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电力论文

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成效分析

时间:2016-07-1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73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的优化探究
  【第一章】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困境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村电网改造一般理论阐述
  【3.1 - 3.3】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现状分析
  【3.4 - 3.6】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成效分析
  【4.1】农村用电满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4.2 - 4.5】农村电网网架结构仍不合理
  【5.1 - 5.2.1】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的重点
  【5.2.2 - 5.3】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的配套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郓城县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4农村电网改造的资金来源及结构分析

  3.4.1 农村电网改造的资金来源。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一项大型的基础建设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我国农村电网的改造资金 20%是国家资本投入,由于投入的资金远远低于城市,如何保障农村电网投资需求的落实,是保证我国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加速发展的前提。前瞻产业研究院农村电网改造行业研究员钱春潮指出:只有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资金的撬动作用,动用多种投融资渠道才有望实现。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建立刻不容缓,一方面国家投资在主渠道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内部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网投资的形成,由政府财政支持筹集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和多元化融资机制。

  农网改建的资金 80%源于电网公司的自筹。以郓城县为例农网改造一期工程总投资 11346.45 万元,其中资本金 2269.41 万,专项贷款 9077.04 万。电网公司自筹资金又分为公用电网投资和公司投资。例如:郓城县 110KV 电网建设工程投资就主要分为这两部分,且投资比例相同。郓城县 110kV及以下各级电网投资情况。

  3.4.2 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的投资情况。

  (1)2007-2013 年的投资比重。

  2007 年农村电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68.41,2008 年比重 85.48,2009年比重 68.15,2010 年比重 89.57,2011 年比重 88.81,2012 年比重 83.69,2013 年比重99.31,2007-2013 呈逐渐增高趋势变化。

  (2)农村电网基建投资占农村电网投资的比重呈减小趋势。

  单位农村电网投资增供负荷年均 8.62 千瓦/万元,2010 年 17.58 千瓦/万元最高,2012 年达 1.4 千瓦/万元最低。单位农村电网投资增供电量年均 4.14 千瓦时/元,2013年最低 0.65千瓦时/元,2007 年最高 10.96 千瓦时/元。

  综合线损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 2007 年的 6.17 降至 2013 年的 5,其中 10 千伏及以下配网线损率保持在 4%左右,中间略高有所波动并呈现下降趋势。

  (3)"十一五" 、"十二五"期间的投资情况。

  "十一五"期间, 郓城农村电网建设共投资 1.42 亿元。其中 110 千伏电压等级投资0.59亿元;35 千伏电压等级总投资 0.35 亿元;中低压配网建设及改造投资 0.48 亿元。

  "十二五"前三年,郓城县农村电网建设共投资 3.52 亿元。其中 110 千伏电压等级投资0.62亿元;35 千伏电压等级总投资 0.09 亿元;中低压配网建设及改造投资 2.81 亿元。

  郓城县各电压等级农村电网基建投资情况。

  (4)农村电网今后的投资趋势。

  农村电网建设投资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 35 千伏基本持平,110 千伏有所增加,中低压配网建设及改造投资是"十一五"的六倍还多。农村电网建设投资在加强主网建设同时逐渐向中低压电网倾斜。

  综上所述,像郓城县这样的小县以农业用电为主,资金筹集能力有限。农网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只有充分启用多种融资方式,才能保证农网改造的顺利完成。

  目前,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农村电网的改革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接入问题,比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这样一来,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资金需求将更多。如何建立农村电网建设投资和长期低利率贷款机制是农网改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中国的农村电网发展贷款是商业贷款,和城市的投资贷款相同。在农村电力发展的社会公共效益和基于基础角色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的发展看建议农村电网的发展建立长期低息贷款机制,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另一方面,降低农村电网贷款融资成本,改善农村电网企业的盈利能力,使农网的改造资金后续有保障。

  3.5农村电网的改造方向及其结构分析。

  根据省公司加强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要求,结合郓城县用电需求的增长形势,在2015 年配电网规划工作基础上,开展规划滚动调整工作,完善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规划建设项目,引导郓城县 2016~2020 期间 5 年农村电网建设,使农村电网可靠供电,促进农村电网供电质量进一步提升。

  结合郓城县的经济、地域、农网的现状,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的主要方向是农村中低压配网。主要包括:110kv 电网结构、35kv 电网结构、10kv 配电网和 0.4Kv 低压农网。

  其改造的内容主要是乡镇、村庄地域范围内的老化线路、陈旧的设备、不合理的网架结构、不规范的农网管理。其目的是调整农网布局优化网络结构,使农网的网架结构更加紧固、安全可靠。布局更加经济合理。系统形式更加规范、标准,技术更加先进。降低线损,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网电费电价,开拓电力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在今后的"十二五"规划中希望能提高农网电网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用电增长的要求。

  3.6郓城县农村电网改造成效分析。

  3.6.1 农网改造后更加完善。

  农网改造后,郓城电网结构已得到全面优化。使郓城电网更加坚强、适应性更强、供电可靠性更好、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新技术新设备在农改中得到广泛应用。增强了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明显提高,电网效益大幅度上升。

  (1)完善了 110kv 电网结构:为解决郓城东北部变电所布点稀疏、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及经济性差的问题,新建 110kv 金河变电所,主要容量 1500kVA.工程投运后,使郓城东北部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解决了郓城东部 35kv变电所的双电源问题,减少该区域电网的停电时间,同时缩短了 35kv、10kv 的供电半径,减少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源质量,为郓城工业园区及县城东北部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2)35kv 电网结构更加合理:35kv 工程的完工,解决了郓城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质量低、运行经济性差等问题,使全县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缩短了 35kv 供电半径,同时也减少 10kv 配电线路的停电时间,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能质量,为全县配电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10kv 配电网改造成果显著:10kv 线路改造完成以后,全县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减少了 10kv配电线路的替昂点时间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缩短了 10kv供电半径,减少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能质量,解决了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4)0.4kv 农网改造:低压农网改造主要是对第一期农网改造不彻底的村进一步完善,通过改造,农村供电布局更加合理,彻底消除了第一期改造时存在的薄弱环节,农村的网架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降低了线损率。电能表统一安装到集装箱内,统一按期修校,保证了计量表的准确度。杜绝了偷、窃电现象的发生,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电量的正常回收。农业配电箱统一安装,统一管理,使农业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5)供电能力得到了加强:农网改造升级使郓城电网供电负荷量逐年递增。"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 11.59%."十三五"期间,共实施 110kV 项目 16 项,新增变电容量 363MVA,新增、改造线路长度 95.5km.实施 35kV 项目 13 项,新增变电容量168.5MVA,新增、改造线路长度 76.5km.规划期末,郓城 110kV 规划容载比为2.03,35kV 规划容载比为 2.01,在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的指导值范围内,郓城电网具备可靠的电力供应能力,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3.6.2 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

  (1)降低了线损率。

  1982 年 8 月,省局制定实施了《山东省电力工业线损管理制度》,对线损管理的职责分工、指标管理、降损技术措施,用电管理,计量管理等作出了 40条规定。主要从变压器效率,安装电容器方面降低线损率。35kv 系统每年进行一次线损率理论计算。

  为降损节电提高力率,对较大用户全部增设自动无功补偿装置。1985 年开始对110kv、35kv 变电所先后安装了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输变电功率。1993 年针对电网系统线损偏高,电压质量较差的情况,对全县 50kvA 及以上配电变压器全部加装抵押电容器,加装数量普及率达 80%以上。至 2005 年,全县 110kv、35kv 变电所均安装或补装了无功分组自动投切补偿装置,在 10kv 配电线路上安装了线路补偿电容器。将率指标分解到 10kv 线路与管理单位,并与线损奖挂钩,低罚高奖。由于采取以上措施,郓城县电网 35kv及以上力率一直保持在 0.95 以上,10kv 力率达到 0.9 以上,大大减少了无功损耗。

  在线损管理中,落实分析制度,设立专职线损管理人员,重点加强了线损小指标的管理,加强关键计量点的计量监督,尤其是对重要关口计量点进行跟踪监督。千方百计保证计量表计不超差。对分析发现超差的计量二次回路,几级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改造。通过抓好关键计量点的计量监督保证计量准确,线损指标大幅降低,进一步细化线损指标。把线损指标分解到线,管理单位每年下达线损指标。实行了线损指标完成情况与职工奖金挂钩。加大线损指标考核力度,重点加强了配电线损管理。加强自用电管理。通过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考核等管理制度,调动了管理部门的积极性,较大幅度降低了配电线损,同时也加强对农村综合线损的管理,对农村配电台区用电进行了逐台计算线损基数,参照 10kv 线损管理制度,实行承包到人,超罚低奖,激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低压线路线损率大大下降。到 2020年,郓城 110kV 及以下综合线损率 4.1%,与 2013 年相比下降了 0.9%;10kV 及以下综合线损率 3.2%,与 2013 年相比降低了 0.75%,降低了电网运行的损耗;至 2013 年一户一表率已实现100%.郓城县 110kV及以下配电网整体规划评价如表 3-11 所示。

  (2)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从表 3-11 可以看出,郓城供电可靠率(RS-3)从 2014 年的 99.965%提高到 2020年的 99.987%,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

  (3)提高了电压合格率。

  郓城 2014 年的综合电压合格率 99.172%,如农网改造升级到 2020 年为 99.534%,较现状水平提高了 0.362个百分点,供电质量得到提高。

  (4)网架结构更加完善。

  2014~2015 年,通过变电站新增和线路新建工程,着力解决郓城电网"两头薄弱"问题,逐步实现郓城电网网架结构由弱到强转变。初步完善了主网架结构,提高了郓城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解决了部分供电区域低电压问题。至 2015 年底,郓城110kV电网将全部为链式或双辐射结构。

  3.6.3 农村电网改造后效益不断提升。

  (1)经营效益分析。

  2006 年郓城公司单位资产供电负荷为 5.3510 千瓦/万元, 2013 年单位资产供电负荷为 4.6365 千瓦/万元,有所降低;单位电网资产售电量 2006 年为 2.5106 千瓦时/元,2013 年的为 2.6210 千瓦时/元,有所上升;售电量 2006 年为 8.51 亿千瓦时,2013 年为21.99 亿千瓦时,2006-2013 年间均呈现增长趋势;主营业务收入由 2006 年的 5.5 亿增长至 2013 年的 12.68亿,2006-2013 年间均呈现增长趋势。

  2006-2013 年,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期间有两次小幅度下降主要是受电价结构的影响。

  2006-2013 年,单位电网资产供电负荷呈下降趋势,主要是随供电可靠性的提高,电网设备投入增加所致;单位电网资产售电量整体基本保持稳定;单位资产售电收入呈先降后增趋势,前期呈减低趋势,主要是因为售电量急剧增加所致,后期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今年来电网建设投入较大,使得资产增长率远大于售电量增长率所致。

  2006 年以来郓城县电网经营收益。

  (2)成本分析。

  郓城公司 2006 年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为 460.83元/千千瓦时,2013年为 125.58元/千千瓦时;其中单位电量折旧 2006 年为 230.31 元/千千瓦时,2013 年为 20.71 元/千千瓦时;单位电量材料费 2006 年为 13.52 元/千千瓦时,2013 年为 9.36 元/千千瓦时;单位电量修理费 2006年为 10.82 元/千千瓦时,2013年为 24.97 元/千千瓦时。

  2006-2013 年,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呈下降趋势,其中除单位电量折旧呈整体下降趋势外,单位电量材料费、单位电量修理费均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今年来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线路损耗不断降低,影响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但是近两年在电网中的材料和维修费用投入的不断增加,单位电量材料费和单位电量修理费又呈现上升趋势。郓城县电网成本控制统计情况。

  (3)电价分析。

  2006 年,公司售电量合计 851110 千千瓦时,2013年为 2199000千千瓦时。

  2006-2013 年,除居民生活照明平均销售电价呈平稳趋势外,大工业用电电价平均销售电价、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平均销售电价、农业生产用电平均销售电价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居民生活照明平均销售电价 2006 年为 458.69 元/千千瓦时,2013 年为 465.97 元/千千瓦时;大工业用电电价平均销售电价由 2006 年的 275.63元/千千瓦时增长至 2013 年的 495.24 元/千千瓦时;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平均销售电价由 2006 年的 526.85 元/千千瓦时增长至 2013 年的 671.35 元/千千瓦时;农业生产用电平均销售电价由 2006年的 358.6 元/千千瓦时增长至 2013年的 501.56 元/千千瓦时。

  3.6.4 促进了郓城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郓城充分利用土地、人力和资源等要素成本的优势在农网改造的有效支撑下,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同时加快产业集约、要素集聚、人口集中,有效的提高了承载能力。郓城县还注重发展城市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煤电化工、纺织服装和木材加工等产业,打造煤电化工基地,争取向中等城市发展。

  近年来郓城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的发展潜力,按照开发密度、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的发展原则,从整体上统筹城镇发展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这一切都离不开农网改造后高质量供电的支持。

  位于郓城县中心地带辐射玉皇庙、水堡、双桥、丁里长、城关镇,面积约 404.4平方公里,人口约 35.43 万。以注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精彩之笔,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挖掘、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经典,拓展旅游文化产业和搭建文化繁荣平台,使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宋江武校风景区的水浒文化旅游城为主轴,以水浒文化旅游城、宋江河综合治理工程、县文化体育中心、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全县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郓城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近 500 家,从业人员 3 万余人,其中旅游企业和文化传媒公司 6 家,艺术演出团体 8 家,文化艺术培训机构 14 家,酒类包装装潢企业 360 多家,为县域经济建设打造出了名副其实的"景观新走廊、发展隆起带".

  煤炭经济区。煤炭经济区位于郓城县东北部辐射 4 个乡镇(程屯乡、潘渡镇、杨庄集镇、张营镇),面积约 341.4 平方公里,人口约 23.68 万。煤炭地质储量丰富,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整装煤田,煤田总面积 624.6 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 30.8 亿吨,按煤质分为肥煤、气肥煤、炼焦煤和天然焦。辖区内现有四个煤矿,从南到北分别为赵楼煤矿、郭屯煤矿、彭庄煤矿、郓城煤矿。总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 890 万吨。同时该经济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搞好科学合理的煤化工工业园区规划,大力发展电力、建材、玻璃加工业、公用基础设施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煤炭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向综合性发展形成创新型、循环型、低碳型的煤产业集聚区。

  煤化工园区。煤化工园区位于郓城县东南部区域辐射黄堆集乡、随官屯镇、郭屯镇、赵楼乡,面积约 262.82 平方公里,人口约 18.64 万。该区以焦化为龙头,发展生产医药、化纤和塑料等工业原料项目。以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产业集群项目为主,先期建设焦化联产合成氨基硝酸,下游产品已内酰胺、环已酮等。菏泽富海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煤焦化一体化项目,利用焦炉煤气开发生产液化天然气、醋酸、乙二醇等化工产品。拟建的焦油加氢项目将新增新的产业,即成品油加工行业。二是以煤气化为龙头,建设生产农用生产资料项目。利用天然气生产的丙烯为原料,充分利用煤炭生产烯、生产化纤、塑料产品。积极发展煤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积极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打造煤化经济发展基地,完善园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农副产业区。农副产业区位于郓城县西北部区域辐射侯集、黄集、李集、张集,面积约 340.91 平方公里,人口约 22.76 万。全县耕地面积 157 万亩,以单一的耕作农业向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和生态化农业方向转型,赋予农业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等多种附加值高的功能。按照农业发展类型和我县当前的农业发展特点,规模优势和区位条件,将该区建设成为"粮棉-菜果-林木-畜牧-沼气-钢球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循环生态农副业综合区。实施"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为推力,深挖比较优势,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同时该区大力发展蔬菜大棚、桑蚕养殖、韭菜种植、黄瓜培育等特色农业成效初现,成为农业的一大亮点。

  林木产业区。林木产业区位于郓城县东南部辐射陈坡、武安、黄安、唐庙,面积约 293.71 平方公里,人口约 21.59 万。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县建设为主题,在加强植树造林和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注重发展林木种植及其木材加工的绿色产业。积极扶持花卉、林果、中药材、蚕桑等生态效益型产业和对绿色产品进行深加工的现代化企业,加快了无公害产品基地的建设。产品远销国内外,使生态效益型产业对农业总值和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 30%以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使县有的林业面积、农林间作面积和林木蓄积量都有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巨大,而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两年,中、低压配电网得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较多区域 10 千伏网络结构不合理,供电半径大,线路互联率较低等问题。特别是多数 10 千伏分支和台区线路未得到改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同时这段时间,郓城县政府引进的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垃圾发电等项目较多,部分项目落地实施快,并网发电项目的接入系统急需批复,一旦这些项目上网后也会给郓城农村电网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