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非诉讼广场舞纠纷化解策略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8 共108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广场舞法律纠纷探析
【第一章】广场舞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前言
【第二章 3.1】广场舞纠纷产生因素研究
【3.2】 非诉讼广场舞纠纷化解策略研究
【3.3 3.4】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发展对策研究
【结论/参考文献】广场舞纠纷的法律治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2 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广场舞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影射出的广场舞纠纷也是由多元化因素缔造的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广场舞纠纷的解决也需采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才能够彻心应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在社会中,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和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各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调整系统。所谓"多元"是相对于单一性而言的,其意义在于避免把纠纷的解决单纯寄予某一种程序将其绝对化。多元化包含价值认同的多元化和行为手段的多元化,目的在于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多样选择,为当事人提供选择引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所包含的纠纷解决手段,并不是单一运作于广场舞纠纷问题,而是通过多项互联的一种模式来运作。本文采用多元化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将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分为"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两大方面来进行论述。

  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在理论上是对立于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而存在的,但在广场舞的纠纷解决机制中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它不同于严格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证据为依据的僵硬化的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游刃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却又绝不逾越法律框架的柔性解决机制。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具有:

  (1)简易灵活性,其非法律化及柔和灵活的纠纷解决手段,更适合针对受众群体为怀揣着善良目的而投身广场舞锻炼的广大体育健身爱好者;(2)解决纠纷主体非职业化,非行政司法工作者处理广场舞纠纷时,在不逾越"法理"的同时更注重"情理",这正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3)避免职权性,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并不以裁判的方式解决纠纷,而是以尊重意思自治、风俗民约的民间化解决纠纷形式,与我国注重调解的司法制度相映衬。因此,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是解决广场舞纠纷的重要方式,也是两者中最为适用于广场舞纠纷的解决机制。本文从"管理机制"、"宣传机制"、"科技机制"及"保险机制"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对非诉讼广场舞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探究。

  3.2.1 管理机制。

  (1) 广场舞登记管理。

  本文所指的"广场舞登记管理"并不属于"行政许可中的登记",行政许可中的登记指的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例如企业登记、社团登记等,其"登记"行为具有法定性、强制性、许可性。广场舞登记管理中的"登记"并不具有上述特征,而是为了达到方便有关部门管理广场舞参与者和解决广场舞纠纷问题,采取的一种建议性、自治性的柔性备案管理行为,目前在少数地区已经开展实施。

  广场舞登记管理从登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广场舞队伍登记"、"广场舞组织者登记"、"广场舞协会登记"、"广场舞高分贝器械登记".a、广场舞队伍登记。对广场舞队伍进行登记并不是对广场舞队伍中的个人进行登记,从广场舞性质来看,广场舞爱好者人数众多、流动性强,据统计在 2015 年全国广场舞爱好者已超过 2 亿人且在不断增加。

  对人数如此庞大且对象不确定的群体进行个体登记无非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对广场舞队伍以团队方式注册登记才是明智之举。在民间已经存在许多广场舞爱好者群体以团队的形式组织锻炼或参加比赛,例如在网络上及民间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来自河南漯河的"美久广场舞团".提倡广场舞组织团队并命名登记,会赋予广场舞爱好者集体感及团队荣誉感,有助于提高、培养广场舞爱好者的素质和自律意识,便于有关部门对广场舞爱好者进行教育、宣传和管理;b、广场舞场地登记。通过对广场舞场地登记和广场舞队伍登记,可以实现管理者合理安排广场舞队与专属时段的广场舞场地设施保障,遵循尽量远离居民区、先占者登记保护、后来者接受安排和交替时间段锻炼等多项原则进行广场舞场地设施规划管理;c、广场舞组织者登记。通过对广场舞组织形式的观察不难发现,每个广场舞队伍中都必有一位重要角色--广场舞组织者,通常站在广场舞队的最前端,起着组织、提供设备、教授、领舞等作用。广场舞组织者多数为退休职工、在职人员或舞蹈健身教练,利用闲暇时间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学习广场舞后,自发购买设备组织并教授他人广场舞的体育公共服务志愿者。广场舞组织者普遍受过中、高等教育并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习和教授能力,更易接受教育和管理。对这类广场舞团队中的"带头人"进行登记管理,不仅会因人数少缩小登记的"工程量",还会因其自身具备的领导、教授他人的属性减少宣传、管理的"工作量",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d、广场舞协会登记。协会是指由个人、单个组织为达到某种目标,通过签署协议,自愿组成的团体或组织。协会的作用是通过组织某种行业的社会资源,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前途,使其更健康、有序的发展。广场舞协会是一种由广场舞爱好者组成的社会团体,使得"一盘散沙"的广场舞锻炼者具有了组织性。广场舞协会既可以充当广场舞推广者的角色,也可以作为广场舞纠纷协调者的身份出现,依法登记后还可进行公益诉讼,有助于广场舞活动的开展、管理和维权。我国少部分地区已经有地区性的广场舞协会成立并登记入册。e、广场舞高分贝器械登记。在广场舞锻炼中,必备的一件器械便是高分贝播放器。针对这些器械进行登记管理能够避免广场舞人员的流动性所带来的管理不便。相关部门只需对出现在管辖区域内的高分贝器械进行登记,在登记的同时对持有者进行器械使用时间、噪声标准等相关事项的告知,并定时检测或抽查管辖区域内广场舞锻炼者对器械实际使用情况。对违规使用者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现场取证及处罚。

  (2) 广场舞法治管理。

  广场舞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广场舞所引发的纠纷是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道路上的一颗绊脚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治民无常、唯以法治"的法治理念,现今管理广场舞和解决广场舞纠纷也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思想,做到"依法管理"、"以民为本""公平正义"、"有法可依":a、依法管理广场舞。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管理广场舞的工作必须依法进行。2013 年 8 月在美国,华人舞蹈队在纽约日落公园排练时,因音乐扰民遭到附近居民的多次报警,领队被警方铐起并控罪,理由是在公园内没理由地制造噪音。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制造噪音扰民被捕"在美国大众眼里是理所应当的执法手段,而这种刚性的执法手段用来解决我国广场舞扰民纠纷却显得不合情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一种兼顾宪法、法律、道德、党的方针政策及民俗民约的,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有机结合的手段来依法管理广场舞问题。例如,人民调解与和解、仲裁与行政处理;b、广场舞管理以民为本、公平正义。管理广场舞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作出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情感与要求的处理结果。处理广场舞纠纷时需听取多方意见,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多方的利益,做到处理程序与结果不偏不倚且正义;c、广场舞管理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对噪音扰民的处理只能依照《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噪音鉴定,然后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对噪音出自"音乐"、处罚对象为"健身爱好者"的广场舞扰民纠纷,依照这两部法律显得不够适格。因此,对广场舞的管理需要一些针对广场舞器材配置、音乐选材、播放音量、播放时段、循环次数、场地限制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使得对广场舞的管理有法可依。

  (3) 广场舞管理队伍建设。

  对广场舞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广场舞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对广场舞进行管理的先决条件。a、行政司法管理者,是整个广场舞管理队伍中的主导者,起着直接管理广场舞事务与领导、指引其他广场舞管理者进行管理事务,培养广场舞爱好者法律意识的核心作用。对行政司法管理队伍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整个广场舞管理队伍的核心力量,保障广场舞管理工作的依法进行;b、社区服务管理人员,广场舞的开展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广场或小区内外围,那么与广场舞群体接触最为密切的管理者当数社区服务人员。本文的社区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小区物业、保安和其他社区服务管理者。由于社区服务管理人员大多生活在广场舞群体周边或就出自广场舞群体内部,与广场舞群体关系密切,对广场舞队伍或个体的意愿、情感更为了解,是最为适合直接管理广场舞工作的队伍;c、体育社会指导人员,在整个广场舞管理队伍中体育社会指导人员属服务管理知识最为全面,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管理队伍,其业务范围包罗万象,包括:技术指导、接待咨询、心理辅导、培训教育等诸多方面,能够从各个层面为广场舞群体进行服务与管理;d、广场舞组织者,广场舞组织者作为广场舞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其在每支广场舞队中都以领导者的身份存在,多由广场舞志愿者或体育舞蹈教练组成,是最为直接的广场舞管理工作者。对广场舞组织者登记或培养教育是广场舞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最为高效的管理手段。

  (4) 广场舞场地设施管理。

  在广场舞矛盾纠纷产生因素中,由场地问题诱发的广场舞纠纷因纠纷主体的不同分为广场舞锻炼者占用公共用地引纠纷、两支或多支广场舞队抢占"地盘"产生的纠纷和广场舞与其他健身活动场地使用之间的纠纷。通过对广场舞场地设施管理手段入手解决广场舞纠纷机制分析,无非是从大众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最根本需求进行挖掘。广场舞场地设施管理机制从形式上可分为:a、广场舞场地设施规划管理,在广场舞场地设施登记和广场舞队伍登记的前提下,遵循尽量远离居民区、先占者登记保护、后来者接受安排和交替时间段锻炼等多项原则进行广场舞场地设施规划管理;b、广场舞场地设施建设,"移花接木"式广场舞场地建设方式是充分利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其它闲置时间段场地设施,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将其变封闭为公开,以此起到扩充广场舞健身场地设施的目的;投入资金建设新的体育场馆设施,并非一定是专门针对广场舞健身活动的场馆设施建设,只需在建设新的体育活动场馆之后,安排一定的场馆使用时间给广场舞健身活动即可,例如在 2015 年 2 月由国家主席***提议并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规划了未来几年各地方足球场馆建设数量,这也给广场舞健身活动场地设施方面带来了福音。

  3.2.2 宣传机制。

  宣传手段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行为,也是解决广场舞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改变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冲突,比单单依靠管理手段所达到的效果更为根深蒂固。但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因此选择哪些宣传手段作为广场舞纠纷的解决机制非常重要,从媒介与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广场舞纠纷解决的宣传手段分为:"媒体宣传"、"教育宣传"、"竞赛宣传".

  (1) 媒体宣传。

  作为视听类的宣传方式,具有生活性、艺术性、生动性、多样性等特点。媒体宣传的优势在于受众群体接受宣传的过程总是在身心放松的休闲时刻,当人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时往往更容易接受外来思想的影响。由于媒体宣传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其手段种类繁多,但不是所有的手段都适合用于广场舞纠纷解决问题,本文认为适合广场舞纠纷解决的媒体宣传手段包括:

  公益广告,又称"公共服务广告".即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广告,它的发布常常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借以宣传一种想法或意见,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

  近年最为成功的公益广告案例便是央视春晚的公益广告《感谢不平凡的自己》、《筷子篇》、《中国年》,将平凡、分享、家庭这三大元素浓缩在三个短片当中,在央视春晚这个受 13 亿中国人同时高度关注的平台中展示,在大众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并产生内心的感悟与共鸣。低成本、低人力的投入却收获了空前的改变大众观念的影响效果,这就是公益广告的魅力所在。如果将公益广告用于广场舞群体思想观念的改造,那么影响效果也会立竿见影。 在具体施行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以广场舞噪声污染扰主题为例,首先,广场舞公益广告的发起应当由广场舞群体的代言人--"广场舞协会"做呼吁工作,引起社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然后,由政府相关部门出资直接完成或召集广告公司和部分企业来资助完成(在做公益广告的同时也借此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企业理念,是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之一);其次,广场舞噪声污染主题公益广告的内容应当考虑如何让公众感到有趣、好奇、深刻、耐看从而感悟及共鸣,可以是一组动画也可以是一个微电影,比如"在一片花团锦簇、绿草丛生的广场之上有动物嬉戏、孩童玩耍、青年健身、闲人休憩等一派生机勃勃、色彩鲜丽的画片,这时,组1播放器传出的广场舞音乐声波激昂起舞的时候,除了依然衣着鲜艳的广场舞者外画面变作黑白,大地开始颤抖开裂,花草逐渐枯萎,动物、孩童、青年、闲人纷纷倒地奄奄一息……犹如世界末日笼罩苍穹,但当广场舞者关上高分贝播放器纷纷带上耳机时,又逐渐恢复了生机,画面由黑白渐渐着色……";最后,选择合适的时段在关注度较高的媒体平台(如电视、网络、广场文化屏等)放映。

  综艺晚会,又叫文艺晚会或综合晚会,是区别于专题性晚会的一种晚会形式。它的观众层次无论从年龄的差别、文化修养的高低还是社会地位的不同,均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人最为习惯的一种欢庆形式,例如每年一度被誉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春节联欢晚会".那么,在关注度如此之高的平台之上进行道德文化传播和思想观念传输,其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历年春晚都大力宣扬的"思乡"、"孝感"、"团圆"、"助人为善"等道德观念都起到了空前的效果,在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春晚也将处于风口浪尖的广场舞扰民问题通过歌舞《最炫小苹果》和语言类节目《社区民警于三快》两个节目与观众达成共识,巧妙的利用综艺晚会这个宣传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传达了两个观念:前者为"广场舞需要发扬"、后者为"广场舞扰民需要自律".

  平面广告,是包含着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编排等诸多要素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如海报、刊物、广告牌、广场文化屏等)展现给世人的一种艺术宣传手段。因其传达信息具有艺术化、简洁化、信息量大等特点,通常只有一副图画,却能瞬间扣得人心,使得大众与宣传内涵达成共识。例如一副画面"一座华灯璀璨、美丽富饶的都市被参差不齐、错综繁杂的'音符垃圾'所覆盖",广场舞者看到这样的宣传画面定会有所感悟和深省。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句"暧昧"、"内涵"、"婉转"的劝语比一句"谩骂"、"命令"、"直白"的指责更易让人认识自己的错误,"自我参透"远比"他人指点迷津"更加发人深省,因此,只通过一副色彩艳丽、内涵丰富的平面广告让观众自我参透并升华情操,这无非是艺术融入宣传的最高境界。

  (2) 教育宣传。

  教育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广场舞纠纷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各类群体的不同思想观念以广场舞为诱因产生碰撞,认知得不到统一,从而滋生的辩证冲突。而认知的统一需要一种相对完善、正确、理性的理论思维去引导,这便是教育的职能所在。教育也同样可以以一种宣传的模式存在,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宣传。适用于广场舞纠纷解决的教育宣传手段以形式和方式的不同分为:"教育培训"、"教育标语"、"树立教材".

  教育培训,是指将受教育群体聚集在一起进行教育、研讨的一种教育形式。广场舞受教育群体包括,广场舞者、广场舞组织者、受广场舞侵害者、广场舞管理者等广场舞纠纷涉及到的任何一方。针对广场舞纠纷的教育培训中,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可以是相关政府部门、受委托或自发的教育机构、广场舞管理者、广场舞组织者等。教育培训的模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对广场舞者进行音乐舞蹈知识、道德情操及法律意识的培训或对受广场舞侵害者进行法律维权、邻里相处技巧及心理辅导等教育培训,但由于参加广场舞锻炼和受广场舞侵害的人数过于庞大,集中教育培训难以实现。本文提倡对广场舞管理者教授管理方面的知识技巧或对广场舞组织者进行音乐舞蹈知识、道德情操及法律意识方面的培训,然后再由他们对广场舞者进行培训的传递式教育培训模式。

  教育标语,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教育作用的口号。在特征上,标语一般比较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在大脑中留下记忆痕迹;在作用上,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起到教育引导、规范警示的作用;在原理上,是一种怀有主观目的的心理暗示输出形式。例如教育标语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几个成功案例,"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脚下留青"、"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等。针对广场舞扰民的教育标语可以设置为"广场舞跳的好,不把他人扰",然后将标语通过条幅、文化屏、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置于广场舞者日常生活区域,便可达到教育宣传的效果。

  树立教材,本文所指的"教材"不拘泥于狭义的教育学习中所用到的课本、讲义,而是指广义的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本文所指的"教材"可以是一个事迹或一个人的行为,对于广场舞教育宣传中所使用的教材,按照教材的功能对立性可分为:"模范教材"、"反面教材".广场舞中的模范教材,例如 2014 年 8 月31 日,在东湖广场市"广场舞"文艺晚会现场,一份由"广场舞大妈"自觉发起的"文明开展广场舞活动倡议书",赢得了现场观众和广场舞爱好者的深深共鸣,这样的案例可以作为广场舞教育宣传的模范教材;2014 年 7 月 10 日,广东清远两支广场舞队因"抢地盘"两败俱伤的案例便可作为广场舞教育宣传的反面教材。

  (3) 竞赛宣传。

  广场舞竞赛是近年广场舞锻炼衍生出来的由地方相关部门、地方广场舞协会、社区管理者或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新型广场舞推广模式,是广场舞正规化、团队化、职业化的标志。广场舞竞赛宣传是借助广场舞竞赛的社会曝光率和广场舞群体聚集等优势而进行的宣传方式,其表现形式有三种:a、宣传推广,广场舞竞赛由正规的社会团体或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并融入商业因素,营造出团队化、职业化的广场舞队伍,为广场舞的推广起到了宣传作用;b、形象宣传,通过广场舞团队在广场舞竞赛中积极、阳光、健康的形象展示来赢得社会大众的喜爱,从而摆正近年来由于广场舞纠纷所导致的广场舞形象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歪曲状态。c、自律宣传,在竞赛过程中,由广场舞竞赛组织者或广场舞参赛选手自发进行"杜绝广场舞扰民从自身做起"的宣誓和签署倡议书。

  这为广场舞爱好者内部自律意识的培养起到宣传作用。例如 2014 年 7 月 22 日,西安未央区举行的广场舞竞赛中,27 支代表队 1000 名广场舞者公开宣誓:将广场舞音量调低60 分贝以下,时间不超过晚上 9 点,不早于早上 7 点。

  3.2.3 科技机制。

  科技手段是大量培养科技人才从而以发现或发明新事物的形式来改变和应对某个领域的现状或突发状况的一种手段。"科技改变未来",用管理手段和教育手段改变人的思维观念固然很难,但用科技手段改善人类生活从而改变人的生活习惯似乎是一条捷径。对于广场舞来说,通过培养大量科技人才,发现和发明改善广场舞现状的科技产品,使得广场舞得到更好的推广和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是科技手段在广场舞中运用的内涵。

  (1) 广场舞科技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并有较大社会贡献的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科技产品的产出,是科技产品开发的先决条件。从科技人才运用在广场舞领域的不同功能看来,广场舞科技人才可分为"实物开发型科技人才"和"技术服务型科技人才":a、广场舞实物开发型科技人才,是针对广场舞推广所需解决或改善的诸多问题而发现、发明相应的实物产品,这类科技人才具有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特性;b、广场舞技术服务型科技人才,是针对广场舞推广和矛盾纠纷解决问题而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此类科技人才具有领域专业性、专业技术随身性等特性,例如体育社会指导专业科技人才。广场舞科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建设水平和相关政策制度的调控,需要通过对广场舞科技人才队伍布局的调整、选拔管理制度的改善、培养方案的优化以及资源信息平台的构建等战略途径来解决。

  (2) 广场舞科技产品开发。

  广场舞科技产品是指为应对广场舞推广及矛盾解决而通过科技手段开发的产品。从功能不同可将广场舞科技产品分为:"广场舞科技实物产品"和"广场舞科技服务产品".

  a、广场舞科技实物产品,是指针对广场舞开发的实体化的科技产品。首先,针对广场舞的科技实物产品主要用于解决广场舞噪音污染问题。广场舞噪音污染源主要来自广场舞必备设备--"音响",污染形式为超分贝音量。采取的开发理念为降噪和消源,降噪产品的功能是根据广场舞场地与居民区的距离计算出适合的音量值自动调节音响音量,并推荐出在此音量范围内适合的广场舞队伍人数,保证在音量不扰民的同时兼顾最佳的广场舞锻炼效果,目前已有的此类设备是由测距设备、测噪音设备、控音音响等组成的一整套设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适合广场舞群体,期望开发出集测距、测噪、控音、推荐锻炼人数等功能并且输入指令简单的专门针对广场舞锻炼者的一体化设备;消源产品是以消灭声源的方式解决噪音问题,包括消音器(吸收、削弱或消灭向广场舞队伍外围扩散的声波,例如复旦大学利用低频声音信号转高频声音信号后,空气过滤高频声音信号的原理专门为广场舞噪音问题开发的,能将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源定向音响--"逼停神器";日本立命馆大学利用超声波原理开发的"超声波音响"等)、"无声"音响(利用穿戴式设备进行消声,如利用蓝牙、无线电等原理开发的无线耳机;利用震动发生原理开发的震音 T 恤衫、口腔骨传导耳机等)。其次,是针对广场舞锻炼效果而开发的科技产品,例如:提高音乐质量的高音质音响、穿戴式手表血压心率监测仪、苹果公司推出的综合性健身 APP--"健康"等。b、广场舞科技服务产品,是指为广场舞的开展、推广和广场舞者的正确健康的锻炼方式而提供的科学技术上的服务支持。广场舞的开展所需的广场舞科技服务产品包括,广场舞管理类(包含场地管理、设备管理、噪声污染管理、锻炼秩序管理、相邻关系管理等)、体育社会指导类(包含对管理者的指导、对组织者的指导、对广场舞者的指导)、法律政策类(包含法律体系建设、法律政策引导)的科技服务产品。广场舞推广所需的广场舞科技服务产品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类(包含对未来广场与社区场地建设规划、基础设备建设规划)媒体文化宣传类(广场舞文化传播、广场舞蹈传播)、体育社会指导类(对地域特色与广场舞文化融合技术指导、对广场舞地域差异性推广技术指导)的科技服务产品。为广场舞者正确健康锻炼而提供的科学技术上的服务支持包括,"广场舞舞蹈动作适应身体健康指导服务"、"广场舞音乐适应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广场舞避免影响他人健康指导服务"等技术服务指导产品。

  3.2.4 保险机制。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条例》、《全面健身计划(2011-2015)》、《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全民健身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全民健身情绪在我国空前的高涨,广场舞就是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的全民健身形式。但随着大众对健身项目求新、求变的不断追求,运动强度及运动风险较大的运动项目不断涌入大众的体育健身生活当中。广场舞作为目前我国日常参与人数最多、活动周期最为频繁、健身群体老龄化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其运动风险指数也在不断升高。对于运动风险的防范固然重要,但往往风险出于意外,主动防范的效果较差,这就需要借助风险转移手段来降低运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通常这种风险转移手段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1)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雇主)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废、失业、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本人或供养直系亲属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如今,全民健身建设初现端倪,大众健身情绪日渐高涨,随之而来的健身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也是人们热衷于广场舞这一低成本、低损耗的健身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广场舞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的大力开展和广场舞矛盾纠纷的负面影响,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一台低质播放器引领一块方队"的锻炼模式,升级音响设备、编队队服、舞蹈道具、组织竞赛等等一系列花样,再加上意外或缺乏体育社会指导而造成的运动损伤,必然会导致健身成本的增加,终将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徒增压力。社会保险作为国家建设的调节保障机制,如果涉足全民健身事业建设,增加扶持大众健身社会保险险种或在养老保险基金中投入"退休后从事锻炼活动的专项经费",即使大众健身社会保险金额远不及健身开支,但设立大众健身险种或险别对全民健身事业起到鼓励支持的作用,必会深得人心并将全民健身事业推入新的高潮。虽然,现阶段养老社会保险出现"空挡"成为改制和舆论的热点,再增加险种险别似乎会对国家社保基金徒增压力,但放长远来看,对大众健身社保进行些许投入便会激起大众对健的身高涨情绪,长期以往,国民身体素质便会得到显着提升,为医疗社会保险大幅度减压,从而减少整个社会保险体系的投放压力。全民健身事业得到社会保险支持激励,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广场舞也会受到来自社会保险服务的扶持。

  (2) 商业保险。

  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体育商业保险是专门针对从事体育投保人的商业保险险种。对于我国大众体育健身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日渐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许多滋生的广场舞矛盾纠纷有待解决,这就需要在社保体系之外推广保险回报率更高的商业性体育保险。在美国几乎人人参保体育健身类商业保险产品,而在在德国参加体育活动时强制购买体育类商业保险并将其视为"正确健身",总之在这些商业保险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国民体育健身参保商业保险已为常态。而我国大众体育健身商业保险参保率低下,这主要与我国"大众的体育商业保险意识淡薄"、"体育商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a、体育商业保险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我国广大群众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只习惯于接受社会保险带来的福利,不愿接受自费性质的商业保险,对于大众体育锻炼更追求"0 支出"的观念,对体育商业保险更是置之不理,当体育风险变为现实后,便无法通过风险转移渠道获得对损失的赔偿。这体现了我国大众的体育商业保险意识淡薄、终身体育意识不强,不愿为自己的体育健身活动投入大量资金。b、我国的大众体育商业保险体系还缺乏完善,具体表现在:大众体育商业保险产品单一,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大众体育的商业保险产品,这些附属性的保险产品不能满足我国大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我国法律体系对体育商业保险监督不明确。我国《保险法》、《合同法》等直接管理保险业的相关法律中,体育商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几乎空白,直接导致了我国体育商业保险出现投保费高、赔付率低等令社会大众难以接受的现状;c、体育商业保险人才较少,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体育保险专业领域的培养不够重视,几乎只在体育经济学中有所涉及。而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针对体育保险领域的培养也不够完善。这就产生了我国体育与保险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从而导致我国体育商业保险业发展缓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