"闲来造拳"活动,并用所创的拳种健身.太极拳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陈王廷在退役后在家隐居,把以前所掌握的武术技术,进行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创造和改造,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陈氏技术风格的太极拳.随后,一系列的相关的太极运动得到发展,成为太极运动的系列内容.对健康的追求是不止境的,每个时代都有习武者以健身为目的进行武术拳种的创造,比如木兰拳、保健气功、太极柔力球等.武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合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养的健身运动形式,可以比喻成中国人健身的"粮食店"(南怀瑾语).习武人人数在中国是最为广泛的,他们的习武健身构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武术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击功能,武术具备了娱乐、教化、交往、健身、营生、节庆、表演、竞技等异常丰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其他民族的搏击项目所难以具备的特征.可以说,武术在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搏击技术得到了文化的滋养,披上了一件件文明外套,一点点地被中华文明所特化,成为人类文化中富有文明色彩的人体文化.

  2 武术的概念及特征

  武术在萌发阶段,是依附于劳动、宗教、娱乐、生活、教育、军事、营生等活动之中.这个时候的武术,没有自己独立的名称,缺乏自己独立的技术,所以在中国的古代,始终没有武术的称谓,最早出现的"武术"一词,是南朝萧统编的《文选》中有"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诗句中的意思是停止战争,发扬文治.那么这个武术并不是现在的武术,而是泛指军事武力.再看那时候的武术技术,其技术非常繁杂,有摔跤的动作、有角力的动作、有击刺的动作、有杂耍的动作,就是缺少自己的技术动作体系.

  随着武术自身的不断强大,在武术技术结构上逐步完善,历经了漫长的发展,逐步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独立的武术体系.标志着武术自成体系的主要标志有:其一,完善的技术动作体系;其二,丰富的拳种流派;其三,特有的武术器材体系;其四,相关的武术理论.武术一词在清末民初开始广泛地使用起来,1914年,着名教育家徐一冰在上书民国教育部时,"拟请于学校体操科内兼授中国旧有武术"采用了"武术"称谓.[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称谓得到了明确,沿用至今.从武术的名称上可以看到武术的发展历程是从零散依附,到独立成体的过程.

  2.1 武术的界定

  对于武术来说,总要有一个名称来说明这项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事项.从早先的拳勇、技击、武艺、相扑、角力、手搏、击剑、打拳、使棍、把式、国术等等叫法,发现武术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在武术自成体系后,武术在自身技术、流派、理论等方面都具备了自成一家的状态,名称的指向性也越来越明确.如果大家耐心地看看武术概念的变化,有心人就会从中发现武术发展的脉络.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提到:"国术原是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这个阶段,强调了武术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有一定攻防技能的活动,同时看到了武术具有体育的功能.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这个描述倾向于武术的表现形式,此刻没有提及攻防技能,依然认可武术的民族体育的属性.1978年,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对武术的认识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变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在这个概念中,具体地说明了武术共性技术表现,其中包含了功防技能,更强调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1983年,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中是这样表述的:"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作为素材,遵守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斗勇,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活动."其中的个别措词出现了变动,格外地强调了技击,没有了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提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个概念言简意赅,表述了武术的基本结构,强调了民族体育的属性.从上面各个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来看,反映出人们对武术认识逐步走向了全面和深刻.任何一个概念,都应该遵循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界定:

  概念=种差+类属

  比如:人=使用符号的+动物

  对一个事物进行概念界定时,第一步是确定它的类属,人是动物,就是把人归入到动物的行列,而不能把人列为植物.第二步是分析它的种差,人是能够发明、创造、使用符号的,而其他动物没有人的这种强大的能力,以此区分彼此的种差,这样看人是高等动物,是其他动物所无法与之抗衡的动物.按照这种方法,大家就可以对武术的概念进行自我的分析.首先武术是民族体育活动,这是武术的类属.其次,武术拥有其他体育活动所少有的技击技术动作,武术追求的是内外兼修的,能够对人产生全面影响的身体活动,这是种差.那么,武术的概念可以简化为:武术=以技击类动作进行身心修炼+民族体育活动.

  2.2 武术的属性

  第一,文化的武术.

  武术的技击属性.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期,武术被作为一种实用格斗的机能,拥有这样技能的人,可以防身自卫、保家卫国.武术在这种状态下,表现的是以通过人为加工后的技击技术为主的属性,可以称之为武术的技击属性.从上述武术的缘起中,可以看到武术在形成的初期,以身体做武器的武术具有一定的搏杀能力,被广泛地运用于个人之间的私斗,群体之间的战斗,国家之间的战争.在此阶段,军事战争实际上是建立在武术搏杀技术基础上的文化.武术的技能属性.由于习武者经过长期的磨练,将身体机能提高到了一个较常人出色的状态,他们的身体灵敏、协调、力量、速度都能够有效地用于需要身体去完成的各种任务.对此,可以称之为武术的技能属性.因此,武术的技能便成为习武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伸张正义的游侠、还是游走江湖的镖师、看家护院的家丁、卖艺谋生的艺人、授徒教拳的拳师,学校的武术教师,都是用武术技能作为自己谋生的工具.武术技能作为一种需要人为特殊磨练的身体活动,格外地表现出人化的色彩.武术的竞技属性.人的社会活动,总是离不开竞争.用什么方式进行竞争,就成为人们经常考虑的问题,聪明的中国人使用比武的方式把原本血腥的竞争变得合情合理,使大家有可能和机会亲自尝试.三国时,曹丕和邓展用甘蔗作剑进行比试,就是一种体育竞技的形式.对此,可以称之为武术的竞技属性.武术的这种属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竞技活动非常普遍,竞技水平也相当高超.竞技帮助武术不断地提高技术,也帮助武术成为需要人们花费时间去磨练的"功夫"内容.一旦这种由精湛技术构成的武术被人们普遍掌握就难以遗忘,由此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成长于中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全方位的影响,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中医学、美学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地将这些思想和观念转变为自己的文化构成,使得武术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不被时代淘汰.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武术属性,可以称之为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武术在中国得到发展,与其他的国家和民族的搏击类型的现实相比具有很大的文化优势.比如习武先习德,伦理、道德的文化力量帮助习武者以德性赢得人心,这种立德树人的身体文化自然有极大的生存价值.特别是在武术的文化属性作用下,武术从练就身体武器走向了铸造身心兼修的身体器具的历程.关于武术属性的划分,仅仅是为了理论的分析而进行的区分.实际上,武术的属性是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的,难以彼此严格地分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武术属性表现可能会突出一些,在另一个阶段,则是另一类属性比较活跃.武术的属性不是自然的本能流露,而是人化的结果,所以是武术是文化的武术.

  第二,文明的武术.

  文化使得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变得不一样,文化有阶段性,比如远古的青铜文化.而文明则不同,文明可以使人与人、民族与民族逐渐地变得越来越接近,越来越相似或相同,文明还是更长久的文化,比如青铜时代的制造业,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共同生活在这颗小小星球上,就应该在不同的、色彩斑斓的文化中,逐步地实现文明的共享,共同地友好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文明的社会是人类努力争取的目标.最为关键的是,文明是一种对人类普遍有益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战争文化,就不能用军事文明、战争文明来说事儿.毕竟军事战争是对其他人群产生伤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活动.相反,农业生产是一种对人类都有益的文化,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地听到农业文明.武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中,有些内容只能停留在文化的阶段,比如技击,武术的技击属性如同军事技术,存在对他人的伤害,不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文化.所以以技击为主体内容的武术形态就会逐渐地失去发展的空间.而以伦理、道德、健身、娱乐为主的武术形态,由于它对人类有益无害,是有效促进人类和平、健康、友好的文化,因此必然会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武术只有不断地向着文明的武术发展,通过武术可以使人类共同享用有效的健身手段,促进健康水平,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文明的武术,主要是包含着道德修养、蓄能健身、哲理竞争等要素的武术形态.可谓是三足鼎立,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文化平台.这三个结构要素每个要素都是关系到人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类共同享用的平台,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通道.高尚的修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品质;健康的体魄,是人类在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命载体;合理的竞争,是人类文明不断演化的内在动力源泉.正是:"中国武术是一门'成人'的深厚学问,习武者通过对中国武术的不断修习,能够逐渐达到由感知到内省、由身体到品行,内化为内在人格的养成,人生境界的提升."[3]道德修养的要素,这个要素主要说的是,武术习练中特别推崇的习武先习德、习武须修心的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人类共享的优良品质.大家知道,法治可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却不易深刻管理人的内在意识.人有了内在的高尚道德修养,便能够自觉、自发地遵纪守法,道德修养是遵纪守法的前提,应该比守法更为重要.蓄能健身的要素,主要是指的武术这种身体活动,不仅在活动中耗能,但是这种类型的耗能与竭尽全力,挖掘潜能的竞技体育相比,整体上是蓄能的过程,习武过程是养精蓄锐的过程,晨练后神清气爽地学习和工作就是习武者的普遍感觉.通过这种符合人体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武术习练,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健康,因此是人类共同期望享用的文化.哲理竞争的要素,强调在人类的竞争中,不能完全依赖于物理式的量化竞争,用秒表、尺子、磅秤来衡量运动员水平的体育竞赛就是物理属性的量化竞争.这只是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但不是最佳形式.在进行竞争中,有必要运用可供人们思考、琢磨、智慧的哲理式竞争,这种竞争需要人们用思辨的方式,用审视、推测、辩证、谋略等方法区别竞争者的优与劣,这才是人类文明的竞争.武术属于这种类型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直白、立竿见影的较量,而是充满智慧、令人回味的博弈.

  2.3 武术的特征

  第一,武术的攻防技击特征.

  武术的技击特征是从其发端,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特征,这种特征与人类社会同类的搏击项目有相同之处,更有自身独到的地方.人类的搏击技术大多是采取攻击人体的薄弱部位,一般采取的手法、身法或腿法都是直接的,简单的.拳击技术非常简洁,即使是历经在场的发展时间,明快的直、摆、勾拳法始终不变.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将这种攻击和防守方法进行了富有智慧和想象的创造,使得武术的技击方式和方法格外的丰富.比如远踢、近打、贴身摔;打法中的手法就可以演变出冲、劈、挑、砸、贯、抄、盖、鞭、崩、钻、扫、挂、撩、栽等方法.如此丰富的技击技术是武术主要技术结构,是武术区别于其他搏击项目的主要特征.武术的技击特征之所以如此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与武术文化目的指向性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武术逐渐从不断培养自己的身体充当攻防的武器,向着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健身、娱乐、交往的器具方面变化,从而使武术原来真实的攻防对象,逐步地变成了假设的、虚拟的攻防对象.习武者在这个状态下,每每遇到的是手持宝刀,无龙可屠的境遇.也就是说武术随着军事战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使用的兵器的改变,武术从军事活动中作用逐步减弱,人们逐步将武术的技术目的指向性调整为关注民众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健身、娱乐、表演的器具,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强大.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武术被身体的艺术所包裹,习武者似乎在武术身上不断添加文明的外衣一样,武术逐步地变得文明起来.不管怎么说,武术的技击特征是与其他体育活动不大一样的重要特征.即使是这种技击技术被文明化,它的技术动作的原型始终保持,还是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这些动作虽然在实际的攻防效果方面有所减弱,然而长期地习练武术,习武者依然具有较普通人更加灵活地运用攻防技术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防身自卫,再蹩脚的散打选手也比街头斗殴的人更富有攻防技术的含量.所以,武术至今依然是军队、警察进行军事训练中有效攻防技术,也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运用武术锻炼学生防身自卫能力的手段.

  第二,武术的形神兼备特征.

  当你看到武术的形神特征时,一定会问,难道其他的体育活动没有形与神的成分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体育活动,都必须具备身体表现出来的有形的技术动作,也富有身体活动所包含的无形的意识、精神等内容.但是,这里所说的武术的形神兼备,有着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武术中的各个拳种都非常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凡是优秀的武术习练者所表演的武术套路,不仅有规范、洒脱、精湛的技术动作,更有一种咄咄逼人,以形喻势的气势.从习武者的眼神中能看到不同的眼法与不同技术动作的配合;不同的身法与套路意境存在种种联系;不同的节奏与套路技术的处理技巧相关,不同的拳种风格象征的意义迥然.不同的武术套路,在形与神的巧妙配合下,表现出极其丰富的风格,刀走黑、剑走青,棍打一片、枪扎一线.这种情况在田径等运动中不容易体现,没有人见识过百米选手在一百米的极速奔跑时,面部的神态千变万化,或者表现出各种风格的跑法.所以,武术的形神特征有着独特的表现.武术的形神兼备特征追求的目标是有机体内外的和谐.为什么要内外和谐?人体是一个和谐整体,一个人运动能力的高低,不仅只是运动系统独一家的作用,还有内在的神经系统、供能等系统各方协调.特别是武术技术动作运动强度较大,必须充分地将有机体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完成技术动作,这是人体生理要求的,是人体运动的必然规律.而武术更存在着内在的意识、神韵与外在的形体、动作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直接影响着武术技术水平的高低.中国古代的习武者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外六合"等有关内外相合的习武要求.一般来说只有达到了这样的相合,武术技术动作就能协调、灵活、劲力充足.由于武术技术结构的特殊性,习武过程中,还格外追求"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套路,从起势到收势,势势相承,气脉不断,形成一个连贯的技术体系.武术套路特别讲求以形喻势,这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生动、有效地帮助习练者理解和掌握内与外协调的方法,比如"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当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武术内在的意向就和外在的动作相统一了,并且表现出拳种应有的风格.内外和谐所追求的是习武者将自己内心的向往和意念,通过身体技术动作来表现出来,也就是用身体说话,用形神合一的身体表达思想或精神.比如,德技双馨的习武者,以点到皆止的动作来表现武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深刻道理.

  第三,武术的多元文化特征.

  人们通常使用"博大"形容武术流派众多,拳种繁杂.武术的确拥有极其丰富的拳种,相同的拳种,加上不同的流派,武术就更加的复杂.武术拳种的繁多可能与习武者的身体素质、身体感受、身体创造有关系,毕竟人不同于机器,不想机械化的生产,在流水线的出口会是完全一致的产品.一位师父教九个徒弟,连师父会有十个样子的演练水平和风格.这是武术拳种众多的身体原因.当然,武术拳种和流派众多与中国幅员辽阔存在密切的关系,地理因素对武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枪西棍、南拳北腿"就是说的这个现象.的确,在不同的地方,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和意识会影响他们对武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江浙一带的船拳与当地渔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地理环境对武术的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能够对武术产生深刻影响的是文化因素.文化在影响武术的时候,首先是直接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五行、八卦等等直接地影响拳种的命名,影响着拳理的阐释.表现最为典型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其次,间接的影响,比如中国文化的环境,特别是家族文化间接地影响着武术传承的师徒关系是拟血缘关系,大家知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关系虽然无法取代与血缘关系,但是却牢固地维系着师父和徒弟的人际互动.文化对武术的影响,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武术始终处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熔炉中,在延续性的文化中,武术被锻造成中华民族文化的身体符号表现体.比如,武术套路的四段象征着周而复始的四季、套路的起势居右虚左以示谦虚、左右开弓的技术意味中和、内外兼修以求练就"内圣外王"等等.文化就像是一把刻刀,把文化深深地印刻在武术的技术之中,使得习武者在习练武术技术的过程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在这种文化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武术,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先秦尚武造就了行侠仗义的侠士阶层,魏晋崇文中使得武术"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在农耕文化中,武术的技术表现多为拳脚功夫;在游牧文化中,武术的技术则呈弓马技能.在太平盛世,拳种追求养生;刀光剑影中,拳种渴望技击.武举制使习武者扬眉吐气,禁武令让习武者深思修行.外忧内患,武术是国家的身体权力;国泰民安,武术是国家的身体资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武术受益于多元文化,表现出色彩斑斓的多元景色.受益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名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第四,武术的人体艺术特征.

  很多古老的民族体育活动,能够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非同一般的特征.其中,人体艺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武术成长、成熟.人类的身体活动中可以分成两大类内容,一种是肢体活动,这种活动基本上是人的本能活动,比如走跑跳、踢打摔.另一种是身体行为,这种行为是附加了人的意识,也就是人为的因素后,进行了专门的加工,有了比较明确的目的的活动.比如由走跑跳演变的田径运动,踢打摔衍生为武术.武术从萌生阶段的本能踢打,到成熟后有技术含量的踢打,武术技术中逐渐渗透了很多人为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加工手段就是艺术.在艺术的作用下,本能的活动添加了美学的色彩,提高了审美的意向,使武术技术逐步演变为身体行为,这种状态使得身体活动越发令人赏心悦目.人体是美的源泉,是美的主体.中国人将人体活动赋予美的意蕴,特别是将富有技击性的人体活动演变成人体艺术,可以说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正如钱穆先生所认为的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而且是"善于将技术艺术化"的文化.武术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受益者,武术又是人体艺术的创造者.在武术的人体艺术特征中,作为动态艺术创造和静态艺术修为的辩证演变中,武术主要表现出形式美、意蕴美、生命美等.其一,形式美.武术表现出中国特色的对立统一的协调之美,对称的动作、呼应的招法、均衡的组合、完整的套路无不淋漓尽致地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以及美学价值.当一个习武者将一个套路演练到出神入化状态,其套路技术的动与静、起与落、快与慢、高与低、刚与柔、轻与重等节奏处理必然达到或接近了黄金分割值,这时美的存在与审美心里高度吻合,艺术便自然流露.其二,意蕴美.武术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浩然之气等成分.武术通过神形兼修的方式,以特定的练习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深深地印刻在武术的技术之中,不断地内化成习武者神形兼备的行为和意识.长期的武术习练,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掌握繁复的武术技术;只有厚德载物再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只有贵和尚中才能理解人性之美,只有养浩然之气才能以身报国.武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体验传统文化,实施审美的载体,切实地塑造了习武者的内在意蕴之美.其三,生命美.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对不利于身体健康和生命塑造的成分进行改造或抛弃,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身体健康,有益于生命塑造的"养生""修心"技术体系.由此,武术成为一种尊重生命的人体艺术.在人类丰富的身体活动中,武术特有的尊重生命价值表现非常突出,是人类渴望的共享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青.论攻击性与武术非技击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8-701.
  [2] 郑旭旭.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3] 王岗,等.中国武术:一门"成人"的学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11):57-63,100.

相关标签: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