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7 共4361字
论文摘要

  1 新社会环境下高校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危机

  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在我国师范类院校中曾普遍开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体育师资,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受高校持续扩招、中小学体育师资需求相对饱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该专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1. 1 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环境的持续恶化

  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资培养为主的专业,就业环境的良莠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然而随着师范院校的不断扩招,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市场变得越发拥挤。而相比于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处于低端的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则更为沉重。

  首先国内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的供需矛盾突出,中小学对于专职体育教师的需求相对饱和。( 见表1)【1】
  

论文摘要

  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分析 2014 年四川省特岗教师需求岗位表发现,四川省公办基础教育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需求不仅远远少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类学科,而且亦不如音乐等其他技能类学科。究其原因,国内中小学受升学压力及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频发等因素的影响,不敢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体育课时不足与被挪占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对体育师资的需求。

  其次传统就业市场被挤占。在以往,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市场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学校( 初中、小学) 的体育师资岗位,然而近年来受高校本科体育专业扩招及中小学对教师学历要求不断升高的影响,国内基础教育学校给予体育教育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目前除部分落后地区外,国内中小学对于体育教师招聘均要求应聘者具备本科学历,而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甚至出现体育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竞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象。

  总之,由于国内中小学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力不足与传统就业市场的被挤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环境严重恶化,使得体育教育专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远远低于本科毕业生,[1]就业门槛高、就业难等矛盾异常突出。

  1. 2 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困难的日益增加

  1. 2. 1 生源质量较差生源质量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先天因素,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又是高校所办专业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自 2008 年以来我国高考考生总数开始逐年下降,高校录取比率持续提高,到2012 年我国高校的平均录取比率已达到 75%,从而造成高校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

  [2]而这一问题在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中显现的尤为突出。( 见表2)由上表可以看出,该校在2014 年录取的80 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专生中,入学前训练时间仅为半年以内的学生频数为 49人,比率高达61%,而高考体育成绩在 65 -69 分,专项技能成绩在24 -27 分的生源比率也分别高达 53% 与 56%。说明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存在着,训练时间短、身体素质较差、专项技能不突出等问题。这一现状严重束缚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该专业的办学难度。【2】

论文摘要

  
  1. 2. 2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培养方向模糊教育部于1980 年第一次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在以后三十多年时间里对该课程方案进行了5 次大规模的修订,从而使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而教育部对于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却没有清楚说明。使得各高校在制定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时,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造成专业课程设置过分雷同本科体系、毕业生专业技术不强,综合能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3]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较为模糊,部分高校往往会将体育教育专业的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培养成相同的就业方向,更加剧了该专业的就业难度。

  综上所述,就业环境的恶化、办学困难的日益增加,严重制约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其影响全国各体育学院及师范类高校纷纷减少甚至停止招收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使得该专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国内许多方面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体育师资,国家依然需要大批优秀的专科体育人才。因此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远未到被时代淘汰的境地,为该专业寻找到一个适宜于当代的新型培养模式,使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重新焕发青春显得尤为急迫。

  2 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2. 1 新型培养目标的树立
  
  以往高校对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参考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然而受制于生源质量较差及入学时间较短等现状的影响,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专业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4]因此根据培养任务、学情现状与社会需要,确立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为学校提供合格的体育师资,是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培养任务。该专业培养目标应重点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适应现实教学的需要。其次针对学生基础差、入学时间短的学情现实,不苛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一专多能”技术实践能力。而应结合社会的不同需要,多方向、多层次培养各类体育师资人才,保证学生在所选方向上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最后还应考虑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使其具备适当的教育与综合知识。由此可见对于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多方向的,具有相应专业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实践型体育人才。

  2. 2 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就业环境日益恶化,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就业渠道的单一与就业需求的相对饱和,是造成这一恶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寻找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是使该专业起死回生的关键。

  2. 2. 1 重视学前体育师资需求自2010 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兴起了培养学前师资与兴办幼教机构的浪潮。

  且随着“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幼儿园对于引进专职体育师资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大。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应当把握住这一巨大的机遇,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与课程方案,为我国提供优秀的学前体育师资人才。

  2. 2. 2 着眼于社会非传统的体育师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各类公共机构也逐渐出现对不同体育师资的需要,这无疑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了良好条件。

  首先是敬老院与老年学校对于体育师资的大量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众多老年人选择进入敬老院或者老年学校来度过晚年。然而由于身体的衰老与生活的枯燥,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与心理问题时常发生。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与锻炼项目,适当提高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敬老院与老年学校等公共机构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日益增加。结合这一需求适量培养相应的体育人才,无疑是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条途径。

  其次是特殊教育学校对体育师资需求增加。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 -2016) 》的发布,残障儿童的特殊体育教育受到了国家重视。该专业如能顺应国家政策,结合特体教育特点培养一批适宜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将有力地支持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2. 2. 3 不放弃传统就业市场的拓展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的轻视,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对体育师资缺乏需求力的重要原因。然而自全国学校体育座谈会的召开及《中小学体育评估工作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小学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与课时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5]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中小学对于体育师资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为此高校必须结合中小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提高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大对中小学体育师资这一传统就业市场的拓展,以争取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就业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2. 3 构建模块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毕业生竞争力较弱是造成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生存危机的内在因素。高校在拓展该专业的多元化就业渠道的同时,应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性、专向性和通融性原则[6],使用模块化的形式建设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以保障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首先在技术实践模块上( 见表3) ,所设的实践科目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学前体育师资方向,结合幼儿园体育活动以游戏和韵律运动为主的特点,技术实践课可设置幼儿体育游戏、幼儿操等科目。而老年体育师资方向,则开设门球、太极柔力球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运动课程。以此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到实用的技术课程。【3】

论文摘要

  
  其次教育理论模块,开设专向性的教育与心理课程。如在特殊体育师资方向,选择的教育理论课程应与残疾人的教育与心理知识相关。

  最后针对学生未来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需要,适当开设相关的非专业拓展课程,以增强专业课程体系的通融性。如老年体育师资方向,行业需求模块可增加老年护理与康复理疗技术等科目。而特殊教育体育师资方向,学生则要学习中国手语和盲文等课程。以确保学生具有从事该方向教学、管理与服务的综合能力。

  总之,通过模块化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掌握到与其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确保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

  3 结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及就业率的持续下降,使得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面临越来越沉重的生存危机。单一化的就业渠道、缺乏特色的课程设置,是造成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时代的需求,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根据专业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树立新型的教学目标。高校应根据培养任务与学情现实,改变不切实际的办学追求。将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方向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复合体育人才。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改变就业方向只面向中小学的现实。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拓展到幼儿园、社会公共机构与中小学等多个方面。

  最后以模块化的形式构建与多元化就业渠道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 卢永雪,龙正印. 体育教育专科就业环境与对策[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 :121.
  [2] 史立锋,厉成晓.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1) :78.
  [3] 甘健辉. 高等专科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J]. 柳州师专学报,2004( 4) :86.
  [4] 崔哲雄,张晓菲.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体育学刊,2013( 3) :78.
  [5] 吕 超. 中小学体育课改困难多体育教师缺口大场地不够用[EB/OL].
  [6] 宋专茂.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2) :44-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