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电力论文

电力调度系统中软交换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6 共2644字
论文摘要

  1 电力调度系统存在不足分析
  
  电力调度通话要求可由电力调度交换网提供,但系统依然存在不足。
  
  1.1 不成熟的组网架构
  
  国内许多供电公司上下级之间与变电站调度交换机间没有联网,互相独立。伴随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将投运多等级变电站,则会出现主备用汇接点的交换机发生槽位紧张,限制扩容。只有对组网架构优化,方可适应电网发展步伐。
  
  1.2 设备老化
  
  调度交换机因过长时间运作,故障时有发生,安全问题频发。整网安全性需以可靠性强、性能高的新设备投入来保证。
 
  1.3 业务接入缺乏灵活性
  
  基本语音交换是传统调度交换网的业务,对于数据与视频性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则缺乏。在智能电网“坚强建设”口号下,电网发展趋势为互动化、自动化、信息化,将以IP方式传输数据、语音、图像业务,宽带大范围普及,OCM则会被取代。组网的灵活可满足多用户类型的接入,保证个性功能的扩展。
  
  1.4 后续维护力量不足
  
  电路交换技术已经到了发展的尾声,随着技术进步,现代主流应用的电路交换机退出市场将成必然.建立在IP技术上的通信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新技术出现故障,维护人员由于不熟悉而手足无措,新设备应用要求管理人员悟尽职守,做好集中管理,努力学习新的维护技术。
  
  2 软交换优势
  
  软交换可解决电力调度系统中存在的不足,软交换的优势有:
  
  2.1 提升网络可靠性
  
  软交换可对电路交换核心功能做换分,以功能软件形式为依据将功能划分到骨干网络。此种分布式结构具有可编程特点,对特性开发商与功能服务供应商无限制。因计算机标准平台为该功能基础,所以网络可靠性与可伸缩性容易实现。
  
  2.2 增值业务的支持
  
  软交换可提高电力通信中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的配合度,统一多种介质网络,从而方便构建电力互联网、语音网、传输网、视频网。作为适配功能的网络接入功能,可实现多样媒体网关连接,达成功能网络协议目的,也可直接连接SIP客户端提供业务。
  
  2.3 成本低
  
  以平台开放为基础,对革新应用进入无限制,多采用计算机器件,性价比高出电路交换60%.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设备供应商利用传统交换网为用户提供软硬件与应用程序,用户无选择余地,实现与维护成本较高.构建于新型网络的软交换突破了传统网络的限制,供应商产品具有开放性,保障了用户的选择权,用户可选取性价比高的产品建设网络。
  
  3 电力调度系统中软交换的应用
  
  3.1 软交换组网架构
  
  分布式与集中式组网为建设软交换系统模式。在总部建立业务服务器与软交换设备,总部软交换机接收由承载骨干网传输的各区域终端数据,此为集中式组网。此法成本低,方便业务实现、推广与集中管理。而分布式组网则在总部与下属区域分别独立配置软交换设施、业务提供、运用支撑平台。此法具有业务接续时间短与容灾性、可靠性强的特点,系统可容纳大量用户,但网络繁杂。通过分析组网特点,集中组网更适合电力调度交换网,电力行政交换网则适合分布式组网。根据组网整体建设原则,电力调度软交换网络应参考整体设计、计划实施的设计理念,结合电力调度业务性质,构建软交换、电路混合同组的拓扑网络结构,实现电路交换平稳转移为软交换。
  
  3.2 软交换网络承载
  
  电力调度交换是核心的网络控制,要求可靠性强,分析QoS指标就显得重要。承载网QoS指标的影响因素有:第一,抖动。根据实践经验,当抖动大于500ms时,数据不可接收;当抖动等于300ms时,可接收。抖动的消除会带来时延的发生,从时延与语音质量的关系分析,承载网抖动应小于80ms.抖动增加了端一端的时延,降低了语音通话质量。网络拥塞度关系到抖动,网络节点流量过大,各节点缓存的数据过长,达到速率变化幅度大。因在相同物理线路传送语音数据,数据包突发性会导致语音包的阻塞。第二,延时。使用低比特话音编解码器与IP分组网本身特性会增加端一端VoIP语音的时间,组成部分相当复杂。多样性时延成分是由VoIP应用中的底层传输协议、通信网络结构多样性决定的。第三,带宽问题。QoS业务需要带宽足够,6.723,6.729,6.711是常用的构建于软交换基础上的语音编码方式,如速率为8kb/s的语音编码压缩。单个数据包以每20ms由语音编码器分发,数据包含语音祯两个,因此160bit信号可在20ms生产,即为20字节的数据包。因为带宽中控制信令占据仅0.5%的带宽,以2.5%的媒体流带宽预留为快速简单算法。从承载网分层结构分析,对接入层、汇聚层、骨干网的QoS方案要求有:以DiffServ与超额宽带保证骨干网轻载时的服务质量。骨干网随业务量增多而重载,以MPLSFRR与MPLSTE确保骨干网服务质量得到保障对应的QoS机制必须在接入层采用,确保软交换业务成效。
  
  3.3 电力调度软交换的功能
  
  软交换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网后,功能提高明显,其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基本调度功能、特色多媒体调度功能与扩展功能,见图1.
  
  论文摘要
  
  3.4 软交换冗余体系设计与指标
  
  软交换设备瘫机的防止与因系统突发故障也可提供紧急通信的容灾机制为双归属机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若双归属控制启动,可恢复85%的通信。网关、交换与终端是双归属组网组成,需对三部分共同配置,保证全网覆盖双归属。启动双归机制后,核心控制层因软交换切换实现冗余,原软交换不再承载业务,原互助与备用软交换被激活与应用业务。另外,注册路径切换在网关配合下,实现软交换间的转移与接入层的冗余.
  
  3.5 建设软交换分析因素
  
  电力调度交换提升为软交换时应考虑业务扩展能力、网络融合、多媒体调度应用、组网健壮性、系统可靠性、容灾备份、网络QoS与安全、协议互操作性与兼容性等。在稳定运行电路语音交换系统前提下,循序渐进,从电路交换、软交换二者结合再到软交换纯粹模式’别。首先,主要构建电路交换,辅之以软交换;然后主要构建软交换,辅之以电路交换;最后以软交换取代电路交换,实现平滑的系统过度。要在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从试点到推广,计划实施。
  
  4 结语
  
  作为新一代核心通信网技术,软交换发展、应用前景广阔。其实现了承载网、呼叫控制的分离,呼叫控制、业务的分离,融合了语音与数据,促进了新业媒体服务,从而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李建坡,崔科科孟津电力软交换调度通信网的构建方案口]信息通信,2011(5):168-169.
  [2]陈少军,王金辉软交换调度系统双归属功能的设计和实现口]电力系统通信,2012,33(2):73-76。
  [3]王翔,樊强软交换调度台终端的设计[C]//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1:317-320。
  [4]李立新应急指挥软交换多媒体调度通信解决方案口]科技广场,2013(6):120-122.
  [5]宋高祥凤滩电厂调度软交换系统的实现田通讯世界,2013(14):30-3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