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健身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0 共1939字
论文摘要

  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在/坚持健康第一0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引下,在教材内容方面根据学生、学校的特点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青海大学自2005年9月开始,在大学一年级基础体育课教学中,将健身秧歌作为女生体育课教学的一项主要教材内容引入课程。健身秧歌引进高校体育教学时,一些学者曾认为秧歌属于文化娱乐,不能作为高校体育课教程,但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尝试,学生们对学习健身秧歌的兴趣高昂,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青海大学2005级本科女生80人,学习时间2005年9~12月,16周16学时(1学时/周)。

  1.2 研究方法 被测试的同学进行一学期健身秧歌的学习与练习。按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6[1]和5体育测量与评价6有关的方法及细则要求,测定其安静脉搏,待练习5min组合或成套动作后,即刻测试其运动后的脉搏。并测试受试者参加实验前后的心率、肺活量及台阶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测试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t检验),了解实验前后体质的变化,数据用x-?S表示。

  2 研究结果

  2.1 女大学生健身秧歌练习前后心率的变化 受试者经5 min组合练习或成套练习后,测试的平均脉搏在148次/ min左右。据北京体育大学生理教研室5运动生理学参考资料6,青年女性脉搏在120~140次/ min,这时心每搏输出量保持在最高水平,在130~155次/ min,心输出量保持稳定的高水平。本次测试结果显示,被测试者经5 min组合练习或成套动作练习后,其平均心率比安静时增加了101%,练习前安静状态的心率为(7317?912)次Pmin,练习后的心率为(14813?1718)次Pmin。

  2.2 健身秧歌锻炼对女大学生安静心率的影响 安静心率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表1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6周的健身秧歌锻炼后,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6914?817)次/ min,低于实验前的(7519?911)次/ min。

  2.3 健身秧歌锻炼对女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人体呼吸系统最大工作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受试者经过一学期的健身秧歌锻炼后,肺活量均数明显高于锻炼前。同时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女大学生的台阶指数也较实验前显着提高。【1】

论文摘要

  
  3 讨论

  (1)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在练习5 min组合或成套动作后测试的脉搏平均数,属于/有氧阈0,心率值在130~150次/ min之间[2],所以,健身秧歌运动属于有氧代谢的项目,其运动量和强度属于中强度,其教学组织特点,多是5 min左右的组合或成套动作练习。

  (2)实验前后的心率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系统的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脏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其纤维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减慢心率;有氧运动能降低心脏交感神经的紧张性,使心率减慢;锻炼能提高心肌收缩力,使搏出量增加,而搏出量的增加,可代偿性地引起心率降低[3]。

  (3)健身秧歌锻炼使肺活量显着增大主要与呼吸肌的发达、肺及胸廓的弹性增强有关。其他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游泳、慢跑等也是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方法。

  (4)台阶指数用以评价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它利用定量运动负荷和心率恢复速度间的比例关系换算而成。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台阶指数逐渐下降,说明心血管功能水平明显降低[4]。练习健身秧歌时,身体在音乐的伴奏下持续较长时间做一连串的动作,可有效提高心血管耐力。

  4 高校体育课开设健身秧歌运动项目的可行性

  健身秧歌可否进入高校体育课,其根本在于它是否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由表2可知,篮球移动和曲棍球的心率指标均高于健身秧歌,属大强度运动;健身秧歌与网球、排球和羽毛球的心率指标相近,为中等强度的运动。本次研究表明,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女大学生的平均心率为148次/ min,可见健身秧歌属于中等强度和运动量的项目。再者,健身秧歌的练习组合都在3min以上,其代谢方式应为有氧代谢,因此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2】

论文摘要

  
  健身秧歌动作节奏欢快,运动强度较大,能以其独特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和音乐修养,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进友谊提高社交能力等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欢乐、有趣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高校女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健身秧歌的套路编排不仅具有民族舞蹈的特点,而且从浓重原始的样式下,变成活泼的、生动的、现实的健身舞蹈,其音乐欢快,动作紧凑,非常适合女大学生健身。长期锻炼,不但可以提高女大学生身体各器官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性,对肥胖者还可起到减肥作用。本研究选用的第二套健身秧歌,动作节奏由慢到快,从热身开始,运动量逐渐加大,较适合于青年女性锻炼。

  参考文献: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2]王 锋,赵瑞花1体育舞蹈进入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1997,(1):83-851
  [3]刑华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无氧阈0和有氧能力[J].体育科学,1988,(2):18-19.
  [4]赵雪梅.健身秧歌舞对提高中年女性身体功能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3):2605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