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新闻采访中对农民的提问方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14 共1688字
论文标题

  在农业电视节目和涉农题材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常常要采访大量的农民。对他们的采访提问是否恰当,对能否收到预期的采访效果至关重要。

  农民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常年生活在农村,耕耘劳作在黑土地上,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和性格特点。中国农民最朴实、最勤劳、最善良,同时他们很多人也有着隐忍、木讷、不善言辞等特点。这类采访对象有的是愿意谈但又不善谈, 有的是善谈但又不愿谈, 更多的人是不愿谈又不善谈。这就给记者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多年的农村采访经验,我认为采访农民时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第一,采访前要做足功课,有备而去了解采访的目的,采访事件的背景和采访对象的自然情况等等。比如采访对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另外,熟悉农村生活是记者的必修课。多熟悉熟悉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寻找机会多与农民直接接触,与他们交朋友,这样,你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农业题材节目的采访和拍摄。

  第二,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唠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采访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感情的碰撞。所以,我们要贴近农民的生活。采访提问前最好要和农民有一个前期的交流,可以唠唠家常,说说“闲”话,让采访对象有心理准备,消除顾虑,特别是让他们忽视摄像机在拍摄。有了这样的铺垫就能收到生动感人的采访效果。

  第三,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最主要的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生动。

  要做到具体生动,就是要用内行话来提问。“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生活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更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是非常有效果的。采访农民时,记者可以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导他开口。比如问他种了几亩地,都种了什么,庄稼施了什么肥;跟养殖户谈他的养殖规模、市场行情、收益情况等等。

  要做到具体生动,还要提问一些轻松的话题,从而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如还可以问问家里几口人,都做什么的,还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具体事物谈起,如一棵老树、一件农具、一个摆设等。通过这样的看似琐碎的话题,记者能够很快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采访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第四,提问的方式要简明扼要,态度要亲切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你问得简单,农民的回答必然简单;你问得跑题,回答的必然与主题背离;你问得太深奥,农民往往难以理解。总之,你的提问在围绕节目主题思想的情况下,先要引起农民的回答兴趣,采访的时候,态度要亲切自然,能拉近与农民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打开话匣子,记者才能采访到需要的内容。

  在农业电视节目的采访环节中,记者提问的对象大多是农民,提问是否恰当,能表现出记者的采访技巧和功底,也决定着报道的成败。当然,因为被采访的农民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提问的技巧也不能一概而论。记者还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变化来随时调整采访思路和技巧,做到因人因事而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