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经济学论文

影响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要点及应对策略

时间:2014-07-29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3766字
论文摘要

  1.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1.1 受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体育内需和体育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体育经济的内需是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组成了现代的体育市场。体育的消费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体育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外的很多投资商都看好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但是,消费市场的潜力与人口的数量并不能直接的挂钩,收入水平与对消费的认知程度是制约我国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由于具体的国情所限,我国还处于体育消费的初级阶段,其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1.1 国企改革并未收到实际效果,下岗工人的激增和在岗人员收入未能普遍增加这两个原因致使国民的整体购买力低下;
  
  1.1.2 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医疗以及住房等改革措施导致国民的即时消费情绪延缓,从而抑制内需的发展;
  
  1.1.3 市场供应呈现的多样化促使国民更加理性的对待所购买的商品,消费心理更加的成熟。
  
  以投资需求的视角来观察,逐步形成的买方市场与商品价格和成本的竞争致使很多投资商望而却步,因此,投资不足已经对当下体育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约束。再从体育投资的持续性来观察,要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组成具有较强实力与投资质量的多元化阵容。在这里边,资本的回报率好坏是决定私人资本是否进行投资的主要因素。国内目前的形势是尚未形成新的投资热点,所以私人资本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资规模。

  综上所述,不能形成有效的体育消费与投资水平大大限制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速度。

  1.2 体育市场的不健全致使体育投资缺乏热点
  从国外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随着工业化发展到后期,住房、汽车等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消费的热点。由此而来的是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围绕着这些行业,建材、矿产、机械等相关产业的被拉动起来了。在这股工业化的浪潮之中,体育产业因其有着丰厚的投资回报率以及资源整合的强大能力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了,目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虽然我国也逐步的将体育进行市场化改革,但因为缺乏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与相对成熟的市场而并没有能引起投资商的关注。

  1.3 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我国目前还处在需要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相比于国外的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而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远远落后,因此,第三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的具体情况是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不到三分之二,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体,经济实力低下,不能对第三产业形成有效的依赖。所以,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边缘产业也只在我国相对发达的城市中形成有限的市场。面对着我国的实际国情,如若硬要去发展推广体育产业,不仅服务成本增加、运行效率低下也会使得整个的体育投资运营环境遭到破坏。

  2.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

  2.1 市场定位不准
  在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民众几乎意识不到体育与经济之间的关联。

  首先是多年来国家一味的只强调资金的大量投入而忽视对自身商业价值的开发。国家对体育的消费引导也只停留在以福利形式的低层次消费而没有对体育产业引导为市场化消费。

  其次,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期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实践经验的严重不足,国内体育产业结构进行转型的时候,很多的企业家都不能够及时的跟进。

  2.2 传统体制的制约
  在我国早期,一切的体育赛事及赛程都是由国家体委进行组织策划的,因而就形成了一种既定的形式进行运转。而在产业调整改革阶段,国家实验性地减少政府对体育的干预而将其投放给相关企业进行运转。这种措施在形式上已经具有市场经济的味道,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会有计划经济的余温,这样就会导致在组织举办体育赛事的时候,企业不会有完全的自主权而使得企业的活力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在赛事盈利之后,往往政府的利益最为丰厚而企业所得却少之又少,严重的影响企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3 市场竞争乏力
  与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企业寥寥无几,资本水平明显处于不利的位置。所以,在一些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其冠名权与指定产品等的争夺中就很难博得一席。

  2.4 政策扶植乏力
  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之中,政府都会出台一些倾斜性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事业的捐赠以及场馆的营业收入都会有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对赛事的赞助费可以纳入生产成本或广告支出、场馆的修建也可享受相关的土地优惠。而在我国,不仅这些鼓励性的措施没有完善,而且还会在审批的过程之中处处受阻。

  2.5 相关服务不完善
  与其他产业一样,体育产业也同样需要相关的产前及产后的服务措施,这些措施的不到位同样会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基本上所有的与体育相关的生产企业都单纯的强调体育用品的产销情况,而往往忽视了消费咨询以及指导,而且中介也严重缺乏,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6 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国内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当一种运动形式或产品成为市场的热点,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将资金投入到这些领域中,从而造成了很多的重复性建设。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是以前从事体育工作的运动员,这些人员对市场的敏感度以及对企业的运作水平普遍有待提高。

  3.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大体育改革力度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体育事业是彻头彻尾的要依靠国家的预算,这种现象也会在改革的形势下逐步的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体育事业的主管部门要与企业进行协作,以市场的规律去运营体育产业,真正的实现政府与体育企业的分开。与此同时,投资商的商业视角也要从传统的工业扩展到体育领域,进一步的开拓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

  3.2 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
  3.2.1.发展体育品牌经营
  体育用品品牌经营。体育用品品牌经营就是将体育产业的上中下游整合起来实行品牌化的经营。目前国产的体育用品显然抵挡不住国际大品牌的市场攻势,本土产品在国内都不能守住职场,更何谈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之中,各个厂商必须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来合理的调整产品以及产业的结构来争取本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大力对产品的材料及功能上进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体育赛事品牌经营。同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理念一样,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上,一项体育赛事也可以经营成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赛事,例如北京马拉松赛事已列入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

  3.2.2 实行体育设施多种经营
  我国的体育场馆在数量上不占少数,但大多由于经营管理问题导致场馆闲置,经济没有运转开来。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场馆进行深入的开发才能真正的把体育引向产业化的道路。例如,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开放场馆来为民众服务;要不断对场馆的硬件设施进行更新,配合以优质的服务,这样就能使场馆有扩展功能,可以举办一些展览会等等;开设餐饮、住宿等多样化、一条龙式的服务,充分利用场馆内的各种房室,把场馆运作起来以做到以馆养馆的效果。

  3.2.3 依托体育进行借光经营
  借光经营的理念就是借助一些体育人物的明星效应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从而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具体操作如下:

  3.2.3.1 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借助明星在本领域的知名度来吸引一些优秀的体育苗子,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体育人才;
  
  3.2.3.2 将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或体育工作人员向有需求的国家进行输送,不仅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交流,而且在相关体育产业领域也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3.2.3.3 借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在国内举行的机遇,大力推广国内的自然旅游以及文化游览等项目,进而推动国际经贸的合作。

  3.2.4 注重体育的商业策划与管理
  一个优秀的商业策划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市场认知程度。以法国世界杯为例,这届世界杯不仅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场超大型的商业活动。法国人抓住这次机遇,对足球经济进行了深入的开发,例如实行经营性票务、赛事的转播权与广告赞助费用等等,使这届世界杯成为了史无仅有的成功典范。

  3.3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对体育产业的投资政策,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对财务运作进行规范;其次,要对明星运动员赋予相应的广告权;第三,要对目前的税制、税率等进行合理的调整;最后,在政策层面对场馆经营进行鼓励,实行集中管理以便于对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3.4 造就“两栖型”体育经营人才
  我国长期缺乏既懂得的体育又知晓经济的双学科结合型人才,这就大大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要培养出这样一支队伍,一方面要引进一批这样的管理者;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学习国外的发展经验来对我国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3.5 狠抓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是所有经济行为赖以生存的承载体,体育经济也要坚持以市场规律为导向,要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来开发潜在市场。要加强对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引导消费为宗旨,加大力度发展相应衍生产业市场,例如文化市场和证券市场等等,要营造一个结构及功能都较完善的辐射状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9).
  [2]杨磊.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9).
  [3]姚彬彬.浅述体育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经济,2009,(8).
  [4] 白晓旭. 论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及模式选择 [J]. 中国市场,2O09,(18).
  [5]王玉琴.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对策浅析[J].山东社会科学,2O08,(12).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