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及精神指向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03 共3282字
论文摘要

  在评价当下中国文学的价值时,上世纪80年代总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出现,许多文学经典都诞生于80年代;当下堪称顶尖的中国作家,也几乎无一例外是起步于80年代或者深受80年代文学影响的。而今当我们回顾历史,冷静思考八十年代的“文学热”,会发现它早已超越了文学自身的特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有政治的因素,另一方面亦受当时时代的影响。可以说那种“文学热”不是文学的“常态”,是外力给文学披上了华丽的衣服,而当文学还没来得及思考自身的处境时,其华丽的外衣已失去了色彩,再也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无可否认,每个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对文学的记忆都是甜美的。查建英回忆说:“还记得那时候,我上大一大二的时候,北大书店经常有赶印出来的中国和外国书,印的质量都很差,但都是经典,什么‘三言二拍’、巴尔扎克、狄更斯,一来书同学之间就互相通报,马上全卖光。当时还没有开架书,图书馆里的外国小说阅览室里就永远坐满人。”[1]

  这种读书的热情,在当今时代难以再现,它显示文学在八十年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整个八十年代,人文学者以其睿智的思想主导着社会的话语权,他们试图借助这套社会话语,左右社会的形式。

  当今时代,文学作为“政治工具”、“时代晴雨表”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潮流,浸染给文学过多世俗化、功利化色彩,出现了“拜物主义”、“拜金主义”、“商业主义”等社会文化现象,诚然,对“物质”、“金钱”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如果视这些东西为圭臬、为上帝、为神明,人就被会这些东西所主宰,人的精神就会被侵蚀。人类无节制地发展物质一维、精神失去了根基,就容易困惑、浮躁。在这个时候,文学就是一剂良药,我们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来帮助我们追问和解答超越文学作品本身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的反思。

  一.文学的实用价值

  文学作为人类有意识创造的产 物 , 正 如 学 者 罗 崇 敏 所 言 :“蕴涵着丰富的内在实用价值,这种实用价值的释放不但形成对人及其生活的影响,还形成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影响。”[2]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余秋雨 《霜冷长河》 里有一篇文章,名为 《绑匪的纸条》,此文讲述了某地发生的一起绑票杀人案,警方侦查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基本上成了一个悬案。后来,一个刑侦专家在翻阅旧案卷时,发现了案卷中保留的一张绑匪写的纸条。他顿有所悟,很快就侦破了此案。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纸条让刑侦专家找到了破案的突破口呢?这张纸条总共十九个字,六个标点符号: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这张纸条是罪犯向受害者家属传的口信,让受害者知道藏信的地方。罪犯怕刑侦专家通过这封信查到蛛丝马迹,所以信的内容就尽量简短,殊不知,这十九个字,用到了四个文言方位动词:“过、顺、向、见”,准确而不重复,这是长期浸染古代文学、文化的人才能做到,时至今日,我们平常人根本写不出这样的纸条。

  因此刑侦专家将侦查的范围大大缩小。案件很快被侦破了,其结果让所有大吃一惊,犯罪嫌疑人竟是当地一所大学的教师。一个多年的悬案因文学而得以破解,这不就是文学具有的实用价值吗?

  二、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重要影响,此外,文学还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当下大中专院校开设文学相关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价值观。

  我国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认为:“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是一种社会的审美意思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孕着人的个体经验,它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3]

  童先生认为文学涵盖范围极广,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是话语蕴藉下的审美意识形态,他强调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性,读者个人体验的真切性与情感的感人性。

  文学的这种特性在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苏轼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悼亡词情感深挚,通过记梦抒发对亡妻深沉的思念,该词创作于妻子逝世十年后,以真情取胜,言辞凄婉,令人不忍卒读。苏轼丰富的情感体验,洗尽铅华的言辞,赋予该词以永恒的魅力,将文学语言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英国着名诗人彭斯的诗作 《一朵红红的玫瑰》:啊,我的爱人象一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的早晨绽放;啊,我的爱人象一支甜甜的乐曲,乐声美妙、悠扬。

  诗人彭斯将自己的爱人比喻成“一朵红红的玫瑰”,“玫瑰”本就代表爱情,“红红的玫瑰”,更象征着诗人奔放的、火热的感情,“在六月的早晨绽放”,有力地烘托出爱人的美,在诗人的心中,爱人不仅仅拥有迷人的外表,更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诗人彭斯运用其诗意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爱人的美,其饱含情感的诗性话语,区别于一般的语言,这便是文学语言的功能,也是文学的审美特性。

  三.文学的精神指向价值

  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文学似乎正逐渐被边缘化,文学对于当代中国到底有无价值可言?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它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文学的精神指向价值,即文学引领人、教育人向善、向真、向美。

  苏联文学家肖洛霍夫195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 《一个人的遭遇》,很好的说明了文学的精神指向价值。小说叙述了卫国战争后的第一个春天,作为记者的“我”于河边渡口,遇到了故事的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以及他领养的一个五六岁的孤儿。为了消磨等待渡船的两个多小时,索科洛夫在渡口边给记者讲了他的故事。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长大,出外当长工,在饥饿的1922年,他的父母和妹妹因饥饿而离世,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后来他结婚,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并有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平静而幸福地延续着,然而战争突然爆发了。他应征入伍,当了汽车兵。他为前线输送炮弹,英勇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敌人的炸弹炸昏了,当了俘虏,但却始终怀着对祖国的忠贞和热爱,在俘虏营里,他亲手掐死过叛徒,他逃跑过,又被敌人抓回来,敌人的一个营长要亲自枪毙他,他毫无惧色,并一口气喝了三大杯白酒,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俄国士兵是条“汉子”,决定暂不枪毙他。他最终逃出了俘虏营,回到了部队。战争即将结束,他回到已被夷为平地的家乡,妻子和女儿都被敌机炸死。悲痛欲绝之际,命运仍然给他留下一线生机,儿子在进攻柏林的前线被升为大尉,他等待儿子胜利归来。但命运还是捉弄了他,儿子在离胜利那么近的时候,也为国捐躯了。他压抑下悲痛的心情继续生活并认了一位孤儿与之相依为命。

  索科洛夫的命运虽悲惨,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作家肖洛霍夫在小说文本中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的体悟与哲思:“不论是现实关怀还是终极关怀,都贯注着强烈而深沉的生命悲剧意识和浓郁的人文精神,都是对人类生存状态及命运的担忧与焦虑,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4]

  诚然战争的后果是同胞的被害,战友的牺牲,家园的失落,亲人的离去,以及永远也抹不去的孤独与悲伤,但作品体现出的人性之善、人情之美,给全世界的读者以鼓舞。

  四.结语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都有其安身立命的基点和必须恪守的准则,这是一个事物的根。文学也有自己的根。文学存在的理由、文学的精神本根就在于它的审美和精神指向价值,即对于存在意义的追问、对于人生真谛的探寻。

  文学关心的是真、善、美、是自由、平等,是家园感、归属感等终极性的东西,也就是说,文学的根总是伸向这些终极价值。因此人们在生死存亡的人生紧要关头、喜怒哀乐的情感起落之际往往更加亲近文学,也使得文学可以有力地拉动和提升人类的精神状态,使其走出迷茫、堕落和沉沦,有了它的牵引之力,人类的生命才会有更多的精彩和壮丽,人的精神追求才会变得更加明确、实践活动才会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参考文献:

  [1]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罗崇敏.关于文学实用价值的思辨[N].海南日报,2007-08-11.
  [3]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学观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袁进.人文精神寻踪 [J].读书,1994 (4)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