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科学内涵、分类、特征及干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3 共6051字
论文摘要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那么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建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笔者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组织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等研究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揭示了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科学内涵、分类、特征及建构干预机制。

  1、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组织? 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不同的界定: 理性系统视角认为组织是意在寻求特定目标且具有高度正式化社会结构的集体;自然系统视角认为组织是一种参与者追求多重利益的集体,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两种界定将组织看成是一个与环境隔离的封闭系统,是由一系列稳定且容易辨别的参与者组成,但是组织并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依赖于同外界的人员、资源和信息进行交流。从开放系统的角度看,环境决定、支撑和渗透着组织,因此开放系统视角将组织定义为是相互依赖的活动与人员、资源和信息流的汇聚,这种汇聚将不断变迁的参与者同盟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同盟则根植于更广泛的物质资源与制度环境。怎么样来理解这些组织界定? 汤姆森认为,三种视角基本都是正确的,并且可以用于同一个组织。不过,三种视角并不是以同样的力量作用于所有组织。他认为组织应该划分为技术层、管理层、制度层三个层次,其中理性系统视角适用于技术层,自然系统视角适用于管理层,而开放系统视角则适用于制度层。组织虽然是自然和开放的系统,但却是朝着理性系统的方向发展的系统。

  综合上述的研究视角,笔者认为,组织的定义应该是追求特定目标、具有正式化社会结构的集体,其成员在追求多重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结盟活动。因此学校体育组织就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学校体育参与者为了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形成的具有正式社会结构的集体,其参与者在追求自身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开展科研、教学、群体工作;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学校体育组织是指管理者制定学校体育计划、设定学校体育目标、设计并发展出一套能够成功地实现计划并达成目标的结构形式,包括部门的设置、工作描述、工作流程设计等。

  文化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保存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制度的总和。组织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涉及的问题复杂,学者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外的学者倾向于将组织文化认定于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某种观念、意识等,而国内学者在综合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将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

  由此可见,组织文化是一种管理理念,是组织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笔者认为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是由领导者有意识培育和创造,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对组织成员能够起到管理、教育作用的一种管理文化,是参与者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产生出来的价值观念、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即体育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各项体育工作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系,包括诸如校长、体育教师、学生等人对体育、体育机构、体育政策的认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仰。

  2、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由于组织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内隐性以及不同学者对其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性,使得其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由此导致其分类的多样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组织内部特征、综合组织内外部特征和组织文化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对组织文化进行分类(见表 1) 。尽管分类不同、命名不同,但大多数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如硬汉胆识型、孤注一掷型、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型和按部就班型,依据的是风险程度高低和反馈速度快慢; 而家族、埃菲尔铁塔、孵化器、导弹型,依据集权程度和正式程度的高低。这两种分类法虽然基于组织内部特征,但却与外部环境存在紧密联系。高风险、反馈快的组织文化必然要求注重组织外部、强调管理的柔性; 而集权程度低、正式程度高的导弹型文化又要求组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动态性和适应性。

 论文摘要

  学校体育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有别于其他经济、政治类型的组织。在长期应对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模式,从而构成了当代学校体育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体育学者们对体育组织文化的研究多数是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维度进行探讨,认为体育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故事和传说、象征、语言、典礼或仪式及外部设置。

  这种观点极易将体育组织文化泛化,与校园体育文化混同。组织文化体现着组织的“个性”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较强的综合性、相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罗宾斯认为: 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包含创新与冒险程度、注重细节程度、结果导向程度、人际导向程度、团队导向程度、进取心、稳定性程度。

  笔者在借鉴上述组织文化分类及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弹性与控制、内向与外向这四个维度将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划分为团队型、创新型、效率型及官僚型(见图 1) 。

  论文摘要

  2. 1 团队型学校体育组织的文化特征

  人们在一个比较友善的环境中工作,且共同分享,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学校体育组织的领导通常被看作是导师甚至家长。学校体育组织通过忠诚和传统来维系,重视教职员工参与和团队精神,行事态度较为审慎保守。在强调教职员工的发展和长期目标的同时,也强调凝聚力和士气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组织专门为团队协作、参与和协调设置了奖励机制。

  2. 2 创新型学校体育组织的文化特征

  工作环境相当开放,重视教职员工的创新和挑战性,具有高度的支持和信任,尊重教职员工的个性与独特性,容许冒险及尝试错误,同时也十分外向,会接受重大变革。学校体育组织的领导被看作是革新者和冒险家。站在体育教育行业的前端是学校体育组织的工作重点,长期目标则是创造和获得新的资源。成功的定义是创造出新的体育服务产品,期望成为体育教育行业的领跑者,同时鼓励教职员工的个人创造能力和自由发展。

  2. 3 效率型学校体育组织的文化特征

  以结果为导向,非常重视成本及绩效的控制和完成,非常讲究工作效率,个人之间、部门之间都必须相互竞争,主要根据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结果行事。它的重点就是能够完成任务。学校体育组织的领导都是强硬的推动者、生产者和竞争者。学校体育组织的长期目标是赢得竞争和实现计划目标。

  成功的定义是体育教育行业的影响力与渗透力。高质量的服务和体育教育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组织考虑的重点,组织的风格也是强势的竞争风格。

  2. 4 官僚型学校体育组织的文化特征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等级制度与官僚制度是组织中最理想的形式,因为它们可以创造稳定、效率、高度一致的产品和服务。

  与这种类型相匹配的文化代表着一个高度制度化和机构化的工作场所。其主要特征是: 人们在非常正规和构架森严的工作场所里按照程序工作。学校体育组织层级结构与权责划分明确,工作性质大都已经标准化和固定化,行事态度较为审慎保守,规避风险且拒绝重大变革,此类文化通常建立在控制和权利的基础上。好的协调者和高效专家被看作是好领导。维持学校体育组织的平稳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体育组织靠严格的制度和政策结合在一起,学校体育组织的长远目标是稳定和高效地生产运作。

  3、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评估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拥有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文化。如何建构科学合理、有利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建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必须始于对自身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评估。通过评估,发现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确立符合学校体育组织发展目标所需要的组织文化。如何评估? 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 笔者在金. S. 卡梅隆与罗伯特. E. 奎因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评估工具。从学校体育组织特征、学校体育组织的领导能力、教职员工的管理、学校体育组织的凝聚力、学校体育组织的战略重点、成功的标准等六个核心方面进行评估,共有六道选择题。每个选择题都有四个选项,每个选项代表一类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类型。将 100 分分配到这些选项中,情况越接近学校体育组织情况的选项将获得越多的分数,然后分别将“现状”和“期望的状态”中各个分类选项的分数相加,然后除以六得到各个分类的平均数。根据 A、B、C、D 平均数进行绘制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轮廓图,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主导学校体育组织的文化类型、主导学校体育组织的文化强度、现状与理想状态存在的差距等,指明了所在学校体育组织需要改进的方向(见表 2) 。

  论文摘要

  如运用评价工具对某学校体育组织文化进行评估,首先将量表中的各个选项进行统计,假设得到 A 平均分为 45 分,B 平均分为 30 分,C 平均分为20 分,D 平均分为5 分; 而期望的状态中 A 平均分为 30 分,B 平均分为 20 分,C 平均分为 15 分,D平均分为 35 分。然后,根据上述数值绘制该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现状轮廓与理想状态轮廓(见图2、图 3) 。

  从图 2、图 3 可以看出,该组织的主导文化类型是团队型体育组织文化。除了现状和期望状态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轮廓图外,还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学校体育组织特征、学校体育组织的领导能力、教职员工的管理、学校体育组织的凝聚力、学校体育组织的战略重点、成功标准的现状与期望状态轮廓图等,为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变革提供直观的思维。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4、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建构干预

  如何根据学校体育组织的特征与组织文化现状建构期望状态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是当前所有学校体育组织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有研究认为,建构主要从组织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民主文化建设,构建自由、和谐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合理确立学术权利、政治权利和行政权利在组织中的界限; 加强组织文化创新;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外部环境,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环境保障; 加强组织文化认同建设,形成核心组织理念; 注重组织文化的反思、修正功能,形成自我生长文化模式。

  上述措施看起来是很完美的,但落实到具体的建构环节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前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建构进行干预。

  4. 1 制定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干预的整体规划

  对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干预的整体规划包括对存在问题或机遇的分析、对干预活动结构的预期以及各种干预活动的时机及先后顺序。即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哪些干预有助于达成目标,从学校体育组织变革的准备工作、资源的诊断及主要利益相关者中获得哪些信息。上述信息可以通过填写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变革中“表示”和“并不表示”表格来获取,见表 3。

  论文摘要

  让每个人都确定出哪些是“表示”,哪些是“并不表示”,最后决定加强、减弱或保持某个文化类型。在向理想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类型前进的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强? 什么样的特点将主导新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 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或者放弃以达到离开某个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类型的目的?

  这个表格向学校体育组织提供了一个信息板,告诉人们所期望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哪些地方需要重视? 哪些地方需要改变或不改变?哪些品质和要素因为在现有学校体育组织文化中非常关键,是一定要保留的。

  4. 2 制定战略行动步骤

  在知道了什么是“表示”,什么是“并不表示”,什么需要加强后,需要确定具体行动步骤来实现希望中的改变。如何来确定每个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类型的关键行动,可以通过“需要开展的行动表格”促使教职员工对许多问题达成共识,例如什么需要开始,什么需要停止,什么需要继续,以便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变革得以进行(见表 4) 。

  论文摘要

  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了各种干预行动,如何整合和排列这些干预行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在选择、排列干预行动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第一,为下一步干预决策提供数据的干预行动应首先进行,即诊断数据最优先; 第二,前一项干预活动能使随后的干预行动更有效,即有效性最优先;第三,干预活动要有效利用组织的资源,即效率最优先; 第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目标,即速度最优先;第五,影响组织业绩或任务的干预比影响个人的干预优先进行,即相关性最大化; 第六,应尽量避免引起组织成员的焦虑、不安和不信任等情绪,避免对组织业绩的不良影响,即最小化组织精神压力。

  4. 3 选取建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有效干预方法

  干预建构的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也不尽相同。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有利于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建构。在进行干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干预行动应包括受变革影响的相关教职员工; 第二,干预行动是以学校体育组织高层管理者提出的问题或机遇为导向; 第三,干预行动预期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方法要很明确; 第四,干预行动氛围应是轻松自由,而非焦虑和防御性的; 第五,干预行动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第六,干预行动中参与者不仅要学会处理特殊问题,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第七,干预行动中教职员工必须了解任务和过程的情况; 第八,干预行动中相关教职员工能完全投入。

  5、 结语

  学校体育组织文化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体育物质基础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之后,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成为了竞争、管理的核心问题。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构良好的学校体育组织文化是确保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健康水准的重要保障。希望本文的研究探索能够为学校体育组织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
  [2] W. 理查德. 斯科特,等著,高俊山译.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东军,等. 体育组织文化探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 : 15 ~ 17.
  [4] 王玉珠. 中国体育组织文化研究的现状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 : 18 ~22.
  [5] 石伟. 组织文化[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范国睿. 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樊耘,余宝琦,等. 组织文化分类的演进与竞合(双 C) 文化模型的提出[J]. 管理评论,2009,21 (1) : 100 ~106.
  [8] 杨芳,张军献. 体育组织文化管理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 64 ~ 66.
  [9] 顾琴轩. 组织行为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 李霞. 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及调节效应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1,13(5) : 83 ~89.
  [11] 金. S. 卡梅隆,罗伯特. E. 奎因著,谢晓龙译. 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 李运庆. 浅析现代大学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建设的方法与途径[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 :130 ~132.
  [13] 顾琴轩. 组织行为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 罗金满,曹兵. 中国转型期体育组织文化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5) : 27 ~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