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广场舞对舞蹈艺术及社会文化的价值

来源:文艺争鸣 作者:苏仲霓
发布于:2021-06-10 共6234字

  关于广场舞的论文第三篇:广场舞对舞蹈艺术及社会文化的价值

  广场舞,一种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活动,也称有氧健身操。广场舞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参与者为群众,而非舞蹈工作者,参与者聚集而舞,具有集体性特征。其二,参与方式是偶然的、随意的、自发的。其三,舞蹈内容并不专业,多伴有节奏感较强或悠扬舒缓的音乐,以徒手可做的简单舞蹈动作为主,也有部分持道具或轻器械。广场舞的集体性、自发性、非专业性对舞蹈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将其视为某一特定的专业舞蹈来分析舞蹈本体、舞蹈编创等,而要究其根本,认识到广场舞作为中国特殊的文化现象,给舞蹈艺术和社会文化何种价值。

  一、广场舞的大众文化属性

  就中国的文化背景来说,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是比较常用的学术概念,广场舞究竟属于民间文化还是大众文化,的确容易引起误解。大众文化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我国的大众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大众社会中产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大众文化越发备受瞩目,在市民生活中普遍流行。而民间文化的历史更加久远,“各种文化艺术门类几乎都是在民间自发产生的,因此文化开始总是民间文化(folk culture)。它们或是表达内心的渴望与困惑,或是出于审美的情趣与冲动,或是展现自身的活力与生命”1。舞蹈艺术中,原生态舞蹈无疑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它表达了人们最原始、最真挚、最热烈的情感,深扎在土地中,流淌在历史的血液里。表面来看,广场舞似乎也有民间文化的影子,为了确认广场舞的文化归属,不和民间文化相混淆,我们可以剖析大众文化的特点,找到和广场舞的共同之处,从而增加对广场舞这种新时期产物的解释能力。

  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前文已经谈到,只有现代工业社会才能孕育大众文化,在1840年鸦片战争到党的十六大的一百多年中,中国从被迫对外开放,到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现代化进程推动经济增速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大众文化提供了温床。现代工业社会孕育了大众文化,反之,大众文化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本质。广场舞便产生于这样的大环境下,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中的青年人率先学起了舶来的交谊舞和Disco,即广场舞最初的形式。可以说,没有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群体,就没有广场舞,广场舞和现代工业社会、和大众群体是伴生关系。因此,从起源时间来看,广场舞无疑具有大众文化的现代性特征。

  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消费意识。“大众文化又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现代化科技手段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此能使大众文化在短期内迅速漫延和扩张。”2广场舞之所以能蓬勃发展、迅速扩张,依靠的并不是生产者即消费者的自在传播模式,而是依靠政府主导的广场舞学习热潮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助推。初期的广场舞保留了民间文化的影子,而发展期和蓬勃期的广场舞,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目的鲜明的文本改造、逐渐剥离的原生意味、日趋浓厚的拼贴色彩,都恰恰符合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消费意识。当然,广场舞必然包含民族民间舞蹈的成分,但其民间想象、民间智慧、民间风格被消费意识不断入侵,舞蹈本体、舞蹈音乐、舞蹈服装都逐渐向现代化靠拢,消费意识重新想象和塑造了广场舞。因此,从舞蹈文本和市场的关系来看,广场舞符合大众文化的发展轨迹。

  归根结底,大众文化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历史告诉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精神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是人类近代历史的常态,以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群体为基础的大众文化是这种现象最好的实证。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意识的深入人心并非一蹴而就,“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制度被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市民阶层有了独立意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催生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传播又反作用于大众群体,越发唤起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广场舞、保健品传销都是当时大众文化的一分子。同言情小说、流行歌曲一样,广场舞诉诸人的本性,是人们被长期压抑的个人意愿、个性追求的情感出口。同保健品传销一样,广场舞弥补了大众群体缺乏的公共社交空间,参与广场舞是在自娱,是在社交,更是在追求个人解放。广场舞的消费意识也决定了它的生产、流通、消费都遵照市场的要求,即追求个人利益。因此,从发生原因来看,广场舞是典型的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具有大众文化属性。

  二、广场舞对舞蹈艺术的价值

  经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认为,广场舞属于大众文化。从该属性出发,广场舞对舞蹈艺术的首要功能就是填补和革新学科的研究视野。回看舞蹈学的发展脚步可以发现,舞蹈学对大众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如果说古代舞蹈研究以乐舞为中心是因为民间舞蹈史料的东完西缺,研究者难免计穷智短,或因为我们始终抱有复建乐舞的美好希冀,研究重点不自觉地向乐舞倾斜。那么现当代舞蹈研究对广场舞的忽略,概是由于我们低估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未承想也不敢想舞蹈艺术居然可以爆发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而当其以大众文化的姿态享誉全国时,我们又一度忽略了对其进行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依然执着于在专业舞蹈领域内砥志研思。广场舞和专业舞蹈的分野并不是绝对的。从源头上说,专业舞蹈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了精英地位,而是经历了从田野到舞台、从民间到学院的过程。关注广场舞,即关注以广场舞为代表的所有非专业舞蹈,关注专业与非专业的文化相关性,也是反思舞蹈学研究的自律与他律。

  作为大众文化,广场舞的阶级推动力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发展,也从根本上解释了舞蹈史的脉络。被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的普列汉诺夫认为:“为了理解艺术是怎样地反映生活的,就必须了解生活的机制。在文明民族那里,阶级斗争是这种机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只有考察了这个推动力,只有注意了阶级斗争和研究了它的多种多样的变化,我们才能够稍微满意地弄清楚文明社会的‘精神的’历史:‘社会思想进程’本身反映着社会各个阶级和它们相互斗争的历史。”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产阶级摆脱了被奴役、被剥削的命运,成为当家做主的国家统治者,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有了成熟的思想体系,创造了自己阶级的文化。在各种文化形式中,大众文化的阶级推动力尤为明显。大众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位于上层建筑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追寻所在阶级的根本利益,广场舞等大众文化即所在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表现。既然是维护自身利益,便不难理解为何广场舞的阶级推动力如此鲜明而强烈,这种推动力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会力量,反映着无产阶级占支配地位的审美倾向。从这一层面来说,审视无产阶级创造的广场舞时,大众文化批评中常见的贬义应该只占据视野的一小部分,要肯定阶级推动力对舞蹈艺术的现实意义,是它让舞蹈艺术成为中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极大地助力了舞蹈艺术在21世纪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经常参加广场舞健身的人群已经超过1亿。”4不考虑阶级问题,就无法解释广场舞为何如此火热,也无法理解包括舞蹈艺术在内的所有意识形态的发展史,阶级推动力道出了舞蹈史的奥妙。原始舞蹈和文明社会的舞蹈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根本原因就是人类是否形成了阶级。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缺乏阶级推动力,人们的社会心理没有受到影响,直接决定着行为方式。现代文明的阶级社会则不然,人们的行为方式受到所处阶级的制约,阶级烙印强烈暗示着文化的源头——社会心理,舞蹈艺术按照各阶级的社会心理而改变,决定舞蹈艺术思想方向的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愿望。广场舞是舞蹈艺术的大众文化形态,其阶级推动力使舞蹈艺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

  作为大众文化,广场舞将自己的文化主权发挥到了极致,以此为经验我们可以反思,想要实现长久以来秉持的舞蹈文化理想,是否有其他道路可走。自舞蹈学科建立,舞蹈工作者一直掌握着精英舞蹈文化的生产者主权,国家的生存困境和民族的文化断裂使一部分舞蹈精英产生了强烈的文化焦虑,残酷的外部挑战和激烈的内部矛盾号召舞蹈精英们确认、巩固和弘扬民族身份,以复兴和壮大中国自己的舞蹈文化为己任,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欲望感——为中国的舞蹈事业乃至人类的舞蹈事业做出贡献。除此之外,也试图把握大众舞蹈文化的脉络,对人民群众起模范作用,增强大众舞蹈文化对认知行为、审美习惯、价值观念的解释能力,甚至内化为文化自觉。这种理想和尝试理之当然,然而现实却是,精英舞蹈文化一度被甚至依然被悬置,即使是一线城市的市场购票率也不高,自上而下的道路似乎很难行得通。广场舞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文化主权的双面性,“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掌握着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行使着生产者主权,掌握着文化产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向。接受者在大众文化消费过程中也会根据自身既有的内在文化模式来选择与自己最为接近的大众文化产品”5。无法实现舞蹈文化理想,是因为我们过分强调生产者主权,忽略了消费者的意愿。而广场舞之所以能够广泛流通,不是参与者自觉意识到生产和消费的交互关系,而是广场舞的生产者即消费者,生产者掌握的全部文化权利,恰好制造了消费者想要的文化产品。诚然,精英文化的最终目的不是迎合大众群体,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并不成熟的新兴学科,不以支配的心态赈穷济乏、孤芳自赏,而是借由自下而上的思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提高舞蹈艺术的社会地位、加快舞蹈学科的发展速度,不免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

  三、广场舞对社会文化的价值

  广场舞对舞蹈艺术的价值毋庸置疑,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广场舞的社会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该价值并不像它的文本那样一目了然,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它的大众文化属性,才能明白这些看似通俗易懂的舞蹈动作背后隐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从20世纪末至今,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不断革新,从现象分析到概念分析,再到逐渐开始关注某一文化问题,将个别的研究对象纳入大众文化的大框架中,填充起中国大众文化的整体样貌。本部分把广场舞视为大众文化的一分子,阐述其社会文化价值。

  首先,广场舞肯定了日常生活的地位,拓展了文化的范围和功能。日常生活是一切文化形式的来源,民间文化表现日常生活的乡土风格,主流文化衡量甚至否定日常生活的意义,精英文化视日常生活为可超越的对象,而大众文化肯定日常生活的本体地位,某些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就是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日常生活。大多数的广场舞参与者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少数为了陶冶情操,两种诉求的参与者黏性都非常高,广场舞对他们来说不是偶一为之,是日常习惯,是生活方式,是文化行为。

  广场舞本身不是某一特定的舞蹈,而是多种舞蹈的集合,舞蹈形式根据个人好恶而定,非常丰富多彩,比如交谊舞、迪斯科、健身操舞、民族民间舞、街舞、网络舞蹈等。广场舞不追问这些舞蹈的本质属性,将它们具体化、简单化、平民化,置入一切需要的新语境中,塑造成满足个人利益追求的娱乐对象。广场舞简单的舞蹈动作、通俗的音乐、杂乱的舞蹈形式,类比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展示着参与者日常生活的存在性和合理性,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建设目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幸福、追求自我。和其他大众文化一样,广场舞不意在用形而上的视角追求真理,也无法带给参与者神圣感、崇高感,它们专注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批判其他文本的空洞、晦涩,高度自为地展示自己。正是这种自为模式赋予了日常生活获得文化身份的可能,凸显了日常生活的能指特质,警示着我们,并不是只有从繁复、冗杂、世俗中抽身,才能获得存在的合理性。文化研究理论将“整个生活方式”视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广场舞是社会大众日常的文化行为,其文化身份无疑扩展了文化的范围。广场舞探讨日常生活的价值,甚至也反映了某些学问的精深,让我们意识到来自大众群体日常生活的文化具有多么广阔而深远的探索空间。

  其次,广场舞是对抗文化认同危机的手段。文化认同包含很多层面,比如对家庭或小社群内部身份的认同,对某一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认同,对多民族国家中某一民族文化的认同。上述类型都包含文化认同的部分,它们的核心是本部分探讨的文化认同——人对所处社会的共同文化的承认和认可,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带来的文化归属感。随着中国逐渐对外开放,大街小巷中的外来元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西方文化渗透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一度掀起了西化热潮。面对已经被削平的文化空间,精神冲动逐渐褪去,人们开始重拾中华民族的文化潜力,不再甘做偏安一隅的旁观者。大众文化是这一过程极其重要的参与者,对文化认同起到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广场舞对文化认同的促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广场舞是人们接触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扇窗户。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广场舞小队同时排练不同形式的舞蹈。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有锻炼功能的健身操,民族民间舞蹈的身影越来越多,有的广场舞小队甚至会专门聘请专业舞蹈教师,对各类型舞蹈文化的渴求可见一斑。即使有些广场舞文本是舶来品,但参与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等体验本身就体现了团结、友爱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概念:在其中,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是既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平等成员,所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共同性应该大于差异性。”6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舞蹈的过程中,大众群体可以接触到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其间融合得越多,就越容易相互理解,越容易找到共同之处,聚合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并获得认同感。

  广场舞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简单途径。相比于学校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广场舞参与者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非常简单,大多数参与者并不具备明确的接受动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文化行为。借着科技的东风,广场舞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大。在以前的社会中,文化主要是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21世纪是视觉文化的时代,文化转变为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的流行给广场舞提供了温床,广场舞借助先进的图像技术传播得更广、更快,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喜爱、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综上,广场舞对个人生活、舞蹈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今天,我们对广场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场舞不再单纯是实现全民健康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之一,而是学术研究的新对象,是人们参与文化建设、确认文化身份、获得文化认同的通道,更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助力。人对自身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广场舞对个人起到何种启示作用,应该具有怎样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每一个舞蹈工作者在新世纪的新课题,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

  注释

  1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俄]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曹宝华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6页。

  4孙博洋、李栋、赵敬菡等:《中国人为什么爱跳广场舞?》,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1019/c429373-31408872.html,2019年10月19日。

  5王迎新:《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6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原文出处:苏仲霓.中国广场舞的大众文化属性及价值[J].文艺争鸣,2021(04):173-1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