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浅析建筑设计的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张洋
发布于:2022-10-19 共7470字

  摘要:通过纵观人类发展窥视建筑设计的变化,回顾古今中外的建筑发展与变化历程,追溯变化的根源,分析变化的过程,透视变化的趋势,使人更加清楚建筑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民族地域性;可持续发展;建筑时空性;精粹与局限;审美变异

  Abstract: Through looking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ace to peep at the chang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review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construction develops and the changing course, trace the root of changes , analysis the change process,  perspective the change tendency, which causes the person be clearer to the di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National reg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space and time;Succinct and limitation;Esthetic variation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大于器物,早于典册,久于金石。建筑传统因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在每一个社会阶段中,都有具体特定的建筑形式于内容。从巴比伦的拱券到古罗马的穹隆顶,又从古罗马的穹隆顶到拜占庭的帆券,再到哥特式的骨架式拱券及飞券结构,无一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灿烂辉煌的古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探索和表现建筑的文化性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是人们相处最多的环境,衣、食、住、行,人生活的几个基本需求都建立在建筑基础之上,建筑为人而用,既有物质功能,又有精神功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内涵系统构成建筑的基本属性:时空性、技术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地方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建筑无非在居住和使用的层面上,日趋细致化,人性化。由原始人穴居时代至今已经几千年,时间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让房子盖到宫殿、教堂、庙宇这样的水平。其实窝棚也好,房子也罢,均已经超越避风遮雨的本来含义。无论外部轮廓,还是内部空间,强烈张扬着人类的意志,建筑大约在这个时期登堂入室,并迅速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功能连起手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全面对人类生活施以影响。从这个角度观察,居住改变生活,皆因建筑成了工具。人类用有形的建筑空间来推动无形生存尺度的努力至此正式开始。

  世界在亿万年前形成,人使用一双手不知创造了多少东西,建筑空间的发展也顺从着时间变化,发展、改变、适应新的历史环境。建筑的存在具有时空感,每个时期的建筑都代表着特定的时代环境和当时的发展状况,当我们置身于建筑环境之中时,总会有不同的空间感受。空间的交错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体会到当时的的年代,当我们置身于建筑之中,它的室内空间是被营造的场所,而当我们置身于建筑之外时,自然就是我们要改造的场所。我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环境,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整体的环境是一个时代的专属品。而某些建筑也是一个时代发展到特定时间才出现的,新的建筑新的名词,前人从来不知道是什么,却为它的出现奠定基础。

  不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类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建筑形式和类型都在不断变化和细化,其自身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建筑不仅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门类,它包括实际的建筑对象,对它的研究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其内涵系统化构成属性,其外延的界定不是一种线型的界定,建筑它包含复杂多样的对象,具有多向性,存在于建筑属性之中。人类从母体而生,到筑巢二局,发展到社会高度文明,人类的建筑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种人们活动的环境,房屋一经形成,不仅有人为的供人们活动的环境,房屋一经形成,不仅有人为的工人们活动遮掩的内部空间,而且有外部空间环境。“建筑无所不在,建筑无时不在”,所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有形的建筑环境,也有动态“悟道”的哲学范围。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让建筑的形式与类型随之发展,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东方的,在沉淀的建筑文化引申发展各自的优点,又在其它建筑的文化上追寻美好,形成世界性的审美观。动与静,变与不变,都有其各自的理解方式,美的事物都有共同点它是世界的,有一定的统一性,而又不尽相同。

  1.民族地域性与建筑文化的基础

  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建筑文化属性的一个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的表达发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文明和进步,以及自然条件影响因素都是的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世界上从西方天主教的哥特式建筑上表现出神秘耸上和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从群穹顶式建筑,则又表现出教意的辉煌,而伊斯兰教拱券和高塔则又表现于真主对话的诚挚......这些透出了民族的特征;由于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同样也表现建筑的差异,仅就我国而言,幅员辽阔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建筑形式多样:东北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民居比较有特色的有皖南民居的粉墙黛瓦天井内院,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傣族竹楼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中西建筑

  2.中西建筑的比较

  2.1.从西方古典建筑构图原理到当代建筑审美变异

  西方古典建筑功能比较简单,类型也不多,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主要是教堂,还有一些府邸建筑。为适应比较简单的功能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也不复杂。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所以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为适应当时的审美要求,很重视装饰和形式处理,精雕细刻,象对待雕刻一样对待建筑。正如拉斯金所言:“看一幢房屋是不是建筑,就要看它有没有装饰。”古典建筑的美学思想由来很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有两位代表性人物值得一提:一位是亚里斯多德,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对美学也作过很多研究,在他的“诗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形式美的原则:即多样统一。另一位是毕达格拉斯,是哲学家和数学家,着名的“黄金比率”就是由他所领导的学派提出的,同时还研究过弦的长短和音响的关系,突出强调美是和谐的思想。西方古典建筑就是建立在和谐和多样统一的美学思想基础之上。

  自文艺复兴之后,学者们便有意构筑属于建筑自身的美学体系,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很快便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功能日趋复杂,新的建筑类型日益增多,再也不能把它容纳到古典建筑简单的空间形式之中。于是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新建筑运动。在美国,建筑师沙里宁则提出“形式服从于功能”的口号。随着新建筑运动的发展,最终便形成了国际式风格的现代建筑。此外,铸铁、钢筋混凝土和钢等新材料逐渐取代了石头,不仅改变了结构方法,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建筑物的内外形式。与之相适应,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所谓“技术美学”。表现在建筑中则认为建筑的美不在繁琐的装饰,而在巧妙地组合空间、精巧的工艺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奥地利建筑师路斯则对装饰大加鞭笞,声称“装饰即罪恶”。勒·柯布西耶认为“房屋是住人的机器”,密斯则主张“少就是多”,至此,古典建筑形式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则是被喻为玻璃盒子的现代建筑。然而,古典建筑形式虽然遭到彻底否定,但是它所赖以依存的美学思想基础却依然固我,没有受到什么冲击。

  进入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也就是后工业时代过渡,人们的审美观念又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如果说前一次变化尚可以用演变或发展的观点来解释的话,那末这一次的变化却超出了演变和发展的范畴,而带有明显的逆反性质,无以名之,借用生物学术语,称之为“当代西方建筑审美的变异”。所谓逆反,就是指它背离了和谐、统一的传统美学法则,而推崇矛盾性、复杂性、含混性,直至追求残破、断裂、扭曲、畸变、解构等一系列为传统美学所不相容的审美范畴。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后现代建筑思潮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方面是:可以活跃创作思想,不为传统观念所羁绊;强调环境意识与历史文脉;注重赋予建筑形象以寓意与文化内涵等。消极的方面是:无视建筑的功能与经济,无视建筑师的社会职责,甚至把建筑创作当作游戏,使建筑创作沦为建筑师的自我表现和情感宣泄。从西方建筑的两次大的反复,再追溯其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筑风格的演变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符合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呈螺旋式发展并具有周期性特点。纵观西方建筑发展历史,将有助于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和预见未来,这将有助于增强建筑创新的自觉性。

  2.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粹与局限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光辉灿烂,独树一帜。中国建筑不象西方那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或许如某些人所说的,是一种文化的超稳定性所致。但就建筑而言,还是由于封建社会延续得太长,技术发展缓慢、建筑功能没有明显改变所造成的。总之,几千年一以贯之,虽然说一气呵成,总不免给人以失之纡绥的印象。然而,类型的特色却异常鲜明。例如城市、宫殿、寺庙、宅第等,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封建等级制度,其布局多呈对称和四合院的形式。虽然比较程式化,却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不过毕竟由于传承式的束缚,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大同小异。中国的儒家思想虽然也讲礼乐,但理性的色彩却十分浓厚,对思想的禁锢是不言而喻的。另一类如园林、聚落、民居等,则较多地体现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返璞归真,重山林风水。其布局则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特别是园林,多少带有一点浪漫色彩,在很多方面竟然与当代西方所推崇的观念不谋而合。从比较中可以看出:西方园林所追求的是人工美,而中国园林则追求自然美;西方园林可以说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园林则是自然的拟人化;西方园林注重于形式美,中国园林则蕴含着意境美;西方园林给人以清晰、明确和秩序井然的感觉,中国园林则朦胧、含混;西方园林更接近于古典艺术类型,中国园林则充满浪漫色彩……,凡此种种都充分表明西方园林受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影响至深,而中国园林则重在抒情。中国园林所具有上述特点,正是前面所提到的与西方当代建筑思潮不谋而合的地方。中国园林自然浸透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脱开建筑、园林,从大的文化源流层面上看,当代西方某些学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有的学者指出:“要把西方的传统、带着它对实验和定量的强调,和中国的传统、带着它那自发和自组织的世界观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基础上求得新的综合,以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带有结论性的意见决非脱口而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对比了两种不同文化传统特征而审慎地提出来的。中国学者也曾对中西文化作过深入的研究,把这种现象看成是“文化的早熟”,即在客观条件尚不充分的时候萌发出来的一种“超前”的思想,犹如早产的婴儿,带有先天发育的不充分。目前,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总认为我们远远地落在西方的后面,要现代化就得服服贴贴地向西方学习。殊不知西方的某些学者却把眼光转向中国的古代文明,并试图从中寻求启迪。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迎头赶上”。迎头者就是不要尾随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的爬行,而要发扬自己文化上的优势,走捷径,也许这样做会缩短一点追赶的时间。此外,还要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性,中国文化可以补偿西方的不足,即克服它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但同样也需要西方的补偿,即增强它的科学性。看来,没有哪一种文化是绝对的好,也没有哪一种文化是绝对的坏,总是精粹与局限并存。

  3.建筑设计的传统与继承

  想要更好的继承传统就必须认清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创作之间的关系。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可叙述为:经世代积累的传统,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丰富多彩的传统必然有一些成为新文化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多样化回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高技术带来高情感”;多样化的要求,要有多样化的人工环境——建筑,而不是千篇一律;人对物质生活的改变容易迅速接受和适应,而对精神生活、风俗习惯的改变则相对较慢。由此可见,传统代表过去,但从发展观点来看,传统又是过去的现代,现代的古代。传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随着时代不同,有些传统不能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虽是昔日的“精华”,实已转化为今日之“糟粕”,二者之间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这个条件经常是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而我们最需要的是那种突破性的转化力和创造力,这是艺术的真谛。将传统建筑中一些精神内涵和原理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

  4.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等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建筑设计走过了一个飞速发展而又崎岖的道路,20世纪初的发展,两次大战的衰退,战后的再度空前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诸多问题,比如环保问题,地域性,建筑与城市等。鉴于诸多问题的存在,80年代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提出的一种“生存对策”,这正表现了人类作为地球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存行径受到干扰或发生变化时,产生的一种有利于生存的“生态政策”,那是人类要“发展”,要能“持续”而达到“发展”,既要满足“需要”,又要“限制”,这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类自250多万年前使用工具以来,开始改造定居的地球,到跨入21世纪之后,引发了一个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问题,即由于人类环境的威胁是难以抗拒的。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论着推出,说明了人类对生存环境再造的理性准轨。毕竟人类的历史与大自然寿命相经只是极短的一瞬,还不足以又能力和经验去挑战支配自然,所以说必须充分利用自然,正确对待自然,改变以往对自然的观念和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破坏自然,伤害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从人的中心论变为人是主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从一味向自然索取转向珍惜资源,尽量少伤害地球的观念;从只顾自己的利益转向关心他人,关心地球,关心人类的前途,从关心眼前,急功近利转变为关心子孙后代,长治久安;其实,只要稍加反思就会发现以往的建筑活动违背与自然关系的上述原则比比皆是,在建筑规划中常常见山就挖,见水就填,青山绿水不断遭到大面积的破坏,设计中常常是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的气候,更不考虑建成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取定一些原则,有责任在规划设计中更加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给予我们生命的地球。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因地就势、土生土长、结合园林、花木环境、隔断风沙、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光转化能、采用中水、利用雨水、空气清鲜、气流通畅、就地取材、天然环保”,要重视利用自然“土、木、风、水、光、气、林”七个字。比如清华大学伍舜德楼,在其南侧又设一边庭,内植花木,既净化空气,又美化环境,在其南北顶部各置一条形天窗,可根据四季的不同,需要开启和关闭,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外置遮阳板,夏日遮阳降温,西面入口置一实墙面,夏防西晒,冬挡寒风;另外,美国温泉公园旅游中心,其位于一个古熔岩的山坡上,该中心将建筑增建于自然坡地上,采用倾斜的玻璃窗,遮阳散热片,模仿环境的橡树,运用自然材料,玻璃天棚,100%的自然采光。这都是充分利用自然,节省能源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的优秀实例。

  5.追古问今

  建筑历史文化是文物,又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一个建筑就时间来说,其社会的属性应是历史性和时代性,因为建筑是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的一种,社会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等都会随时影响建筑。埃及沙漠的金字塔是以巨大无比的简单的集合体形象位奴隶主权利的象征,反映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神权中解脱出来变得对人本身关心,形成群星灿烂的时代,成就了许多不朽之作,如佛罗伦萨的大教堂被誉为新时期的报春花。再如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有120层,412米高运用了新材料和现代设备,施工仅用二年,显示了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力量,同时随着商业的竞争,城市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才使高层有了必要和可能。如果说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建筑的空间属性,那么,与之相对的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则是建筑的时间属性,二者结合构成了建筑的“时空模型”。

  建筑的历史侧重点表现在建筑文化内容和历史意义,时代性侧重倾向于建筑的现在和未来,重于其技术的科学的内涵。建筑历史总是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同步,建筑在一定时期是社会综合因素的晴雨表。古代建筑遗迹存在于今天,也许,其技术作用已经黯然,然而其作为文化艺术的历史作用却影响今日的建筑,也成我们新建筑的“基因库”,不然法国着名雕塑家罗丹何以说:整个法兰西就包含于巴黎的大教堂中。正是建筑的历史性的存在才是的以后的现代派建筑的历史拼贴可以追根求源,新理性主义的建筑师们可以分析建筑的类型。可以说,历史在娓娓道来,写在希腊雅典卫城的石头上,写在水城威尼斯的拱券上,写在清幽闲静的古院里,写在没有建筑是营造的民居里中,这正是自然的体现,比如江南水乡,上海里弄,北京四合院都是与自然有关,在以后的建筑创作中,我们应对典型的区域加以保护和发展利用。比如上海旧城改造项目“新天地”的设计是个好的实例,保留了里弄邻里空间面貌,又增加了6个绿化开放空间和2个屋顶花园,融入了自然因素,提高了环保质量。另外,2001年上半年完工开放的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据展览要求要需进行改造,改造极为自然,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空间通透,上下空间自然连通,楼梯为自然的圆形环状,节省空间,自然有起装饰作用;展室背景不封闭,有的以旋鼓楼体为展品背景,视觉空间散透,自然新颖;色调简洁淡雅,自然舒适,突出展品,这两个是极为典范的实例。

  6.结束语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不同的时期反映不同的内容,如西方建筑在文艺复兴之前主要反映宗教文化的内容,古典主义时期,反映宫廷文化的内容,现代建筑运动则反映的是技术性文化的内容,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于城市与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弱,消失;城市与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导致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由于建筑形式的精神植根于文化传统,如何适应这些存在于全球和地方各层次的变化,建筑创作受地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多大,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影响着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势。人类发展与建筑设计的变化互相牵引,这种变化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绍森.《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科技出版社2000
  [2] 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建筑艺术导论科技出版社2000
  [3] 彭一刚.《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建筑艺术导论科技出版社1996
  [4]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
  [5]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