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运动参与类型差异造成女孩功能和审美意象的差别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13 共3900字
论文摘要

  青春期是人类从孩子发展到成人的过渡阶段,不仅身体成为关注的焦点,身体意象也成为很多青少年的主要关注点。

  在早先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青少年最关心的 3 件事分别是身体意象、家庭冲突和压力处理。25% 的年轻女性最担心的是身体意象,尽管身体的不满意度并不是一个显着的女性问题,但女性青少年的身体不满意度一致比男性青少年强烈,青春期的性别差异也变得更加明显。身体意象是青少年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身体意象与自尊心缺乏和不规律饮食相关,因此,尝试理解与青少年积极身体意象等相关的一些因素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女性青少年当中。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运动参与类型不同造成女孩功能意象和审美意象的差别为研究对象,以浙江师范大学部分女生为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共选取浙江师范大学大一女生 100 人,大二女生 100 人,大三女生 60 人。共发放问卷 250 份,回收问卷 250 份,有效问卷 236 份,有效率为94.4%。

  1.2.2 量表应用 身体意象测量首先关注的是身体的审美组件,这项调查利用了一项特别设计的方法:ELS(意象呈现量表)。ELS 是为测量身体意象的多维性而设计的,它分别测量了认知成分、行为成分和情感成分,并且包含了身体的功能维度和情感维度。该量表包括了 6 个测量分量表,共 17 个项目:功能价值(3 项)、功能投入(3 项)、功能满意度(3 项)、审美价值(3 项)、审美行为投入(2 项)和审美满意度(3 项)。当前样本中,科隆巴克系数范围是 0.70~.092,表明意象呈现量表分量表中的内部一致性很好。

  1.2.3 研究假设 这项研究有以下几个假设,在体育运动参与和身体活动的比较中,体育运动参与者被赋予发展更高身体功能意识的期望。因此,假设相较于无身体活动的女孩,参加体育运动或是身体活动的女孩将会有更高的功能身体意象,并且得出:(a1)参加体育运动或是身体活动的女孩在身体功能方面有更高的价值;(a2)参加体育运动或是身体活动的女孩对于身体功能性有更多的行为投入;(a3)参加体育运动或是身体活动的女孩在功能和身体方面有更高的满意度;(a4)体育运动者将比身体锻炼参与者有更高的功能满足和审美满足。

  我们希望女孩参与的运动类型能够对身体意象有不同的贡献,特别是由于她们在身体审美品格的关注,假设(b1)相较于无审美运动参与者,单纯的审美运动参与者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行为投入;(b2)相较于无审美运动参与者,单纯的审美运动参与者有更低的功效价值和行为投入;(b3)相较于无审美运动参与者,单纯的审美运动参与者在身体的功效和审美两个维度都有更低的满足感。

  2 结果与分析

  2.1 BMI 指数分析
  在体育课上现场测量确认,收集参与者的身高(cm)和体重(kg),根据“体重(kg)/ 身高(cm)”的方程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参与者给予合适的数据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参与者的身体质量指数范围为 9~62,均值为 20.7(标准差 =3.84)。让参与者将自己的发育时间和其他同龄人的发育时间进行比较,通过李克特 5 点尺度测量法(1= 迟很多,3= 差不多,5= 早很多)算出比率。在提供发育时间的数据的参与者中,4% 的人认为他们身体发育“迟很多”;20% 的人认为“有些迟”;51% 的人认为自己是“差不多”;19% 的人认为“有点早”;6% 的人认为“早很多”;只有 2%(5 人)的参与者没有提供相关的发育时间的数据。

  2.2 参与运动的类型比较分析
  为了比较普通身体活动参与和体育运动参与(包括运动类型),建立两个档案。建立身体活动档案是为了测试体育运动参与者、身体活动参与者和无身体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差别。(表 1)体育运动参与者指那些以参加学校活动、社团为基础的,或是两者兼有的参与者。身体活动的参与者指那些不参加任何有组织的体育运动,每周参加多于 1 小时普通身体活动的参与者(如身体锻炼、健身、朋友间无组织的运动)。无身体活动参与者指那些既不参加以学校或是社团为基础的体育运动,也不在课余时间参加身体活动的参与者。【表1】
论文摘要

  为了调查运动背景和参与不同类型体育运动的女孩之间身体意象不同的可能性,建立了第 2 个可用的档案。非审美型运动指那些依靠体能因素(如速度、力量、技巧)赢得比赛的运动。相反,审美型运动则包括那些除了体能之外,身体的审美品格也是重要因素的运动(如外表、体型、腰部线条)。舞蹈、体操、啦啦操、健美操等都被归类于审美型运动。

  2.3 身体意象与审美价值的分析
  价值和审美价值分量表测量了身体价值、青少年功能、审美品格价值的范围。例如,“人们应该照顾自己身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样他们能够参加身体活动(功能价值)”“人们应该照顾自己身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样能够让他们看上去很好(审美价值)”。行为投入分量表测量了各自在功能或是审美方面的个人行为或是个人投入。例如,“身体活动中,我总是尝试着去挑战自己(功能投入)”“我总是试着让自己看上去更好(审美投入)”。满意度分量表测量了身体意象情感和评价这两个方面,并要求参与者分别评价他们身体的功能方面和审美方面。例如,“我对自己身体能够做的感到很满意(功能满意度)”“我对自己身体的外表感到很高兴(外表满意度)”。参与者被要求通过李克特 5 点测量法(1= 一点也不准确,5= 很准确)评价每个身体意象于他们的准确度。意象呈现量表上更高的分值代表在身体相应维度(功能维度 / 审美维度)的更高的投入或满意度。

  为了调查体育运动参与者、参加普通身体活动和不参加身体活动的女孩在 6 个分量表中的不同,实施了单向的多变量、共变异数分析来控制年龄变量,结果显示,多项混合测验(F(12,1978)=18.32,威尔克斯标准 =0.81,p<.001,偏 η2=.10)表明身体意象在身体活动档案中有明显差异。后继的单变量分析显示审美价值(F(2,994)=3.05,p<.05, 偏 η2=.01)、 审美 行 为 投 入(F(2,994)=6.50,p<.01,偏 η2=.01)、功能值(F(2,994)=14.73,p<.001,偏 η2=.03)、功能行为投入(F(2,994)=94.31,p<.001,偏 η2=.16)和功能满意度(F(2,994)=49.05,p<.001,偏 η2=.09)在不同参与档案中的显着差别(表 2)。未发现审美满意度(F(2,994)=49.05,p<.001,偏 η2=.09)的显着差别。【表2-3】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运用多重比较分析法(最小显着差法:LSD)建立明显的比较。无身体活动参与的女孩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行为投入明显低于参与体育运动的女孩。运动参与者的功能价值、功能行为投入和功能满意度高于未参加身体活动或是参加普通身体活动的女孩,这和我们预测的 a1、a2、a3(部分地)和 a4 一致。

  为了研究 EIS 分量表中参与不同运动档案(审美型运动、非审美型运动、混合型运动、无运动参与者)的女孩间的差别,实施多变量、共变异数分析来控制年龄变量。结果显示,多项混合测验(F(18,2794)=10.48,p<.001, 威 尔 克 斯标准 =0.83,偏 η2=.06)表明运动档案调查人数的 63.8%。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8 名教师均认为篮球教学对于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明显作用。中学生对于创新能力在篮球教学中感受不强,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创新能力本身的提高不易被检验,教学过程中体力的消耗也使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体会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在篮球战术的教授中,要求学生积极灵活地运用战术和规则,并加以指导。篮球运动不是照本宣科,创新能力较强的运动员可以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取得比赛胜利。篮球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一定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上。

  2.4 中学篮球教学对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意识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它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态。

  在竞争的群体中,个人不甘平庸,才能得以发挥,实现团队发展,取得个人和集体的双赢。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需要运动员具有竞争意识,篮球教学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调查中,94.3% 的中学生认为篮球教学对于自己的竞争意识的提高有明显作用;5.7% 的中学生认为篮球教学对于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有一定提高;只有 1% 的中学生认为没有明显变化。被调查的 8 名中学体育教师均认为篮球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有明显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篮球是中学生最为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带给学生愉悦感,同时对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具有显着的效果。中学篮球课程对于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式较多,对于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本文只是对其中较为常见和易于掌握的部分进行了研究。中学生课业压力较大,中学体育教师的任务较重,都为篮球教学改革增加了难度。篮球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是篮球课程的主要部分,在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体育教师有意识地通过篮球这项运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学篮球教学对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而易见,但是,如何在中学顺利地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就需要以下几方面内容配合:首先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其次是中学领导层面提供的条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学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中学体育教师在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中学生篮球课程营造氛围、提供环境,为中学生在篮球课堂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 .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朱寒笑 . 高校体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
  [3] 张新生 . 重视体育运动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J]. 体育科学,2002(6).
  [4] 方志坤 . 系统理论在篮球教学中运用[J]. 现代教学研究,2008(2).
  [5] 张子沙,龚正伟,周波 . 对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 [J]. 体育科学,2001(1).
  [6] 宋和平 . 篮球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