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湘西山地文化的起源、特征及其对民间舞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12 共3529字
论文摘要

  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体现着该民族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征,以及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是表现本民族风俗习惯、礼仪、信仰等内容的文化传承。

  湘西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南部,其境内西部与云贵高原相接,北部与鄂西山地相连,武陵山自西北延至东南,雪峰山自西南延至东北,这种独特的山地自然地理环境为湘西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山地文化”。几千年来,生活在山地丘陵间的湘西各少数民族,在深远和厚重的地域文化的滋养下,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来展示各民族人们的生活、信仰以及审美观念。可以说,“山地文化”是湘西民族舞蹈诞生的文化土壤,对其舞蹈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山地文化与舞蹈艺术

  所谓山地,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和经济文化综合体,既是地貌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社会文化诸多领域的常用概念。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现着固有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多民族文化诞生与发展的根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着人类的文化,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就形成了带有地域环境基本属性的地域文化。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地域文化滋养和孕育着艺术产生的根源,决定着民族文化艺术特性的形成。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孕育和发展了独特的山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山地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习俗,而这些因素又影响和决定着民族舞蹈的内容、形式、风格和动律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山地文化与依附于其上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二、湘西山地文化的起源和特征

  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数十万年前,湘西地区就已经生活着古老的土着先民,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叩石垦壤、艰辛生存,在沟壑纵横的土地上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用汗水和热血浇灌着秀丽的崇山峻岭,书写着独特地域文化的传奇历史。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曾说过:“相应的环境特征由文化决定。较简单的文化比发达的文化更直接地受环境制约。”湘西地处武陵山脉的莽莽群山之中,北抵鄂西,西接渝黔,南连桂北,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等各民族杂居一起,是汉族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地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怪石林立、土稀田薄、高山阻隔、交通闭塞,既不适合农耕也不宜通行商贸,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受着大自然的限定和制约。但“靠山吃山”的湘西各族人民直面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在陡峭的丛林深谷中孕育和发展了独特的山地文化,形成了区别于周边地区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性格差异以及审美习惯等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特殊的风俗习惯、民俗信仰,呈现着民族文化的异样特色。

  此外,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不仅是指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还指各个民族文化内涵的种类、层次的丰富性。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和人类的迁徙,许多古老的少数民族都先后进入了湘西的地域范围中,先后有濮、越、楚、巴、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据有关历史考证,宋代以前,湘西地域内主要生活着古代的巴人、盘瓢和僚等;宋代以后,土、苗、瑶、侗、亿佬等民族走入了湘西,并从此扎根于山地文化之中。清代改土归流以后,汉族人又大量地涌入。这些民族或长期居住于此,或作短暂的居留,或与其他强势民族相融合,或独自发展强大,都不同程度地对湘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在山川林茂中大杂居小聚居,彼此宽大为怀,互相兼容,形成了湘西山林地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并为湘西文化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印记。在山地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以土着原始文化为底流,先后融合了楚文化、巴文化、汉文化等各种文化潮流。因此,可以说文化的多样性是湘西山地文化资源的又一个突出特征。

  三、“山地文化”对湘西民间舞蹈的影响

  居住在山林深处的湘西各少数民族皆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动中,历经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各式各样的斗争,从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语汇,对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及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民间舞蹈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舞台,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地理环境的不同种类和发展变化,刺激着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而被誉为“艺术之母”的舞蹈艺术也自然受其影响。湘西多奇特之山、险峻之山,生活在大山里的湘西各少数民族,尽管经济文化类型各不相同,但都受着山地地理环境的制约,因而其文化及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且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山”的印记,表现出了独特的“山地文化”特征。以山地为特征的地理环境,影响着湘西各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山地民族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朴实耿直、粗犷憨厚的精神,并赋予了他们与自然相处的灵感和独特的创造力,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中,开启了民间舞蹈形式的源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语言。如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的土家族,人们经常身负重物行走在悬崖峭壁之间的羊肠小道上,从而拥有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他们在舞蹈中舞动时常常有登高时身躯前后仰、摆手、甩手、脚牢牢地踩踏在地面上扎实感和沉甸感,表现了山地居民对自己生息相关的环境的一片深情。又如生活在高山中的苗族女性,她们习惯了爬坡上坎,身体本能的前倾,甩同边手,在行走中她们的步伐、服饰、手臂组合成了协调的习惯动作,而这样的行走特征在苗族的“踩鼓舞”中则有典型体现。

  总之,生活在山地的湘西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延续,故而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冲击,社会发展十分缓慢,本土文化的积淀很深。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舞蹈形式往往具有更多的“原生态”特征,并得以原汁源味地保存和传承了下来。

  (二)山地生产、生活方式对民间舞蹈的影响

  地理生态环境往往决定着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所形成的独特动作,又会渐渐地转化为舞蹈形式。普列哈诺夫说过,舞蹈是“人的生产活动在娱乐、在原始艺术中的再现,艺术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形象”。湘西地处山区,生产力十分低下,因此,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生产环境,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获得一线生机。于是,湘西各民族的先民们在生产过程中团结互助,共同劳动,并在劳动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类型。如湘西苗族流传下来“花鼓舞”“单人鼓舞”,其舞蹈内容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而“铜鼓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无论是表现劳动生产,还是狩猎生活,它都体现了苗族先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意志和乐观精神,呈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生产和生活气息。

  (三)山地宗教信仰对民间舞蹈的影响

  山地文化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山地民族中,融合着他们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冥冥之中神灵主宰着世间的一切,只要求助神灵,遇事便可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而舞蹈正是人们娱神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宋《楚辞集注》中载:“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可见,宗教信仰对湘西民间舞蹈的原始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宗教活动的盛行决定了以祭祀为背景的舞蹈艺术的盛行,而在此间舞蹈只是作为一种手段为宗教服务。湘西原生形态的祭祀舞蹈主要有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神灵崇拜等多种形式。如湘西土家族的八宝铜铃舞,舞者一般为“梯玛”即土老司,他们身穿大红法袍,腰系“八幅罗裙”,头戴彩色的“五佛冠”,手持八宝铜铃,在锣鼓声中,摇摆、抖动着身躯,边舞边唱,以求得与“神灵”或“先祖”的沟通,得到庇佑与保护。

  (四)山地风俗习惯对民间舞蹈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偏僻使得山地民族在与外界的隔阻中保持着古朴的道德风尚、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等,并在长期有序地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欢乐喜庆或丰收喜乐的日子里,人们习惯用舞蹈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心中的情感,传递文化的力量。因此,风俗习惯对民间舞蹈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苗族的芦笙舞及湘西每年春节时所跳的“踩鼓舞”,都代表着苗族人传统的风俗习惯。

  任何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民族艺术形式必然因为它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光彩夺目。山地提供了湘西各民族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形式。原生态的湘西民间舞蹈艺术不染铅华、不事雕琢,是湘西山地文化最真实、朴素与坦诚的表现,而不仅是我们窥探湘西民族文化的窗口,它以独特的视觉形象传达着民族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邹永红.《湘西苗族舞蹈文化内涵解读》.大舞台,2010(05).
  [2]黄才贵.《山地文化特征探微》.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02).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