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6件康熙帝赐江西巡抚张志栋御书刻石赏析

时间:2014-07-30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3613字
论文摘要

  康熙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而清代内廷书法,亦从康熙朝开始走向兴盛。康熙帝对自己的书法十分自负,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他还经常作书颁赐大臣和外国使节。近 20 年来,山东昌邑陆续发现 6 件康熙帝赐江西巡抚张志栋御书刻石,集中反映了康熙帝书法成熟期的基本面貌,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一、“拥节名疆”匾额

  石长 200 厘米,宽 50 厘米,厚 4 厘米,石质细密,色青黑。表面驳蚀严重,右角断残。书“拥节名疆”四字,正中钤 “康熙御笔之宝”阳文印,尾部小楷署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赐江西巡抚臣张志栋”。( 图一)
  “拥节名疆”匾额拓片图
  二、御制 《盆松》诗中堂

  石长 200 厘米,宽 50 厘米,厚 4 厘米,保存完好。内容为 “岁寒坚后凋,秀萼山林性;移根黼坐伤,可托青松柄。盆松。”右上角钤“渊鉴斋”白文印,左下角钤 “康熙宸翰”朱文印、“敕几清晏”白文印,尾部小楷署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六日赐江西巡抚臣张志栋”。 ( 图二)

  三、对联

  单联石长 200 厘米,宽 36 厘米,厚 4 厘米,保存完好。内容为: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碳到胸中。”上联右上角钤 “渊鉴斋”白文印,印文下书 “上谕拟联”。下联左下角钤 “康熙宸翰”阳文印、“敕几清晏”白文印,尾部小楷署“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八日赐江西巡抚臣张志栋”。( 图二)
  御制 《盆松》诗中堂及对联拓片图
  四、“百忍”匾额

  石长 200 厘米,宽 50 厘米,厚 4 厘米,保存完好。行书 “百忍”二字,正中钤 “康熙御笔之宝”阳文印,尾部小楷署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八日赐江西巡抚臣张志栋”。( 图三)
“百忍”匾额拓片图
    五、临米芾书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长卷

  石长 200 厘米,宽 50 厘米,厚 4 厘米,保存完好。内容为江淹诗作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全文,首钤 “渊鉴斋”白文印,尾钤 “康熙宸翰”阳文印、“稽古右文之章”白文印,尾部小楷署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二十日赐江西巡抚臣张志栋”。( 图四)六、临董其昌书 《滕王阁序》长卷。
  原石未见,存清拓本,长 200 厘米,宽 50厘米,内容为王勃 《滕王阁序》 全文,首钤“佩文斋”阳文印,尾钤 “康熙宸翰”阳文印,尾部小楷署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赐江西巡抚臣张志栋”。( 图五)同时还发现了张志栋为 “恭谢天恩”上呈的 《谢恩表》拓本,详细记载了以上御书的颁赐经过,可补文献之不足。拓本长 60 厘米,宽40 厘米,全文如下:巡抚江西等处地方兼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伍级臣张志栋谨奏,为恭谢天恩事。
临董其昌书 《滕王阁序》长卷拓片局部图
  钦唯我皇上功侔天地,德迈唐虞。因念河工关系运道民生,指授河臣修筑机宜。兹值大功告成,亲临阅视,兼示善后要略。臣抚江右,地属接壤,星驱前途,跪迎圣驾。即蒙天恩,问臣年岁、籍贯。乃荷皇上隆恩,赐臣 “拥节名疆”御书四字、临米芾书 《柳赋》一卷、程珌 《颐堂铭》一幅、御制 《盆松》诗一首、御书对联一副、《渊鉴斋法帖》一部、御制 《耕织图》一册,复蒙御赐袍褂、貂帽并哈密异瓜三个、瓜瓤一个、人参一斤。臣随驾数日,得聆圣训,屡被顾问,且每膳必赐御馔。又蒙传谕: “督抚诸臣进观。”皇上亲洒宸翰,面赐臣 “百忍”二字匾一幅。恭见皇上运笔挥毫,龙飞凤舞,臣何人斯,得此奇遇。及臣送驾河干,又蒙特遣内侍赐臣御书绫字一幅——— “侍奉温纶”。臣跪聆之下,感激涕零,不知所自。伏念微臣服官以来,反躬自问,曾无寸长足录,叠蒙天语褒嘉,圣训谆至,既膺御赐衣帽之荣,复叼天厨玉食之宠,遭逢异数,至优至渥,臣即肝脑涂地,不足以报主恩。唯有竭尽驽骀,凛遵圣谕,始终如一,整饬地方爱养兵民,少报知遇洪恩于万一耳。臣恭设香案,望阙叩头,并将御赐字匾、衣帽敬谨珍藏,奉为世宝,理合具疏恭谢天恩,伏祈皇上睿鉴施行。谨具奏闻。
  臣张志栋谨勒石恭纪
    张志栋 ( 1648—1714 年) ,字敬修,别字青樵,山东昌邑人。康熙癸丑进士,擢翰林。历官陕西道御史、河南道御史、两淮巡盐御史、山西冀宁道。康熙三十年 ( 1691 年) 迁福建按察使,三十一年升江苏布政使,三十七年升福建巡抚,三十九年调浙江巡抚,四十一年调江西巡抚,四十四年授大理寺卿,五十一年升刑部右侍郎,五十二年因事革职,督修通永河,次年卒于河工。
  其传记见于 《满汉大臣列传》及 《从政观法录》等,是康熙朝着名大臣。由刻石尾部题记及张志栋 《谢恩表》可知,康熙帝赐张志栋诗联匾帖等墨迹俱在四十二年。据 《清圣祖实录》载: 是年正月十六日,康熙帝为视察黄、淮、运河的治理工程,第四次南巡。二月初二日查阅宿迁一带堤工,十一日至苏州,十五日抵杭州,二十日由浙江回苏州,二十六日抵江宁,二十八日至镇江,二十九日过江北归,三月十六日还京。康熙帝在阅视河工之余,还兼有接见沿途各省督抚大吏,考察吏治民情的意图。张志栋时任江西巡抚,亦以 “地属接壤,星驱前途”,“跪迎圣驾”。二月二十日,康熙帝驻跸苏州的第二天,即接见张志栋,问及其年岁贯籍,并传赐御书 “拥节名疆”四字,准其随驾巡视,以备顾问。期间,除每餐必赐外,还分别于二月十六日赐御书御制 《盆松》诗中堂,十八日赐御书对联一副,并于该日当面书写“百忍”匾字赐之。另外,还赐其临米芾 《柳赋》一卷、临程珌 《颐堂铭》一副以及 《渊鉴斋法帖》一部、御制 《耕织图》一部,并貂帽、袍褂、哈密瓜、人参等物品。二月十八日,康熙帝由杭州回程,张志栋送驾河干,复命内侍传赐绫书 “侍奉温纶”匾字,以为褒赏。张志栋在伴驾的约七天时间中,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格外礼遇,感激之余,书表谢恩,表示将 “竭尽驽骀,凛遵圣训,始终如一,整饬地方,爱养兵民”,以报圣恩。二月二十日康熙帝驻跸苏州,二月二十七日驻跸江宁,又分别令人传赐临米芾书《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临董其昌书《滕王阁序》。事后,张志栋将御赐墨迹摹勒上石,运归故里,以为乡邦之荣。除前面已介绍者外,临米芾 《柳赋》、临程珌 《颐堂铭》以及“侍奉温纶”未见,想已佚。
  康熙帝对于书法用力甚勤,故传世作品极多。《皇清书史·卷首》载宋振业跋 《御临米芾千字文卷》云: “即如今年春夏,一两月间所书宸翰约逾十三万字之多,而所赐匾额不与焉。”张玉书 《跋御书卷后》云: “精研书法,自晋唐以迄近代,凡属能书之家悉虚怀临仿。”又云:
  “自晋唐以来诸臣遗迹,无不刻意规抚,其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书临尤多。”曾国藩《先正事略·序》云: “圣祖尝自言年十七八时读书过劳,至于咳血,而不肯少休,老耄而手不释卷,临摹名家书卷多至万余,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虽寒悛不能方其专。”又 《东华录》载:“康熙四十一年谕陈元龙等: ‘学书须临古人法帖,其用笔时轻重疏密,或疾或徐,各有体势。
  宫中古法帖甚多,朕皆临阅,有李北海 《华山寺碑》,字极大,临摹虽难,朕不惮劳,必临摹而后已。’”由以上记录不难看出,康熙帝在书法上自少至老用功之勤。结合赐张志栋御书刻石,《东华录》称其 “精娴细楷,妙擅擘窠”,“书法遒雅,妙兼众体”,绝非虚誉之辞。
  需要说明的是,江西庐山李璟读书台上也存有张志栋摹勒的康熙帝临米芾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碑刻,经对勘,与昌邑所见同出一本,惟有文字因立碑所限,改为竖幅。无独有偶,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2013年秋季文献邮品钱币拍卖会”推出一件刘坤一刻 《康熙御笔临董其昌滕王阁序》册页,经鉴别,原石为竖碑,文字分段镌刻,其字体行列也与昌邑所见本同。不同之处是该本后多出周之琦、刘坤一两段跋文。
  周之琦跋文曰:
    右圣祖仁皇帝御书唐臣王勃 《滕王阁序》,康熙癸未前抚臣张志栋建亭阁左,恭摹上石。嘉庆乙丑抚臣秦承恩以原石渐就剥落,出所藏旧拓本重刻之。今甫三十年,而字迹已多漫漶。南昌令石家绍购求旧本,重摹勒石,仍并旧石安奉焉。宸翰所存,宜何如宝重也! 时道光十五年岁次乙未六月朔日,江西巡抚臣周之琦恭纪。
  刘坤一跋曰:
    滕王阁左建亭,恭摹御书勒石,前之所纪已历历可考。咸丰初年复烬于兵燹。迄今二十载,重修此阁告成,其规模悉仍前制,而左建碑亭尤壮丽。亟求宸翰所在,适都人士出所藏旧拓本,盥手展观,肃然起敬,知宝墨之精灵不爽,而斯亭亦不致虚有其名也。谨重摹刻石,安奉亭中,用垂来祀。时同治十有二年岁次癸酉十月望日,江西巡抚臣刘坤一恭纪。
  滕王阁自宋代以来,迭次修建,仅清代即达13 次之多。康熙四十一年阁遭火毁,张志栋时在江西巡抚任内,即着手重建 ( 清代第四次重修) ,次年竣工。据周跋所载,张志栋还在阁左创建御碑亭,将康熙帝所赐临董其昌 《滕王阁序》摹勒安奉。嘉庆十年 ( 1805 年) 秦承恩重修滕王阁时 ( 第八次重修) ,“以原石渐就剥落,出所藏旧拓本重刻之”。至道光十五年 ( 1835年) , “秦刻”也 “字迹已多漫漶”,乃由 “南昌令石家绍购求旧本,重摹勒石,仍并旧石安奉焉”。此时碑亭内包括 “张刻”、 “秦刻”旧石,应有三幢御碑。咸丰三年 ( 1853 年) 阁、亭、御碑均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 ( 1872 年) 刘坤一主持重建 ( 第十二次重修) ,据 “都人士出所藏旧拓本”,第三次重刻御碑。现存 “刘刻”拓片有周之琦跋文,则所据旧拓本为石家绍刻本。
  目前,庐山所存康熙帝临米芾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碑刻已断裂漫漶,滕王阁康熙帝临董其昌 《滕王阁序》碑刻久已不存。昌邑所见相关刻石,不仅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前述两种御书原貌,还厘清了其传承原委。江西有关部门若能因之承绍前贤,复其旧观,无疑将再为灵山名楼续写一段翰墨奇缘。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