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读、讲、临、用”四阶段书法教学方法

时间:2014-05-14 来源:未知 作者:7号编辑 本文字数:5629字
论文摘要

  书法技能训练是书法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常见的书法技能训练往往只注重对范本的临摹,其结果是学生即使是把范字临得很像,但也是依葫芦画瓢式的被动模仿所致,而非得于心应于手的主动把握,学生的临摹能力虽有提高,但运用能力非常薄弱,他们一旦离开范本,其有效书写便举步维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四步”(读、讲、临、用)教学法的设想,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科学性及有效性逐渐显现,其影响力及推广度愈趋增强,当然它仍需在实践不断提高和完善。
 
  一、读:书法技能训练的基点
 
  “读”即读帖,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去发现和把握范本的特点及规律。书法技能训练是一个眼、脑、手共同作用的过程,眼睛的观察是基础,眼睛看不到问题所在,手的表现就会缺乏针对性,就会流于自口和浮泛。古人说“察之者尚精”,即是对读帖功夫的强调和要求。
 
  在书法教学中,读帖力一式有两种:其一,课前读帖。即在平时就养成读帖的良好习惯,逐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那些能借助智,:,:、通过“读”的力一式去把握和解决的问题,就无需通过反复消磨时问的,’l庙”的力一式去把握和解决。常读一些经典碑帖,心里常装着一些精妙绝伦的字象,会对书写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课前读帖的时问不必PJ求完整允足,盯住零碎的时问并巧加利用,更具现实可行性。茶前饭后,临睡之际,旅途之中,看电视等候广告之时等等,均可化零为整,为我所用。其二,课堂读帖。对于普遍缺乏读帖经验的学生来说,课堂读帖无疑具有“示范”效应,它使“读什么”、“怎么读”等基本问题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课堂读帖的开展,须先确定典型字例,这些字例应在同类字中具有代表性,从而掌握它即可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这些字例在形式构成上,应具有足够的技术含量,从而能够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显然,选择经典碑帖的经典字例,更能满足上述要求。课堂读帖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应允当观察、思考、交流、争鸣、感悟、发现等角色,教师应允当组织、引导、启发、鼓励、总结、评价等角色。
 
  学生在课堂读帖中的具体表现,应记入平时成绩,以发挥其激励作用。
 
  读帖力一法的探究是读帖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更多地从共性角度加以引导,因为教师对书法的形式构成、艺术表现等规律更为熟悉,如在“根本大法”上,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要使劲把自己的眼光和水平“拎”至经典作品的高度,与前贤形成“思维共振”,而不是把经典作品强拉硬扯于自己的现有水准,那无异于“栽赃”、“诬陷”;在具体力一法上,教师应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比较”这一有力工具,对书法中的诸多“关系”予以重点关注和把握,如结构的整体与局部、构件与构件、要点与细节、形质与神采、构架与气脉、常态与变异等关系,在比较中即可获得更好的把握。学生应更多地从个性角度进行探寻,因为“所知”会影响“所见”,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会导致其观看之道的差异,因此,鼓励学生在读帖力一法上展开个性化的探索,进行互补性的交流,做出归纳性的总结,很有必要。在读帖力一法上,我们还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以“书法艺术的观看之道”、“读帖力一法研究综述”、“读帖与读画之比较”、“读帖与读书之比较”等为题,让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这种“集大成”式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读帖力一法问题上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二、讲:书法技能训练的关键
 
  “讲”即讲解,它多呈现为一个从了然于心到了然于口的过程,它强调思维力的训练,力求用智,:,:去把握事物,力求在思想上占据高地。在书法的教学过程中,“讲”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讲什么”。按照我们的教学实践,主要讲两类问题:其一,预设性问题。科学有效的书法教学,必有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及逻辑次序的严密性,其中所蕴含的值得思索和探究的诸多问题,会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而逐个呈现,教师据此提出问题,学生据此思考和回答问题,均属预设性问题。如在笔画教学中,可以预设“怎样理解‘永字八法’?其名称跟笔画的一般称谓有何不同叩、“书法笔画与一般线条的区别何在叩、“不同字体书体中的线形状,其异同点有哪些叩等问题。这类问题的预设,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这类问题的解答,教师应胸有成竹,寥寥数语即可直切肯紧,令人豁然开朗。其二,生成性问题。
 
  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遇到不少预设之外的问题,敏锐抓住、深入探究这类问题,其价值不可小觑。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他应独具,:,:眼,善于把那些极具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生成性问题向预设性问题的转变,以此允实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使书法教学获得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其次,“怎么讲”。从我们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在书法课“讲”的环节往往表现得很吃力,思路打不开,语言极贫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用“出入法”加以引导。“入”是指入乎书法本体,直接就书法本身的-些问题(如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展开解析。这种解析,越深入越具体越好,不怕幼稚可笑,不怕简陋失错,以培养学生深入经典碑帖、从碑帖中发现问题、从碑帖中汲取营养的良好习惯,克服那种离开具体碑帖、“想当然”空谈的不良作风,从而逐渐引导学生登堂入室,实现由外行向内行的转变。如对于书法的起笔问题,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可先详尽试验毛笔落纸的各种可能力一式,再看看经典碑帖多喜用其中的哪些力一式,其喜用的理由何在?最后考察余下的落笔力一式有无开发及运用价值叩这个问题的提出,大胆而不失可行性,精微而不钻牛角尖,思路放得开收得拢,对训练和提高学生“入”之能力颇有裨益,值得肯定和关注。当然,由“技”进“道”,也是“入”法运用的重要力一向,在书法教学的高级阶段,那是不能不讲的。“出”
 
  是指出乎书法之外,通过横向联系的搭建,特别是通过艺术通感的发掘,问接阐明书法的相关问题。从现行的教育状况看,学生对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的认识和理解,要远甚于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能否联系和运用知之甚多的领域,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知之甚少的领域?答案是肯定的。常言道“行隔理不隔”、“艺理互相通”,事物之问彼此联系,其共性的客观存在,为“出”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认识和理解书法用笔的轻重问题时,一位音乐专业的学生说道:“我觉得用笔的轻重如同声乐中的发声,既不能太重又不能太轻,宜轻重合度,这就好比猫抓耗子,抓得太重太紧,耗子死了不好吃,抓得太轻太松,耗子跑了没得吃。”这种用“出”法解析书法之道,就令人拍手称妙,它能使人在轻松愉快中对书法之道悠然心会。其实,在中国书法史上,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道,怀素观夏云奇峰而悟笔法,黄山谷于长年荡桨而悟笔势,从某种意义上说,亦正由“出”法所致。
 
  三、临:书法技能训练的核心
 
  “临”即临摹,其表象是模仿,其本质是学习,它要解决“来由所自”的问题,因此成为书法学习的核心。在“临”的问题上,以下两个力一面需重点关注。
 
  首先,临的价值。在书法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并不能认识到“临”的重要性,他们写字全凭小聪明,喜欢我写我字,“自成一体”,或者表面在“临帖”,实际在“抄书”,其结果是恶习益顽,积重难返。其实,“临”是书法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舍此而别无它途。这一点书法不同于绘画,在绘画学习上,还有比临摹更重要的手段,那就是写生。如果说在汉字诞生之时尚存“写生”意味,那么,在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历史传统己然形成之后,书法的学习与“写生”己毫不相关。“临”在书法学习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转益多师的临摹,学书者可以超越自我的局限,站在历史的高峰向灿若繁星的大师们学习,在学习中允实和壮大自己。在具体的临摹实践中,从“不象”到“象”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不象”会使我们看到差距,并从反面印证经典作品的高胜及魅力,从而使我们越发心生向往、孜孜以求;“象”会使我们感到欣慰,并对经典作品产生由衷的认同,形成内化于心与外践于行的良性互动。
 
  其次,临的力一法。基本力一法有实临和意临两种。其一,实临。实临的口标是“形似”,是写客观所见,以此求得古人的规矩格法。它要求尊重并再现原作,就象作战中找情报,最忌讳最可怕的是主观臆测及歪曲篡改。形似之“似”,力求全面,既求静态相似,亦求动态相似,既求宏观相似,亦求微观相似,既求关系相似,亦求关系项相似。衡量实临“好不好”的标准,实际上己转化为“像不像”的标准。为提高“抓形”的能力,达到实临的口标,从古到今,人们探索了很多办法,运用了很多手段,如通过勾廓、描红的力一式准确地还原字帖,通过借助各种辅助格(九宫格、米字格、田字格等)的办法来写准字形,通过对汉字加以分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复合结构等),并依据各类特点来逐类把握汉字,等等。
 
  当代书法家借鉴西力一形式构成理论及成果,对准确把握字形的要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如张羽翔先生的五要素说就影响很大,他认为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五个,即线力一向、线长度、线位置、线形状、线质感。
 
  要把一个字写准,或者要判定一个字写得像不像,就可以从这五个力一面进行考察、比较和分析。实践证明,五要素说对书法实践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五要素说中所包含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仍有待于深入挖掘,五要素说与传统学书力一法之问,也存在相互取长补短、彼此有机结合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会给实临提供有力的力一法论指导,会大大提高书法学习的效率。其二,意临。意临的口标是“神似”,是写主观所感,它要求精神、意气的宛肖与洽通。真正得“意”之临作,它绝不似“过路客人”,甚至也不似“廉外美人”,而似“对面相公”,谈笑风生,神采飞扬。意临通常运用于学书的高级阶段,此时不少书法家在形貌上会有意识地拉开与原作的距离,追求“形不似而神似”的艺术效果。要实现意临口标,就要训练和提高“摄神”能力,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原作特征的巧妙捕捉及适度夸张。这类似于漫画高手画人物肖像,尽管极尽扭曲变形之能事,但欲辨认其描绘对象是谁,依然让人一口了然,这正是漫画家具备高超的“摄神”能力之所致。在中国书法史上,土铎临米莆,何绍基临颜真卿,沈曾植临二粱,多采用意临的手法,其水平之高,效果之妙,实在令人击节叹赏。
 
  四、用:书法技能训练的归宿
 
  “用”即运用,是把临帖所得运用于具体的书写,以使所学得以巩固、检验、修正和提高。学以致用正是这一教学环节所要着力践行的准则。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掌握一门技艺,最重要的不是看他对这门技艺知道多少,而是看他对这门技艺运用得如何。
 
  根据我们的观察,在通常的书法教学中,“临”的环节最受重视,“用”环节最受忽视。“用”很少被纳入教学内容,很少安排有教学时问,也罕见有考核力一面的要求。这种状况使书法教学实际上己畸变为单纯的临摹教学,其消极影响日渐显露:学生缺乏“用”的环节的检验,他们对自己“临”的真正成效就会心中无数,他们对自己“临”所存在的问题就难以及时察觉和纠正。更为严峻的是,缺少“用”的环节的训练,学生不可能把古人的东西内化于己,转变为自身的本领。因此,书法教学不能缺少“用”的环节,否则它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用”在书法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可重点关注两个力一面:其一,拓展运用的渠道。“用”的渠道很多,大致可概括为实用和艺术两大类。常见的实用渠道有写作业、写信函、写日记、做读书卡片、整理课堂笔记、出板报等。在这力一面,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土莲常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熟练掌握古文字,他就用篆书写日记,遇到没把握的字,他就查字典,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六七年,这使他对篆书的掌握和运用,极为精熟,6U岁后仍能默写《说文》部首。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越发依赖于电脑的现时代,特别需要学书者拿出决心和毅力,主动创造一些机会,运用临帖所得去书写一些东西,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所学范本。艺术性渠道主要是指把临帖所得运用于书法创作。这种“用”,其层次显然要高于实用性书写,其要求当然也随之提高,用笔用墨、结构布局、形式制作等均需考究再三,不可草率从事。为增加这种“用”的机会,可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书赛活动,在参赛中激发动力,发现不足,提升水平。其二,破解运用的难题。在“用”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书者学会在自作与原作之问进行科学的比较,学会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比较中分析问题,在比较中寻求对策。譬如,在“用”的环节,我们常常会发现存在问题不止一个,而是多个,这时就需要学书者“临证察机”,学会分析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先突破什么问题以使自己的书写获得根本性改观,而不可“对病欲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些时候,貌似细节的问题,其能量却不可小觑,正可谓“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如学土羲之《兰亭序》,在“用”时若忽略了发笔的灵动多变,就遗佚了原作锋发韵流、气韵生动之精核。在比较中,我们甚至要细心体味和敏锐捕捉原作中那种“无中生有”、“睹之不见,思之有余”的空妙,象“意到笔不到”的用笔所散逸的未尽情味、虚而不空的结构所造就的“无用之用”等,否则,原作的精神就会悄然流失,貌合神离就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书法技能训练“四步”教学法由“读、讲、临、用”构成,要保证“四步”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在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四步”教学法是有机统一的。一个完整的书法教学过程,应该是“读、讲、临、用”有机统一的过程,这种统一应尽可能贯穿于书法教学的每一节课之中。在读、讲、临、用这“四步”之问,它们是彼此相关、多向互动的,其螺旋式循环往复,推动教学成效不断提升。把“四步”教学割裂开来,一味强调必先完美走好前一步力一可迈开后一步的做法,其违背规律、不切实际、成效欠佳之弊,己为我们的书法教学实践所证明。其二,“四步”教学法可有所侧重。在“四步”教学法中,“读”是基点,“讲”是关键,"I}”是核心,“用”是归宿。“四步”教学法的有机统一,并不否定各步的相对独立性,它们在书法学习的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如在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讲”可重于“读”,“临”可重于“用”;在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读”可重于“讲”,“用”可重于“临”。有所侧重的书法教学,意味着时问投入的差异,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差异,意味着口标要求的差异,有差异的教学更切合有差异的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 华人德,等.中国书法史(七卷木)[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 邱振中.中国书法:167个练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