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新生入学入伍训练模式设计方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05 共2411字
论文摘要

  按总部新生入学入伍训练考核内容和标准检测我校2011年前新生入学入伍训练后体能测试结果,合格率约为19.2%,远未达到总部新生入学入伍体能训练合格标准(合格率80%以上)。如何解决此问题,提高新生入学入伍训练效果,本文提出新生入学入伍训练模式设计方案,是解决长期困扰学员体能最佳办法。

  1、 生长生身体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全民体质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兵源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在整体身体(体质)条件、文化素质、体能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

  (1)体力方面。整体身体(生理学)素质条件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平均身高、体重有所增加;力量、速度素质有所提高。但因年龄偏小,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耐力素质以及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仍然较弱;身体条件尚不能承受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训练。

  (2)脑力方面。知识面较宽,思维敏捷,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能力较强;但大脑神经反应能力、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以及掌握专业技术动作的操作能力较弱;一些人反应较迟钝,身体协调能力较差。

  (3)心力(即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优越,个人意志较强,心理素质较差,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的毅力品质、群体意识和集体协作精神方面,较为欠缺。

  2、新训练模式

  体能训练模式就是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和精心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新生入学入伍训练体能达标水平低的问题,达到优秀的标准。体能是身体活动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方面。事实证明,军人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兵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力量和耐力又是基础体能基础。

  2.1 训练主要内容

  2.1.1 功能性基础体能训练

  功能性基础体能训练是专门性训练,但区别于传统的专项训练,它是在专项之上的综合训练或者组合训练,其结果是各种训练方法的综合效果,对人体从事某种活动或者运动有很好的作用。其实换了个名字只能说明人们对训练的内涵认识更深一步了,都归因于系统科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由于学员身体活动能力基础差,首先要解决的是使学员学会使用身体各部分的器官功能,再加强其活动能力。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核心力量、悬垂训练、调协性训练、瑞士球训练、有氧耐力、不稳定平面训练和普拉提等训练方法。

  2.1.2 战斗精神和自信心训练

  战斗精神和战斗毅志是训练出来的,新生都有强烈地爱军爱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将这种精神转变为动力是一门学问,经多年实践已探索了一套特有的部队文化体系,如入学入伍决心书、班与班、队与队的挑战书和迎战书、一封家书、母校来书等。还有平时训练中的口号:首战有我,首战必胜;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2 组训形式

  按“适应形势、创新机制、优化内容、提高效益”的组训思路,优化组合训练资源,周密组训,提高了入学入伍的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

  (1)教学班组长负责制:主要职责,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讨论、课后训练辅导、与学员队联系、课余训练计划、考核评价、教学总结。(2)分组分层训练:以摸底测试成绩为标准,再以力量和心肺耐力进行分组。每节课有两次分组。(3)分组人数与师资力量要求:以教学班人数和教师现有编制编组,通常全体教员分为两组,4名教员1个小组。(4)室外课严格以军事课操课形式进行:严格按军体课操作进行,报告—接收队伍—整齐—下达课目—内容—要求—实施方法—时间—讲评—报告—下课。

  2.3 课堂教学流程

  按训练身体准备阶段、训练过渡、强化训练和训练验收四个阶段在体能预备阶段。

  (1)课训练设计:课堂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传授是课设计的主要内容。(2)课堂流程:准备活动、基本部分、整理放松(肌肉拉伸)、讲评(激励机制应用)、课后作业要求。(3)训练模式流程:训练准备—训练计划—训练对象分析—摸底测试—计划实施—激励机制与训练理念应用—现代训练理论应用—军队特色文化应用—评价机制—科学体系。

论文摘要

  3、 评价方法

  根据总部新的《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基础训练内容与考核标准执行。在8项考核内容中,抽考5项考核内容达标,个人成绩评定为合格。单位集体考核成绩:79%以下达标率为不合格;80%~89%达标率为合格;90%~95%达标率为良好;96%以上达标率为优秀。

  3.1 基本要求体能考核

  抽考5项内容:3000m跑、引体向上、双杠屈臂伸、仰卧起坐、10m×5往返跑。我校新生入学入伍训练结果见表1。表1结果,P<0.01说明实验组训练前与训练后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P<0.01呈显著性差异,再次证明此训练模式优于传统训练模式。

  3.2 人体成分应用

  人体成分可以对军人训练中各肢节肌肉变化进行观测,在实际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应用人体成分指标评价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是首次应用,具有更加科学的说服力。表2结果说明对照组实验前后P>0.05有变化不显著,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结果比较P<0.01呈显著变化,说明实验组训练果效果优于对照组(此数据源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新生入学入伍训练测试)。

  3.3 运动损伤评价

  部队训练伤高达到12.2%。原因在于新兵的年龄较小,骨骼肌肉、内脏系统尚较弱,体质条件还不足以一下承受超大强度的体能训练,训练中稍不注意,极易造成训练伤病。科学实施训练与科学组织是现实的要求。训练效果好,运动损伤率低是训练模式的科学性体现。实验组损伤率2.11%,对照组损伤率9.54%,比较结果P<0.01呈显著变化。说明此训练模式效果明显更具科学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士兵体能作为战争储备力量,历来被各军事强国所重视,生长生的基础体能训练是新学员入学入伍训练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由普通老百姓向军人、中学生向大学生双转变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新生入学入伍训练模式设计方案。在此模式的指导下提高了新生基础体能,达到总部新生体能考核要求,降低运动损伤率,为专项遂行任务的技能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志勇.健康教育任重道远[J].中国学生体育,2004.
  [2] 林建棣.军事体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3] 孙学川.体能训练手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4] 王卫星.体能-力量训练指南[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