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市政工程论文

从主客体关系看国内城市风貌研究的发展脉络

时间:2014-08-01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9006字
论文摘要

  从哲学范畴来解析,“主体是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而“客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二者在实践过程中处于支配与被支配的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从而导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对立统一。因此,认清主客体关系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城市风貌研究,实际上是人和城市环境在审美创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互动,从而导致了城市风貌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分野,人成为了审美活动的主体,人类生活和环境则成为审美活动的客体。因此,在城市风貌研究中,必然涉及三方面的要素:人(主体)、环境(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由于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思维范式的影响,导致对3个要素强调各有不同,于是,主客体之间呈现客体性主导、主体性主导和主客体统一等三种关系模式,从而造就了不同时期对城市风貌内涵理解的差异,以及研究范畴的转变。针对城市风貌不同的研究内容,国内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如,有以法规为线索的国内外历史风貌保护历程的概述;有针对城市风貌特色研究及规划实践历程的回顾;有对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发展和研究现状的整理;有针对国内近30年城市风貌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归纳、总结和评述。尽管上述工作试图廓清城市风貌研究的全貌,但限于国内外对城市风貌概念尚存歧义,且国外将城市风貌纳入城市设计的研究范畴;因此,难见全面的涉及国内外城市风貌研究的综述。况且,仅针对研究内容的梳理,尚不足以阐明不同时期城市风貌研究主题更替的缘由,因此,才有了本次述评的缘起。本述评以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来审视城市风貌研究历程发展,它将是一个管窥城市风貌研究时代性主题产生、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企图能够更好地揭示城市风貌研究时代性主题更替的根本动因。同时,亦可洞悉在当下复杂性思维范式的影响下,城市风貌研究可能的转向。

  1 城市风貌研究的缘起与理论渊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地关系新理论的发展,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或然论”、“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致使城市风貌的研究主题突显。70年代,在生态科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的影响下,人文地理学提出了“和谐论”,并主张以此为视角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和谐地处理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正是城市风貌研究的核心诉求。尽管,城市风貌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但是,其理论渊源应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93—1920)发端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是一场利用城市景观设计手段寻求新古典主义的城市纪念性来应对和处理早期商业与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风貌混乱和鄙陋的城市改良运动,它既促进了城市规划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时,又为开启城市风貌的研究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城市风貌研究的历史进程的追溯将以“城市美化运动”为起点。

  2 国外城市风貌研究历史视角和领域
  
  国外研究一直将城市风貌保护与塑造看作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工作,因此,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脉络将成为考察城市风貌理论研究的重要线索之一。基于此,文章将以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为背景,以时间为线索,从认识论(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结合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将各种与城市风貌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并评析不同阶段研究的内容和特点。根据相关的研究文献,由于受不同时期城市设计思潮的影响,国外城市风貌研究大致分为3个研究视角、6个研究领域和3个时期(图1)。【图1】
论文摘要

  2.1 客体性导向的研究(孕育期:“城市美化运动”至1960年代)
  该时期是西方城市风貌研究的孕育阶段,由于受城市设计功能主义思潮的影响,对待研究对象秉承科学理性的客体性原则,即对象与认识主体之间绝对分离原则,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因此,客体性导向的研究特征是:将城市景观风貌视为独立于主体之外客体,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城市空间,用景观手段塑造城市风貌,关注物质空间环境、城市形态和美学秩序。该阶段主要涉及两个研究方向,即视觉景观和空间形态,它们构成了城市风貌的基础性和传统性的研究领域,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1)视觉景观研究在视觉景观的研究领域,C.Sitte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1889年,他在《城市建设艺术》中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与街道,归纳总结了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体验城市文化与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强调自由灵活的设计、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广场和街道空间的围合。随后,许多城市景观风貌设计着作,如《城市艺术》(W.Hegemann,E.Peets,1922)、《城镇设计》(F.Gibberd,1953)、《城市空间》(R.Krier,1979)等都引用了他的论述,并延续他的研究路径。同时期的论着还有,C.M.Robinson的《城市与市镇的改进》(1901)、《现代市政艺术》(1903)和《街道的宽度与布局》(1911),以及R.Unwin的《城镇规划实践:设计城市和郊区的艺术导论》(1909)也是反映物质空间美学秩序的典型代表。后期相关主题的经典着作还有G.Cullen的《简明市容》(1961),P.D.Spreiregen的《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1965)等。

  (2)空间形态研究形态研究主要包括建筑形态、布局形态、城市形态的三项内容。1894年,法国历史学家J.Fritz发表了《德国城镇设施》,首次运用城镇平面图的形态描述法来分析德国城镇的分布和布局类型,对城市形态学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99年,O.Schlater发表了论文《城镇平面布局》,标志着城市形态学作为学科的诞生。相继出现的论着还有《景观形态学》(C.O.Sauer,1925)、《瑞典梅勒达伦:城市形态学中的一项研究》(J.B.Leighly,1928)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城市形态研究的发展。

  1960年, M.R.G. Conzen发表了在城市形态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着《诺森伯兰郡阿尼克镇:城镇平面分析研究》,引进了术语“城镇景观”,将城市空间的三维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在建筑学和景观学所建立的城市形态研究构架的基础上,由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介入,为理解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化加深了认识,如美国芝加哥学派先后提出了三种城市形态理论:同心圆理论(E.W.Burgess,1925)、扇形理论(H.Hoyt,1939)和多核心理论(C.D.Harris&E.L.Ullmann,1945),1955年,E.G.Ericksen综合上述三种理论提出了“折衷学说”。

  2.2 主体性导向的研究(兴起期:1960年代—198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使生态伦理思想受到了重视,同时,由于受到当代社会科学的影响,城市研究中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特别是行为地理学发展成为了现代人文地理学中重要的学科分支之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和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城市空间分析中强调空间行为的研究,强调行为主体与空间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兴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风貌的研究。由于囿于经典科学简单性思维范式,这个阶段的主体是一种抽象性的主体,强调普遍性的特征。这一时期,主体性城市风貌理论和客体性城市风貌理论的研究两者并行不悖,在环境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主体性导向城市风貌理论的两个主导的研究领域,即认知意象和环境行为。

  (1)认知意象研究认知意象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环境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揭示认知行为规律以及可读性城市的景观风貌特征,以此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早在60年代之前就有相关环境认知方面的论着,如《作为生态变量的情感和象征》(W.Firey,1945)、《地理研究的助手》(J.K.Wright,1947)和《老鼠与人类的认知地图》(E.C.Tolman,1948)等,它们分别将城市感情及象征性和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联系起来,认为人类行为被环境意象所策划。1960,K.Lynch发表了经典着作《城市意象》,开启了真正意义上城市风貌主体化研究领域。他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概括了城市意象的5个要素: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并以此形成人脑中的认知地图;同时,认为特色的城市环境具有3个基本特征:识别性、结构和意义,强调城市应该拥有自己的景观风貌特色,利用城市意象的要素创造易于理解和感知的城市环境。后期相关的经典论着还有《城市形态》(K. Lynch,1981)和《城市风貌设计》(H.Ikezawa,1985)。

  (2)环境行为研究与认知意象研究不同的是,环境行为研究更关注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除了K.Lynch之外,N.Schulz和A.Rapoport都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代表。N.Schulz从《建筑意向》(1965)到《实存·空间·建筑》(1971)、《西方建筑的意义》(1975),再到《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1979),一直延续着心理学研究的路径,探讨有关知觉、认知基模、社会化以及具体呈现等心理学概念对环境行为的诠释功能。在第一部着作中他阐述了建筑学中的文化象征主义,在后三部论着中相继提出了“实存空间”、“场所精神”以及“住居”等概念,并指出个体对环境的两项心理需求,即方向感和认同感。A.Rapoport在《城市形态的人文内涵》(1977)和《建成环境的意义》(1982)中,研究人的环境行为特征,揭示了建成环境对人的心情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机制,挖掘了环境蕴涵的意义和对规划设计和城市风貌塑造的积极作用。这一领域的相关议题有:描述人与城市、街道、开放空间、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D.Appleyard,1976;R.Kaplan,S.Kaplan,1978;J.Lang,1987),揭示人类环境认知和反应的心理学原因的(D.V.Canter,1977;K.C.Bloomer,C.W.Moore,R.J.Yudell,1977),研究人类环境认知和反应的研究方法的(R.B.Bechtel,R. W.Marans,W.M.Michelson,1987)和研究人的环境审美的(J.L.Nasar,1988)等。197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学的介入,环境行为研究领域从个体行为研究转向社会生产活动的研究,试图在建成环境与空间生产过程之间建立联系(A.H. Lefebvre,1968-1972;D.Harvey,1973、1985;M.Gottdiener,1985)。

  2.3 主客体统一的研究(发展期:19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城市陷入了广域化的竞争,从而应运而生了城市经营的模式,差异化战略、特色之路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转向。由于城市特色对物质环境和文化基因的天然依赖,形成了这一时期城市风貌理论研究的两大主导观:特色物质构成观、特色物质文化观。显然,文化基因的生长、经济建设和发展都是来源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受到复杂性思维范式的影响,城市风貌理论在追求“城市特色”的研究进程中,更加关注城市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企图借助主客体统一原则探求城市风貌特色的影响因子。

  (1)物质构成观下特色研究城市风貌特色的物质构成观以D.Hummon和S.Greene为代表。D.Hummon(1986)将城市风貌特色定义为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场所,S.Greene(1992)认为城市风貌特色是能反映特殊或独特性品质的环境视觉形象。基于城市环境改造的现实需要,城市风貌特色的物质构成观不乏后来的追随者。1995年,W. J. V. Neil等在研究贝尔法斯特和底特律城市改造时提出了重塑城市风貌的发展路径,并且认为城市风貌特色并不是形象的简单塑造,而是包括创造适宜的场所形象和良好的商业环境;M.A.E. Saleh(2001)认为城市风貌特色是可识别的、可感知的和具有自我表达的标志物。并且,指出广场、城门、城堡式塔楼、尖塔、防卫塔、清真寺、皇宫和市场是穆斯林城市单体建筑的标志,同时,认为建筑特色是由材料、单体建筑、布局、形态、天际线和符号等构成的;D.Oktay(2002)则强调城市风貌特色的本质目标之一是城市追求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使城市居民具有归属感、责任感、拥有感。

  (2)物质文化观下特色研究城市风貌特色的物质文化构成观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早在1960年,K.Lynch就提出,城市环境特色是城市文化的集中表现。而H.L.Gornham(1985)对城市风貌特色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认为城市风貌特色包括城市形体环境特征和面貌、城市中可观察的活动和集会活动、含义或象征等三方面的内容。后期相关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如I.Cornelsen,P.Franz&U.Herlyn(1995)认为城市景观风貌特色与城市居民情感寄托与社区凝聚力息息相关。N.Taylor(1999)认为城市设计的艺术就是创造城市风貌的艺术,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与城市设计是完全一致的,包括场地自身及周边环境、场地上的地物、由地物构成的空间场所、使用者的感知、公众的社会行为5个部分。A.M.S.Ouf(2001)强调了城市历史遗存、自然景观的真实性、社区价值的认同感、地方性的创造对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性;Taylor & Francis(2003)认为城市风貌特色与场所精神的塑造有关,场所精神直接来源于生活的体验而非场所制造。N.M.Cherry 和Y.Whelan(2007)认为文化景观常常被视为一个地方的标志,城市风貌特色与集体记忆、城市遗产和文化景观存在着重叠而又复杂的关系,并试图寻找一种文化景观的转换方式,有利于城市风貌特色的显现。

  3 国内城市风貌研究的发展脉络

  受西方城市设计思潮的影响,伴随着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国内城市风貌研究的发展历程呈现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从近代(以城市美化运动为起点)接受西方城市建设美学思潮开始,经历当代城市景观风貌建设的探索与停滞发展阶段,再到现阶段的盲目多元化与修正发展阶段,大约可概括为3个研究视角、5个研究领域和5个发展阶段(图2)。【图2】
论文摘要

  3.1 客体性导向的萌芽时期(1920年代—1949年代)
  近代,随着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中国社会思潮逐渐趋于多元化。1893年—1920年,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建设美学思潮,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27年,杨哲明在《美的市政》中对城市美化运动进行了介绍,并且提出借鉴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规划建议。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南京《首都计划》,其规划指导思想是:以“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作为规划的指导方针,宏观上采纳欧美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同年,陈植在《东方杂志》上撰文,强调首都的城市美观意义:“美为都市之生命,其为首部者尤须努力改进,以便追踪世界各国名城,若巴黎、伦敦、华盛顿者”,从而开启了国人对城市景观风貌的审美意识。1930年,大学教材《都市计划学》独立编撰了“城市美观”的章节,初步表明了现代城市景观风貌美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已经萌芽。受西方城市设计思潮的影响,这个时期对城市风貌认知主要限于视觉美学和艺术的意识。

  3.2 客体性导向的停滞时期(1949年代—1977年代)
  至1949年建国,国体重构基本完成,现代中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基本政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在人民生活方面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于是,提出了最节俭的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装饰一度被视为城市基本建设中典型的浪费行为。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和1966年—1977年的“文革”浩劫,中国国民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几乎停滞不前。由于受到经济建设极大的限制,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也是停滞不前,城市景观风貌审美意识始终“萌”而不发,在认识上与启蒙阶段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将城市空间视为抽象的物质空间,忽视空间的社会性、经济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偏重于空间的艺术布局和技术处理,对于空间发展经济、社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匮乏。

  3.3 客体性导向的形成时期(1977年代—19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促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逐步步入正轨。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环境美化成为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80年代后期,伴随着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矛盾突显、城市特色趋同的现象出现,“城市风貌”作为重要的关键词,出现在以“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为议题的《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城市风貌》的文章中。于是,自8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以之为主题的规划研究。事实上,城市风貌规划就是一种风貌“危机论”的产物。同期,开始出版相关议题的论着和译着,其中国内主要论着有:《城市环境美学》(吴良镛,1982)、《创造更新更美的江南水乡城镇风貌》(尚廓,1983)、《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城市风貌》(梁鹤年,1988)、《城市风貌·建筑风格》(唐学易,1988)。这一时期对城市风貌的基本认识是:延续城市景观风貌的物质观,认为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基础,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维育和塑造特色的手段。

  3.4 主体性导向的失度时期(1990年代—200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积累后,为了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便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与一百年前发生在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过度的美化建设反而导致城市风貌特色丧失。尽管城市景观建设失度,但是,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还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城市风貌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意识到保护城市历史遗存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历史人文环境成为最能展现城市风貌的最富有特色与吸引力的部分。同期国内发表的主要的研究论文和专着有,《风景景观环境感受信息遥感》(刘滨谊,1991)、《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齐康,1997)等。部分城市开始了城市风貌的专题研究,青岛、天津、上海是较早开展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城市,洛阳市进行了城市风貌专家研讨(1999)。在规划实践方面,大量城市开始着手编制城市风貌规划,比如,《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1990)、《威海市城市风貌规划》(1993)、《成都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1996)、《天津市城市风貌与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专题研究》(1999)。这一时期,主要从城市建筑、城市山水格局、城市传统文化3个方面,来实施城市风貌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王敏,2012)。而对于城市风貌的认识,开始从物质要素向非物质要素转向,主体意识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开始觉醒。

  3.5 主客体统一的理性时期(2000年之后)
  21世纪初,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化妆运动”所带来的城市特色衰微的现象,城市景观风貌研究进入了理性思考期,其标志点是国发文件《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①,文件指出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急功近利,贪大求洋,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反思的过程中,工作重点从盲目建设转移到城市风貌理论研究和引导机制的构建上。诸多学者开始全面、深入地探讨城市风貌的定义内涵、系统构成,呈现多向度的研究议题,如风貌定位与分类、演化机制、评价与管制、保护和法规、规划设计特色维育等(图3)。【图3】
论文摘要
  
  在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中,由于借鉴了诸多学科的原理,形成了多样的规划原则和方法,如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城市风貌规划是进行城市风貌区的划分和管理;基于系统理论,城市风貌设计对象可被划分为五种结构,分别是城市风貌型、城市风貌区、城市风貌带、城市风貌核、城市风貌符号;基于景观规划原理,城市风貌规划内容包括景观中心的确定、景观轴线及视廊的控制、景观序列的组织、绿地系统规划、高度控制系统、天际线的形成、建筑物的形式与风格设计;基于类型学原理,城市风貌是由建筑、街道、界面组成的多样的空间肌理,设计阶段包括辨别提取、类型还原、形态重组,设计原则有保护肌理、修补原型、功能导向、关联拓展、整合创新等;基于传播学原理,城市风貌感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符合受众心理特征的、承载着明确信息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是利于人们感知的场所,它们共同构成城市风貌感知系统。

  结语

  以主客体关系视角来审视城市风貌研究历程发展,在廓清城市风貌研究全貌之余,力图揭示城市风貌研究时代性主题产生与更替的原因。纵观国内外城市风貌研究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主题内容和演化趋势基本相同的研究态势。从总体历程来看,国内外城市风貌研究受3种城市设计思潮影响至深,它们分别是功能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由此形成了3个基本研究视角:以功能主义倾向的客体性研究、以人文主义倾向的主体性研究、以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主客体统一。

  其中,“客体性研究”和“主体性研究”因追求科学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所以在认识论上带有经典科学简单思维的倾向,而“主客体统一”则是复杂性思维范式认识论的三原则之一,认为只有融入主体的身体性和体验性,才能创造事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它必然成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所遵从的重要原则之一。基于3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内外城市风貌研究分别涉及6个领域及5个主题,尽管如此,国内外研究的主体内容基本相同、发展态势也基本同一,呈现从“物质性”向“非物质性”乃至物质和文化相互融合的“特色研究”方向发展;从阶段划分来看,国外城市风貌研究历程大约分为3个阶段:孕育期、兴起期、发展期;而国内城市风貌研究历史进程的“五段论”,是基于我国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因素,将客体化研究单独分解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停滞阶段和形成阶段。因此,无论国外的“三段论”还是国内的“五段论”都是基于以下的前提:不同时期城市设计主流思潮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城市风貌研究的时代性主题和目标。从而,这些研究成果也难免会烙上时代的印记,难以摆脱历史思潮的局限性。

  而城市风貌研究中不同学科的介入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形成,正是城市风貌研究时代性需求的结果。从城市风貌研究的发展脉络来看,功能主义倾向的客体性研究领域最初是以建筑学、规划学、景观学的研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伴随着人文地理学、政治经济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的介入,城市风貌研究逐步转向了人文主义倾向的主体性研究领域,从物质空间环境转向了对人文等非物质要素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带来了思维范式的突破和创新,引发了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认识论的重大变革,主客体同一原则成为复杂思维范式认识论的重要的三原则之一。伴随着复杂思维范式的介入,城市风貌研究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主客体统一特色研究阶段。综上所述,在当下复杂性思维范式的影响下,城市风貌特色研究和复杂性科学既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未来城市风貌主导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 张继刚. 城市风貌的评价与管治研究. 重庆:重庆大学,2001.
  3 蔡晓丰. 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上海:同济大学,2005
  4 吴伟. 城市风貌学引论,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城市特色学术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5):012-014.
  5 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 城市规划,2008(3):87- 92.
  6 尹潘. 城市风貌规划方法及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7 王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华中建筑,2012,30(1):1-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