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精选(2)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10-16 共35233字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二:
  
  题目: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和模式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高层建筑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中。由于人们对结构体系认识的局限,设备设计经验的不足,以及建筑功能需求的单一,材料应用的单一,缺乏“生态”、“人性”、“整体”观念等客观原因,呈现出诸多的矛盾以及不合理性。因此本文从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通过建筑的形体塑造和对有利环境的利用、创造 “生态化、”人性化“、”开放式“的高层建筑。
  
  关键词:设计理念和模式   外部造型  节能  核心筒   非办公空间
  
  
  高层建筑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中。由于人们对结构体系认识的局限,设备设计经验的不足,以及建筑功能需求的单一,材料应用的单一,缺乏”生态“、”人性“、”整体“观念等客观原因,呈现出诸多的矛盾以及不合理性,如下综述:
  
  一、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和模式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
  
  1、我国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每栋高层都想表现自己,突出自我,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3]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认真仔细推敲。
  
  2、高层建筑体形庞大,如容积率过高,相邻建筑互相遮挡、不通透,形成大面积阴影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市中心人口膨胀、交通拥挤。除此之外,近些年在某些城市建高层建筑已成风气,设计者往往贪大求高,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立面形式和使用功能上,而往往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筑设计节能意识淡薄,造成高能耗、低效益,影响常年使用,浪费巨大。
  
  3、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高层建筑在进一步向高空发展的同时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70年代前后出现的”双核“构成模式。双侧外核心筒的布局,不仅有利于避难疏散,而且也使高层建筑的外观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建筑上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便开始将”核“分散化,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目前高层建筑智能化技术研究开始从过去侧重于信息处理和设施管理的” 高技术型“,转向更加重视环境生态和舒适程度的” 高情感型“,通过智能化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舒适性,降低超高层建筑能耗工性能等的具体技术参数。
  
  4、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办公建筑作为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主要场所之一,将在信息社会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据预测,至本世纪中,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办公建筑中工作,所以日本建筑师林昌二将这个世纪称为”办公楼的世纪“由此,为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劳动者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办公环境,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以求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根据调查,当今高层办公建筑对于非办公空间的设计普遍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从而导致设计初期对此问题考虑的不足。对非办公空间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空间缺失:高层办公楼内部几乎缺少足够的公共空间,没能注意公共氛围的营造。
  2) ”失落的空间“过多:”失落的空间(Lost Space)“或称”非积极空间“,其特点是:设计者原本试图营造空间的某种氛围,希望人们认可,结果却事与愿违,营造出的空间并不能吸引人,场地被白白浪费。在高层办公建筑内,失落的空间有多种:其一是尺度非人性化空间,如在狭小的场地上设置公众性强的空间,这种小尺度空间使人局促不安,当其尺度小于人心理安全与隐秘底线时,该空间就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其二是非文化空间,如制作拙劣的雕塑、长廊等;其三是矛盾空间,如在人流密集的路侧制造幽静空间,在”众目睽睽“下制造私密空间等。调查发现,越是层数过高的办公建筑,这种”失落的空间“往往越多。
  3)对高层建筑环境心理关注不足:高层办公建筑对在其中工作的人们有着很大的心理影响。例如,对高度的不安全感,寂寞、孤独感,及其对偶然火灾的恐惧等等。
  
  二、针对高层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所采取的手段及措施
  
  1、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的原则
  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1)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上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1)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
  2)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习惯的认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效果就不好。但有时往往要利用这种错觉来求得特殊的效果。
  
  2、高层建筑的节能方法及措施
  1)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在确定建筑的方位时首先应考虑环境情况,按其太阳高度角做出日影响图,以确定冬季每天的日照时间,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
  ,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减少热损失,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
  2)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2. 1 围护结构的材料布置分外侧和内侧,在寒冷地区的同一气候条件下,由于材料层次布置不同所取得的保温效果也不尽相同,为防止墙体内产生冷凝水,保温层设在外侧更为妥些。
  2. 2 高层建筑的围护墙体不宜采用外侧保温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舒乐板、PG板) ,岩棉板等轻质保温材料。除此之外,复合墙体由于框架梁拉、剪力墙的嵌入,墙体内容易造成冷桥,是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据测定,高层建筑所出现的冷桥约占整个热损失的5 %~13 % ,因此应引起设计者重视,采取有效构造措施尽可能避免产生冷桥。国外普遍推广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用于高层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由于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效果好,又具有一定强度,避免了轻质复合材料墙体的一些弊端。
  
  3、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基本形式
  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作品之中。核的分散和分离还可以使楼梯间、卫生间等直接对外自然采光通风,既节约能源,又省去消防所需的加压送风设备,更符合低能耗,可循环的现代设计原则。因此,近几年强调生态、节能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为了解决人流集散和城市交通与建筑内部交通相衔接的问题,现在的高层建筑常常采用多个出入口和立体化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通过首层、地下层和地上的架空廊道与不同层面的城市交通网络相连接,以达到通畅便捷和步行、车行的互不干扰,总而言之,当今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设计,已从单纯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进行整体的城市空间设计,其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创造也日趋立体化、开放化。
  
  4、高层办公建筑非办公空间的设计策略
  绿色生态高层办公建筑,其手法是在高层办公建筑之中设置大量的空中庭园,将阳光、新鲜空气、水、植物等自然因子引入室内,创造”类地面环境“来减少远离地面对人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非办公空间向内渗透与办公空间向外延伸以相互作用造成时间与空间的连续,创造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内外交融的意境。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模糊内外空间的界限。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高层办公建筑主体体量庞大,尺度惊人,内部空间也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好的心理感受,因而,减轻人们心理上的压抑感,必须有适应人体的尺度过渡。常见手法有:(1)高层办公建筑内主体与个体相结合。(2)里面分段处理。(3)高层内部下部退进,形成外立柱廊的骑楼。(4)接近人体尺度的平台、小品使人倍感亲切
  [结论]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但是,从设计质量方面来看却不容乐观,多数设计追赶流行时尚,玻璃幕墙、铝合金遮阳、尖顶、帽沿等 KPF 的设计手法随处可见。[10]设计人员和业主也似乎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外观和顶部的造型,却很少注意内部空间的构成方式,以及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感受。因此高层建筑设计将从”生态化、“人性化”、“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入手,通过建筑的形体塑造和对有利环境的利用给业主以不同的感受,设计出一种真正可以满足现代人对现代高层建筑的要求的现代化“人性”、“生态”、“环境”、“空间”等理念集一体的高层办公建筑。[11]
  
  参考文献
  [1]陈鲛。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1991.
  [2]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李湘洲。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J]. 南方建筑 , 1995,(04)。
  [4] 梁丹青。节能与高层建筑设计[J]. 规划师 ,1997,(04)
  [5]戴复东,戴维平--高层建筑的现状及未来[J]. 世界建筑 , 1997,(02)
  [6]魏薇。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研究[J]. 华中建筑 , 2005,(01)
  [7]王建国,生太原则和绿色城市设计,建筑学报。1999.7.
  [8]关景详主编。 高层建筑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赵义湘。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体会[J]. 建筑工人 , 2003,(10)]
  [10]雷春浓。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1]林智绮,高层建筑设计原理。时代建筑周刊,2006,(0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