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利工程管理论文

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7 共1032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创新探究
  【第一章】小型水库长久安全运行管理研究绪论
  【第二章】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问题
  【3.1 - 3.4】运用“多中心理论”革新小型水库管理机制
  【3.5】法律约束与政府主导的水库管理
  【3.6 - 3.7】建立“多中心理论”的水利管理机制
  【第四章】璧山区水务局水库管理案例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水库管理中多中心理论的运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问题

  2.1 小型水库

  大多数人对小型水库的概念停留在集雨面积、库容、大坝的断面尺寸等外观形象与大中型水库的区别。对待事物错误的意识将产生消极的态度,人们就是从小型水库的"小"字将它划归到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其规划、设计、计算、施工、运行管理在大中型水库标准的基础上适当简化即可。这样导致了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因此全新的认识小型水库势在必行。

  小型水库是指库容在 10 万立方米~1000 万立方米之间的水库,其中库容在10 万立方米~100 万立方米的为小(2)型水库,库容在 100 万立方米~1000 万立方米的为小(1)型水库[35].小型水库的集雨面积一般很小,最小的不足 1km2,大多没有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补给其库容,水源基本来自天然降雨产生的汇流,其集水流域基本属于特小流域。以上特点决定了小型水库的下垫面条件单一,有些属于山区地形,植被主要是林地;有些属于丘陵地形,集雨面积内基本是坡地或梯田,下垫面上种植当地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或树木。小型水库的产汇流特征也与中型以上水库有很大区别,小型水库主要以汇流为主,基本属于坡面汇流,且汇流时间较长。

  小型水库的结构物一般有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36],这三大结构物被称为小型水库的"三大件".小型水库大坝的断面尺寸较小,坝高一般低于 15m,不达国际"大坝"一般标准。小型水库的溢洪道绝大多数不设闸门,遇洪水难以人为控制,因此大坝的安全靠大坝和溢洪道自身抵御洪水的能力。小型水库的放水设施主要用以农业灌溉放水和水库的调度运行。

  小型水库大量兴建是我国处于解决人民温饱大力发展农业的历史时期,当时小型水库功能和目的主要是兴利灌溉,解决农业需水问题、抵御干旱,小型水库一般不具有防洪效益。当时由于筑坝拦水抬高了水位反而给下游带来了洪灾风险。

  现在我国社会经济正飞速发展,大量小型水库下游城镇的人口、经济快速增长,小型水库防洪、供水效益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保证小型水库安全,避免发生溃坝事故,如果小型水库溃坝,将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小型水库在建设初期人为的将天然生态系统分割为部分人工、部分天然控制的系统,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和谐,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甚至造成局部气候恶化。

  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小型水库已基本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并且拥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抵御干旱。现在若不对小型水库强加管护,使其长久运行,将使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逐渐破坏。

  2.2 小型水库现状

  2.2.1 小型水库建设现状。

  我国目前共建成各类水库 86353 座,其中小(1)型水库 16484 座,小(2)型水库 65363 座,小型水库所占比例达到了 95%.(如图 2-1)小型水库大部分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至 70 年代中期建成,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力、物力、财力极度困乏的"大跃进"特殊历史年代,也造就当时的小型水库基本由农村集体投工投劳建成。当时小型水库的建设过程普遍没有进行工程地质勘测和水文计算,而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属于典型的"三边"工程,施工质量差,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甚至有些水库大坝施工未清基,筑坝过程不碾压,水库三大件中只有大坝和溢洪道而缺少放水设施等等"先天不足".

  小型水库"先天不足"造成水库标准低,抗洪能力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安全运行年限短。在经历大半个世纪的运行后大部分小型水库出现病险问题,甚至发生溃坝事故,全国共有 582 座水库溃坝,其中中型 7 座、小型水库 575座,小型水库溃坝数占同期总溃坝数的 99%,(如图 2-2)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2011 年至 2015 年我国小型水库进行全面的除险加固整治,截止 2015 年年底我国将全面实施完成 37369 座病险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其中小(1)型 12142 座,小(2)型 25227 座,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并交付给业主投入运行使用。

  此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战役的胜利将解决小型水库"先天不足,后天失补"的历史问题。水利部先后总共拨付上亿万元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财政上保障了各地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顺利实施。水利部颁布建设管理办法《小型水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控制、监督、管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程序,如小型水库的安全评估、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程序,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控制质量。并且水利部随机抽查全国各地工程,监督检查工程质量,一旦发现任何程序违规操作,影响工程质量,责任方将被严肃处理。病险水库经除险加固竣工验收合格后将解决小型水库缺乏工程地质勘测和水文计算、施工质量差、水库标准低、抗洪能力弱、抵御自然灾害不足、缺乏档案资料等等问题。

  2.2.2 小型水库管理现状。

  小型水库基本属于国家或农村集体所有两种,其中小(2)型水库大部分属农村集体所有,小(1)型水库多属国家所有,小型水库的管理形式主要分为:国家管理、集体管理、个人管理。国家管理一般是一些重点小(1)型水库,由当地区县水务局成立水库管理站,建立管理体系,参照大中型水库管理模式执行管理。

  但是集体管理和个人管理其各地方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以下将对全国各省的小型水库管理体系制度作出总结。

  根据《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水库相关法,各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基本颁布了自己所属的"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或制度",但基本也大同小异。

  其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运行安全、设施完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小型水库管理主体主要为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库,其安全运行的主管部门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库安全实施规划、监督[38],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型水库的安全进行监督指导工作。地方人民政府全权负责落实管辖范围内[39]所有小型水库安全行政管理责任人,明确其职责,签订责任书保证水库安全,责任人协调有关部门分工做好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管理经费充足,划定工程管理范围,明确各相关部门管理职责,组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小型水库主管部门负责所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明确工程管理范围,明确并落实水库管理单位,管理单位落实管护人员,完善水库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筹措保证水库管理经费,具体实施对小型水库的日常巡视检查、病险整治、金属结构物维护修理、防洪调度、库区及管辖范围内的管理、编制防汛抢险预案等等。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对于重点小型水库可直接全权负责其安全运行管理。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定期安全检查和特殊安全检查,负责完成全县所有水库的注册登记及档案管理[40]工作,定期对管理(管护)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定期组织技术指导与安全知识培训。水库管理单位或管护人员严格按照水库管理制度要求,按调度运行规划实施水库调度运用,开展水库日常安全管理,积极组织巡视检查,及时进行工程维护,发现问题立刻报告大坝安全情况。小型水库可以以租赁、承包或从事其它经营活动,但不得影响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租赁、承包者仅有按规定使用水库,而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仍由原水库主管部门承担,水库承租人应协助水库管理单位及管护人员做好水库安全管理有关工作。

  目前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基本是按照以上所述在确定小型水库的管理负责人,运行管理单位,成立管理队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颁布管理制度方案,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水利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按规定进行观测、检查、维修、养护,及时消除工程缺陷,排除工程安全隐患。水库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水文气象信息,根据水情、雨情做好相应防汛工作。小型水库安全隐患主要是在汛期,防汛安全尤为重要,防汛管理应按照有关规定服从防汛指挥机构执行。

  2.2.3 小型水库与大中型水库管理对比。

  大中型水库具有库容大、效益显著、受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且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些决定了大中型水库的安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对于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远远低于大中型水库。

  2002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5 号)明确规定了大中型水库枢纽工程的管理。大中型水库安全管理改革早,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成熟,已步入良性循环阶段,而小型水库还处于安全管理薄弱的阶段,国家正加快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大中型水库基本是直接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有着系统全面的管理工作体系,管理机构的组成相对全面,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员技术素质过硬,管理经费有保障。如:水库管理体系分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直接管理又分水库工程管理和水库技术管理;间接管理又分为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水政监察。

  水库技术管理严格化、科学化;水库工程观测资料收集、整理、汇编精细严谨;暴雨、特大洪水、强地震等使工程非常运用或重大事故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研究深入;防洪兴利调度的调度过程控制娴熟。由于大中型水库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巨大隐患,因此对各种材料的各种坝型及机电设备的建设、维修都要求相当严谨,不容半点疏忽。

  大中型水库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实施严格管理、分配控制,不能肆意乱开发,由此产生的经济管理包括水、电费征收,财务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大中型水库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经历了逐渐向市场价格体系过渡已逐步进入市场化。而小型水库的资源开发较少,市场化程度低,政府主要让小型水库满足其公益性。

  大中型水库管理的硬件设施先进齐全,基本实现现代化、自动化操作;管理交通便利,通讯有保障;管理工作人员福利待遇优厚。小型水库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利,现代化管理难以实现,管理人员消极不专业。

  2.3 新形势下小型水库的功能及作用

  通常水库有兴利和防洪两种调节作用,建设水库用来调蓄水量,拥抬水位,改变河川天然径流,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库为满足干旱的供水需求,满足城镇生活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及发电等兴利要求而进行的调节称为兴利调节;水库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而进行的调节称为防洪调节。

  数量庞大的小型水库兴建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当落后时期,为了使百姓能够生活,大力发展农业,因此大量的小型水库是为了提供农业灌溉而迅速修建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型水库由初建的灌溉功能逐渐兼具防洪排涝、供水、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有些小型水库甚至是下游整个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日益显著,不仅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和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现代农业的基础

  2004 年到 2015 年之间 1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有 11 年是专门针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的有效措施和方针政策,仅有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特别提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政策,但这也是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2015 年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之年,着全力解决"三农"问题,而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水利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基础措施。小型水库基本分布于我国的农村,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特别是干旱少雨地区。要保障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小型水库作为分布在全国农田中的水库,涓涓不息的滋养着我国的农作物,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保驾护航。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都需新建、扩建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必须加大财政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因为灌区的设计首要解决的就是水源问题,大大小小灌区的水源基本是选择就近的小型水库。

  (2)农村饮水安全的根源。

  近年,我国环境气候恶化,常遇干旱缺水,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十条提出:到 2013 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国务院批准 2015 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36 亿元,支持四大片区(四省藏区、新疆自治区和兵团、重庆三峡库区、湖南洞庭湖区)解决规划外新出现 558.3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严禁肆意乱开采地下水,要充分蓄积地表水,发挥地表水供水功能,深入农村能解决此问题就是大量的小型水库。其数量和分布特点不仅解决农业灌溉用水,更是农民生活用水的根源。小型水库不仅用地表水提供农民生活用水,而且间接的补充地下水来提供农民生活用水。小型水库长久安全运行是农民生活用水的水源保证,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运行发挥效益。

  (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保障。

  小型水库建设地址一般为山地、丘陵,地形为三面环山,峡口筑坝而成。有些小型水库建设前三面植被稀疏,遇暴雨干旱交叠天气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筑坝蓄水后,三面植被逐渐茂盛,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小型水库库周由于水分充足,植被较筑坝前明显茂盛,建立了生态环境系统,促进环境绿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屏障。国家规划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及综合治理小流域、建设淤地坝、整治坡耕地、造林绿化、修复生态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等等工程都离不开小型水库作为支撑。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区[41]、东北黑土区[42]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43];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44]、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45];实现农村河道综合整治[46],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47];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4)现代城市景观的支撑。

  现代城市的建设会考虑综合人文景观建设,政府或开发商新开发建设的工业区、居民区、商业街区会选择自然景观优美,水山环绕的地点。甚至有的依山建湖,先修一个水库作为开发的核心,便于今后打造悠闲美景,吸引各商界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人文景观,让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惬意悠闲。有些城镇甚至依托小型水库打造旅游休闲项目,促进当地环境建设,增加经济收入。

  2.4 小型水库管理机制影响长久运行

  2.4.1 小型水库长久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小型水库工程的特点,以及政府、社会、自然环境等等影响小型水库运行所相关的人、事、物,利用管理学分析,将小型水库长久良性运行的影响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发生将会让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直接受阻或停止运行,甚至令小型水库发生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主要包括管理机制、工程管理。间接因素对小型水库的长久运行形成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小型水库的运行有干扰,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

  在"管理机制""工程管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基础"5 个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管理机制",有效的管理机制将直接降低其它因素发生的机率,使小型水库安全运行长久有效、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使小型水库长久可持续的发挥自身功能和效益。

  2.4.2 小型水库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小型水库"先天不足".

  小型水库建设时期基本是在"文革"时期及"大跃进"时期,所有的小型水库的建设质量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48].大量小型水库档案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小(2)型水库建设时均无设计;所有小(1)型水库的设计都非常简单[49],设计精度严重不到位,没有稳定分析,更加谈不上设计前做地质勘测及土工实验等前期工作。且建设地址大多地处山地、丘陵等偏远山区的农村,给管理增加了交通、用水、用电等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水库的日常维护运行,严重阻碍防洪抢险行动的实施。

  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任何一个工程是由具有施工资质的正规施工企业承建,而由农民群众自建。没有一座水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施工,使得水库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主要构件及附属设施在选用的材料、施工过程和最后的工程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许多小型水库,特别是大量小(2)型水库缺乏观测设施[50],不配套或陈旧落后,工程基本处于盲目运行状态[51],无法对大坝运行状况进行准确判断,给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

  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小型水库导致了现在产权不明,给确权划界造成了很大障碍,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

  (2)管理问题"治标不治本".

  水库的管理和建设、运行分不开,建设、运行及管理就关系着各方的"责、权、利",由于小型水库工程多是经国家、集体、群众等共同投资建设,导致了工程的"责、权、利"不统一、明确,关系错综复杂,关键时刻要么对"责任"相互推诿,要么对"权利"相互争夺。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小型水库的责任主体有国家、集体、群众个人等,其对应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是区县水务局、乡镇村组、个人,其不同的责任主体对应着不同的小型水库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及经费来源,且对小型水库的利益追求有着矛盾。产权划分按照"谁投资、谁所有",但是由于小型水库工程的投资建设者为国家、集体、群众,产权很不清楚。小型水库基本是公益型灌溉所用,目前对其资源开发甚少,最后就只有当地农民受益,这使水库的管理缺乏推动力。

  小型水库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小型水库甚至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我国现行的水利设计规范基本针对大中型水库,例如 SL106-96《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本规范适用于编制大、中型水库工程管理设计"[52].

  SL44-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明确指出:"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洪水计算"[53].

  小型水库由于溢洪道基本无闸门,遇暴雨洪水基本很难实现人工调度,加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侥幸以为不会发生洪水漫顶,对小型水库的调度运用管理很不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对小型水库调度运用认识不到位,甚至未编制水库调度运用规程;一些水库即便编制了水库调度运用规程[54],其内容缺乏,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执行不力;当水库在自身结构特点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洪水调度运行变化,如库容、泄洪能力、径流量、下游河道安全泄流量[55]等,未及时修订水库调度运用规程。

  小型水库点多面广,且地处偏僻,主管部门管理乏力,上级水行政主管单位有失监督,导致部分小(1)型水库无专门管理机构,部分小(1)型水库专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缺乏技术;小(2)型水库基本无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56],看护人员大多为当地村民,甚至部分无人管理;水库所在位置交通不便,穷山恶水,无娱乐情调,自然环境枯燥乏味,导致水库管理工作枯燥单调、艰苦难熬,任务重,生活苦,难以吸引专业管理人员长期或经常对小型水库从事安全管理检查,导致小型水库专业化管理队伍匮乏,管理人员流动快、变化大。安排就近的村民负责管理又缺乏专业管理知识,难以及时发现水库安全问题。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无动力,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新技术更新慢,大多没有安装自动水位计、雨量计及渗流监测等,掌握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落后。对小型水库水文水情记录统计缺乏[57],这样对水库效益长久发挥和水库安全管理大大不利。

  工程巡视检查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水库主管部门未对水库进行巡视检查,甚至没有水库巡视检查制度,日常巡视检查和年度巡视检查内容不全,不符合检查频次要求;检查记录随意不规范;检查人员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对异常情况加以处理解决。

  因此小型水库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设施缺乏,专业管理技术滞后,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知识不全、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不能有效管理水库,也不能及时发现工程隐患,无法满足水库日常管理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小型水库的管理机制革新。

  (3)管理经费"困难重重".

  小型水库的管理经费短缺也是长期困扰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一大问题。小型水库的公益性导致其开发利用匮乏,无法"以库养库",用自身资源价值提升管理。

  小型水库又分布于农村,农村经济欠发达,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农村业务繁多,使小型水库的专项管理经费难以落实。国家水行政主管部分针对公益型水库水费收取没有特别的规定,加上收取难度大,政府更加缺乏管理动力。这样加剧了小型水库日常无人管,汛后水库无事故就无人巡视检查,使小型水库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发现,带病运行,日积月累,病险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水库报废降等运行。水库管理经费的缺乏也影响着管理仪器和设备的更新。

  (4)管理理念"禁锢狭隘".

  传统水库管理主要针对建设的水工建筑物和配套设施,即人为部分,如: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及金属结构物等。管理意识狭隘,管理眼光短浅,表明管理工作重工程轻资源,工程固然重要,但是工程也是为开发资源所建。小型水库在全国范围拥有的水资源巨大,且都可为现代农业、农村饮水安全发挥巨大效益;周边拥有的优美环境,为乡村旅游提供机会。小型水库潜在的资源加以保护才能发挥效益。

  目前小型水库已全面完成除险加固,对小型水库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地质勘查,水文计算,水工设计,规范施工及严格竣工验收等等,小型水库资料文件档案齐全,这些建设过程的文件都是工程建设质量的依据,对今后水库出现问题调查分析原因有很大帮助。因此管理资料文档是现代化管理的关键,特别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质量控制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等等。现代水库管理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要结合社会发展,扩宽管理范围,提高管理意识。

  2.5 小型水库管理机制革新的必要性

  2.5.1 小型水库长久运行的需要。

  在 2011 年到 2015 年全国各地全面开展病险小型水库整治,并胜利完成了全国病险小型水库整治工程,解决了小型水库的"先天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小型水库安全评估;重新对小型水库进行水文资料收集、地质勘查,并对水文、水工进行校核计算;病险水库经过严格的按规范设计、施工,可以安全投入运行。

  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及防灾减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不解决小型水库的管理问题,使小型水库长久运行,不仅会使小型水库使用寿命缩短,更加会阻碍我国的经济建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给当地带来自然灾害隐患,使百姓生命处于危险中。

  2.5.2 小型水库管理机制改革的需要。

  小型水库由于数量大,分布广,功能强,权限多,管理难等等问题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小型水库的管理改革,2006 年水利部颁发《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小型水库效益;2010年水利部根据《水法》、《防洪法》、《安全生产法》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正式制定《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2013 年水利部发布《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小型水库管理主要职责及运行管理人员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和落实小型水库管理主要职责和运行管理人员,并提出基本要求和意见;同年发布《关于公布全国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的通知》要求各地针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体系提出改革创新,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开展;2014 年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目前已有 14 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出台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58],55 个试点县中已有 41 个出台了实施方案[59],标志着我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例如广西省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2014 年 10 月 27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水利厅等部门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5 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及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和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深入开展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开展。

  2.5.3 新形势下挖掘小型水库潜在资源的需要。

  现代社会追求资源的最大化,"物尽其能"才能充分体现物质的价值。更何况世界资源的有限,加剧了各国对资源的掠夺和开发,尤其是能源资源。小型水库在新形势下也将逐渐展露其潜在的价值,安全饮水水源、生态环境主要组成部分、旅游景观等等。但其资源的开发势必引起不同权力者对其利益的争夺,利益争夺势必引发矛盾激化,这如果处理不好受伤害最大的应该是资源本身。"先断责不乱"提醒我们必须首先制定良性可行的管理机制,预测并监管处理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简述小型水库的特点、建设现状及管理现状,对比大中型水库管理体制,结合小型水库的新型功能,分析影响小型水库长久运行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小型水库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除了具有传统的灌溉、防洪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为现代农业、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现代城市景观等服务,并提供水源保障的功能。

  (2)运用管理学分析,最终得出影响小型水库长久运行的关键因素是小型水库的管理机制,并分析了小型水库管理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3)通过对小型水库长久运行的需要、小型水库管理机制改革的需要、新形势下挖掘小型水库潜在资源的需要等反映出小型水库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