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上“教”与“学”的创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4 共2587字
标题

  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 适应经济的挑战,我国提出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应 “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简言之即教师“教”的创新与学生“学”的创新。

  一、课堂结构要创新,建立自主课堂

  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按“复习→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作业”这几个步骤进行的。 它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但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式式课堂教学结构则按 “自学→说学→评学→导学”这几个步骤进行。 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由封闭式创新为开放式

  在教学中, 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课堂管理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长期来, 课堂管理往往只是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维持教学秩序的手段,只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忽视管理过程本身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管理不只是控制行为、协调关系,而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管理者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要建构的课堂管理,应该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

  1.教材开放,充分体现一个“新”字。 教师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重新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程序。 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根据需要适当加以拔高引深或降低难度等。

  2.问题开放,突出一个“动”字。 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 通过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尤其是要注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使“一言堂”成为“群言堂”.

  3.教学空间开放,注重一个“用”字。 教学空间要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延伸,向电脑网络延伸。 教学方式的创新。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新课程下的数学越来越贴近生活,数学教学也多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出发,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于是,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教师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技术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且形式多变,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4.课 后作业开放教师设置作业应注意结合生活实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例如,在北师大版必修一第四章函数应用后, 有这样一个课外作业: 探究同种商品不同型号的价格问题, 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这样的课外探究活动在课本上有很多,它不但拓宽了学生学习思路,而且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作业形式多样化是非常必要的, 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三、留足空间给学生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归纳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 ”新课程要求,要让学生有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就要充分留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应时刻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多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把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尽可能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卷入学习过程,让其读、让其想、让其练、让其动手实践和独自学习新知的尝试活动,让他们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交流,以完善自己思想,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真正做到《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四、运用学生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从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注重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进行创新。

  1. 数学操作实验丰富学生的经验。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多元性, 常常是用语言难以表述的,而在具体的实验演示中,知识的线条与脉络会显得异常清晰。 所以,在教学中,开展实验操作活动是必然的选择。 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中,教师的角色既是一个组织者,同时也是一个鉴赏者与帮助者, 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需不断地鼓励、帮助、体现教师的耐心与细心。

  2. 通 过数学游戏与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活动中充满了好奇、猜想,让学生学习兴趣在好奇与猜想中发展, 成为持续的恒久的钻研能力, 教师就需用更加有趣的方式刺激学生产生好奇,产生内在的动力。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组织者,也是学生成功的助威者与呐喊者, 也是学生谋取成功的出谋划策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会最大限度地张扬出自己的个性, 教师也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细致观察,发现人才的热情。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也是多方位的,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